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香港交易所(0388.HK):預計業績低點已現 政策利好託底 向上彈性充足

2022-07-11 16:52

  事件

  6 月經營數據發佈,現貨市場企穩回升,衍生品持續旺盛2022 年6 月底,香港證券市場股票市值環比5 月底回升3%至39.1 萬億港元,6 月平均每日成交金額(ADT)環比增長26%至1507 億港元。6 月,期貨平均每日成交量(ADV)為60.7 萬張,同比+77%,環比+4.6%;期權ADV 為72.8 萬張,同比+19.9%,環比+14.2%。

  簡評

  預計Q2 淨利潤同比-6.8%,相較ADT 同比-14.3%,具備alpha2022 年第二季度,ADT 為1297.2 億港元,同比-14.3%,環比Q1下降11.5%,主要源於香港市場經歷3 月恐慌拋售后,4.5 月呈現為市值低基數與換手率相對低位,因此4.5 月ADT 表現不佳,6月以來,整體現貨市場呈現出底部向上的回暖態勢,表現爲整體市值與換手率均回升。其中,南向ADT 同比-13.7%,環比-7.5%,佔比香港市場ADT 為11.4%。北向ADT 為948.7 億元,同比-3.1%,環比-5.7%。衍生品市場方面,期貨ADV 為59.5 萬張,同比+60.1%,環比+1.4%,期權ADV 為68 萬張,同比+8.9%,環比-10.1%。基於核心數據的追蹤,我們預計公司Q2 核心業務收入(不考慮投資收益淨額)為45 億港元,環比下降2.1%,主要得益於存託管及代理人服務費由於季度原因環比有較大增長以及期貨交易環比保持穩中有升;淨利潤為25.8 億港元,同比-6.8%,環比-3.3%。

  互聯互通產品圈日益豐富,港交所作為連接器的地位持續攀升繼ETF 互聯互通后,7 月4 日,中國人民銀行、香港證監會和香港金管局發佈聯合公告,開展香港與內地利率互換市場互聯互通合作(簡稱「互換通」),促進內地與香港金融衍生品共同發展。

  「互換通」自公告發布之日起6 個月后正式啟動。「互換通」指境內外投資者通過香港與內地基礎設施機構連接,參與兩個金融衍生品市場的機制安排。初期先開通「北向通」,即香港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境外投資者經由香港與內地基礎設施機構之間在交易、清算、結算等方面互換互通的機制安排,參與內地銀行間金融衍生品市場,未來將適時延展至「南向通」。同時,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管局公佈優化貨幣互換協議,改為常備協議形式,協議規模擴大至8000 億元人民幣/9400 億港元。港交所旗下的香港場外結算有限公司將通過建立基礎設施連接,與內地相關機構共同支持「互換通」業務開展。

  推出全新投資者關係平臺——投資服務通,並致力於建立可持續金融生態圈,加強ESG 披露要求7 月7 日,港交所正式推出全新投資者關係平臺——投資服務通(IR Connect)。作為港交所「連接資本與機遇」戰略的一部分,投資服務通將為上市公司提供一站式的投資者關係管理平臺,方便上市公司與投資者進行高效溝通,提高市場的便捷性和透明度、促進市場互聯互通。

  在初期,除與投資者進行溝通交流外,上市公司還可通過投資服務通免費獲取股東持股情況分析、市場行情數據、相關股票關鍵財務指標及研究評級,以及同行業股票信息等;投資者亦可免費獲取上市公司概況與市場數據。同時,港交所還與領先的第三方數據提供商合作,幫助上市公司通過投資服務通訂閲來自標普全球等領先數據供應商提供的豐富數據和資訊。在未來,投資服務通還將推出包括支持上市公司與投資者進行在線溝通等一系列互動功能。

  在全球市場對ESG 的重視度不斷提升的背景下,港交所2013 年推出ESG 指引,並在2015 年將匯報責任提高至「不遵守就解釋」,至2020 年調整準則,進一步提升實踐及披露要求,並規定上市公司與年報刊發的同一天發佈ESG 報告。展望未來,港交所致力於建立可持續金融生態圈,國際永續準則委員會(ISSB)預期將於年底落實企業氣候相關披露標準,訂立全面且適用於全球各地的基準,港交所未來的披露準則將會與ISSB 看齊。

  投資建議:港交所是投資香港市場的首選標的,藴含未來牛市的向上「期權」,維持買入評級由於香港交易所2018 年進行了上市制度改革,因此我們主要選用2018 年以來的指數表現與股價表現進行復盤,港交所股價走勢與港股市場發展狀況息息相關。整體來看,相較於恆生指數、恆生科技指數和恆生金融指數等主要市場指數,港交所股價彰顯出明顯的向上彈性和一定的避險屬性。具體來説,1)在上漲周期中港交所股價與恆生科技指數較為一致,且大幅跑贏恆生指數和恆生金融指數,彰顯出明顯的向上彈性。

  2)在橫盤周期中港交所股價走勢與恆生指數和恆生科技指數較為一致,但波動率與回報率均略優於恆生科技指數。

  3)在下跌周期中港交所股價呈現出與市場一起下跌的趨勢,調整幅度略大於恆生指數和恆生金融指數,但無論是跌幅還是波動率都明顯優於恆生科技指數。

  4)作為連接中國與世界的超級連接者和互聯互通的直接受益者,港交所股價除受市場波動影響外,亦受益於其自身市場制度的不斷完善與市場結構的持續改善從而能夠跑出一定時期的獨立行情,alpha 屬性進一步增強。

  因此,從股價覆盤的角度,我們認為香港交易所是投資香港市場的核心首選標的。從長期持有角度來看,香港交易所回報大幅跑贏恆生指數、恆生科技指數和恆生金融指數等主要市場指數;從市場風格切換角度來看,香港交易所既可以在市場上漲時享受較高的向上彈性,又可以在市場及下跌之時享受與恆生金融指數與恆生指數類似的抗跌性,回撤幅度與波動率均明顯小於恆生科技指數。

  對於盈利預測,我們根據跟蹤的數據進行了調整,預計2022/2023/2024 年公司收入同比-4.6/+21.4%/+14.4%至199/242/277 億港元,淨利潤同比-6.7/+27.4/17.1%至116.9/148.9/174.3 億港元,給予未來12 個月目標價472港元,相當於2022 年45 倍PE 與2023 年45 倍PE 分別給予50%權重。

風險提示:宏觀環境影響超預期,整體香港市值恢復不達預期,政策風險。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