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開店突破7000家的瑞幸,為什麼要推一款「普洱咖啡」?

2022-07-13 17:45

 

「普洱咖啡,我怎麼沒喝出普洱味?」 

 

   最近,很多網友都在討論瑞幸(LKNCY.US)的「雲南普洱」,上架一周以來,這款咖啡也吸引了行業人的關注。    這是一款什麼樣的產品?瑞幸今年為什麼要力推「普洱咖啡」? 
01 推了一款「沒有普洱茶的普洱咖啡」 
 

 

最近一周,很多咖啡圈的朋友都關注到了瑞幸新上架的「普洱咖啡」。
 

 

   
有小夥伴「跑錯了片場」,以為瑞幸推了一款茶咖。實際上,這里的「普洱」代表的是產地,這是一款「雲南單一原產地咖啡」。 
 

圖片

   6月初,瑞幸官突破7000家,一周后,全國門店同時上新了SOE·雲南普洱系列,同一系列產品包括美式、拿鐵、Dirty、生椰Dirty、澳瑞白5款產品。    我也點單體驗了這支雲南豆,美式能喝到中深烘帶來的明亮香氣,自帶甜感和果香;在網上好評度最高的生椰Dirty,咖啡果香和生椰的清甜充分融合。 
 

圖片

雲南普洱·美式    社交平臺上,很多打卡過的用户都在在討論「普洱咖啡」前調的熱紅酒風味,和中后段清晰的果香,都説自己「喝到了雲南的味道」,還有粉絲熱情點贊説它是「繼花魁后第一好喝」。    雲南、普洱、咖啡,這個組合一下吸引了消費端和咖啡同行的關注,一周以來,「普洱咖啡」詞條的微信指數都大幅增長。 
 

圖片

    其實仔細回顧,這不是瑞幸第一次推雲南豆。2021年4月,瑞幸小黑杯就推出了SOE雲南紅蜜系列,打出了「讓世界喝到雲南」的口號。    對比來看,此次普洱咖啡的討論度和關注度都更高,不少咖啡從業者都在關注2件事:    

 

在雲南咖啡的基礎上,為什麼今年瑞幸要力推「普洱」?雲南咖啡,到了強化產區的時候嗎?

02 瑞幸今年為什麼要力推「普洱」?

 

從雲南咖啡,到雲南普洱咖啡,一詞之差,代表着精品咖啡的「產地」追求——從大範圍的「雲南」細化到了一個產區。    推新品角度來分析,瑞幸此次選擇「普洱」,背后至少有兩重原因:    1、產品品質上看,「普洱」能讓這款雲南咖啡更有優勢     出產好茶的普洱市,地處北迴歸線附近,在「世界咖啡種植黃金帶」範圍內,有充足的日照和雨水,也有多年的茶葉、咖啡種植基礎。 
   咖啡歸根結底是一種農作物,產地選取越精準,環境影響因素越少,越容易形成鮮明、穩定的風味——茶葉中的名貴品種正是如此。    因此,選擇更小的產區,有助於提升SOE的品質。 
包括瑞幸在官方公眾號中的產品介紹,除了限定產區為普洱,還限制了海拔1300米以上、紅果率達90%等指標,包括使用低温厭氧技術穩定延長發酵時間等,儘可能減小云南多變環境對於最終風味的影響。 
這款豆最終也獲得IIAC2021國際咖啡品鑑大賽金獎。    2、代表雲南味道,「普洱」或許是個不錯的開始    就像耶加雪菲之於埃塞俄比亞,在咖啡領域里,「小產區」更容易形成風味辨識度,也更有利於對外打響知名度。 
 

圖片

耶加雪菲澳瑞白    可以説,產區概念,是咖啡精品化的必經之路。    相對世界知名產地「細化到莊園」的風味打磨,在大眾認知中,「雲南咖啡」還是一個相對籠統的概念。    雲南咖啡經過了幾年的市場教育,最終完成精品化,必然需要更清晰的標籤:打造精品小產區乃至莊園,為細分風味、提高品質提供前提。    另一方面,主打小產區,也更容易和當地形成合力。    我注意到,這次瑞幸是和普洱咖啡協會聯合推出的「普洱咖啡」,海報、宣傳片中,有大量普洱當地文化特色的體現。 
   相比「雲南咖啡」,「SOE普洱豆」更有利於在當地形成合力,換個角度來看,政府、協會與大型連鎖品牌的聯手,也更有利於增強當地咖農的信心。    而只有咖農有信心,不斷在產區穩定種植、推進改良,才能最終作用到一杯咖啡的品質提升。 
推好雲南咖啡,還有哪些路要走? 
在瑞幸評論區,我看到了消費者對雲南咖啡的熱情。    「中國本土咖啡,一定要去嘗一杯!」「我們也有高品質的咖啡豆!」「雲南人太驕傲了。」 
 

圖片

     瑞幸上架SOE·雲南普洱咖啡豆后,年輕用户的打卡意願,肉眼可見地上升。新一代消費者的本土情懷,讓他們對雲南咖啡格外有好感。    可以説,打造一個屬於中國的優質咖啡原產地,是咖啡從業者和愛好者共同的心願。    一方面是來自消費端、市場端的熱情,而另一方面,要承接市場的需求,雲南咖啡現階段還面臨一些難題。    比如,已經有很多企業、機構在雲南改良種植、投入咖啡上游,但種植源頭的改良、精品化率的提升,都需要很長的周期,需要當地農户、莊園和企業持續做投入。    又如,雲南咖啡還缺乏清晰的市場認知。    包括瑞幸在內,從連鎖品牌到獨立咖啡館,都開始在店里上雲南咖啡,但在更廣泛的消費端,「雲南咖啡」到底是什麼味道,適合什麼樣的產品,大眾認知還很模糊。 
 

圖片

雲南普洱·Dirty    總的來看,瑞幸這次推出SOE普洱豆,或許是讓雲南咖啡出圈的一個新嘗試:    打造「小產區」,借鑑世界知名咖啡產地的發展路徑,建立起更明確「雲南味道」。    但是,這是不是意味着咖啡品牌都要去打「小產區」概念?    實際上,任何小產區的推廣,都要先建立起認知路徑,要滿足隨處可得,而且足夠好喝。    對於瑞幸來説,門店體量足夠大,能夠支撐起一個產區用户體驗的建立。而對於如何讓精品豆深入大眾消費市場,瑞幸也經過了兩年時間的探索。    2020年耶加雪菲開始,到雲南紅蜜,再到爆火的花魁和之后的天堂莊園、聖野莊園,瑞幸積累了對於「精品咖啡大眾化」的一套打法:找到精品豆與大眾口味之間的平衡點,降低嘗試門檻,讓更大範圍的消費者開始喝精品。 
爲了找到這個平衡點,據內部人士透露,在雲南普洱之前,他們消耗了近1噸生豆進行反覆烘焙測試,通過數據對比,尋找雲南豆風味和用户喜好之間的平衡點,也尋找和門店設備的契合度——確保門店能儘可能穩定地出品。    從長遠來看,產區細分,或是雲南咖啡風味明確的開始,是雲南咖啡精品化的一小步,但這並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成就的事業,也不是一個品牌、一款產品就能推火的概念。而是需要上游產地、品牌的持續投入,打造出真正優質的「精品小產區」,推動雲南咖啡不斷破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