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新老世界首富下注:巴菲特持續增持西方石油,馬斯克稱鋰電池纔是未來

2022-07-14 14:37

每經記者 李孟林    每經編輯 譚玉涵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_VCG111336065235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_VCG111336065235

儘管近期油價回調至100美元/桶以下,「股神」巴菲特仍繼續看好大石油公司,持續買入西方石油的股票(OXY,股價58.01美元,市值543.7億美元)。

目前,他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BRK.B,股價277.47美元,市值6120.9億美元)已經持有西方石油19.2%的普通股,離將后者納入自己的財報中僅有一步之遙。分析師預計,巴菲特還將繼續增持西方石油,甚至可能把該公司全部買下來。

相較於前世界首富巴菲特對石油的偏愛,現任世界首富馬斯克卻認為新能源纔是未來,喊出了「鋰電池就是新的石油」口號。

距「並表」西方石油僅一步之遙

據美國時間7月13日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文件,伯克希爾哈撒韋(BRK.B,股價277.47美元,市值6120.9億美元)本周多次增持西方石油的股份,總共花了約2.5億美元,買入430萬股。

伯克希爾自今年2月份開始購入西方石油股票,目前已經達到1.794億普通股,總價值約104億美元,持股比例已經提升至19.2%,為西方石油最大的股東。

按美國公認會計准則,一旦投資者擁有公司至少20%的普通股,就可以將被持股公司的業績按持股比例納入自己的業績報表中。這樣看來,伯克希爾距離將西方石油「並表」僅有一步之遙。目前伯克希爾已經按照這種「權益會計法」將持股26.6%的卡夫亨氏公司納入了自己的報表中。

美國著名巴菲特研究專家、馬里蘭大學史密斯商學院的金融學教授David Kass表示,按照分析師的預計,西方石油今年的收益將達到100億美元。假設伯克希爾持股20%,那麼公司今年年報的利潤將增加20億美元。

Kass指出,目前伯克希爾僅將西方石油的股息支付(每年不到1億美元)計入其收益之中,因此並表將對伯克希爾的業績來説將起到強力提振作用。

今年以來,受俄烏衝突等因素影響,國際油價飆漲,巴菲特看準時機出手增持能源股,已經收穫頗豐。目前為止,西方石油是今年標普500指數成分股中表現最好的個股,股價大漲了100%。排名第二的Coterra Energy(CTRA,股價27.14美元,市值212.2億美元)也是能源股,股價漲幅達到43%,而標普500指數則下跌了約20%。

除西方石油外,巴菲特今年還增持了能源巨頭雪佛龍(CVX,股價137.99美元,市值2729.5億美元)。今年以來,雪佛龍股價上漲了近16%。截至四月底,雪佛龍是伯克希爾持有的第四大個股。

放置資金的好地方 或買下其全部股份?

分析師認為,巴菲特還將進一步增持西方石油,甚至有可能最終買下公司所有的股份。

一方面,巴菲特手上的錢很充足,不會錯過優質的投資標的。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伯克希爾的現金儲備已經達到1060億美元。

另一方面,西方石油的CEO Vicki Hollub將精力集中在減輕公司的債務負擔上,並通過回購和分紅向股東返還資金。巴菲特對此非常欣賞。在今年4月底的股東大會上,巴菲特表示Hollub的發言「非常有道理」,西方石油是「放置伯克希爾資金的好地方」。

除了簡單增持以外,伯克希爾還可以通過行使認股權證迅速增持西方石油的股份。2019年,伯克希爾曾向西方石油投資100億美元,幫助其收購阿納達科石油公司,過程中伯克希爾獲得了以每股59.62美元的價格額外購買8390萬股西方石油股票的認股權證。

雖然目前西方石油的股價僅比認股權證的約定價格低一美元多,只要其股價超過這個價格,伯克希爾就能以低於市場價的方式增持西方石油。

與此同時,Truist Securities分析師Neal Dingmann在6月發佈的報告中寫道,鑑於西方石油和伯克希爾的能源業務存在很強的互補關係,伯克希爾甚至有可能一口氣把西方石油全部買下來。

Dingmann表示,伯克希爾現有的能源業務包括公用事業、天然氣公司以及太陽能和風能業務,但沒有專注於石油領域本身,而西方石油重在勘探和生產石油及天然氣,這將很適合補充進伯克希爾的資產組合中。

伯克希爾通常只擁有投資級(investment grade)的公司。Dingmann認為,雖然目前西方石油的信用評級略低於該級別,但鑑於該公司一直致力於償還債務和釋放現金流,信用評級可能在今年就能達到投資級。

馬斯克:鋰電池就是新的石油

在前世界首富巴菲特持續加倉石油股之際,現任世界首富馬斯克卻認為鋰電池纔是未來。

北京時間7月14日凌晨,風投基金Craft Ventures的合夥人大衞·薩克斯(David Sacks)在推特上評論俄羅斯削減天然氣供應的新聞時表示:「如果今年還能證明什麼的話,那就是沒有能源的獨立,就沒有安全可言。」

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在該條推文下回複稱:「絕對的。鋰電池就是新的石油。」

隨着電動汽車取代燃油汽車的步伐加快,作為電動車電池的關鍵原料,鋰的市場需求快速增長,並面臨供應緊缺的風險。據電動汽車行業專業信息提供商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的最新鋰價格指數,鋰價今年以來已經上119.8%,較去年同期飆漲了380.2%。

作為「成本控制大師」,馬斯克顯然無法忍受鋰價的大幅上漲,甚至考慮讓特斯拉親自下場挖礦。「鋰價已經漲到瘋狂的水平,特斯拉或許不得不直接展開大規模的開採和精煉業務,除非成本壓力有所緩解。」馬斯克於美國時間4月8日在推特上表示。

不過,股神近年來雖然在新能源沒有大動作,但早在2008年,伯克希爾就以每股8港元價格買入2.25億股比亞迪港股股票,14年來持倉一直未變。如今擁有電動車和電池「雙護城河」的比亞迪已經讓巴菲特收益超過30倍,傳為市場佳話。

7月11日,市場傳出伯克希爾將比亞迪持股轉讓給花旗銀行的傳聞,造成比亞迪股價大跌。比亞迪相關工作人員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稱,目前,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持有公司股份沒有變化,仍持有公司2.25億股股票。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