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07-30 06:55
這應該是比亞迪做電動車以來,最不一樣的一款車。比亞迪將之命名為「海豹」,相比更早發佈的「海豚」,多了幾分凌厲的色彩。
海豹在今天 (7月29日) 正式上市,此前已經預售了兩個月,市場上流傳的説法是訂單已過11萬,雖然未得到官方證實,但海豹的熱度超過了今年發佈的大部分電動車型。
這一方面是因為比亞迪越來越強的品牌號召力,另一方面是因為這款車創造了多個第一,比如:比亞迪首款使用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的車,首款后驅+四驅架構的車型,首款前雙叉臂+后五連桿底盤懸架的車型,以及,比亞迪史上風阻係數最低、加速最快的車型。
這些名頭集中在一起,就具備了足夠的噱頭。而比競爭對手特斯拉Model 3低8萬的價格,讓它進入了更多人的選擇區間。
新車共有四個配置,預售時的價格是21.28-28.98萬元,這次正式上市時整體便宜了3000元,最終為20.98-28.68萬元。
海豹上市,承載的是比亞迪品牌衝高、和特斯拉正面交手的野心。它撐得起比亞迪的新門面嗎?
發一款新車,與過去告別
海豹跟比亞迪以往的任何一款車都不一樣。
首先看外觀。跟王朝系列車型穩重大氣的風格不同,海豹給人的整體感覺是時尚運動,比亞迪稱之為「海洋美學設計風格」。
封閉式的進氣格柵,前蓋上隆起的線條,溜背車頂,貫穿式尾燈,兩側凌厲的大燈線條,讓海豹整個車身形成一種運動俯衝的架勢,看起來非常有力量感。
雖然海洋美學設計風格也用在了海豚上,但相比之下,海豹的設計要更加大膽、有張力,尤其是運動屬性更加明顯。
年輕人、運動,是比亞迪試圖重點在海豹這款車上體現的兩個點。基於這個定位,海豹開始在運動性能上下功夫。
海豹有單電機后驅、雙電機四驅兩種配置可選,四驅車型採用了前異步+后同步電機的動力架構,零百加速時間低至3.8秒。這是比亞迪有史以來加速最快的一款車,跟Model 3的差距縮小至半秒。
在底盤方面,海豹使用了前雙叉臂、后五連桿式獨立懸架,這個配置與Model 3一樣,比漢EV採用的前麥弗遜、后三連桿式懸架更加高級。這雖然會拉高車輛成本,但對提升性能有很大幫助。
在車身尺寸上,海豹用4.8米的車長,實現了2.92米的軸距,讓海豹的側面看起來更有運動感,也讓它更像一款電動車。相比之下,比亞迪漢EV的車長有4.98米,比海豹多出18釐米,但軸距只跟海豹打了個平手。
能夠實現這樣的車身比例,是因為海豹是基於e平臺3.0打造,採用的是全新的電子電器架構,而不是在燃油車平臺的基礎上修改而來。更直觀的一個細節是,海豹的車身前部,跟Model 3一樣有一個前備箱,這是典型的純電車型纔會有的佈置。
另外一個明顯的改變,是動力電池跟車身的結合方式。在兩個月前的預售發佈會上,比亞迪發佈了「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這個技術率先應用在了海豹上。
CTB技術最大的特點,是將電池上蓋與車身地板集成,電池組直接佈局在底盤上,成為一體。這樣既能減輕電池組封裝厚度和重量,同時還可以提升車身剛性。
海豹搭載的是磷酸鐵鋰刀片電池,標準續航版的電池組是61.4kWh,CLTC續航550公里;長續航版和四驅性能版的電池都是82.5kWh,續航分別為700公里、650公里。這是比亞迪以往車型中,續航最長的車型。
總體而言,海豹是比亞迪全力打造的一款新車,它融入了全新的設計理念,用上了最新的技術成果,試圖搶先新的市場。
這是一次亮相,也是一個轉機,比亞迪藉此與過去的自己告別。
與特斯拉的首次正面交鋒
作為一款中型純電轎跑,覆蓋20-30萬元價格區間,比亞迪海豹殺入的是一個競爭激烈的市場。
這個市場中的競爭對手有特斯拉Model 3、小鵬P7、零跑C01、深藍SL03,以及海豹自己的親兄弟比亞迪漢EV。
小鵬P7主打運動,除去非主流的鵬翼版,其他車型售價23.99萬元-34.99萬元,略高於海豹,但有很大的重疊區間;零跑C01也有電池車身一體化CTC技術,預售價18萬元-27萬元,比海豹略低,價格同樣有很大重疊區間;剛發佈的深藍SL03,以「滿配武裝」作為賣點,預售價17.98萬元-23.18萬元,號稱20萬級電動轎車天花板。
不過整體而言,以上提到的這三款車,無論是在發佈時的熱度,還是預售的訂單量上,都不及比亞迪海豹。真正可以拿來和海豹PK的,是比亞迪的老對手特斯拉,出戰的車型是Model 3。
海豹和Model 3在很多方面都非常相近。比如,二者都是流線型轎跑設計,都是雙電機四驅系統,頂配車型都叫性能版,零百加速最快都在4秒以內。
它們之間的差別體現在一些細節上。
海豹的整體車身尺寸比Model 3更大一點,馬力也要大44匹,但由於車重增加,海豹的零百加速不及Model 3,另外海豹的最高車速是180km/h,而Model 3可以達到261km/h,綜合而言Model 3的性能要更強悍一些。
智能駕駛功能是拉開二者差距的關鍵變量。
多位業內人士對深途表達過一個觀點:比亞迪的智能駕駛能力,在造車新勢力中非常靠后。即便是到了最新車型海豹,這一點也沒有太大改觀。
從硬件來看,海豹搭載了5顆攝像頭、6個超聲波雷達和3個毫米波雷達。Model 3是8個攝像頭、12個超聲波傳感器,以及1個毫米波雷達,而且還有自研的FSD芯片。很明顯,Model 3的硬件配置要比海豹高出一截。
在流行堆料的中國造車圈,單看輔助駕駛硬件配置的話,海豹算剛剛及格。
小鵬P7搭載了14個攝像頭、12個超聲波雷達、5個毫米波雷達,整體數量是海豹的兩倍;深藍SL03標配6顆攝像頭、6顆超聲波雷達、3顆毫米波雷達,也比海豹多一個攝像頭,而車輛價格比海豹低4萬。而且,深藍SL03全系搭載高通8155芯片,比亞迪要上8155還不知要到何時。
從軟件來看,海豹跟對手的差距就更加明顯了。
Model 3用的是特斯拉自研、經過長時間驗證的Autopilot輔助駕駛系統,這也是Model 3最大的賣點之一。而比亞迪在軟件方面還沒有太多外界認可的成果,比較依賴外部供應商,短板明顯。
上市發佈會上,比亞迪的多位總監輪番登場,從外觀內飾,講到智能網聯,再到產品性能,尤其是對外觀設計進行了重點講解,但對於智能駕駛的介紹,蜻蜓點水一筆帶過。
從車輛本身來看,海豹算是比亞迪跟特斯拉的第一次正面交鋒。兩款車的使用場景和功能配置都已非常接近,而海豹的價格又比Model 3便宜8萬,市場已經將二者直接拿來對標。
在海豹之前,比亞迪漢EV曾被很多人視為Model 3的對手,但從實際的市場反饋來看,二者面對的並非同一類人羣。海豹上市,將從漢EV手中接過未完成的重任。不過這也帶來了一個新問題,比亞迪漢EV,憑空多了一個同門的競爭對手。
比亞迪需要新門面
海豹對比亞迪的意義有很多,比如繼續創造一個爆款車型,拉昇比亞迪純電動車型的銷量,證明e平臺3.0的威力,狙擊特斯拉Model 3等等。
外界不擔心海豹上市之后的銷量。某新能源車企的渠道員工對深途説,比亞迪海洋系列的銷量預計不會差,跟王朝比更甚。
比亞迪海洋系列的第一款車型是海豚,去年上市,今年上半年月均銷量在1萬台以上,上半年累計銷量在比亞迪所有車型中排到了第四。海豹的火爆程度明顯要超過海豚,訂單應該不是問題。
海豹對比亞迪更大的意義,在於品牌衝高。
因為歷史原因,比亞迪的品牌一直沒有擺脫經濟廉價的標籤,甚至有很多人認為比亞迪約等於網約車。在合資品牌佔主導的燃油車時代,這或許不是什麼大問題,但在造車新勢力風起雲涌的新能源時代,這就成了大問題。
畢竟,蔚來已經把車賣到50萬價格區間,一大波自主品牌衝破了30萬元的天花板,比亞迪也需要突破更高的價格帶。
從去年開始,比亞迪陸續將更多的門店開進商場,和蔚小理做鄰居,試圖打造出全新的品牌形象。在這個過程中,比亞迪發佈了新的品牌logo,更加簡潔、年輕化。從原來的e網升級而來的海洋網,想要抓住的是更年輕化的人羣。
海豚雖然已經闖出一定知名度,但覆蓋的是10.28-13.08萬元價格區間,這並非主流市場。要打進主流市場,比亞迪需要另一個爆款。海豹承擔的就是這個使命。
在轉型高端新能源的同時,比亞迪選擇徹底跟燃油車切割,從今年4月開始停產燃油車,成為一家純粹的新能源車企。比亞迪背水一戰,20萬元以上的純電市場,它必須拿下。
如今,海豹已經成為比亞迪的新門面。
7月21日,比亞迪日本分公司在東京召開品牌發佈會,宣佈正式進入日本乘用車市場,並亮相了三款車型,其中一款就是海豹。
7月27日,比亞迪宣佈將參加今年10月的巴黎車展,海豹會在車展上亮相。巴黎車展是全球五大國際性車展之一,一直以全球首發車眾多而著稱。
在新能源市場越來越內卷的今天,比亞迪推出海豹這款車,或將競爭拉到一個新的高度。特斯拉在中國,終於迎來了一個旗鼓相當的對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