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07-02 04:30
本報記者 李玉洋 李正豪 上海報道
熱門賽道元宇宙消息不斷。
近日,首個元宇宙國際標準聯盟正式宣告成立,該聯盟被命名為「元宇宙標準論壇」,由全球30多家科技巨頭組成,不僅包括Meta、微軟、英偉達等美國廠商,也有華為、阿里巴巴達摩院等中國成員的身影。
據瞭解,該聯盟成立的目的,是就構建開放元宇宙所需的互操作性標準進行全行業合作,未來將探討缺乏互操作性、阻礙元宇宙部署的原因,以及如何協調和加速標準開發組織定義,並推動元宇宙標準制定相關的工作。此外,該聯盟計劃於2022年7月召開會議。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該聯盟的成員不僅囊括了全球最大的互聯網企業、芯片製造商以及遊戲公司,還涵蓋了萬維網聯盟(W3C)、開放AR雲(Open AR Cloud)等成熟的標準制定機構。值得注意的是,蘋果和谷歌不在其中。
儘管有觀點認為,蘋果公司缺席該元宇宙標準聯盟,會一定程度上削弱該聯盟的影響力。不過,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左鵬飛表示:「元宇宙是當前數字科技的發展前沿,而數字科技領域是一個高度依賴共同標準的領域,因此,該標準聯盟的成立讓元宇宙的發展邁出了關鍵一步。而標準聯盟的成立將推動相關應用場景落地,加快元宇宙產業鏈成熟。」
互利合作比惡性競爭更重要
在左鵬飛看來,這個元宇宙標準論壇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組成特徵:一是以超大型國際數字科技企業為主,決定着元宇宙未來發展方向;二是由軟件、硬件、高端芯片、算法等多元技術優勢主體構成,決定着未來元宇宙的整體產業生態;三是具有內部競爭性,雖然該聯盟中行業巨頭在元宇宙佈局上存在一定的差異,但隨着元宇宙相關技術的成熟演進,未來聯盟內部企業圍繞用户資源將產生激烈的競爭。
對於該聯盟的內部競爭性,全聯併購工會信用管理委員會專家安光勇表示:「現在是元宇宙的高速成長期,並不存在激烈的競爭,在這種環境下,互惠互利的合作要遠比惡性競爭重要得多。」
而蘋果、谷歌等大型互聯網公司為何缺席這次元宇宙標準論壇?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研究員陳佳對此認為,作為一個初創技術理念,元宇宙本身是不完善的,「這一點很多全球頂級科技企業是清楚的,也是谷歌和蘋果對元宇宙理念不認可的主要原因」。實際上,蘋果不僅不認可,還直接聲明反對參與到任何元宇宙的討論和計劃實施方案。
「這背后的道理並非同業競爭這麼簡單,其實蘋果在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領域佈局很久,也取得了一些進展,但蘋果不認為這個領域已經成熟到了足以提出一個全球理念號召大家一起奮鬥的地步。」作為數字貨幣研究者,陳佳表示,Facebook(現已改名為Meta)的天秤幣計劃(推出天秤幣及支付網絡,創造一個脱離監管體系的超主權貨幣)同樣宏偉,然而遭遇了嚴重阻礙,直至今年正式胎死腹中。從企業戰略角度來説,元宇宙其實是天秤幣計劃的一個必然延伸,只是理解這一點需要較好的認知基礎罷了。
產業發展研究專家史一哲也指出,蘋果對於炒作元宇宙概念一直有保留,但是也佈局了AR硬件和開發平臺;谷歌則佈局很早,在VR眼鏡、算力、新通信技術方面都有動作。「包括‘元宇宙第一股’Roblox在內的一批產業先驅也沒有參與到該聯盟中。從構成上看,聯盟成員主要是一批期待產業爆發增長、能夠搶佔先機的企業,希望儘快推動產業啟動起來。」史一哲説。
從新興產業的發展歷程來看,史一哲認為,產業聯盟的成立往往是行業發展初期、產業邊界不明確時期的產物,「各類主體還不明確自己在未來產業格局中的位置,這時候形成一種松散的互助組織,競爭關係相對較少、互補性較強的各類企業組成一個常設機構,彼此交換想法,試探商業機會」。同時,史一哲還指出,聯盟的組成從來都不是僵化的,各類聯盟都是開放的。隨着競爭形勢的變化,成員也會隨時發生變化。
生態化是產業發展的必然要求
儘管元宇宙目前更多停留在概念階段,但科技巨頭們正加速奔跑,尤其是在2022年的6月。比如,Meta在近期的媒體圓桌會議上一口氣展示出多款VR頭顯原型機;騰訊被爆正式宣佈成立XR(擴展現實)部門,佈局全鏈路的XR生態;年逾50歲的羅永浩宣佈退網,埋頭開啟VR創業……
根據諮詢機構麥肯錫的預測,到2030年,元宇宙的價值可能會增長到5萬億美元,電子商務是其中最大的經濟力量(2.6 萬億美元),領先於虛擬學習(2700 億美元)、廣告(2060 億美元)和遊戲(1250 億美元)。
支撐元宇宙市場想象力的,並不只是資本一時發熱的頭腦,而是一系列的現實技術基礎。VR/AR/XR和可穿戴體感設備帶來的沉浸式體驗,讓人們得以推開元宇宙的大門;5G技術帶來的高帶寬和低時延,讓人們在推開大門后可以做到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無縫連接;去中心化的區塊鏈,加上AI、雲計算,則讓人們在元宇宙中的活動場景更為多元。
那麼,如何從元宇宙的蛋糕中分得一杯羹?對此,統一、開放的標準顯得尤為重要。
「我們將元宇宙理解為互聯網的演進,也就是從當今的2D網絡視圖到身臨其境的3D空間疊加。」英偉達Omniverse和模擬技術副總裁Rev Lebaredian表示,「要讓元宇宙成功並無處不在,它必須建立在開放標準之上,就像今天的2D網絡一樣,一個協作和開放的3D(網絡)標準是元宇宙發展的基礎。」
左鵬飛也指出,標準是貫穿元宇宙全產業鏈的連接器,也是提高元宇宙產業鏈效率的利器,將加速推動元宇宙技術與產業標準體系的構建,促進元宇宙健康有序發展。「作為未來經濟社會數字化應用的主要可能場景,元宇宙國際標準應至少包含6類標準:元宇宙硬件和軟件開發標準、用户的數字身份通用標準、元宇宙內部連接與外部連接標準、虛擬內容創作與生產標準、金融支付清算標準以及製造業、服務業等基本行業應用場景標準。」他説。
史一哲則表示,通常而言,標準體系至少包括基礎層、技術和平臺、數據和協議、內容和資產、應用和服務等5類。「元宇宙需要一套完整的標準協議體系,其中包括用户身份、數字資產、社交關係、應用API(應用程序編程接口)等方面的一系列通用標準,有了這套協議,用戶數據、交易信息才能夠在各家公司產品之間互認。」史一哲説。
而元宇宙國際標準聯盟成立的意義更在於生態化的建設。「生態化是元宇宙產業發展的必然要求,標準聯盟的成立將有利於增強元宇宙相關知識產權保護,促進數字科技巨頭間的廣泛合作,進而推動形成元宇宙產業生態。」左鵬飛表示。
責任編輯:李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