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06-27 19:29
今日港股大爆發,恆生科技指數更是一度漲近6%,龍頭騰訊控股早盤也一度漲超4%,但風雲突變,午后開盤一分鍾,騰訊就從漲4.16%到跌0.68%,市值瞬間蒸發近2000億港元,收盤騰訊跌超1.5%。
01
大股東計劃無限期減持
這一切是一則公告引發的。
今日午間,騰訊控股公告,公司主要股東Prosus(該公司由Naspers擁有大多數股權)及Naspers計劃開始進行一項長期、開放式的回購計劃,並將有序地以場內出售Naspers集團所持騰訊控股的方式籌集回購資金。
公告稱,Naspers集團預計每天出售的騰訊股份數目將佔騰訊每日平均成交量的一小部分。例如,若Naspers集團在過去三個月內在符合歐洲監管限制的前提下執行回購計劃,每天出售的騰訊股份平均不會超過騰訊每日平均成交量約3-5%。
用大白話説,就是騰訊大股東Nasper及Prosus手上沒錢但想要回購自己的股票,所以只能賣騰訊的股票了。
02
緣何「違約」減持?
有別於前兩次,此次騰訊大股東減持並未披露預計減持比例,只表示回購(減持)將持續到Nasper和Prosus股價回到淨資產之上。
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Prosus及Naspers在全球範圍的投資遭遇挑戰,兩家公司的二級市場市值也遭遇嚴重縮水。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24日,Prosus的每股資產淨值為每股116.5歐元,(其中包括持有的騰訊股票價值相當於每股90.6歐元,或約為其資產淨值的77.8%),但Prosus股票6月24日的收盤價為53.07歐元,較每股淨資產大幅折讓54%。
在南非上市的Nasper情況類似。因此出售騰訊股票,回購自家股票以緩解二級市場股價壓力,更像是一種無奈之舉。
截至發稿,在荷蘭阿姆斯特丹上市的Prosus股價大漲近15%,報60.76歐元/股,顯然此次回購也起到了提振股價的作用。
Naspers 中文名為南非報業集團,Prosus是該集團旗下的一家公司,專門分拆出來用來持有Naspers投資的國際互聯網資產。
早在2001年,Naspers購入騰訊46.5%股權時,作價僅3200萬美元,此后所持股票價值一度高達3000多億美元,賺了12000多倍。
作為騰訊主要股東,Prosus及Naspers曾在2018年和2021年進行過減持各2%騰訊股份,獲得巨大回報。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與2021年兩次Naspers均承諾三年內不減持,顯然第二次2021年減持之后違背了當初的承諾。
截至2021年12月31日,Naspers通過控股的Prosus的子公司MIH TC Holdings Limited持股騰訊控股股份比例約28.82%,位居騰訊第一大股東。
03
出售京東
獲利36.7億美元
除了騰訊,Naspers今天還宣佈,已在6月24日完成出售從騰訊處獲得的京東股份,實現總收益約為36.7億美元。
2021年12月底,騰訊曾發佈公告,向其股東分配其持有京東集團約4.6億股A類普通股。在此次分配中獲得京東股份的騰訊股東將成為京東的新股東。
本次派息后,騰訊對京東持股比例由17%降至2.3%,不再為第一大股東,同時騰訊總裁劉熾平也卸任京東董事。
通過此次股權分配,Prosus通過其子公司MIH TC Holdings獲得約京東股份的4%。
04
減持要持續多久?
那麼,此次對騰訊的減持要持續多久?有分析人士認為,鑑於Nasper砸企鵝是爲了回購自己家股票,要使得二者估值上基本達到一致,那怎麼樣也要砸兩三千億纔可能實現。
根據公告,此次減持每天佔騰訊的成交量約3%-5%。數據顯示,騰訊過去一年日均成交額為117億港元,按此計算,3-5%也就是説每天要賣出3.51億―5.85億港元的籌碼。
如果真要砸兩三千億,每天3億要砸上1000天,也就是三年多。這將嚴重製約騰訊控股的未來走勢。
不過券商分析人士對此不認同,中泰國際策略分析師顏招駿表示,「公告提及,該集團每天出售一小部分股票,對流動性影響不大,亦不會構成嚴重沽壓,南下資金的買盤足以消化每天的沽盤;此外,公告提及要滿足回購的資金需求才出售騰訊;騰訊的基本面已見底,業務亦隨經濟回暖而開始恢復,以及公司的降本增效都加快盈利拐點的到來。而且在監管層面暖風頻吹,大幅降低風險溢價。」
05
南向資金「砸盤」騰訊
專家看好港股下半場
而從南向資金動向看,今天的反應並不「平靜」。6月27日,南向資金當日成交淨買額為42.64億港元。但交易所公佈的港股通十大成交股顯示,今日南向資金淨賣出騰訊控股18.31億港元。
注:數據為港股通(滬、深)十大活躍成交股合計數據
對於港股后市整體,多家機構仍持看好態度。
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近日港股全線大漲,與A股反彈的邏輯一致,即經濟面全面復甦。「儘管美聯儲加息縮表將影響到美股表現,但我認為對港股影響不大。美股與港股處在不同階段,美股是高位回落,而港股是底部回升,從中長期看,港股處於歷史大底位置。投資者可以佈局優質互聯網龍頭股。
中金公司王漢鋒團隊認為,積極因素仍在不斷顯現,港股將延續震盪上行。該團隊表示,港股從目前估值水平上仍然存在修復空間,預計港股仍將有相對韌性的積極判斷依然成立,但是更為明顯且持續的上漲空間將取決於增長和盈利的改善情況。與此同時,鑑於不確定性持續存在而且市場存在獲利回吐壓力,提示投資者關注潛在波動可能。考慮到目前環境,高股息收益率標的和優質成長股仍然是較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