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07-25 21:10
原標題:從「飛信」到「和飛信」,熬過了整個社交時代,還是沒等來自己的盛夏花開
來源:北京商報
橫跨PC和移動互聯網的和飛信,只是令人唏噓的社交產品之一。7月25日,北京商報記者發現,中國移動近日宣佈前身為飛信的和飛信將從2022年9月30日起停止提供服務。2007年上線的飛信,背靠中國移動,是一款比微信資歷更老的即時通訊產品,在2010年巔峰期曾坐擁5億註冊用户、1億活躍用户。但在微信誕生后,飛信的地位一落千丈,后期雖經歷多次調整,但仍無力迴天,幾乎是易信、米聊、有你、來往等失意同行的縮影。
「飛信停止服務沒什麼意外的,意外的是這個東西居然存活到現在」,用户在7月25日社交平臺的相關熱搜下留言。感慨的大多是「80后」「90后」用户,「大學用的,收到請回復,記憶深刻」「2011年上大學,班長天天飛信,收到請回復,好珍貴的回憶」……
能讓網友集體「穿越」到大學時代,可見飛信當年的火爆程度。2007年,尚在PC互聯網時代的用户,遇到一款可免費溝通的社交產品飛信,中國移動可謂是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在這樣的背景下,飛信成立三年就做到5億註冊用户、1億活躍用户順理成章。
不過,在文淵智庫創始人王超看來,「運營商對社交併沒有高超的理解,飛信絕對是神來之筆,不管天時地利人和,都是運營商對社交理解的巔峰了。飛信用幾乎全部免費的方式發送文字信息,雖然最開始不能跨運營商,但因為中國移動當時的用户規模遠超中國聯通,用PC客户端的方式做社交,直接把用户的手機號當成賬號,如果當時做得好,基本上就沒有微信的機會了」。
到了2011年,同樣可以實現免費短信、多人通話的微信走向社交主舞臺,雖然飛信向中國聯通、中國電信開放,實現了用户互通,但已不能再續寫傳奇。加之中國移動在2016年下線了「短信轉飛信」業務,被認為是飛信停止服務的信號,在大多用户的認知中飛信早已被放棄。這也是中國移動正式官宣飛信停止服務后,用户發問「它竟然還在服務,我以為早就關閉了」的原因。
提前告別的還有誰
對於飛信和微信的地位交替,業內人士一針見血。
「飛信誕生初期更多是一個黏性業務,在中國移動的大體系中,飛信是一個創新業務,和短信存在一定的競爭關係,而微信是騰訊的核心產品,定位的不同導致資源投入、機制模式以及方向決策等方面的差異。其次是產品和生態問題,飛信初期的增長主要靠中國移動的資源,但伴隨着短信業務的下滑和移動互聯網的興起,飛信原先的增長邏輯逐漸失效,而微信所在的互聯網圈子講究生態,飛信在成立之初並沒有用完全開放的思維去運營」,數字化轉型專家蔡建軍向北京商報記者直言。
事實上,在微信起勢后,也出現過不少背靠巨頭的社交產品,米聊、youni、易信、來往都曾經信心滿滿,但大多無疾而終。
北京商報記者發現,目前在蘋果和安卓應用商店,上述產品中只有易信仍可正式下載並使用。2021年2月19日,米聊正式停止服務。來往在2015年更名為「點點蟲」,現在各大應用商店已查無此名。盛大推出的youni更是曇花一現。
截至北京商報記者發稿,在蘋果免費社交榜單中排名前十的依次是微信、小紅書、QQ、Hay、微博、知乎、韓戰、Soul、陌陌、百度貼吧。像飛信這種早期以即時溝通為主要功能的老牌產品只剩微信和QQ。根據七麥數據信息,仍然保持版本更新的易信在該榜單排名第152位,一周內平均下載量1774,運營方浙江翼信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國電信和網易成立的合資公司。
關停不代表放棄
有人離場,有人堅持,飛信背后的中國移動並沒有放棄社交賽道。在飛信停止服務的公告最后,中國移動不忘安利自家的另一款產品,「如您有辦公和溝通方面的需求,可下載中國移動提供的‘移動辦公’產品進行使用,安卓手機在應用商店搜索‘中移移動辦公’,蘋果手機在App Store搜索‘移動辦公’下載使用」,中國移動對移動辦公的野心很明顯。
根據「移動辦公」的官方介紹,「移動辦公是中國移動為滿足5G背景下一體化產品通信需求,全新打造的集5G通訊、基礎辦公及行業應用的一站式辦公解決方案」。談到這款產品的前景,蔡建軍直言,「我認為運營商並不是要將移動辦公類產品打造成為一個明星產品,因為現在釘釘和企業微信已經比較成熟了,中國移動的‘移動辦公’更多是作為運營商雲網融合的一部分,通過這樣的產品來提升B端用户的黏性,拉動雲網主業的發展」。
除了「移動辦公」App,中國移動還繼續在社交戰場嘗試,多次推薦「5G消息」服務。根據中移互聯網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海波在6月中國移動2022科技周暨移動信息產業鏈創新大會上披露的信息,5G消息目前已覆蓋十大行業超1900家企業,應用接入數超4900個。
那麼5G消息是什麼?它和飛信有什麼區別?一位接近運營商的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解釋稱,「5G消息是三家運營商聯合推出的一個產品,你可以理解為主要是方便商家與客户的互動和服務,類似於小程序。用户可以通過兩種渠道體驗,一種是App,一種是無需下載的雲服務,現在App這種形式還沒有上線,5G消息的未來發展更傾向於雲服務形式」。
北京商報記者 魏蔚
責任編輯:王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