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熱點 | 7天酒店曝衞生問題背后:在普遍唱衰經濟型酒店的時代,其「下沉戰略」能奏效嗎?

2022-07-14 13:24

近日,一則關於7天連鎖酒店(以下稱「7天酒店」)客訴問題在網絡上發酵,引起熱議。

由於要參加考試,當事人入住了大連瓦房店火車站店附近的7天酒店。不料,在入住第二天,和朋友嬉鬧時,不小心蹬開了被子,意外發現被芯上有大片血跡,於是通過社交媒體平臺發佈視頻,引發了網友關注。

2000年至2009年被業界稱為經濟型酒店發展的「黃金十年」,門店數量和客房數量迅速提升,7天、如家、漢庭等品牌遍地開花,搶佔市場。2010年,隨着消費開始升級、經濟型酒店供大於求,增速開始明顯趨緩,各大酒店集團紛紛求變,將目光從「經濟型酒店」轉向「中高端酒店」。一時間,經濟型酒店品牌彷彿成了「被冷落的孩子」。

即使重心開始發生轉移,大部分酒店集團仍選擇用經濟型酒店來豐富產品組合。

中國飯店協會最新發布的《2022年中國酒店業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1月1日,全國五星級酒店數量為3824家、四星級為13799家、三星級為30933家,而二星級及以下(經濟型)高達203843家。在存量過剩的情況下,一些經濟型酒店開始出現「關店」「衞生差」等問題……

7天酒店曝衞生問題

7天酒店是我國知名的經濟型酒店品牌。這次發生衞生問題的是一家特許經營加盟店。

7月2日,7天酒店(深圳)有限公司正式發表致歉聲明,表示在收到住客投訴后,當即進行了補救,並作出了誠摯的道歉。另外,已成立專項小組對酒店的衞生管理情況進行徹查。

圖源:7天酒店官方微博 圖源:7天酒店官方微博

在這起衞生問題上,7天酒店品牌標準部負責人向《商學院》記者表示:「此次事件,是由於沒有按要求的衛生標準規範操作,導致有污漬的被芯沒有及時撤出清潔處理。在發現問題的當天,已要求該門店立即跟進落實牀品/布草及類似問題的自查整改。7月3日派管理人員到了現場,對全店的衞生整改情況進行驗收,同時對所有客房清潔人員操作標準流程進行強化培訓。」

經介紹,此次事發門店是一家特許經營加盟多年的老店,7天酒店數量全球有近3000家,其中加盟約佔86%、直營約佔14%。據悉,該店目前已經處於停業整頓狀態,擬升級改造為最新的7天酒店3.0版本。

在加盟店的管理上,上述7天酒店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品牌會對每一家門店派駐一名經過酒店經營管理認證的店長,去協助投資人進行管理,同時對客房清掃服務員進行清潔規範流程的培訓,保證符合品牌要求后上崗操作。各運營管理大區管理人員,每月也會到門店進行巡檢、督導支持。品牌部也有專門的質檢隊伍,常態化對全國的7天酒店進行品質巡查,以保證門店衞生情況符合品牌的對客標準。」

就酒店行業經常出現的衞生問題,一位行業觀察者表示 「解決這個問題如果僅靠監督管理,比如安裝攝像頭等方法其實意義不大,未來對於低端重複性勞動,用智能機器代替纔是方向,最終還是商業模式的改變。酒店業對於提升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強烈,除了統一工作標準、確定管理程序、加強各方監督抽查、提高員工素質外,也可以通過技術來解決問題。比如,美國聖多明各JW萬豪酒店使用無線射頻識別,在1.5萬張牀單和2000名工作人員的制服中植入芯片,以實現盤點、分理。」

曾經的7天酒店

2004年的一個早晨,鄭南雁與樂百氏創始人何伯權在廣州大都會碰面,兩人從早上聊到下午,一致看好經濟型酒店在國內的發展。那天,鄭南雁決定放棄攜程網副總裁的職位,和何伯權一起創辦一家經濟連鎖酒店。

2005年,第一家7天酒店正式創立,鄭南雁出資800萬元,佔股約14%,出任7天酒店CEO,何伯權則作為大股東並出任董事長。

2005年前后,剛好是國內經濟型酒店黃金發展時期。根據中國飯店協會發布的報告,2005年,中國經濟型酒店增長幅度高達196.13%,全國連鎖經濟型酒店規模為522家。

工作中的鄭南雁常常被人稱作「成本殺手」,在他看來,經濟型酒店是要解決用户的核心需求——洗好澡、上好網、睡好覺。所以,7天酒店主要重視牀品、淋浴和網絡等核心要素的質量,反過來減少房間面積、用人、裝修以及維護的成本,以此來降低房價和加盟費用。

在管理模式上,非酒店行業出身的鄭南雁有着一套獨特的打法。鄭南雁創造性提出了著名的「放羊式」管理模式,這套模式將一線管理者比喻為領頭羊,將總部比喻為牧羊人,將監管部門比喻為牧羊犬,充分放權,讓酒店野蠻式發展,以此迅速擴大市場,贏得佔有率。在鄭南雁看來,只要牧羊人與羊的目標一致,管理成本便可大大降低。

在發展策略上,7天酒店選擇了「鐵桶戰術」,即重點選擇長沙、武漢、成都、重慶、貴陽等華中以及西南城市「集中火力」,在這些城市利用「鐵桶戰術」開上十幾甚至二十幾家店,實現酒店的規模經濟。比如,2006年10月,7天酒店在長沙開第一家店的時候只有70%的入住率,但是到了2006年12月,當7天酒店在長沙開到4家店的時候,幾乎所有分店都是爆滿的。就這樣,7天酒店很快成為當地經濟型酒店的第一品牌。

在鄭南雁的帶領下,7天酒店於2009年11月20日成功在美國紐交所上市。根據當時的招股書數據,截至2009年9月30日,7天酒店共計開業283家酒店。而比7天酒店早成立三年的如家,到2008年也才擴張到200家左右。

接下來的幾年,市場趨於成熟,經濟型酒店慢慢進入了平臺期,中端酒店蓄勢待發。

從中國飯店協會報告數據來看,在經歷了2005~2008年快速發展之后,2009年開始,我國經濟型連鎖酒店的增速明顯放緩,從2008年的65.76%直接下滑到2009年的31.93%,2016年增長率繼續下滑至8.41%。

圖源:中國飯店協會年度報告 圖源:中國飯店協會年度報告

一位酒店資深從業人士向《商學院》記者表示:「經濟型酒店作為一款入門級的產品,投資成本低,回報周期短,所以受到很多投資者的青睞。但是,從當時整個市場結構來看,低端經濟連鎖酒店和高端五星級酒店數量過多,且大多數酒店同質化嚴重,大量的中產階級人士出門在外,找不到一款既便宜又有特色的酒店產品,這為后面中端酒店的快速發展埋下了伏筆。」

2013年7月17日,在開出1800家門店之后,7天酒店集團宣佈從紐交所退市。與之同時宣佈的消息是,凱雷投資集團、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和英聯投資有限公司聯合7天酒店原股東投資成立了鉑濤酒店集團,要對7天酒店進行私有化收購,未來將把着力點放在中端。

2020年9月,時任7天酒店CFO的吳海兵曾公開提到,向中端品牌進軍是一件自然發生的事情,也是大勢所趨。當時,7天已經積累了上千家門店、幾千萬的會員,后臺、IT、開發等能力和資源足以支持更多品牌的發展,只聚焦在一個品牌上有點可惜。如果不向中端品牌進軍,這個需求就會被其他酒店集團滿足。

不只7天酒店,漢庭、如家、錦江等酒店也開始往中端酒店這塊藍海進軍。

相對邊緣化?

從經濟型酒店往中檔酒店轉型的過程中,如家酒店集團選擇在2011年推出「和頤酒店」品牌,主打中高端商旅市場;漢庭2012年入股星程酒店,合力發展國內中端酒店品牌,並更名為華住酒店集團,旗下酒店分別更名為全季酒店、星程酒店、漢庭酒店、海友酒店,對原來的漢庭做升級處理。

與如家、華住不同,鄭南雁直接通過成立鉑濤集團,推出新的中高端品牌,這些與7天酒店一起,形成鉑濤集團的高端、中端以及經濟型酒店的品牌組合。

為進一步擴大集團實力,2015年,以7天酒店為班底的鉑濤集團,被上海錦江國際酒店股份有限公司(600754.SH)收購了81%的股權。一直到2021年6月29日,上海錦江國際酒店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對鉑濤酒店集團的所有股權收購。

從企業背景來看,上海錦江國際酒店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錦江酒店」)隸屬於錦江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后者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酒店旅遊產業集團之一,實控人為上海市國資委。錦江酒店通過先后收購鉑濤集團、盧浮集團、麗笙集團等知名酒店集團,形成了豐富的全檔次酒店品牌矩陣。

近日,在由美國《HOTELS》雜誌公佈的2021年度「全球酒店集團225強」榜單中(截至2021年12月31日),客房數量最多的酒店集團三巨頭中,錦江位列第二。

圖源:企查查 圖源:企查查

在錦江的品牌組合里,高端系不乏錦江飯店、崑崙飯店、麗笙、麗芮等酒店品牌;中高端級別的品牌超 30 個,包括錦江都城、麗楓、凱里亞德、維也納酒店、希爾頓歡朋等;在經濟型產品組合中,包括錦江之星、IU、派、7天酒店。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7天酒店或者相對被邊緣化了。」華美顧問機構首席知識官、高級經濟師趙煥焱向《商學院》記者表示。品牌特點上看,「錦江之星」為錦江「嫡出」品牌,「IU」為鉑濤定位創新型互聯網線上酒店產品,「派」也是鉑濤個性化酒店系列中的一員,而鉑濤出身的7天酒店只是一款相對更基礎的產品。

從門店數量變化上看,除了2017年新增44家、2021年新增15家之外,其他時間7天酒店均為負增長,從2017年~2020年,7天酒店連續關了426家門店。2022年第一季度,7天酒店門店繼續減少,淨增長數量為-19家。

而相比之下,IU、派等其他經濟型連鎖酒店品牌的門店數量均呈增長趨勢。2016年~2021年,IU酒店淨增長181家,派酒店淨增長268家。

圖源:《商學院》根據年報數據整理 圖源:《商學院》根據年報數據整理

平均價格上,對比如家、7天酒店、漢庭(由於華住年報未具體披露經濟型酒店數據,以特許經營酒店為代表)三大經濟型酒店數據,2016年~2018年,7天酒店房價明顯低於如家,從2018年開始,如家與7天的平均房價基本保持一致,到2021年如家稍有抬升。

圖源:《商學院》根據年報數據整理 圖源:《商學院》根據年報數據整理

平均出租率變化上看,2016年~2018年,如家酒店平均出租率最高,7天酒店其次,華住相關係列酒店平均出租率最低;2018年,華住酒店趕超7天酒店成為第二;從2019年開始,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酒店出租率普遍呈現下滑趨勢,7天酒店出租率下滑尤為明顯;2021年,出租率均開始從低谷爬升,如家和華住的恢復情況基本持平,7天酒店相對來講表現較差。單從品牌價值來看,7天酒店目前分店已覆蓋全國370個城市、10余個海外城市,有3000家門店的市場規模,共計貢獻會員量約5000多萬。

圖源:《商學院》根據年報數據整理 圖源:《商學院》根據年報數據整理

《商學院》記者就7天酒店發展現狀以及未來品牌佈局致函錦江集團,截至發稿,未收到集團層面的回覆。

求變

如今,7天酒店正在進行存量市場的升級改造。

7天酒店相關負責人對《商學院》表示:「隨着共同富裕政策的持續推進和主要消費羣體的轉變及潛在消費羣體的介入,未來的經濟型酒店無疑是酒店行業市場最大的領域,且愈來愈關注旅客的個性化、多樣化需求,持續攻堅下沉市場是7天酒店下一階段的主要目標。2022年,預計會有500家7天酒店開業。未來,7天酒店的數量將實現階梯式增長,真正做到讓我們的旅客到哪里都能住到7天。」

據該負責人介紹,從2020年9月開始,7天酒店就進行了產品戰略升級,發佈了7天酒店3.0產品,目前升級主推7天酒店3.0,未來7天酒店3.0會佔據主導地位。

2020年,7天酒店前品牌CEO張沛曾公開表示,未來5年市場將繼續洗牌。低端酒店市場在洗牌的過程中也會進一步細分為高端經濟型酒店、標準經濟型酒店和平價酒店。

趙煥焱判斷:「經濟型酒店未來主要還是存量市場的競爭,即業主選擇品牌的改換門庭。7天酒店將經濟型酒店更加細分,相比中端酒店,這部分房價可能會低一些,應該會有相應的市場需求。」

除了產品升級之外,集團層面整體的組織架構也做出了調整。

自錦江2015年先后收購鉑濤、維也納、盧浮之后,三大板塊一直保持獨立運營的狀態,業內也通常用「鉑濤系」「維也納系」「盧浮系」來代稱。2020年5月13日,錦江進行組織架構調整,設立了上海、深圳兩個雙總部,主要對維也納、鉑濤等中端酒店品牌做了比較大的調整,每個品牌由專門的品牌總經理負責。在這次錦江組織架構調整中,7天酒店品牌也被搬到上海總部。對於此舉,常開創曾作出評價:無論是組織架構的編排,還是集團高管強勢表態,7天酒店在錦江酒店(中國區)重回了戰略高地。把7天酒店放在錦江酒店(中國區)上海總部,就是從組織體系和戰略人才方面給予了7天酒店高度的重視和支持。這為7天酒店重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大家普遍唱衰經濟型酒店的時代,7天酒店往下沉市場深耕,往更細、更專的細分市場升級的方式能否起到效果?集團組織結構調整后,是否意味着7天酒店未來能實現良性發展?經濟型酒店市場是盛極轉衰,還是會繼續「躍遷」至下一個「黃金十年」,有待后續進一步的觀察。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