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至今沒有一個把名創優品的商業模式講明白的

2022-07-07 08:03

本文轉自盛和資源公眾號,僅作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荷西問三毛,你是不是一定要嫁個有錢人?三毛説,如果我不愛他,他是百萬富翁我也不嫁,如果我愛他,他是千萬富翁我也嫁。


而在實際投資中,用心理偏好做決策是大忌。


成千上萬家上市公司,其實哪怕對於分析師出身的同學,也常常會倍感迷茫,到底從何開始研究呢,那些背得滾瓜爛熟的行研框架,要是一個個仔細對照着去研究不斷上新的股票,恐怕一輩子都研究不完。因此,你作為一個普通投資者,當你遇到一家上市公司,如何快速做出判斷呢?


恰逢名創優品將於7月13日回港上市,相信很多人對這個公司並不陌生,甚至看到再次上市的新聞,內心只會感嘆其NB。


當然,名創優品能夠有資格二次上市,本身就有一定水平,可是從打新認購數據來看,着實慘淡,認購倍數只有0.25倍。顯然,股民們並不認為參與名創優品二次上市打新能賺到錢,畢竟這次香港上市原本招股價22.10港元,預估市值279億港元(現在IPO定價已有折價,為13.80港元)。但是,基於美股有退市的可能,港美兩地市值波動差並不足以嚇退投資者。


那麼,到底是什麼導致投資者不買單名創優品?


我們先來總結一下名創優品的業務表現:


1) 2013年名創優品以線下售賣生活家居用品起家,目前涵蓋11個主要品類,包括生活家居、小型電子產品、紡織品、包袋配飾、美粧工具、玩具、彩妝、個人護理、零食、香水、文具和禮品等。


2) 2020年12月,公司推出獨立潮玩品牌線下店TOPTOY,主要售賣第三方品牌以及授權IP產品,原創或聯合開發IP產品佔比很少。


3)從商業模式來看,公司是通過整合第三方中小商品製造企業供應鏈,提供以加盟或代理方式輕資產擴張線下門店,售賣名創優品和TOPTOY兩個品牌的產品。


4)不懼經濟低迷高歌猛進地擴張門店—中國超過3100家店,海外超過1900家店


5)第二曲線TOPTOY也算拖后腿,總盤子連續15個季度盈利—受疫情影響,2019-2021年度營收雖有上下波動,也沒有像KK集團那樣崩盤。


6)低個位數經調整淨利潤率,鑑於其輕資產模式,對投資人也不算太壞。


7)出海打造海外知名度,懂營銷會營銷,供應鏈管理能力優秀,如此大的盤子運營無壓力,最后還賺錢,着實不算是差公司。



相信仔細研究了名創優品財報的人,都會對其刮目相看,甚至更喜愛,忍不住剁手買上一成倉位!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名創優品依然有機構投資者和一些個人投資者在認購。


不過,很顯然,以上7個簡短有料的描述,足以讓挑剔的投資人洞察公司的本質。背后依靠萬千箇中小商品製造商,這本身就不是一個性感的商業模式。這些製造業,不用多説,估值倍數基本上只有營收的一倍,得虧低端、無技術含量、人口紅利、環保紅利,以及政策紅利等等的支撐,才得以擁抱改革開放后高速增長的40年。


所以,你以為葉國富不知道嗎,他知道,才緊隨泡泡瑪特之后,火急火燎上線了潮玩品牌TOPTOY,趕了新消費最后一波浪潮,浪是趕上了,差點沒被拍進大海里,反正沒站上風口浪尖。



所以,站在理性投資視角,名創優品的商業模式在二級市場毫無吸引力:


1)營收在門店達到一定規模或開始互相蠶食(從近兩年頻繁關閉門店且在一線城市減少數量推測),行業空間已出現瓶頸。


2)戰略重點從一二線城市轉向低線城市,提價空間被限制,進一步限制利潤空間。


3)所售商品同質化嚴重,完全競爭市場,競爭激烈;經濟低迷,消費確定性差。


4)受眾羣體主要為年輕人,不富裕的年輕人總會長大,新的年輕人需求變幻莫測,不確定性進一步增加。


5)本身個位數利潤率,行業所限估值倍數提不上去,又遭遇需求不確定性。


要知道二級市場除了做被動投資的指數基金,其他哪個不想要超額收益,要想取得超額收益,大家只認準一點:確定性。


其實,大框下的確定性,早在公司商業模式誕生之時就註定了。通常有兩個邏輯:供給驅動的產業模式和需求驅動的產業模式。這兩個在任何其一做到優秀,都可行。


簡單來講,這二者的不同,是賺錢的hard程度。前者是賺錢不辛苦,后者則是賺辛苦錢。


這就涉及到我們經濟學的知識:經濟增長短期靠需求,長期靠供給。供給在每一個行業都起到最終大boss的作用。


舉個例子,比如一開始市場上沒有一家賣瓜子的,突然躺姐喜得一祕方,發現葵花籽竟然可以炒一下,製作不同口味的瓜子,立刻在鎮上張羅起來一間瓜子坊,口口相傳,一傳十十傳百,上門買瓜子的顧客源源不斷,躺姐都炒不過來,直接導致供給嚴重不足。物以稀為貴嘛,於是決定提價,從原來的2塊錢一斤提到10塊錢一斤,而且躺姐也不再自己炒了,而是製作調料包,招聘工人,開了一個瓜子廠,這樣躺姐不僅利潤翻好多倍,還能天天躺着賺錢。


「量價齊升」是供給驅動的典型模式。


然而好景不長,因管理不善,有工人盜走了調料包,並研發出跟躺姐家一樣好吃的瓜子,人家只賣3塊錢一斤,瞬間躺姐的顧客全流失到那邊去了。沒過多久,市場上又出現好幾家一模一樣的瓜子廠,顧客面對多重選擇,倒不着急了,我就要2塊錢一斤,還要加個禮盒裝,愛賣不賣!於是,市場上所有的廠商都把瓜子價格降至2元一斤,還附贈精美禮盒。


但是,很快葵花因遭受蟲災,幾近顆粒無收,僅存的一些,只能賣給收購價高的廠家,市場又好像回到最初只有躺姐一個人的時候,10塊一斤都打不住,20塊,30塊,50塊一斤的時刻都出現了,太瘋狂了。


「量升價跌,量跌價升」是需求驅動的典型模式(常見於周期股的模式)。


這也是從0到1和從1到N的區別,直接決定了估值的基礎。


前者賺錢不辛苦,估值倍數高,后者賺辛苦錢,估值倍數低。當然,哪怕在從1到N中,只要出現技術變革,從0到1的階段還會出現,世界經濟就是在不斷地重複這樣的過程中進步。


同時在股市上,公司或行業供給與需求的上下波動,引發投資預期的變化,而預期的變化主要取決於預期邊際的變化,比如上市公司一個季度發一次財報,那在下一次財報前,就要把控這一次財報的邊際變化,而這每一個財季就是投資人所盯的邊際。


説回名創優品,大家對號入座,顯然它的商業模式也好,產品也好,都不屬於供給驅動型。名創優品一直是潮流的追隨者,而不是潮流的定義者。在需求驅動的模式下,不得不陷入砸錢搶市場份額的戰爭中,這不能説是一件壞事,只能説賺錢真辛苦,估值上不去的。


它跟無印良品不一樣,后者是開創者,名創優品是國產平替。


它跟海底撈(HK:06862)一開始也不一樣,后者是服務標準化火鍋連鎖開創者。


它甚至跟海倫司也不一樣,后者是標準化夜間小酒館連鎖開創者。


它跟泡泡瑪特更不一樣,后者是國潮原創IP開創者,利潤率超高,屬於供給驅動型;而TOPTOY更多是依附於別人的IP賣貨。


截至2022年7月6日發稿,名創優品(NASDAQ:MINSO)市銷率1.5倍,市盈率26倍。泡泡瑪特(09992.HK)市銷率9.4倍,市盈率48倍。


而且,本身潮玩行業能不能由供給驅動帶出一個產業趨勢,都非常需要打上一個問號。創意行業,雖不擁擠,小眾,不確定性極高,難以形成龐大的產業趨勢。


另外,無論是供給驅動型,還是需求驅動型產業,要想做長線投資,既不是心態的磨練,也不是時間的煎熬,而是對公司經營拐點的把控。投資投的是確定性,你不確定,我也不確定你,我就不投你。


因此,名創優品這個賽道,太不性感了。


我有100萬不買名創優品,我有1000萬也不會買。(作者: 躺姐 躺平指數


往 期 推 薦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