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06-30 18:41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金融投資報
上周才因為測試車墜樓而遇上麻煩的蔚來,如今陷入了新的風波,被做空機構質疑「虛增利潤」。
6月29日,美國做空機構灰熊(Grizzly Research)發佈做空報告,認為蔚來汽車(09866.HK)可能效仿Valeant(曾被稱作醫藥界的安然)進行「會計遊戲」,通過誇大收入和提高淨利潤率達到目標,隨后蔚來股價一天內跌超10%。
蔚來汽車被做空
資料顯示,灰熊是一家類似於渾水的新興做空機構,2019年5月來,發佈了逾20篇做空報告,對象包括跟誰學、58同城、鬥魚等中概股。有分析指出,作為一家做空機構,無論灰熊的報告內容是否真實,只要能成功做空蔚來,令后者股價因此下跌,灰熊及其客户都有機會從中獲利。
具體來看,灰熊認為蔚來汽車可能在利用未合併的關聯方來誇大收入和盈利能力,並點明瞭一家名為武漢蔚能電池的公司:在這家蔚能公司完成B輪融資后,蔚來持有該公司19.84%股權,是后者單一最大股東。
灰熊方面質疑稱,2021年第三季度末,蔚能公司庫存電池超4萬個,但其BaaS(電池即服務)服務協議僅有19000名用户,因此灰熊認為蔚能不需要任何多余的電池,但蔚來卻追加了多達21053個電池(價值約11.47億人民幣),到2021年第四季度,這一數字可能更加誇張。
同時,灰熊質疑蔚來通過將電池包月收款的負擔轉移到蔚能身上,加速了自身收入的增長,令蔚來銷售電池后能立即確認收入而非在電池出租的約7年周期內確認收入,達成提前確認未來7年的收入來美化財務數據的目的。
灰熊認為,蔚來對蔚能的銷售使公司的收入和淨利潤分別膨脹了約10%和95%,具體而言,蔚來2021財年盈利超過至少60%或歸因於蔚能;蔚能2020年成立后的4個月內,向蔚來貢獻了2.9億元人民幣營收,到2021年該數據增長到了41.4億元,也令蔚來從2020年四季報開始業績大幅超出市場預期,如2021年華爾街預期蔚來虧損60億元,但實際僅虧損30億元。
此外,蔚來董事長李斌與愉悦資本創始人劉二海的關係,也成爲了灰熊的質疑點之一,理由是后者為「瑞幸造假案關鍵人物」之一。
在報告出爐前的一個多月里,港股蔚來股價一度從最低100.8港元/股漲至199.2港元/股,幾乎翻倍,而灰熊的做空報告,便選擇在這個時間段開始,而報告出爐后,蔚來股價很快在6月29日出現大跌,收報165.5港元/股。
據Wind資訊
期間,蔚來方面發佈《自願公告》迴應稱,該報告並無依據,其關於蔚來的資訊包含許多錯誤、無根據的推測及誤導性結論和詮釋。公司的董事會,包括審計委員會,正在審查這些指控,並考慮採取適當的行動來保護所以股東的利益。
據蔚來公告
迴應發佈后的第二天,公司港股的股價也出現了回升,截至6月30收盤報172港元/股,漲3.93%。
值得注意的是,灰熊方面雖攻勢犀利,機構方面卻也有人提出了反對意見。
例如灰熊方面提到的「電池數量」問題,花旗發佈研報稱,截至2021年9月末,蔚能持有4萬個電池,但在最近通過發行資產支持票據(ABN)籌集資金期間僅承諾了1.9萬個用户,這並不意味着蔚能的BaaS(電池即服務)用户總數只有1.9萬,市場似乎主要關注的是用户與蔚能威能電池庫存比率的明顯差異。該行認為,蔚能的實際用户數量可能與沽空報告假設的1.9萬不同,這種差異可能有正當理由,正等待蔚來進一步澄清這一點。該行維持其「買入」評級,美股目標價41.1美元。
此前遭遇風波不少
在部分觀點看來,蔚來股價在做空事件前出現大漲,一方面是新能源車行業整體熱度提升,一方面則是蔚來本身的業績受到關注。
據此前資料,2021年財報數據顯示,蔚來汽車實現營收361.36億元,同比增長122.3%;淨利潤虧損收窄至40.2億元,同比縮減2.4%。
不過,蔚來的經營業績數據等雖超出部分機構預期,但即便沒有遭遇近期的做空事件,其本身的狀況也並非一帆風順。
就在上周,上海國際汽車城蔚來汽車總部,曾被曝有一輛測試車從3樓衝出后墜落,造成兩名數字座艙測試人員罹難。期間有傳聞指出,這臺車當時正在測試無人自動泊車功能。
雖然公司隨后迴應稱,初步確認是一起「意外事故」,並強調稱「非車輛原因導致」,依舊令不少外界人士對蔚來此前引以為豪的輔助駕駛功能產生了擔憂。
回顧去年8月,一場關於蔚來自動輔助駕駛功能的風波就曾引發關注。當時,有蔚來車主發起了《蔚來車主對NP/NOP系統認知的聯合聲明》,且500名蔚來車主聲明否認品牌存在「誤導宣傳」。
該聲明的出現,距離之前31歲蔚來車主、企業家「萌劍客」因車禍去世的時間,僅過去不到一周,期間蔚來的自動輔助駕駛功能「NOP系統」也因此受到受到了一定質疑,其中就包括「誤導宣傳」「模糊概念」等。
只是,「500車主聯合聲明」似乎並未挽回蔚來的聲譽,反而引來了更多車主發聲反對,彼時大量車主發聲稱「拒絕被代表」,甚至指責發佈聲明的車主有「啃着人肉饅頭消費亡者」的嫌疑,同時「反對車主聯合聲明」的相關話題也一度登上熱搜。
話題發酵后,關於品牌方蔚來的質疑迅速增加:有人分析認為,此次「車主對峙」風波或是蔚來「車主飯圈化」運營帶來的反噬;有人則直接質疑,此前聲明中「為蔚來站臺」的車主,是否存在有「爲了錢」而來的託?(詳情:蔚來「車主飯圈化」遭反噬?500人「聯合聲明」被打臉,6000人拒絕「被代表」…)
屋漏偏逢連夜雨,此前就曾陷入風波的蔚來,如今前腳測試車出事,后腳又遇上了精心準備的做空報告狙擊,之后股價業績將如何表現,金融投資報還將繼續關注。
責任編輯:楊紅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