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07-11 18:21
來源:聰明投資者
作者:投腦煎蛋
伯克希爾在西方石油的出手,今年頻繁到「令人發指」的地步。
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最新文件顯示,伯克希爾在7月5日至6日期間,以6.98億美元增持西方石油1024.25萬股,買入價介於57.26-59.05美元,平均價為57.94美元/股,對西方石油持股比例升至約18.7%。
事實上,由於擁有認股權證,巴菲特可以選擇再購買多達 8390 萬股西方石油股票,這將使他的持股比例達到公司 26% 以上。市場都在猜測巴菲特是否會收購西方石油,雖然沒有得到迴應。
有趣的是,巴菲特過去曾指出,出於披露原因,他喜歡保持「低於 10% 的持股量」,除非他有更大的計劃。而過去的經驗來看,當他顯著超過這個門檻時,他會繼續收購整個公司。
在巴菲特的一路「買買買」中,西方石油從2月份37-40美元區間一路漲到最高73.9美元,最新收盤價60.67美元,與此遙相呼應的就是原油價格,曾一度漲至每桶130美元,目前大約在100美元。
怎麼來看巴菲特買西方石油背后的能源投資主線?「新舊能源」都要有。
今天推薦這篇文章,是公眾號「投腦煎蛋」的一篇小文。作者一直在關注學習巴芒,且在踐行價投理念。文章很簡潔,但觀點很清楚,而且信息量更大的「畫外音」不少。我們經授權將內容分享給大家。
今年以來,伯克希爾哈撒韋在去年的基礎上又持續大幅加倉石油公司,對此,無論美國還是中國的多數市場人士大多都不太理解,畢竟對於石油,幾乎所有投資機構、就連OPEC都預測石油需求的高點也就在近幾年了。投腦煎蛋也迟迟沒有看到比較成邏輯的答案。
那麼這篇文章,投腦煎蛋就從自己的思考和實踐出發,解一下巴菲特老師在91歲高齡出的試題。
首先重申一個簡單粗暴的判斷:能源變革及其帶來的投資機會是我們這一代人不能錯過的投資機遇。如果你在這方面都沒賺到錢,就不要責怪你的兒子、孫子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因為在我看來,他們的機會一定會比你更少。
這是一個看似簡單、粗暴且絕對的觀點,是投資的大忌,但我對此深信不疑。
在回答問題之前,讓我們先梳理一遍伯克希爾哈撒韋所有能源領域的投資。
1. 伯克希爾哈撒韋能源(Berkshirehathaway Energy,BHE)(市值至少為530億美元)
伯克希爾哈撒韋能源公司(BHE)被巴菲特稱為伯克希爾的第四大巨人(巴菲特在年報中稱伯克希爾有四個巨人Four Gaint,依次為伯克希爾保險業務、蘋果、聖達菲鐵路和BHE;巴菲特在接受採訪時,也多次將它們比作四顆寶石Four Jewels)。
注意,伯克希爾並非100%控股BHE,目前,伯克希爾哈撒韋擁有91.1%的BHE股份。
基本上,伯克希爾所有在新能源領域的投資都是出自BHE之手。
比亞迪:BHE目前通過其100%的控股子公司Western Capital Group LLC持有2.25億股,當前市值近百億美元。
MidAmerican:BHE的100%控股子公司。按照Greg Abel和巴菲特在2021年伯克希爾年報中的闡述,截至2021年年末,MidAmerican在風電領域的投資總額約為136億美元,而2022年1月又新增了39億美元的風電和太陽能項目。
除MidAmerican以外:截至2021年年末,BHE還在其他風能、太陽能、地熱能項目中投資了共計165億美元,並向BHE以外的新能源運營機構提供了總計69億美元的融資。
如果將BHE包括煤電廠和電網在內的所有其他業務全部排除在外,僅按BHE在新能源領域的投資(加上BYD的市值)計算,這一部分的價值就已經達到了509億美元(100+136+39+165+69)。
而如果按照2020年BHE最后一次股權交易的價格計算,BHE市值為530億美元。(2020年從Walter Scott的家族手中,以1.26億美元購入18萬股BHE,或700美元/股)
2. 西方石油(Occidental Petroleum Corp.)(200億美元)
2019年,伯克希爾向西方石油提供了100億美元的資金(優先股+普通股認股權證),幫助其以38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阿納達科石油公司,成就了近幾年全球最大的油氣併購案。(雪佛龍是另一個要約方,出價330億美元)
2020年,因將「對疫情的認知」排除在自己的能力圈以外,一度清倉其普通股。
2022年3月1日-3月16日,伯克希爾共斥資約56億美元加倉西方石油。
2022年5月2日、5月3日,伯克希爾哈撒韋在2天內再度大筆買進了588.76萬股西方石油,交易金額超過3.36億美元。
至此,伯克希爾哈撒韋共持有1.42億股西方石油普通股、10萬股年股息為8%的優先股以及8386萬股行權價格在59.6美元/股的認股權證(2021年年報中,巴菲特將這一部分的價值記作110億美元)
(順便説一句,2022年以來,伯克希爾哈撒韋對西方石油的所有加倉行為均在此行權價格下方,5月以后的加倉行為甚至可以理解為一跌破此價格就買買買)
按此計算,伯克希爾當前持有西方石油的市值約為200億美元(63 x 1.42 + 110)。
3. 雪佛龍(Chevron Corporation)(266億美元)
截至2021年年末,伯克希爾持有雪佛龍3824.5萬股。
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伯克希爾持有雪佛龍約1.59億股。
按此計算,伯克希爾當前持有雪佛龍的市值約為266億美元(167.8 x 1.59)
顯而易見,即便伯克希爾大幅加倉石油公司,石油公司在伯克希爾的能源投資比重最多也就是與清潔能源對半開。
(實際上,Greg Abel在2021年年報中另有提及BHE温室氣體0排放的目標。)
那麼,為什麼加倉傳統能源?
2、看看巴菲特和芒格自己的話
2019年5月,巴菲特在接受CNBC採訪時被問及西方石油和阿納達科石油公司的併購案時,回答:伯克希爾對於西方石油的投資最主要是押注長期石油價格(bet on long-term oil price more than anything)。
注意日期!觀點自2019年就沒有變化,且2019年就已經敲定行權價格!在新冠疫情之前、在俄烏戰爭之前。
在此后的多次採訪和伯克希爾年會問答中,巴菲特有進一步提及,他不喜歡任何在3年內替代石油/傳統能源的想法。
而芒格更是認為,石油在未來200年會成為稀缺資源,並且他不在乎其他人想法,他知道自己是對的。
巴菲特在今年股東會上説:
「事實上現在聯邦政府儲存了差不多幾十億桶的原油,但對於我們的經濟體量來講,是不夠用的。」
巴菲特買西方石油,他有句話評價説「西方石油董事會做的每一個決定都很完美」。而西方石油的董事會所做的事情,就是減少資本開支,增加分紅。從紅利股的角度去投資,而不完全是依賴於石油價格的大幅上漲。
2021年,戰爭尚未對全球能源造成影響時,中國就已經經歷了一次能源危機,標示性的便是動力煤價格先翻番后腰斬。
如果投資者具有產業視角,就能夠清晰地觀察到,新能源所用到的鋁、鎳、錫、鋰、單晶硅、多晶硅等等基礎材料,基本都是高耗能材料。
也就是説,要想在短經濟周期內實現傳統能源向新能源的轉型,就需要短時間更多的能源投入,這就造成或者惡化了短周期的能源短缺問題。
新能源之所以能夠實現低碳和經濟化,是因為它在未來的長周期中能夠覆蓋短期額外的能源投入。
2021年年中,從統計局發佈的動力煤產量數據已經表明,中國的動力煤產量持續增長,但仍不能滿足國內需求。
2021年三季度開始,中國通過行政手段讓煤礦實現增產,並用同樣方式大幅壓低動力煤價格,才讓煤電企業在較低的電價水平下實現盈利。既保證了低碳發展又不至於讓整個社會揹負過高的成本。
石油與煤電的不同之處,就是石油還影響到汽車的變革,鋰、鎳、鋁等資源品價格的不斷上漲就是很好的佐證。如果這類資源品的產量不能快速擴張,燃油車到電動車的變革將會比大多數人所想象的慢得多,擺脫對石油的依賴並非那麼容易。
另外,油化工的應用領域相對煤更廣泛,但無論是油化工還是煤化工,傳統能源在化工領域的需求是新能源不能替代的。並且,這樣的需求繼續增長、持續200年是非常正常的。
以上兩點,本來就很難量化和權衡,芒格也只給出了「每天1100萬桶這個數字是不夠的」。
最后還要補充一點,行政手段和地緣政治不影響長期邏輯,只不過行政手段會讓價格平滑一點、高點低一點;而戰爭因素可能會讓波動大一點,高點更高一點。
編輯/phoe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