熱門資訊> 正文
2022-08-01 21:49
財聯社8月1日訊(編輯 劉越 劉旭日)備受關注的Tesla Bot將於9月發佈,機器人概念股炒作如火如荼,其中機器視覺分支的賽為智能連續兩天20cm漲停,埃斯頓、哈工智能和奧普特等個股60日漲幅超8成。
特斯拉透露,Tesla Bot「擎天柱」頭部將配備與自家汽車相同的智能駕駛攝像頭,並與汽車共用AI系統——換言之,特斯拉人形機器人延續了以視覺為主的傳感技術路線。平安證券研究所智能製造團隊2022年7月18日的研報指出,機器視覺廠商具備識別和處理操作對象的技術和算法積累,是人形機器人傳感器的潛在參與者,有望切入人形機器人傳感器賽道。
除了特斯拉,機器視覺板塊亦受華為消息催化。7月25日,華為官方微信號宣佈,華為機器視覺產業峰會暨新品發佈會將於8月8日召開。華為機器視覺採取1+3+N戰略,其中的是1是智能軟件定義攝像機,3即輕邊緣、微邊緣和好望雲服務,N泛指面向千行百業的N個生態,包括解決方案的生態、智能算法的生態、智能應用的生態等。
機器視覺被譽為工業人工智能皇冠上的明珠,是實現工業互聯與智能製造轉型升級的核心基礎設施。據財聯社不完全統計,7月以來南天信息、矩子科技、遠光軟件、宇瞳光學、安聯鋭視、銀江技術、聯合光電七家公司在互動易上最新回覆涉及華為機器視覺業務。
據西部證券梳理,近年來,與機器視覺相關的宏觀政策陸續出臺。
中信建投分析師呂娟2022年7月29日發佈的研報中指出,得益於宏觀經濟回暖、新基建投資增加、數據中心建設加速、製造業自動化推進等因素,預計2022-2025年中國機器視覺中上游市場空間四年CAGR為21.4%,2025年總市場空間將達到393億元。產業下游以自動化大型視覺裝備為主,產品使用場景豐富,單位價值更高,市場空間約為產業中上游的7-8倍,預計2025年中國智能視覺裝備的市場空間超3000億元。
產業鏈方面,呂娟指出,產業上游包含軟、硬件零部件,中游以視覺系統和智能裝備為主,下游應用領域以電子製造為主,同時包含汽車、醫藥、印刷包裝、新能源等行業。
從業務規模體量看,內資代表營業收入前三名分別為精測電子、華興源創和凌雲光,前兩家主營視覺設備,后者側重於可配置視覺系統,各公司間存在一定差異化競爭,在各自領域較為領先。
據中信建投研報梳理,機器視覺領域國內外參與者眾多,產品種類和下游應用略有差異,這些上市公司有所佈局。
平安證券指出,機器視覺中游視覺系統目前主要被基恩士和康耐視兩家老牌巨頭壟斷。國內奧普特、大恆圖像、凌雲光以代理業務起家,通過自主研發目前在視覺系統已有所突破。奧普特推出了SciVision視覺系統、凌雲光推出了VisionWARE、維視圖像(大恆圖像子公司)推出了Visionbank。
業內人士指出,由於高端通用領域被國外廠商壟斷,國內機器視覺行業呈現出集中度較低且分散程度加劇的局面。機器視覺屬於工藝密集+技術密集型的產業,除了對機器視覺技術本身有較高要求外,需要深刻理解行業的工藝特點,國內大多數機器視覺企業自2004年以后啟動,工藝沉澱時間不足,或從代理起家缺乏核心算法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