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精選> 正文
2022-07-01 10:15
編輯:Desmond
大家期待已久的天齊鋰業,今天可以前往新股中心認購>>
信息顯示,該公司計劃在港股發行約1.64億股股份,其中90%為國際配售。招股價範圍69~82港元/股,計劃募資約113.16億~134.48億港元。天齊鋰業納入超額配售后的募資額將提升至130億~155億港元。這或許能成為香港2022年初至今規模最大的一筆IPO。
按照每手200股的數量計算,預期天齊鋰業H股入場費大概在16565.3港元。天齊鋰業H股招股期為6月30月~7月6日中午,預計於7月13日上市。
上市后,天齊鋰業或將成為繼贛鋒鋰業之后,第二家A+H中國鋰產品企業。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69~82港元的H股發行價,相比今天公司A股收盤價存在44.7%~34.9%的折讓,折扣力度堪比肯德基瘋狂星期四。
而在基本面邏輯上,最近鋰電池產業上游供需關係緊俏,導致產品量價齊升,加之全球通脹居高不下驅動資金前往產業鏈上游避險,諸多利好邏輯引發市場看多。
從4月底經濟基本面預期反轉、A股估值觸底回升的節點開始,天齊鋰業股價已經實現翻倍。
在上漲已經如此強勁的情況下,接下來股價會怎麼走?
理論上當前大環境確實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但有觀點稱,其實這家公司資本的確定性,包括行業本身的核心邏輯依舊會長期發揮作用。
一、業績過硬,基石投資陣容有故事
業績面上,天齊鋰業的多項指標表現可圈可點。
受近年來鋰礦產品供需關係緊俏帶動,2022Q1公司實現營收同比增481.41%至52.57億元;歸母淨利潤同比增1442.65%至33.28億元;扣非淨利潤28.34億元,上年同期為虧損1.59億元;基本每股收益2.25元。
利潤率方面表現亮眼。2022Q1公司銷售毛利率達到85.28%,同比提升僅40個百分點;淨利率達到74.86%,按絕對值同比提升超過90個百分點。這里面也反映了,鋰礦漲價周期上游公司的極大利潤空間。本文稍后詳細展開。
與此同時現金流量表上,經營活動現金流同比漲9.8倍至38.37億元;期末現金同比增88.83%至22.26億元。資產負債表上,公司流動資產醫生143%至72.3億元;淨資產大幅提升,導致產權比率同比回撥近300個百分點至107.67%;多項流動性比率都獲得數倍增長。
充足的流動性有望確保公司后市成長性,吸引資金入局。
6月27日,德方納米稱通過了《關於作為基石投資者參與天齊鋰業股份有限公司香港首次公開發行的議案》,擬使用自有資金不超過1.6億美元,作為基石投資者參與認購天齊鋰業在香港聯合交易所的首次公開發行股份。
德方納米主要致力於納米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及其應用產品。
LG化學也位列天齊鋰業及時投資者名單。
同處LG集團麾下的LG新能源曾在2020年一度超越寧德時代,成為全球動力電池銷冠。其在歐、美市場份額分別為44%和29%,目前為大眾、通用、特斯拉、奧迪、現代、福特、沃爾沃和保時捷提供電池。這是寧德時代、比亞迪在動力電池業務上最強勁的對手之一。
而寧德時代、比亞迪在中國市場的挑戰者中創新航,也作為基石投資者認購了3.89億元天齊鋰業股份。前者在2022年3月也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募資額達15億美元,用於新建和擴建多個動力電池和儲能系統的產業基地項目。
還有就是,此前參加過2020、2022年寧德時代2次增發的中國太保投資管理(香港)也在及時投資者之列。
二、避險資產的狂歡
作為中國鋰電池產業鏈上游主要玩家之一,天齊鋰業在接下來的邏輯十分明確。
昨晚新鮮出爐的美國經濟數據,還是難看。詳見:《美國一季度GDP不及預期!個人消費支出遭「重砍」 》
一般而言高通脹的時候難免又是一次大宗商品的狂歡。這種效應之所以產生,很大程度上應歸結於對商品上漲的預期,疊加央行加息造成的股票、債券價格下跌。換言之,大宗商品是宏觀經濟從過熱轉向衰退時期的避險資產。
這種自我實現的邏輯下,能夠掌握核心原材料的公司,自然能夠以上游產品定價權能夠取得非常可觀的收益。眼下的鋰電池上游,就是如此。
目前天齊鋰業佔有上游核心資源。
比如,持有全球最大鋰輝石礦山Greenbushes的26%權益以及51%包銷;泰利森格林布什鋰輝石礦在產鋰精礦產能達134萬噸/年,2022年3月,泰利森尾礦庫已建成投產,可增加鋰精礦產能28萬噸/年,產能合計爲162萬噸/年,2025年,產能超過210萬噸/年。
鹽湖方面,天齊鋰業的聯營公司SQM坐擁全球最大鋰鹽湖SalardeAtacama,計劃在2022年底之前在智利生產18萬噸碳酸鋰和3萬噸氫氧化鋰。日喀則扎布耶鹽湖一期實際產出0.7萬噸品位60%左右粗製碳酸鋰,計劃二期1.2萬噸碳酸鋰項目於2023年9月份投產。
目前看來,鋰礦產品價格下跌的阻力仍比較大。
一方面是本輪通脹很可能會是一個持續的過程,短期內難見反轉;另一方面是鋰礦產品擴產進度不及預期,並通過產量壓制住價格這件事兒還比較遙遠。鋰礦產品量價齊升的邏輯基礎依然存在。
三、電池大周期的明確邏輯
但原材料漲價+定價權的邏輯,其實只是核心邏輯之一。
回到鋰礦產品價格這幾年暴漲的源頭。對鋰礦產品的需求,來源於能源轉型的焦慮。眼下化石能源價格的不確定性已隨着俄烏衝突帶來的能源危機深入人心,能源結構轉型又勢在必行。
無論是中國還是歐盟的新能源汽車路徑,還是清潔能源電力不穩定的痛點,目前都有通過鋰電池來解決問題的路徑。而新能源設備目前保有量的滲透率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這樣一來,長期看市場對鋰礦產品的需求仍然會較快提升。
目前碳酸鋰是公司鋰化合物的核心產品,單項銷售38.5億元,佔公司收入近半數。該產品在中國市場份額正在快速增加。
在電池產業鏈中,碳酸鋰的主要用途是用於製備鈷酸鋰、錳酸鋰、三元材料及磷酸鐵鋰等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普通正極材料(如磷酸鐵鋰)更傾向於用碳酸鋰作為鋰源,高鎳三元正極材料更適合用氫氧化鋰。截至2022年4月,磷酸鐵鋰電池在中國市場的裝車量份額為67%,主要歸功於特斯拉和比亞迪爆款車型的銷售貢獻。
天齊鋰業的氫氧化鋰產能也在爬坡當中。公司在澳大利亞奎納納一期2.4萬噸產能基本全線貫通運行,2022年5月19號確認所有參數達到電池級氫氧化鋰標準;二期2.4萬噸在一期項目穩定生產之后有望重啟,預計將於2024年底或2025年初投產試車。氫氧化鋰+碳酸鋰的產品組合,能夠為公司打入全球大部分車企奠定基礎。
與此同時,天齊鋰業開始尋求技術上的突破。其子公司天齊創鋰與北京衞藍出資設立合資公司,共同從事預鋰化負極材料及回收、金屬鋰負極及鋰基合金負極材料、預鋰化試劑及預鋰化製造設備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等相關業務。
所以,中國市場容量在擴大;天齊鋰業的碳酸鋰產能拓展,與中國市場的發展方向相吻合;新技術突破也已經在路上。長期來看,公司吃到中國能源結構轉型紅利的可能性很大。
四、敲黑板
●基本面表現亮眼,現金流充足
●最近幾年鋰礦產品價格持續上漲,而且目前仍處在高位。
●資源儲備充足,而且產量也在加速釋放。
●天齊鋰業的鋰礦產品不僅具有競爭力,並且在現金電池技術方面有佈局。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