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07-15 12:48
原標題:「對華競爭法案」難產,美國商務部長欲從中強行擠出「520億美元芯片法案」
【文/觀察者網 李麗】令多家美國本土和亞洲的芯片製造商苦苦等待的520億美元「芯片法案」終於將迎來新進展。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呼籲國會盡快通過包含「芯片法案」在內的「對華競爭法案」,表示這部法案攸關美國國家安全,要求「國會必須要在8月休會前完成立法工作」。
為讓立法者儘快通過「芯片法案」,美國會議員不惜削減「對華競爭法案」,即將「芯片法案」從中抽離並獨立成案,以便提高表決通過的勝算。不過這也引起了爭議,反對者堅持要「以整部法案的方式推進」。
路透社14日援引參議院消息人士的話稱,美國參議院最快或於7月19日對「競爭法案」進行投票。
「這對國家安全至關重要」, 美商務部長促國會盡快通過法案
據路透社7月14日報道,當地時間13日,包括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在內的白宮官員前往國會山向全體參議員進行了一場非公開簡報會,説明技術和創新產業的全球競爭現狀,並呼籲國會盡快通過法案,為美國半導體研發製造提供資金,以解決迫在眉睫的芯片短缺問題。
路透社援引參議院消息人士的話稱,美國參議院最快或於周二(7月19日)對「競爭法案」進行投票。
「我們已經沒有時間了」,雷蒙多13日以國家安全為由,強調不能再這樣繼續萎靡不振的處理法案。「這對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美國必須要在這些技術領域,特別是半導體芯片方面處於領導地位,」商務部長雷蒙多對媒體表示,現在該是行動的時候了。
「他們必須要在8月休會前通過法案,而且必須是一項儘可能堅實和全面的法案,特別是他們絕對要專注在芯片投資上,因為如果他們不這麼做,這些芯片公司會投資,但他們會到美國以外的地方去投資,」雷蒙多擔心説。
公開資料顯示, 2020年6月全球半導體供應緊縮期間,美國國會參議院曾在兩黨支持下,通過了一項旨在提高美國對中國的競爭力以及為急需的半導體生產提供資金的法案——2021年美國創新和競爭法」,並於2021年1月納入國防法案簽署立法。但當時國會議員無法籌到「芯片法案」所需資金,所以法案只能算是「在紙上通過」。
今年,眾議院民主黨在提出了自己版本的「美國競爭法案」,並把520億美元的「芯片法案」納入其中。據悉,該法案授權撥款3300億美元用於為為機器人技術和半導體等科學研究提供資金,還將在未來六年內投入450億美元緩解關鍵產品供應鏈的問題。
今年2月4日,美國眾議院就以222票支持、210票反對通過了「美國競爭法案」。3月28日,美國參議院以68票贊成,28票反對的結果,通過了法案的參議院版本「美國創新和競爭法」,之后眾議院和參議院需要進行談判,推出雙方認可的折中版,才能送交總統批准。
之后,上下兩院的立法者一直試圖消除兩個版本的「對華競爭法案」之間的分歧,這兩個版本涉及「芯片法案」的內容在大體輪廓和所需資金數額上是一致的。主要分歧在於幾個更細的方面,包括氣候問題和貿易方面。
后來,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以否決「競爭法案」做要挾,讓民主黨人放棄一項有關處方藥、氣候和税收的單獨法案。
7月13日,雷蒙多和國防部長奧斯汀聯名致函國會兩黨領袖,呼籲國會在本月底前通過法案。
「美國在技術和創新方面的領導地位長期以來一直支撐着美國的經濟繁榮和軍事實力,但我們不能將這視為是理所當然的,」雷蒙多和奧斯汀在聯名信中説,「這是我們首次面對中國這樣的戰略競爭對手,他們既決心成為未來產業的全球領先者,又有能力和資源做到這一點,如果我們不自己努力的話。」
一個由107位兩黨議員組成的協商委員會目前正密切討論最終草案文本內容。
由於法案內容龐大且耗資鉅額,國會議員擬設法將520億美元的「芯片法案」從「美國競爭法案」中抽離並獨立成案,以便提高表決通過的勝算,避免企業資金補助因審議整部法案耗時而遭延誤。
「我們想要一項儘可能強大的法案,我們希望他們能協商,並在8月4日前完成法案,」雷蒙多13日説。但當被問到是否可以接受縮減版的「對華競爭法案」時,雷蒙多回答説:「如果眾議院和參議院的成員都認為這是可行的,那我們就這樣做。」
「芯片法案」單獨通過引爭議
綜合《國會山報》、美國法律與政策媒體「Roll Call 」7月13日報道,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來自維吉尼亞州的民主黨聯邦參議員沃納對媒體表示,他認為「對華競爭法案」對國家安全的影響和急迫性是顯而易見的。他急切呼籲參議院應該要在這個月完成立法。「如果我們現在不行動,幾個月的拖延可能會變成幾年的滯后,」沃納參議員説。
沃納解釋,即使法案通過,政府的補助資金也僅佔企業成本10%-20%,如果美國錯過這段與企業合作的黃金時期,公司一旦決定將這些大型技術投資計劃轉移到其他國家進行,那美國將失去最重要的發展機會。
他認為兩黨議員在有關問題上凝聚了相當高的共識。「儘管仍然存在一些爭議,但在芯片、5G,和投資税收抵免方面,(兩黨)有許多非常一致的意見,」沃納説。
被問到是否支持優先通過「芯片法案」的部分,沃納表示,現在也不排除這種可能性。
「所要乾的事情很重要」,佐治亞州民主黨眾議員漢克·約翰遜對於優先通過「芯片法案」表示,「如果我們必須從法案中劃出這部分並迅速通過,我贊成。」
「我認為它會通過的,」加州民主黨眾議員胡安·巴爾加斯也表示,和其他人一樣,他準備支持獨立出來的「芯片法案」策略。
但參議院情報委員會成員、來自德克薩斯州的共和黨聯邦參議員科寧對記者表示,他認為目前兩黨尚未就是否單獨通過「芯片法案」的部分達成共識。
來自俄勒岡州的民主黨聯邦參議員懷登則表示,他更傾向於通過整個議案,而非將芯片投資的部分單獨通過。「我們一直在努力推動全面的法案,我仍然認為那(整部法案)符合我們的國家利益,」懷登説。
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成員、來自德拉瓦州的民主黨聯邦參議員庫恩斯直言表示,他不贊成將半導體投資的部分單獨通過。「不,我不支持,」 庫恩斯參議員説,「我非常不願意看到那部分被單獨剝離出來,那將等於是浪費了兩黨的大量努力和時間。」
「我認為我們會聽到大家説這(法案)絕對很重要,我們必須推進,並且以整部法案的方式推進,」庫恩斯説。
值得注意的是,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在7月14日表示,眾議院民主黨人仍在推動更大的一攬子計劃,但她不排除單獨處理「芯片法案」的可能性。「我們一直在‘芯片法案’上不斷努力。但我們也需要在研究和教育等方面具有變革性,以使我們在世界上保持領先,」她説。「在接下來的短時間內它會如何發展,我們將拭目以待。但是我們有決心通過法案。」她説。
美國半導體龍頭企業之一的英特爾(Intel)就準備在俄亥俄州耗資200億美元建芯片製造廠。計劃原定7月22日動土,但受「芯片法案」的「拖累」,現在已決定無限期延。
英特爾的同行、全球第三大芯片代工廠美國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也指出,「芯片法案」的命運將影響該公司在美國擴產的速度與步伐。格羅方德計劃投資10億美元在紐約州北部建一座芯片廠。
報道稱,對於亞洲的芯片製造商而言,由於在美國的營運成本比亞洲更高。他們若要將生產工作轉移到美國,「芯片法案」對他們而言更為關鍵。例如,臺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興建的120億美元芯片廠雖然已經動工,但與美國的許多同行一樣。臺積電的建廠速度也取決於「芯片法案」的補助。
此外,同爲位於中國臺灣地區的全球第三大芯片製造用硅晶圓製造商環球晶圓(GlobalWafers)宣佈,將在美國得州耗資50億美元興建一座工廠。但該公司董事長徐秀蘭暗示,建廠計劃是否能實現,美國政府的激勵措施將是關鍵。
「我們都關注‘芯片法案’及與此相關的所有投資激勵和支持。這將真正彌補我們在美國生產的高成本,」這位高管告訴記者。「如果‘芯片法案’不能儘快通過,我們很可能不得不調整我們的計劃」。
支持者如今希望法案能在7月有突破進展,因為8月美國國會有休會期,並且隨着」美國中期選舉「的臨近,他們擔心法案的前景恐怕會更崎嶇。對一些着急建廠的製造商來説,11月后再通過該立法也可能為時已晚,所以他們也在加緊呼籲國會迅速通過立法。
6月15日,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亞馬遜、通用汽車和英特爾的首席執行官,以及臺積電、三星和其他數十家美國和外國公司,致信參衆兩院領導人,敦促他們就《美國競爭法案》達成共識,這樣「芯片法案」就可獲得資助。
據《國會山報》7月13日報道,全國製造商協會7月11日也致函最高立法者,要求優先通過「芯片法案」。
責任編輯:王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