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07-13 08:26
文|讀懂財經,作者 | 董武英,編輯 | 夏益軍
從2020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爆發至今,市場已經呈現出許多新的變化。
目前來看,特斯拉這個新能源汽車全球領導者致力於降本增效,提升產能;國內造車新勢力們紛紛推出新車,進入新一輪產品周期。而在傳統車企中,比亞迪最先全面轉型,憑藉着厚積薄發的技術實力和卓越的產品力坐上了國內新能源汽車第一的位子。
燃油車企巨頭們的應對則更加多樣化,一方面讓燃油車型向油耗更小的混動車型演變,而在另一方面加速產品佈局,或投入有着穩固銷量基本盤的微型車市場,或傾力打造衝擊高端、塑造品牌調性的高端新能源品牌,其轉型程度不一而足。
但放眼到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埃安這個品牌都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存在。埃安隸屬於廣汽集團旗下,前身即是廣汽新能源。
廣汽集團與一汽集團、長安汽車、上汽集團、東風汽車和北汽集團一起,並稱為我國國有六大汽車集團。在這些國有汽車集團中,一汽新能源轉型較慢,東風、北汽則聚焦於高端市場、長安、上汽的新能源策略基本一致,以不同品牌佈局不同細分市場。唯有廣汽埃安,以單一品牌不同車型覆蓋10-30萬價格區間汽車,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這種品牌及產品策略,更像新勢力的玩法。不過,埃安達打法既不像「蔚小理」、嵐圖、極氪、問界聚焦高端的打法,也不像哪吒、零跑「自下而上」的佈局。確切地説,埃安更像是一個披着新勢力外衣的傳統燃油車玩家。
在銷量躋身一線新能源車企后,廣汽埃安仍需要面對兩大品牌問題,即此前發力B端市場帶來的不利影響以及在高端市場上發展緩慢的問題。目前來看,廣汽埃安寄希望於走出一條技術帶動品牌發展的路子:在電池領域深耕尋求品牌破局,但並不成功。
那麼,在銷量超越造車新勢力后,廣汽埃安將何去何從?01披着新勢力外衣的傳統燃油車玩家
埃安更像是一個披着新勢力外衣的傳統燃油車玩家:以新勢力的造車理念和產品特性直插燃油車最強領域,且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剛剛過去的6月,廣汽埃安銷量達到24109輛,這一數據僅次於比亞迪、特斯拉中國和上汽通用五菱,位居乘用車廠商新能源銷量排行第四名。
而在2022年上半年,除二月外(銷量8526台),廣汽埃安月銷量均在1萬台以上,5月和6月銷量更是突破兩萬台,上半年累計銷量達到100251台,突破10萬級別。
無論從哪個層面看,埃安都已經成長成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而其獨特的發展定位,也讓其具備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目前,埃安已經形成了完善的產品體系。具體來看,埃安S這款早期車型,B端佔比依然較高,官方售價在14-18萬之間;升級之后的埃安S Plus 主打C端市場,推出了更多的配置選擇,售價在16-20萬之間;埃安Y主打個性和超大后排空間,售價更低,在13-19萬之間。
埃安V Plus和埃安LX Plus則代表着埃安品牌的中高端佈局。埃安V Plus主打智能潮玩屬性,售價在18-25萬元之間。而埃安LX Plus則保持高端定位,上市初期以續航里程超過1000km為賣點,目前官方售價在28-47萬之間。
可以看到,埃安品牌多款產品基本覆蓋了傳統燃油車最主流的售價區間,即10-20萬區間。目前來看,埃安這些產品在市場上也取得了極佳的銷售成績。
根據乘聯會數據,埃安5月銷量達21056輛。其中埃安 Y銷量達到8289輛,埃安S系列銷量達到10503輛,兩者合計銷量佔到了埃安總銷量的89.25%。
在5月自主緊湊型SUV市場上,埃安Y排名第八。在5月自主A級轎車排行榜中,埃安S排名第五,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僅次於比亞迪秦PLUS DM,排名第二。
可以看到,埃安已經在傳統燃油車最為暢銷的A級轎車和緊湊型SUV市場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這在目前的新能源車企中是非常罕見的。但埃安想要實現進一步發展,就必須解決兩大品牌問題。02網約車標籤尚未摘掉,高端化市場突破不足
埃安品牌需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是B端市場的歷史遺留問題。
發展初期,埃安曾採用過燃油車企推進新能源業務普遍的發展策略:打造面向B端出行市場的車型。2019年4月,廣汽新能源正式發佈了Aion S。這款A級車主打B端出行市場,在部分地區出租車、網約車市場有着極大的市場佔有率。
這一市場採購量大,對銷量有較大支撐。但這一業務普遍受市場以外因素影響較大,並不能體現出核心產品競爭力。
但隨着新能源C端市場徹底爆發,B端業務對品牌發展有着較大不利影響,以往依賴B端市場的新能源車企就不得不向C端市場轉型。
從2021年開始,埃安採取一系列措施來降低B端佔比,如推出埃安S Plus以替代原有被貼上網約車標籤的埃安S的市場,並推出埃安Y和埃安V,以帶動埃安品牌C端佔比提升。根據安信證券數據,在2022年4月,埃安S Plus和埃安Y 的C端消費佔比在80%以上,而埃安V 的C端消費佔比更是達到了96.7%。
整體來看,埃安4月C端佔比達到78.9%。不過,這也意味着埃安依然有着20%以上的銷量來自於B端市場。也就是説,埃安依然沒有徹底擺脫網約車標籤,這對埃安銷量和估值都會產生一定不利影響。
此外,埃安需要解決的第二個問題,即是高端市場的突破。
埃安採取了在一個品牌下,同時佈局中高端所有車型。這種策略強化了埃安品牌的整體影響力,但對高端市場的突破卻存在了一定不利影響。
前面提到,在埃安5月銷量中,埃安S系列和埃安Y這兩款10-20萬售價車型佔據了接近9成。定位中高端市場的埃安V銷量為1855台,而主打高端市場的埃安LX銷量僅為409輛。
目前來看,埃安在新能源汽車高端市場的佈局略顯薄弱。這更像是戰略問題,埃安LX的價值更像是佔位,埃安並未大力投入開拓高端市場。
不過,隨着電池和半導體成本的攀升,開拓高端市場已經成為所有新能源汽車品牌的重要戰略。今年以來,問界、極狐、阿維塔、集度、智己等高端車型紛紛上市,部分車型已經取得了不俗成績。相對而言,埃安的高端市場佈局顯得略有緩慢。03發力電池技術,埃安能否破局?
從新能源汽車市場爆發至今,技術實力已經被驗證為新能源車企絕對的致勝法寶。無論是特斯拉、比亞迪還是依託華為的問界,毫無疑問地證明了這一路線的成功。
廣汽埃安同樣如此。在品牌和產品之外,埃安寄希望於以電池技術,打造全新的品牌形象。
目前來看,埃安品牌旗下車型大多采用了三元鋰電池。從官方來看,尤其是埃安S系列和埃安LX系列,幾乎全面採用了三元電池。
三元鋰電池能量密度更高,循環性能更好,同時耐低温性能更好。不過,三元電池也有着顯著的弱勢,更容易發生電池安全事故。
廣汽埃安為解決三元電池的安全問題,曾推出了彈匣電池這一解決方案。根據官方説法,彈匣電池是一項專門提升動力電池安全性的系統性技術,是從電芯本徵安全提示,到被動安全強化,再到主動安全防控的一整套安全技術。截至目前,廣汽彈匣電池是市場上為數不多通過針刺試驗的電池方案。
除此之外,廣汽埃安在近日也推出了廣受關注的新型磷酸鐵鋰電池。
在此前舉辦的科技日上,廣汽集團推出了新型磷酸鐵鋰電池——微晶超能鐵鋰電池技術。據介紹,這一技術通過在磷酸鐵鋰電池中引入第二相正極微晶,改善了磷酸鐵鋰電池的能量密度、低温、快充、循環等性能。
廣汽集團表示,在這一技術下,磷酸鐵鋰電池的單體質量能量密度提升13%,體積能量密度提升了20%。同時,這一技術改善了磷酸鐵鋰電池低温性能比較差的問題,將零下20度的容量保持率提升了10%,充電時間也有了25%的提升。
但是,廣汽集團作為一家國有大型汽車集團,主打燃油車,以往在電池技術上積累並不深厚。更重要的是,廣汽集團雖然與寧德時代、中創新航等電池廠建立合作關係,但本身並非是深耕電池技術的企業,研發實力距離動力電池巨頭們相差甚遠。也正因此,除彈匣電池這一已經量產的解決方案外,行業內對廣汽集團仍停留在PPT階段的電池新技術仍存在較大質疑。
至少從目前來看,廣汽埃安想要藉助電池技術實現品牌突破的策略並不成功,續航超過1000km的埃安LX銷量即是證明。
整體而言,埃安已經取得了巨大的突破,隱隱成爲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但是,短期銷量成績固然可喜,放眼未來,埃安仍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