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餐飲業迎來3.0時代:"零售化"將成為餐企"第三增長曲線"

2022-07-04 21:55

"后疫情時代近35%的消費者就餐方式產生了較大的變化,線上就餐、居家烹飪的場景以其安全、便捷、健康的優勢,持續俘獲消費者的芳心。"

日前,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聯合阿里巴巴集團客户發展部發佈《2022餐飲零售化行業觀察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疫情之下餐飲消費行為發生遷移,居家消費場景明顯增加,由此加速了餐飲行業的轉型——即除堂食、外賣外,餐飲行業已進入以零售產品突破餐飲門店時空半徑的3.0時代。

消費需求、行業技術、政策支持共推餐飲零售趨勢

"我在天貓上買了大董烤鴨的片片鴨,周末用空氣炸鍋復熱一下,鴨皮賊脆,鴨肉很香,簡直跟在北京店里吃的一模一樣,連我丈母孃都忍不住點贊",杭州的陳先生驕傲地表示,自此他在家里又多了一重"大廚"的身份。

從傳統餐飲向零售方向進化,"口味及口感"是消費者最關注的三個因素之一。據《報告》顯示,預製菜不僅要香味,充滿"鄉味"的家鄉地域美食也是最受偏愛的種類,超過50%的消費者會選擇家鄉地域的美食,從地域美食的菜系來看,"辣"味最受喜愛,川菜佔據榜首。

口味的完美復原離不開冷鏈物流的成熟、保鮮技術的發展,以及餐企中央廚房的普及。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數據,國內已有超過74%連鎖餐飲企業自建了中央廚房,配送預製菜至門店製作。

《報告》指出,近年來農村農業部、國家發改委,以及廣東省、河南省先后出臺鼓勵支持預製菜發展的政策,為產業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環境。與此同時,2021年"餐飲零售"領域獲得超50億的新融資。政策利好與資本擁躉的"雙輪驅動"下,行業迎來快速發展期。不少頭部餐飲企業看準消費趨勢,步入零售賽道。

"原先我們提供的是"我們做好,顧客吃"的服務,通過餐飲零售化顧客還可以選擇’顧客自己做,自己吃’。"必勝客零售業務負責人表示。

此外,盒馬鮮生、每日優鮮等零售渠道也先后推出自有預製菜品牌,豐富市場,讓預製菜行業呈現出零售平臺與餐飲企業雙向奔赴的火熱景象。

Z世代線上餐飲消費高頻,先發餐企已收穫生意增長

預製菜不會是疫情之下的"曇花一現"。CBNData 的調研顯示,Z世代(95后及00后)較其他人羣的線上餐飲消費更加高頻,約有30%的年輕人幾乎每天都會進行線上餐飲消費。

在餐飲消費上,Z世代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2021年中國餐飲行業報告》顯示,Z世代在整個中國餐飲消費的比例逐年提升,在2020年已經超過40%。

"餐企不僅要抓住行業風口,更重要的是抓住年輕消費者,與之進行良好互動",阿里巴巴集團客户發展部餐飲行業負責人陳彥峰表示,基於零售產品及消費者運營,餐企可以突破傳統以門店為主的服務半徑。最終餐企不僅可能收穫零售渠道"規模化"的生意增長,線上線下生意形態互補,還意味着零售或將反哺線下門店生意。

這一點,大董烤鴨深有體會。以大董旗下零售品牌董到家為例,2018年,大董推出零售業務時,門店佔比95%營收。2021年,大董門店佔比下降至20%,其余80%均來自於其他渠道,其中天貓等主流線上電商營收佔比約60%。

董到家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我們發現南方市場對北方烤鴨的需求點更加旺盛,尤其在江浙滬、珠三角一帶用户非常活躍。通過數據對比,很多用户���躍的南方區域周邊是沒有大董門店的,這無形之中給門店選區選址提供很有價值的參考。

阿里巴巴數字化工具助力餐企破除"五大挑戰"

餐企想轉型做零售,挑戰是巨大的。"餐飲是一個服務性行業,與零售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工種。什麼規格、多大包裝、怎麼設計、如何定價……選品就是擺在餐企面前的第一道坎。而菜品背后還緊跟着供應鏈、銷售渠道、消費者運營、組織建設與人員激勵等一系列問題。"陳彥峰表示,基於在零售領域多年的積累,阿里巴巴有意願也有能力幫助餐企開拓零售賽道,共同服務好消費者。

以選品為例,天貓新品創新中心(TMIC)聚焦趨勢中心、研發中心、創意中心等三大職能部門,可為餐企提供數據洞察、流程、產品、服務商等新品開發全鏈路支持。

"2021年是肯德基‘自在廚房’元年,在發展過程中,TMIC就為KFC進行了行業數據洞察,助力品牌更好地釐清和選擇了細分賽道。"肯德基相關業務負責人表示。相關數據顯示,目前TMIC將新品研發周期平均從18個月降低到了6個月,成功率大幅提升。

在銷售渠道上,阿里巴巴多APP矩陣,在國內覆蓋了10億+年度活躍消費者。遠場、中場、近場的多級時效履約體系,不僅能精準地服務不同需求的消費者,還能與餐企門店、前置倉形成線上線下聯動,幫助品牌形成自有的新零售體系。

必勝客零售業務負責人介紹,通過與阿里的"多級時效履約"能力深入合作,必勝客的顧客實現了天貓下單,門店發貨,至快1小時就能收到商品的高效體驗,真正的把遠場近場做到了融合實現了線上線下一盤貨。

"對於線下沒有履約能力的餐企,我們將開放丹鳥物流、餓了麼蜂鳥等履約能力給餐企",陳彥峰介紹到,我們希望餐企提供一整套的解決方案,解決餐飲零售化轉型的各個環節痛點,讓餐企的零售生意變得簡單。

"在這種零售化趨勢下,如何更好地洞察消費者需求進行選品,實現門店菜品烹製向零售商品標準化、工業化生產的有效轉化,成為餐飲企業零售化探索的關鍵。"中國社科院服務經濟與餐飲產業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趙京橋認為,阿里巴巴有多平臺、多場景消費洞察能力,多元渠道覆蓋能力、確定性物流履約能力,可以幫助餐飲企業快速搭建零售業務能力,讓餐企更好地享受數字技術帶來的發展紅利。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