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兜兜轉轉還得買它?華爾街新動向:醫藥股再度受到熱烈追捧

2022-07-13 15:02

財聯社7月13日訊(編輯 瀟湘)在美股上半年經歷了一輪猛烈的熊市拋售后,下半年的市場哪里纔是避風港?華爾街似乎正重新把目光瞄向一個疫情以來人們所熟悉的老闆塊——醫藥股。

種種跡象顯示,美國醫療保健類股正再度獲得華爾街的青睞,因投資者相信醫療保健類股有能力渡過此輪經濟動盪期,且這一板塊的估值看起來比其他防禦類股更合理。

醫療保健行業是過去一個月標普500指數中表現最好的板塊——上漲了近3%,而大盤指數則在這一階段小幅下跌。今年以來,該板塊累計下跌8.7%,跌幅同樣小於重挫近20%的標普500指數。

目前,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和美國銀行全球研究等在內的機構策略師們都普遍看好醫療行業:他們認為,如果美國最終將面臨經濟衰退,這一行業公司的業務前景料將比其它公司表現得更好。

Greenwood Capital首席投資官Walter Todd表示,「我們覺得這是以合理價格進行防禦的最后機會之一。」

該機構目前在其大盤股投資組合中超配了醫療保健股,包括強生、賽默飛世爾科技(ThermoFisherScientific)和輝瑞。

聚焦醫藥股Q2財報

隨着美國市值最大的醫療保健公司聯合健康將於本周五發佈第二季度財報,醫療保健公司的表現料將在未來幾天變得更加清晰。

醫療保健行業——包括大型製藥公司、醫療設備公司、健康保險公司和生物技術公司,在最近股市的下跌行情中表現出色。這對於那些急於尋找能夠經受住潛在經濟低迷的資產類別的投資者來説,無疑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目標。目前,在美聯儲積極收緊貨幣政策的情況下,人們對經濟衰退的擔憂正與日俱增。

歷史表現似乎也能印證醫藥股在經濟衰退期所具有的韌性。根據Refinitiv IBES的數據,在2007-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標普500指數成份股公司的整體收益曾連續九個季度下滑,但醫療行業在這一時期卻出現增長。

瑞銀全球財富管理首席投資辦公室美國醫療保健股票策略師Eric Potoker表示,在過去25年里,該行業的每股收益每年增長近10%,而標普500指數的年增長率僅為6.6%,同時與整體市場相比,其年增長率更為穩定。

此外,根據標準估值指標,醫療保健股相比其他所謂的防禦類股票也更具吸引力。根據Refinitiv Datastream的數據,醫療保健行業當前的預期市盈率為15.7倍,而長期平均市盈率為17.5倍,這意味着眼下存在10%的折價。

其他防禦類股的股價則相對於歷史估值存在溢價——公用事業類股的溢價超過30%,必需消費品類股的溢價為12%。公用事業類股和必需消費品類股的市盈率分別為19.4倍和20.1倍,也高於標普500指數整體16.1倍的市盈率水平。

「我們發現其他傳統防禦類股,包括公用事業和必需消費品,相對於大盤的市盈率都較高,而醫療保健類股的機會則被低估」,貝萊德美國基本面股票首席投資官TTony DeSpirito在第三季股市展望中表示。

未來有何隱患?

當然,如果要説投資者醫藥股有何隱患,那麼或許在於——如果投資者對經濟的看法重新變得更加樂觀,他們可能會第一時間拋棄醫療股,轉而買入金融或工業類對周期更為敏感的股票。

醫療行業多年來也一直面臨投資者對監管改革的擔憂,尤其是與美國可能採取措施控制處方藥價格有關,這給該板塊蒙上了一定陰影。

SVB Securities分析師在報告中表示,「未來幾個月,美國國會民主黨人可能會試圖通過一項藥品定價法案,如果立法取得進展,生物製藥股可能會出現波動。」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