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07-13 19:26
6月25日,阿維塔科技登陸重慶國際車展,首發全新一代智能電動汽車技術平臺C(長安)H(華為)N(寧德時代(行情300750))。
值得一提的是,長安汽車(行情000625)董事長朱華榮、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羣共同出席阿維塔新聞發佈會。「豪華」的陣容下,阿維塔熱度一再高漲。
眼下,所有的傳統自主品牌都想在電動化、智能化變革的時間節點,完成一次向上突破。長城有沙龍、吉利有極氪、小康有問界,如今稍慢一拍的長安也加入了這個陣列,推出了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阿維塔。
與大多數新品牌不同,阿維塔的光環多了一個,長安、華為、寧德時代三方合作讓阿維塔的前景更加寬闊。但現實總是骨感的,即便有真材實料,在眾多消費者的面前,阿維塔的問題也逐漸呈現。
包括阿維塔的命名問題在內,首款車型阿維塔11的外觀,以及阿維塔科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譚本宏花大量時間描繪的「情感智能」理論。這些問題雖然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也反映出了阿維塔的部分不足。
更重要的在於,相比其他傳統品牌「兩廠」合作的模式,阿維塔所謂的「三巨頭合作」,既帶來了明顯的優勢,也帶來了一個讓市場不禁聯想的問題,即是否會產生利益分歧致使品牌發展受阻。
作為一個市場的后來者,阿維塔本身不佔優勢。如果不能較早地解決爭議點和潛在的隱患,在這個競爭激烈的賽道,或許很難分得一塊蛋糕。
阿維塔的前生今世
事實上,阿維塔並非長安的「新生兒」,其前身為「長安蔚來」,是長安與蔚來合股成立的品牌。
2018年的七夕,長安攜手蔚來正式成立長安蔚來,長安汽車與蔚來汽車分別持股45%,另外10%由高管團隊持股。
不過,隨着蔚來在國內新能源市場逐漸站穩腳跟,以及高度競爭的市場讓其很難抽出精力關注其他業務。2020年,李斌卸任長安蔚來董事長一職,為這一階段正式畫上句號。
當然,蔚來並非全面退出,只是股份降至不足5%。可作為主導方,長安並沒有放棄,而是繼續通過增資延續「長安蔚來」的壽命,並在2021年5月正式更名為阿維塔科技。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5年,長安就發佈過「518」新能源車型發展戰略,計劃於10年間推出34款新能源車車型。隨后在2017年長安還公佈「香格里拉計劃」,預計於2025年徹底停止銷售燃油車。但時至今日,這兩個計劃可以説都失敗了。
市場不會因為某一家企業的戰略問題而停止,眼看吉利的極氪、東風的嵐圖等品牌在市場上逐漸興起,與新能源市場嚴重脱節的長安,無疑成爲了措手頓足、如坐鍼氈的「那個人」。
爲了不被市場「拋棄」,長安不僅要把「長安蔚來」做下去,還要藉助外部力量來奮力追趕。於是,蔚來離開后,長安通過增資的方式「引進」了華為和寧德時代這兩位重量級的朋友。
目前,阿維塔的前五大股東分別是長安39.02%、寧德時代23.99%、重慶承安19.01%、南方資產8.73%、福建閩東5.00%,蔚來保留了1.13%的股比。 值得一提的是,重慶承安的背后是重慶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和兩江新區。
長安、華為、寧德時代、國資......當這些詞匯出現在同一家企業的介紹時,市場和消費者的想象瞬間被打開。從去年5月正式公佈合作之后,阿維塔成爲了不少人的期待。
可惜在百花齊放的市場環境中,長安高估了消費者的熱情,阿維塔改名不久之后,便逐漸「消失」在了賽道。直到近日,一場發佈會再次讓人們想起來,原來長安旗下還有一個新能源汽車高端品牌。
從經驗來看,新品牌在發佈與正式交付的這段空窗期內的品宣十分關鍵,而近期阿維塔11鋪天蓋地的廣告無疑是一個好的勢頭。
凡事必有正反兩面,長安讓消費者記住阿維塔的同時,也迎來了一些具有爭議性的問題。
名字、外觀、情感理論,阿維塔引爭議
從大量網友評論來看,阿維塔的名字是備受關注的一點。
阿維塔取自英文Avatr,意為遊戲或網絡世界中的虛擬化身,官方則賦予了這個詞更深的含義,即為每一位用户打造在智慧平行世界里的另一個自己,這款車也定義為「情感智能電動車,懂你的智慧化身」。
這樣的闡釋聽起來似乎很有文化底藴和代表意義,但在第一感受上會讓人覺得其是一個海外品牌。 太西方化、沒有中國特色,「感覺有些崇洋媚外」成爲了一種聲音。
同時,阿維塔的英文Avatr與科幻電影《阿凡達》的英文相似,只是少了一個字母,容易讓人混淆。不僅如此,阿維塔這個名字相比其他傳統車商旗下品牌,也很難讓人記住。
在品牌的諸多要素中,名稱是品牌的核心要素,是形成品牌概念的基礎。一個品牌想要擴大影響力,首先得讓消費者記住品牌的名字。 比如此前的小康賽力斯,起初也難以得到消費者的關注,但旗下車型命名「問界」之后,發展勢頭便得到了明顯改善。
阿維塔既不好記,也沒有太多特點,如果不是產品特別出色,或許很難讓大家熟悉這個品牌。
名字之外,作為阿維塔旗下的首款車型,即將交付的阿維塔11的外觀也是「一言難盡」。説到外觀設計,長安的能力並不弱,甚至有着較高的水準。比如旗下UNI系列,僅僅因為顏值一方面的因素,便獲得了不少年輕人的喜愛。
但從目前的官方宣傳圖來看,阿維塔11是一款轎跑SUV,採用了溜背造型。正面過於「簡單」,除了日行燈和大燈分開設計之外無其他元素存在,但燈組模樣過於狹長,看起來有點猙獰和彆扭。
車身側面還算正常,但車身背部最大的不同在於它的后玻璃面積非常小,並且向內凹陷。 這樣的設計有可能是最大化降低風阻係數,但爲了風阻係數犧牲消費者所看重的顏值,且有可能會影響到后視視野,這真的划算嗎?
相比「坐實」的名字和車型外觀,阿維塔最具爭議的地方,在於其「情感智能」理論。
在品牌發佈會上,相比於對阿維塔11的產品信息介紹,阿維塔董事長兼CEO譚本宏卻用較多時間詮釋了阿維塔的品牌定義,即「情感智能電動汽車」,並提出「E.I.用户需求理論體系」。
從譚本宏對「情感智能」的闡述來看,阿維塔追求的是將汽車「人格化」,就如同一個消費者的知心人一般,從情感上讓消費者感受到阿維塔的意義,而不是僅僅侷限於一部機器。
新能源汽車品牌的競爭,早已經上升到了智能化層面,新品牌發佈不涉及智能二字,似乎都不好意思向消費者介紹。品牌的不斷內卷,使得汽車智能交互體驗得到豐富的同時,功能及形式也越發繁雜。
阿維塔這種看不見摸不着,形而上的理念,更像是爲了與AI人工智能不同而刻意製造噱頭。
多方利益下的控制權焦慮
沒有永遠的合作,只有永遠的利益。阿維塔作為巨頭合作的結果,或將囿於資本三角。
對於給多家車企提供軟件系統和平臺的華為來説,在軟件定義智能汽車的時代,其佈局目的非常明顯。
從產業鏈來看,華為將會通過掌握智能汽車的核心,把握住智能汽車的流量入口,與汽車廠家爭奪更多的話語權。或者通過多個廠家的合作積累生產經驗,最終自我造車。
雖然阿維塔以「首個全系搭載華為HI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的情感智能電動汽車品牌」做宣傳,但基於阿維塔是華為眾多的合作方之一的事實,對於消費者來説,這根本沒有任何「光環」效果。
而且也要思考,如果阿維塔果真進駐華為渠道,那麼現在已經擺放着問界M5的華為展廳,能否還擠得下阿維塔11?
華為門店問界M5
再談「電池茅」寧德時代,作為電池廠商,寧德時代爲了提高對整車企業的話語權,以及在市場上的議價能力,近兩年來逐步通過融資的手段入股新能源車企,比如哪吒汽車、愛馳汽車、拜騰汽車以及吉利極氪等品牌。
同樣的道理,隨着和寧德時代合作的車企越來越多,寧德時代的「光環」也不再是光環。不同的是,寧德時代此次入局阿維塔可能還有另一個目的。 無論是寧德時代此前發佈的麒麟電池,還是將在2025年推出的高度集成化CTC技術,阿維塔可能都將是最早投入使用的品牌之一。
新技術的使用和車輛競爭力的提升,將為其在高端市場立足打下基礎。這也是為什麼寧德時代會入股阿維塔的原因,后者更像是一片動力電池黑科技的「試驗田」。
作為「正主」,長安當然知道把電動車中最重要的動力電池,以及觀點的智能化讓合作伙伴「掌握」,是一個很大「隱患」,但它不得不選擇妥協。
一方面,作為自主車企中的頭部企業,長安在新能源領域一直處於邊緣地位,如果不想盡辦法在短期內追趕上來,那麼差距只會越來越大,直到被市場拋棄。另一方面,無論是動力電池還是智能化,研發成本都極其高昂,並非傳統汽車企業能夠吃得消的,選擇合作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如此看來,三方可謂是「各懷心思」。 作為新品牌,隨着阿維塔的逐步發展,一旦三方合作的某個部分出現變故,都有可能成為阿維塔的一大劫難。 這也不僅會讓人思考,萌芽階段之后,三方還會給到阿維塔多少支持?
如今新能源汽車愈加擁擠,賽道還能否容下阿維塔這位新選手,市場將會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