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06-24 23:36
《金證研》北方資本中心 秋汐/作者 白起 歡笙/風控
2021年,國家藥品集採進入常態化。帶量採購的常態化運行,旨在擠出仿製藥不合理水分。隨着集採的持續推進,低端普通仿製藥已進入微利時代。而令人意外的是,作為仿製藥行業賽道的一員,上海宣泰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宣泰醫藥」)憑藉其核心產品泊沙康唑腸溶片,2020年業績大幅增長。
然而業績「亮眼」的另一面,宣泰醫藥或面臨核心產品應用領域增速放緩的局面。此外,隨着競品上市,宣泰醫藥泊沙康唑腸溶片面臨市場被「瓜分」的窘境。值得關注的是,宣泰醫藥的副總經理吳建設,在任職期間曾在關聯處任監事及財務負責人,該異象約維持兩個月后吳建設不再在該關聯方「管財務」,期間是否爲了避嫌?且令人唏噓的是,截至2021年6月末,宣泰醫藥「手握」2.48億元貨幣資金,且無長短期借款,其募資「補血」合理性存疑。
一、核心產品應用領域銷售量下滑,境外市佔率被競品「瓜分」成長或承壓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企業與所處行業的關係亦如此,企業的發展離不開行業整體的走勢。
其中,2020年,宣泰醫藥的泊沙康唑腸溶片產品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超七成,且主要面向美國市場。而該主要產品面臨全世界範圍以及美國市場主流IFD藥物的銷售數量增速下降的窘境。
1.1 2020年,泊沙康唑腸溶片的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逾七成
據宣泰醫藥於2022年1月17日簽署的招股説明書(以下簡稱「招股書」),宣泰醫藥的主要產品包括仿製藥和CRO服務,其中目前已經實現銷售的仿製藥主要包括泊沙康唑腸溶片、鹽酸安非他酮緩釋片、鹽酸普羅帕酮緩釋膠囊等產品。
其中,泊沙康唑系第二代三唑類抗真菌藥,主要用以治療侵襲性麴黴菌或念珠菌感染,而侵襲性麴黴菌和念珠菌感染均屬於侵襲性真菌病(以下簡稱「IFD」)。
2018-2020年及2021年1-6月,宣泰醫藥的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0.6億元、1.38億元、3.16億元、1.56億元,佔其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97.17%、99.49%、99.01%、99.77%。
2019年第三季度,宣泰醫藥的泊沙康唑腸溶片獲批進入市場大量銷售。2019-2020年及2021年1-6月,宣泰醫藥的泊沙康唑腸溶片產品收入分別為5,345.66萬元、25,035.93萬元、12,021.39萬元,佔其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8.69%、79.23%、77.16%。
可見,2020年及2021年1-6月,宣泰醫藥的泊沙康唑腸收入佔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均超七成,系宣泰醫藥最主要的產品。
1.2 2019年起,宣泰醫藥超五成收入來自境外
據招股書,2018-2020年及2021年1-6月,宣泰醫藥的境外銷售收入分別為1,963.92萬元、7,812.35萬元、26,981.67萬元、12,017.7萬元,佔其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2.99%、56.55%、85.39%、77.14%。
同期,宣泰醫藥在美國的銷售收入分別為1,963.92萬元、7,812.35萬元、26,981.67萬元、11,646.41萬元,佔其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2.99%、56.55%、85.39%、74.75%。
截至2021年6月,宣泰醫藥的主導產品泊沙康唑腸溶片主要面向美國市場。
可見,2019-2020年,宣泰醫藥泊沙康唑腸溶片產品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及在美國的銷售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均呈上升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IFD藥物銷售數量在全世界範圍及美國市場的增速均下滑。
1.3 2018-2020年,全世界範圍主流IFD藥物銷售數量增速下滑
據招股書援引自IMS數據,2016-2020年,全世界範圍主流IFD藥物銷售數量分別為154,235.88萬最小包裝單位、183,329.36萬最小包裝單位、209,596.12萬最小包裝單位、221,217.02萬最小包裝單位、215,567.11萬最小包裝單位。
2017-2020年,全世界範圍主流IFD藥物銷售數量增速分別為18.86%、14.33%、5.54%、-2.55%。
2016-2020年,美國市場主流IFD藥物銷售數量分別為10,331.65萬最小包裝單位、10,424.52萬最小包裝單位、11,103.91萬最小包裝單位、11,360.68萬最小包裝單位、10,874.45萬最小包裝單位。
2017-2020年,美國市場主流IFD藥物銷售數量增速分別為0.9%、6.52%、2.31%、-4.28%。
可以看出,2018-2020年,美國市場主流IFD藥物銷售數量增速逐年下降,且2020年陷入負增長。
然而,隨着競品在美國市場上市,宣泰醫藥泊沙康唑腸溶片的市場佔有率受到影響。
1.4 隨着競品上市,宣泰醫藥泊沙康唑腸溶片面臨市場被「瓜分」的窘境
據招股書,Merck Sharp & Dohme Corp(以下簡稱「默沙東」)是位於美國新澤西州肯尼沃斯市的一家公司,主營業務包括處方藥、疫苗與生物製品和動物保健產品,默沙東是泊沙康唑腸溶片的原研藥廠商。
AET PHARMA US LLC(以下簡稱「AET」)主要從事創新葯、仿製藥的研發和生產。2021年2月,AET研發的泊沙康唑腸溶片獲得Abbreviated New Drug Application(仿製藥申請,以下簡稱「ANDA」)批件。
且宣泰醫藥表示,2021年2月,AET的泊沙康唑腸溶片已經獲批。AET的獲批已經對宣泰醫藥泊沙康唑腸溶片在美國市場的銷售產生了一定影響。
具體來看,根據招股書援引自IMS數據,2020年,宣泰醫藥市場佔有率為41.34%,默沙東市場佔有率為58.66%。2021年1-6月,宣泰醫藥市場佔有率為38.86%,下降2.48%,默沙東市場佔有率為53.81%,下降4.85%,AET市場佔有率為7.33%。隨着2021年AET的泊沙康唑腸溶片產品獲批,宣泰醫藥及默沙東的泊沙康唑腸溶片產品市場佔有率均有所下降。
對此,宣泰醫藥還表示,其單一產品泊沙康唑腸溶片的銷售對公司經營業績存在較大影響,若美國市場競品增加,或AET的產品在美國市場銷量繼續增大,可能導致其經營業績大幅下降的風險。
即是説,為宣泰醫藥主營業務貢獻超七成收入的泊沙康唑腸溶片,不僅面臨全世界範圍以及美國市場主流IFD藥物的銷售數量增速下降的窘境,其美國市場還面臨被競爭對手「瓜分」的局面。
不僅境外市場面臨競爭壓力,宣泰醫藥的泊沙康唑腸溶片產品在國內市場的銷售情況,或也承壓。
1.5 泊沙康唑腸溶片國內首仿獲批,而國內仿製藥及IFD藥物市場增速均下滑
據招股書,宣泰醫藥的泊沙康唑腸溶片於2021年1月作為國內首仿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上市。
據武漢宏韌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於2021年12月20日的招股書援引自《仿製藥藍皮書(2021 版)》數據,2013-2020年,國內仿製藥市場規模分別為6,310億元、7,111億元、7,772億元、8,403億元、8,910億元、9,341億元、9,707億元、8,087億元。
根據《金證研》北方資本中心研究,2014-2020年,國內仿製藥市場規模增速分別為12.69%、9.3%、8.12%、6.03%、4.84%、3.92%、-16.69%。
據招股書援引自IMS數據,2016-2020年,國內市場主流IFD藥物銷售數量分別為14,816.86萬最小包裝單位、15,162.49萬最小包裝單位、15,418.17萬最小包裝單位、17,733.46萬最小包裝單位、16,096.85萬最小包裝單位。
2017-2020年,國內市場主流IFD藥物銷售數量增速分別為2.33%、1.69%、15.02%、-9.23%。
可見,2014-2020年,國內仿製藥市場規模增速持續下滑。無獨有偶,2017-2020年,國內市場主流IFD藥物銷售數量增速整體呈下滑趨勢,且2020年,國內仿製藥市場規模與國內市場主流IFD藥物銷售數量,其增速均告負。
由上述情形看出,2019-2020年,宣泰醫藥泊沙康唑腸溶片的產品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逐年上升,而同期,美國市場主流IFD藥物的銷售數量增速整體呈下滑趨勢。雪上加霜的是,宣泰醫藥美國市場亦面臨競爭對手產品上市的「瓜分」。不僅外患,還有內憂。2017-2020年,國內仿製藥市場規模與IFD市場銷售數量增速雙雙放緩。在此情形下,宣泰醫藥未來成長空間或承壓。
問題尚未結束。
二、副總吳建設曾同時在任關聯方監事及財務負責人,閃現2個月匆匆退出
據《公司法》規定,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兼任監事。
值得關注的是,宣泰醫藥的副總吳建設曾被前股東委派至宣泰醫藥任職董事,並於宣泰醫藥股改后卸任。蹊蹺的是,2020年4月吳建設再入職宣泰醫藥,且2020年8月再次進入宣泰醫藥管理層,任副總經理。而回溯歷史,在宣泰醫藥任職副總期間,吳建設或曾同時在關聯方任監事及財務人員。
2.1上海博風曾對宣泰醫藥持股9.02%,2020年5月退出寧波棲和接盤
據招股書,上海博風企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博風」)為宣泰醫藥前股東。
據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上海博風成立於2011年1月31日。截至查詢日2022年6月2日,上海博風的法定代表人為慕剛。寧波天匯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波天匯」)、上海棲舟商務服務中心分別持有上海博風80%、20%的股權。
據招股書及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2018年4月17日,宣泰醫藥進行了投資人變更,上海博風入股(宣泰醫藥前身,以下簡稱「宣泰有限」),彼時上海博風持有宣泰有限0.01%的股權。
而后歷經宣泰有限2018年6月、2019年7月的股權轉讓后,2019年7月3日,上海博風對宣泰有限9.02%的股權。
2020年5月6日,上海博風將其持有的宣泰有限9.02%的股權,以1.08億元的價格轉讓給寧波梅山保税港區棲和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寧波棲和」)。
截至招股書籤署日2022年1月17日,寧波棲和持有宣泰醫藥9.02%的股權。
2.2 董事慕剛通過寧波天匯,間接持有上海博風80%的股權
據招股書,寧波棲和成立於2020年5月12日,執行事務合夥人為慕剛。
而且,慕剛系宣泰醫藥現任副總經理、間接持股9.02%的股東。
據招股書,2011年12月至2019年12月,慕剛任上海博風總經理;2020年7月至招股書籤署日,任宣泰醫藥董事。截至招股書籤署日,慕剛通過寧波棲和間接控制宣泰醫藥9.02%的股份。
其中,寧波天匯系慕剛擔任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兼總經理且控制的公司,慕剛直接持股100%,系宣泰醫藥的關聯方。
據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寧波天匯成立於2002年2月8日。2014年8月5日,慕剛成為寧波天匯的全資股東,此后寧波天匯並無關於股權變更的記錄。
可見,宣泰醫藥副總慕剛通過寧波天匯,間接持有上海博風80%的股份。
2.3 參股公司博璞諾,由上海金源、上海博風及宣泰醫藥出資設立
據招股書,2015年11月2日,上海金源東和化學有限公司、上海博風以及宣泰醫藥共同出資成立了上海博璞諾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璞諾」)。其中,上海博風以貨幣出資1,100萬元,持股比例55%。宣泰醫藥以貨幣出資300萬元,持股比例15%。
截至招股書籤署日,慕剛、吳建設、宣泰醫藥分別持有博璞諾11.48%、9.56%、9.56%的股權。博璞諾是宣泰醫藥的參股公司。
也就是説,上海博風曾系宣泰醫藥股東,且上海博風與宣泰醫藥參與出資設立博璞諾。
2.4 副總吳建設任職期間,曾同時在關聯方寧波天匯任監事及財務總監
招股書顯示,吳建設於2012年1月至2020年4月任上海博風副總經理;2020年5月加入宣泰醫藥,現任副總經理。
據宣泰醫藥簽署日期為2021年10月25日的《關於宣泰醫藥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申請文件的審覈問詢函之回覆報告》(以下簡稱「首輪問詢回覆」),上海博風2018年4月入股宣泰有限后,2018年9月委派吳建設擔任宣泰有限董事。
據招股書,2020年8月28日,宣泰有限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宣泰有限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后,吳建設因工作原因辭任董事,宣泰醫藥新選舉慕剛擔任董事。
且博璞諾系吳建設就職於上海博風時,負責投資的項目,因看好博璞諾發展前景,吳建設於2019年5月受讓了上海博風持有博璞諾的15%的股權。此后,吳建設於2020年4月從上海博風離職,於2020年5月正式加入宣泰醫藥,並於2020年8月擔任宣泰醫藥的高級管理人員。
此外,截至招股書籤署日2022年1月17日,吳建設擔任博璞諾的董事。
可見,2018年4月,上海博風入股宣泰醫藥后,同年9月,其委派吳建設至宣泰有限擔任董事。次年5月,吳建設受讓了上海博風持有宣泰醫藥參股公司博璞諾的15%的股權,截至招股書籤署日,吳建設任博璞諾董事。
據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2014年8月5日,寧波天匯進行了高級管理人員備案信息變更,「吳建設」任其監事。2020年12月11日,寧波天匯進行了高級管理人員備案及財務人員信息變更,「吳建設」不再任其監事及財務負責人。
據公開信息,寧波天匯昔日財務負責人吳建設,曾擔任高管的企業包括博璞諾等。可見,曾任職於寧波天匯的「吳建設」,與博璞諾的董事吳建設或為同一人。
可見,2014年8月5日-2020年12月10日,吳建設在寧波天匯任監事及財務負責人。2020年5月,吳建設加入宣泰醫藥,2020年8月起擔任宣泰醫藥的副總經理。
即是説,2020年7月起,慕剛開始任宣泰醫藥的董事,其控制的寧波天匯被列為宣泰醫藥的關聯方。而2020年8月,曾於上海博風任職八年的吳建設「跳槽」至宣泰醫藥,並擔任副總經理。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吳建設曾在宣泰醫藥關聯方寧波天匯任職監事及財務負責人,其中,至少2020年8月-2020年12月10日期間,吳建設擔任宣泰醫藥副總的同時,其或還在關聯方寧波天匯處任財務負責人及監事。吳建設2020年12月11日不再擔任該關聯方的財務負責人及監事,是否爲了「避嫌」?
不僅如此,宣泰醫藥或「不差錢」反募資「補血」。
三、無長短期借款「手握」超2億元,募資「補血」合理性存疑
募集資金使用和監管是公司治理和證券監管的重要內容。截至2021年6月末,宣泰醫藥的有息負債為64.31萬元,貨幣資金為2.48億元。然而,此番上市,宣泰醫藥擬募集8,390萬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3.1 2019-2020年,營業收入與淨利潤增速均超100%
據招股書,2018-2020年及2021年1-6月,宣泰醫藥的營業收入分別為0.61億元、1.39億元、3.19億元、1.56億元,淨利潤分別為-3,747.92萬元、463.84萬元、12,329.65萬元、3,694.78萬元。
根據《金證研》北方資本中心研究,2019-2020年,宣泰醫藥的營業收入增速分別為126.68%、129.84%,淨利潤增速分別為112.38%、2,558.15%。
可以看出,2019-2020年,宣泰醫藥的營收及淨利潤增速呈上升趨勢。同期,宣泰醫藥營業收入、淨利潤增長均超過100個百分點,2020年,淨利潤增速超2,000個百分點。
此外,宣泰藥業或並未面臨償債壓力。
3.2 截至報告期末,宣泰醫藥的有息負債為64.31萬元
據招股書,宣泰醫藥的同行可比上市公司分別為博瑞生物醫藥(蘇州)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恆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成都苑東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倍特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湖南華納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
2018-2020年年末及2021年6月末,宣泰醫藥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9.6%、16.91%、23.88%、22.68%。同期,宣泰醫藥上述可比同行的資產負債率均值分別為28.77%、27.72%、19.55%、20.76%。
據招股書,2018-2020年及2021年1-6月各期末,宣泰醫藥無短期借款及長期借款。同期,宣泰醫藥的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分別為0元、0元、0元、64.31萬元。
根據《金證研》北方資本中心研究,2018-2020年及2021年1-6月各期末,宣泰醫藥的有息負債合計分別為0元、0元、0元、64.31萬元。
可以看出,2018-2020年,宣泰醫藥業績呈現高速提升態勢,且償債壓力小,資產負債率均低於同行可比公司均值。
此外,截至2021年6月末,宣泰醫藥「手握」2.48億元貨幣資金。
3.3 截至報告期末,宣泰醫藥「手握」2.48億元貨幣資金
據招股書,2018-2020年及2021年1-6月,宣泰醫藥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449.49萬元、6,181.96萬元、21,003.86萬元、4,760.31萬元。
2018-2020年及2021年1-6月各期末,宣泰醫藥的貨幣資金分別為1.83億元、2.58億元、4.34億元、2.48億元。
2018-2020年及2021年1-6月,宣泰醫藥的交易性金融資產分別為0元、0元、0元、1.7億元。
其中,2021年1-6月,宣泰醫藥的交易性金融資產主要系銀行理財產品和結構性存款等。
2018-2020年及2021年1-6月,宣泰醫藥無現金分紅及股利分配情況。同期,宣泰醫藥的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分別為1.83億元、2.58億元、4.34億元、2.47億元。
截至2021年6月末,宣泰醫藥的貨幣資金為2.48億元,且無長短期借款,宣泰醫藥或並「不差錢」。
在此背景下,宣泰醫藥仍募集資金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3.4 此次上市,宣泰醫藥擬募集8,390萬元補充流動資金
據招股書,此次上市,宣泰醫藥擬募資8,390萬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由上述情形可知,2019-2020年,宣泰醫藥資產負債率均低於同行可比公司,且其營收及淨利潤增速快速增長。截至2021年6月末,宣泰醫藥僅有64.31萬元有息負債,且其貨幣資金為2.48億元。基於上述情形,宣泰醫藥欲募集8,390萬元「補血」,合理性或該打上問號。
夫禍患常積於忽微。宣泰醫藥今后能否給予投資者一份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