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原創精選> 正文

財報季如何「埋伏」績優股?看這一篇就夠了

2022-07-21 10:30

7月下旬至8月,港股即將進入中期業績披露高峰期。想埋伏業績高增股、吃上財報紅利,併成功避開業績「暴雷」風險,就必須先做好功課。

截至7月16日,港股公司中,發佈正面業績預告發布前3天內,股票平均跑贏恆生國企指數1.4ppt(跑贏概率70.6%),發佈后三天內平均跑贏6.0ppt(跑贏概率70.6%)。發佈負面業績預告可能會拖累股價表現,導致股價在公告發布后的三天內平均跑輸恆生國企指數1.3ppt(跑輸概率62.2%)。

那麼,Q2哪些板塊業績更為出彩?押注哪幾個板塊能獲得更高勝率?華盛資訊整理了中金、高盛等分析師對不同板塊的業績預測及對應公司的業績預期。話不多説,上「熟肉」!

一、互聯網:降本增效推動電商增長,關注美團、京東

電商行業:看好,交銀國際指二季度實物電商調整后同比增3.3%(4/5/6月增速分別為-5.2%/7.0%/5.6%)。4月疫情影響電商發貨,5-6月物流恢復及「618」大促拉動下消費需求回暖。

交銀預計2季度阿里/京東自營/拼多多/快手GMV同比-10%/2%/5%/22%,平臺貨幣化率同比持平/小幅下降,電商服務收入增速低於GMV增速。預計2季度餐飲外賣交易規模同比增2%,二季度美團、京東、快手,阿里估值回升機率大。

遊戲:看弱中金認為四五月份基本擱置,而且受政策延續性和版號限制等因素拖累。在此背景下,預計1H22媒體娛樂板塊盈利收縮23%,較2021年全年-14%的負增長進一步轉弱。

不過,中金認為市場可能存在未充分計入互聯網企業降本增效對上半年盈利的支撐,比如閲文集團、愛奇藝。

拓展閲讀:騰訊阿里美團等財報來襲!機構:港股互聯網Q2將迎業績拐點 

二、工業/能源/原材料:價格維持高位盈利仍然強勁,關注中海油

工業/能源:分化上半年供給衝擊下全球能源價格維持高位,持續為上游板塊盈利提供支撐,不過去年的整體基數較高,增速上可能有所回落。

中金行業分析師認為煤炭、有色金屬、和石油天然氣板塊盈利增長可能居前。預計上半年煤炭、石油天然氣,和金屬行業盈利同比增長65%、58%,和40%。上半年,中國海油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預計為705億元到725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372億元到392億元,同比增加約112%到118%。

在上游能源價格擠壓,下游需求疲軟的雙重壓力下,上半年火電、燃氣等公共事業企業盈利可能面臨較大的壓力。

運輸看好,交通運輸板塊(尤其是航運板塊)的盈利維持50%的較高增速,主要受益於上半年全球供應鏈瓶頸持續推高國際海運價格。中海運盈利仍然強勁,中遠海控預計淨利潤增速將達74%。

原材料:看好,中化肥和新能源相關材料企業目前披露業績預覽均偏正面。其中,中化化肥、中國心連心化肥、阜豐集團等公司預計上半年盈利增速均達40-60%。而紫金礦業和金力永磁等原材料企業也預計1H22業績增速將達91%和100%。此外,受地產方面需求拖累和上游成本上升的影響,信義玻璃預計淨利潤同比下滑35%-50%。

拓展閲讀:油價這麼高!中石油這半年賺了多少錢?業績出爐!中海油表現也十分「驚艷」

四、新能源/消費:把握汽車股高增業績機會,疫情局部反彈餐飲出行受挫

餐飲出行:看弱中金分析師認為,上半年受疫情和地產行業下滑的影響,下游消費需求整體受挫。其中,線下消費為主的消費者服務板塊預計盈利在2021年上半年扭虧后再度轉為虧損。紡織服裝、家庭用品等板塊也預計將有不同程度的盈利負增長。

國內疫情局部反彈和經營去槓桿對餐飲出行個股的影響可能超預期,影響呷哺呷哺、奈雪、海底撈。澳優乳業、天福等食品飲料企業預計淨利潤同比下滑約73%和50%,泡泡瑪特也預計盈利下滑。

新能源汽車:看好中金認為Q2新能源汽車板塊虧損或將逆勢小幅收窄。以龍頭比亞迪為例,上半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超3倍,銷量、增速均創同期新高。銷量超越當期特斯拉在全球的總銷量,問鼎全球新能源車銷量冠軍。 此前比亞迪發佈業績預告,預計2022年上半年實現歸母淨利潤28億元至36億元,半年利潤或接近去年全年,同比增長138.59%-206.76%。

另一家新能源車企長城汽車預期上半年歸母淨利潤53億元到59億元 同比增長50.20%到67.20%。

拓展閲讀:業績為王!比亞迪報盈喜股價暴走,汽車鏈能否借勢再「起飛」?

五、醫療保健/金融:創新藥板塊持續強勁,張坤增持藥明生物

創新藥:整體看好,中金分析師認為上半年創新藥板塊(生命科技工具與服務)業績持續強勁,預計上半年同比增長69%,而製藥板塊則預計業績小幅下滑1%。醫療器械與服務預計上半年業績同比增長14%。藥明康德、海普瑞預計淨利潤同比上升81%和40-60%。

據最新消息,基金經理「頂流」張坤在二季度增持了藥明生物。藥明生物預告,稱與去年同期比較,上半年公司收益將增61%至63%;公司利潤增長36%至38%。不過,日前康龍化成上半年淨利預增不及預期,康龍化成A股一度大跌19%,H股亦大幅跳水。

金融板塊:看弱中金行分析師預計金融板塊預計整體基本持平,保險、多元金融業績有所下滑。金融板塊中銀行1H22盈利小幅增長4%,但多元金融和保險板塊盈利則預計下滑13%和5%。

拓展閲讀:藥明康德等醫藥股業績搶先看!中報預增最高超600%

港股中報盈利底已現,各大機構翻倍加倉港股

根據過去20年的港股走勢,廣發證券統計了港股探底反轉,並開始取得顯著絕對收益的6個重要時點,發現其共性因素有三個,且目前的港股均已符合。

共性因素包括:政策反轉支撐(國內政策邊際轉松)、經濟指標顯著回升(工業增加值同比指引性較強)和賠率合意(估值水平絕對低位)。

截至22年7月14日,恆生指數PE(TTM)歷史分位數16.8%,對應值9.36;PB歷史分位數1.2%,對應值0.93;ERP歷史分位數91.1%,對應值7.90%。表明港股多數行業估值仍處於低位。

22年國內「政策底」已於4月底進一步夯實,這也是我們5月大勢研判從「慎思篤行」轉向「不卑不亢」的基礎。經濟也開始逐步回升,國內經濟逐步復甦,因此,廣發證券測算猴認為盈利底將在中報出現。

各大機構也嗅到了加倉港股的好時機。

張坤增持騰訊、藥明生物:20日消息,由張坤管理的4只基金Q2合計規模回升至971.37億元,較一季度末增加122.1億元,增幅達14.38%。前十大重倉股方面,2只偏股混合基金——易方達藍籌精選和易方達優質企業三年持有的操作較為一致,均在二季度增持了騰訊控股,藥明生物則新進前十大重倉股。

貝萊德增持美團:貝萊德港股通遠景視野的美團倉位獲增持109.15%股份,美團晉升爲基金第一大重倉股。

歐洲亞太成長基金加倉騰訊:Q2新建倉了美股上市的京東和阿里巴巴,期末持倉股數分別為142.57萬股、126.40萬股。騰訊是該基金重倉持有的互聯網股票,二季度該基金對騰訊控股的加倉幅度達100.43%。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