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澳礦巨頭首次接受人民幣結算,美元為什麼會被拋棄?

2022-07-18 19:57

時勢正在悄然發生變化。

最近,在澳大利亞出口中國的一批鐵礦石貿易中,必和必拓公司首次接受人民幣結算。這是中國和澳大利亞進出口貿易中,人民幣第一次取代美元,扮演交易貨幣的角色。這也是人民幣走向世界的又一大步!

澳大利亞不同於一般國家,它被視為美國的跟班狗腿。在中美全球博弈中,澳大利亞堅定地站在美國一邊,不惜跟中國翻臉,在風口浪尖上頻頻跟中國玩火。在中美貿易戰中,澳大利亞還跟中國一度擦出火花,揚言要對中國斷供鐵礦石。

作為反擊,中國對澳大利亞的紅酒、小麥、牛奶等農產品進行了制裁,大幅提高關税。在澳大利亞屢屢碰瓷之下,中澳經貿關係跌至冰點。為減少對澳大利亞鐵礦石的依賴,中國大量購入巴西鐵礦,投資並開採非洲西芒杜鐵礦等。

2021年,巴西淡水河谷鐵礦集團成功反超澳大利亞必和必拓,重新奪回了全球第一的寶座。在這一上一下之間,背后離不開海量的中國訂單。

眼看着自家的訂單源源不斷地涌向巴西,涌向競爭對手,澳大利亞有苦難言。在對華出口大幅下滑后,澳大利亞政府曾多次主動聯繫中國,試圖緩和兩國關係,但一直遭到中國的拒絕來訪。簡單地説就是,電話不接,有話不回,不搭理澳洲。

中國是澳大利亞鐵礦石第一大出口國,2022年5月僅中國的進口量就佔澳大利亞鐵礦出口總量的40%以上,2019年時超過87%。由此可見,中國對澳大利亞鐵礦的依賴度已經大幅下降。

而在中澳貿易總額中,鐵礦貿易額佔比達到75%以上。也就是説,中澳貿易主要就是鐵礦貿易。失去中國這個大客户,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接得住澳達利亞的龐大鐵礦出口訂單。

中國是全球第一大鋼鐵生產國,澳大利亞是全球第一大鐵礦出口國。從經濟上來講,中澳彼此需要,產業互補,理應合作共贏。可澳大利亞的政客爲了跪舔美國,不顧澳大利亞的國家利益,親自把中澳的友好合作給抹殺了。這對必和必拓這樣的鐵礦巨頭而言,代價是極大的。

在西方各國通脹的背景下,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消費端需求不足,價格高,利潤高,但市場總量變小了,你得賣得出去,才能賺到錢。

鐵礦貿易進入存量競爭,賣方市場迅速轉向買方市場。必和必拓想要賺錢,就得哄好中國這個大金主。

為此,必和必拓設立上海分公司,專門對接中國業務,尤其是服務好大客户――寶鋼集團。採用人民幣結算,可以看作是必和必拓向中國遞交的投名狀。不拿出點誠意來,憑啥中國人的錢都讓澳大利亞給賺了?難道中國金主爸爸的錢就那麼好賺嗎?分一些訂單給巴西,扶持一下必和必拓的競爭對手淡水河谷,它不香嗎?

這還不是關鍵,最關鍵的是,使用人民幣結算更安全。

俄烏戰爭是一個重大轉折點。在俄烏戰爭爆發后,以美元為核心的國際結算體系出現了重大的信用危機。歐美以制裁俄羅斯為由,切斷了俄羅斯國際貿易中的美元結算協議。在孤立俄羅斯的同時,也讓諸多的西方公司被迫退出了俄羅斯市場,進而填補進來的則是中國企業。

像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雷諾、星巴克、樂高以及殼牌等西方知名企業,不是暫停俄羅斯業務,就是被迫退出了俄羅斯市場。對這些西方企業而言,退出俄羅斯市場還到不了傷筋動骨的地步,因為俄羅斯市場很小。

但是,中國就不同了,中國市場很大,遠遠超過俄羅斯!

對必和必拓而言,中國更是第一大客户,它能承受全面退出中國市場的壓力嗎?

未來的某一天,萬一中國遭遇到跟俄羅斯一樣的制裁,必和必拓該如何維護自己的利益?

最好的解決方案就是,出口美國的鐵礦石用美元交易,出口中國的鐵礦石用人民幣交易。以后,就算中美鬧翻了,必和必拓仍然可以兩邊吃,兩邊賺,不至於落得個出局的下場。

2019年時,澳大利亞對華鐵礦出口總額就超過了1000億澳元。佔當年澳大利亞GDP的5%。按澳大利亞人均年收入9萬澳元計算,這就相當於111萬澳大利亞人的年收入被抹平了。要是再把上下游產業鏈都算上,澳大利亞GDP恐怕要下滑15%以上。中澳鐵礦貿易脱鈎,是澳大利亞不可承受之重。

因此,對澳大利亞而言,穩住對華鐵礦出口的基本盤,非常重要。這就好比,中國的商品要出口到美國,就必須要用美元結算。澳大利亞鐵礦要出口到中國,就必須用人民幣結算。

一直以來,在大宗商品採購方面,中國力推人民幣結算機制。在必和必拓接受人民幣結算之前,中國與南非、烏克蘭的鐵礦貿易就已經採用人民幣結算。只是南非、烏克蘭的鐵礦規模太小,不足以影響到國際鐵礦交易。而必和必拓就不同了,它曾長期穩坐全球第一大鐵礦企業的寶座。在必和必拓接受人民幣結算后,隊長相信,巴西、非洲的鐵礦接入人民幣結算,將是水到渠成的事。

從這也能看到,在剛剛過去的G20峰會上,王部長和澳大利亞外長黃英賢的碰面,取得了積極的效果。我們不能排除澳大利亞日后很可能還會充當美國的狗腿,但在經濟上,澳大利亞卻在進一步向中國靠攏。

美國人用印出來的綠紙,就能搜刮全世界的財富。

今天,我們終於也能用紅燦燦的人民幣,去置換澳大利亞的鐵礦了。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