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07-01 18:30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深藍財經 撰文 | 吳瑞馨
名創優品距離港股上市的日子一步步靠近。人人都説名創優品把「十元店」做到了頂點,但廣州阿富「心里的苦」卻沒人看見。
全球超5000家門店,但名創優品的虧損也在持續擴大,2019年-2021年的三年里,名創優品累計虧損了近20億。股票表現也不佳,市值最高蒸發超600億。如今,名創優品回港雙重上市,計劃籌集的9.08億港元,還將繼續用來開店。
這名美股「差生」要如何打動資本?
1
3年燒掉20億、市值一度蒸發600億
廣州阿富還想繼續開店
近日,名創優品港股開啟了招股,距離其正式港股雙重上市的日子越來越近了。值得注意的是,其計劃募集的9.08億港元(約7.7億人民幣)資金將主要用於繼續開店。
名創優品美股上市以來,一直在全球不斷開店,截至目前,其全球門店總數為5045家,其中國內門店3168家,海外門店1877家。
而在名創優品2020年10月上市時,當時的總門店數為4500家,也就是説,這一年零八個月時間里,名創優品新開門店545家,平均每個月開店28家,幾乎每天都有新的門店開張。
門店持續擴張,但詭異的是,錢卻沒有賺到。財報顯示,名創優品2019-2021財年,分別實現營收93.95億元,89.79億元、90.72億元,但三年累計虧損近20億。具體來看,2019年至2021年,名創優品分別虧損2.94億元、2.60億和14.29億。尤其是2021年,名創優品上市后的第一年,虧損激增了449%。
持續擴大的虧損,也「嚇慫」了股價,「勸退」了資本。
2020年10月15日,名創優品帶着4200家門店,赴美上市,一時間風光無限,4個月后,名創優品的股價一度漲至35.054美元的歷史高點,市值也達到了百億美元的規模。但名創優品的「高光」時刻並沒有持續下去,隨后的一個多月里,名創優品股價以迅猛之勢,跌回了20美元。
沒給名創優品留下太多的喘息時間,此后名創優品股價持續下行,一路跌到了10美元以下,最慘的時候,2022年5月20日盤中一度跌到了5.070美元的歷史最低點,總市值也從高光時刻的107.26億美元暴跌到最低的15.51億美元,蒸發了91.75億美元(約600億人民幣)。
股價暴跌,市值蒸發超過八成,資本也終於堅持不下去了。在前不久多家頭部機構相繼向SEC披露了13F文件中,淡水泉、Jane Street、對衝基金EXODUSPOINT CAPITAL等機構都清倉了名創優品。
2
不忘「百國千億萬店」
但苦了加盟商
為什麼門店越開越多,虧的錢也越來越多?「賺錢的十元店」套路為什麼突然行不通了?
一個城市門店數量是存在天花板的。有投資人曾表示,名創優品開店數量逐漸趨於飽和,人流量分散,對於低單價和低毛利的名創優品而言,不僅產品提高溢價的可能性更低,單店盈利也會越來越難。
如另一家熱愛開分店的企業——海底撈。但去年年底,因為快速擴張,導致部分門店經營未達預期,海底撈決定關停300家左右門店。
已經實現全球5000多家門店,名創優品為什麼還要執着繼續開店?這就要追溯回2017年了,當時,葉國富放下豪言:名創優品將在2019年進駐100個國家,開設10000家門店,實現年銷售收入1000億。
但奈何實力不允許,以及疫情黑天鵝,這個目標期限被不斷推迟。
那麼為啥連虧三年的名創優品還要繼續開店?
和海底撈、瑞幸咖啡、喜茶等的直營模式不同,名創優品存在直營和加盟兩種模式,雖然名創優品的門店數量急速擴張,但多以輕資產的模式運作。
從名創優品官網的加盟政策來看,加盟名創優品需要支付特許商標使用金、貨品保證金、裝修預付款三筆費用。其中,市級店鋪特許商標使用金為2.98萬元/年,貨品保證金35萬;縣級店鋪特許商標使用金為1.98萬元/年,貨品保證金25萬。另外,加盟店鋪的營業額也並非全歸投資商收入,按照名創優品的投資利潤分配政策,投資商的收入只有每天營業額的38%,且店鋪租金、人工、電費、工商及税收等雜費由投資商自理。
也就是説,開店並非是名創優品的負擔,相反還是其收入的來源之一。名創優品不僅不需要承擔許多經營風險,還能通過收取加盟費、營業額,為自己創收。
據葉國富表示,每年大概有10%左右的新加盟商,80%-90%是老客户開新店。目前國內共有 850 個加盟商,平均每個加盟商開 3.5 個店。
壓力,反而給了加盟商。有業內人士分析,當前市場消費動力普遍不足,產品提升溢價的可能性不高,低毛利會使得加盟商應對風險的能力減弱,一旦盈虧平衡被打破,很可能引發閉店潮。極海品牌的監測數據顯示,過去90天,儘管名創優品還在持續開店,但閉店數量也不低,有75家。
3
「葉大炮」變「葉低調」
試圖給資本講新故事
一手打造了哎呀呀、美爆、名創優品等一眾「十元店」的葉國富,向來擅長營銷。名創優品誕生之初,就「蹭」上了日本品牌無印良品,無論是logo中的日語,還是「首席設計師」兼聯合創始人三宅順也,都給其品牌加入了「日本基因」。
2016年11月,葉國富以「廣州阿富」的名義,先后重金包下《21世紀經濟報道》《廣州日報》《都市快報》頭版整版,喊話「杭州老馬」,隨后又包下《羊城晚報》「表白」董小姐。
這次營銷是成功的,廣州阿富和名創優品之名進一步聞名全國。
但近兩年,葉國富突然低調了許多。今年1月,《晚點Latepost》對葉國富的專訪中,葉國富表示,沉寂的這兩年里,他主要在思考企業上市后的發展戰略。如一些新機會,和中國的消費變化。
為什麼葉國富突然開始思考這個?還是和名創優品的虧損脱不開關係。虧損進一步擴大,資本相繼逃離,名創優品急需給資本市場講新的故事。
「不跟着年輕人走,我們就沒有未來」。爲了貼近年輕人,葉國富的形象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減肥、換表、穿潮牌,「廣州阿富」成了一個緊追潮流的靚仔。
通過觀察年輕人的消費喜好,葉國富押注了新賽道,彩妝和潮玩。2020年初,名創優品投資佈局了美粧集合店WOW COLOUR,在戰略發佈會上,WOW COLOUR表示計劃以一天一店的速度在全國佈局超過1000家線下門店。但今年1月,WOW COLOUR記錄的全國門店總數約為135家,相較此前巔峰時期的300家門店,門店數也腰斬過半。
2020年底,名創優品推出潮玩品牌TOP TOY,資料顯示,2021年下半年,TOP TOY 品牌的收入為2.4億元,佔總營收的4.4%。截至2021年年底,TOP TOY在中國的門店數量已達到89家。
毫無疑問,潮玩是一個很有想象空間的賽道。根據《2021中國潮流玩具市場發展報告》,2022年,中國的潮玩市場規模將達到478億元。但能否把名創優品的成功在潮玩賽道中複製,還是一個問題。
潮玩的核心就是IP。以「潮玩第一股」泡泡瑪特為例,最近其戰略也從強渠道開始轉向強IP。但IP,一直是名創優品的短板,十分依賴與知名IP 的聯名。而這個缺點也延續在 TOP TOY身上。TOP TOY的原創比例只有三成,剩下七成來自外採,缺乏原創IP護城河,比起泡泡瑪特,更像是知名潮玩產品的集合店。
缺乏IP護城河,構築競爭壁壘的能力較差,TOP TOY要如何在潮玩賽道與泡泡瑪特爭奪蛋糕?
講不出好故事的名創優品,此次回港上市又如何讓資本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