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比亞迪王傳福,2022年做夢都能笑醒的人

2022-06-29 12:40

「我每天早上起來精神抖擻,企業要有使命感,因為對錢已經無所謂了。」

説完這句話,王傳福雙手一攤,笑着迎接臺下的掌聲和笑聲。

2017年,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在《開講啦》講臺上,講述自己宏大的新能源夢想。當時的他可能沒有想到,越是對錢無所謂,身價漲的越快。

5年后的今天,比亞迪市值突破萬億,成為第一家躋身萬億市值陣營的中國汽車品牌。

藉助比亞迪股價飆漲,今年王傳福身價大漲超30億美元,是中國大陸身價漲幅最高的人,他也成為中國第六大富豪。

這一幕有些似曾相識,沒錯,像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的首富晉升之路。

2021年,特斯拉股價幾乎一天一漲,福特的市值甚至成為漲幅的計數單位。馬斯克身價不斷超越比爾·蓋茨和巴菲特,站在全球身價之巔。藉助特斯拉股價上漲的快車,也誕生大批實現財富自由的人。

相比馬斯克,王傳福低調不少,今年以來,他甚至還卸任多家子公司董事長的職務。

即便如此,王傳福和比亞迪仍然是新能源市場的流量密碼。新品、新車不斷釋放,銷量不斷上漲的同時,和特斯拉的曖昧也讓其身價不斷上漲,目前比亞迪的市盈率超過300倍。

接下來比亞迪還要把產品賣到百萬,同時也把觸手伸向大洋彼岸,比亞迪的步子越邁越大。

事實證明,王傳福的快樂,遠不是身價飆漲那麼簡單。

01 王傳福進入收穫期

6月8日,全國各地中小股東集聚在深圳坪山比亞迪總部,王傳福身穿標誌性的工作服準時出現在股東大會現場。

在這次股東大會上,王傳福以「快」為突破口,「現在不是大魚吃小魚,而是快魚吃慢魚,只有在快的過程中才能超車。」

其實這句話有些凡爾賽,比亞迪最近的發展速度已經很快了。

從比亞迪5月份的產銷數據來看,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263.8%至114943輛,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長152.8%至114183輛,1-5月累計銷50.44萬輛,累計同比增長358.15%。

銷量暴漲的另一邊,是其市值的不斷攀升。比亞迪在總市值反超大眾成為全球排名第三后,距離萬億「寧王」也只有一步之遙。

從各個方面來看,今年對於王傳福來説是收穫期。

根據深交所文件,比亞迪半導體進入提交註冊階段,這家估值300億元的國產車規級MCU芯片公司,一旦成功上市,將成為國內第一家汽車芯片上市公司,這也是王傳福收穫的第三個IPO,前兩個分別是比亞迪和比亞迪電子。

2022年4月3日,比亞迪宣佈停產燃油車,專注於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業務,成為全球第一家「斷油」車企。

早在一年前和俞敏洪的對話中,王傳福就表示電動車的春天到了,從早期靠模仿打響企業知名度,到厚積薄發成為一支獨秀,這次「斷油」也算是正式明確了比亞迪定位。

新能源汽車行業進入快車道,延伸出電池原材料鋰礦資源供不應求的問題。產業鏈上游不斷抬高物價,利潤卻不斷下滑。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比亞迪整體毛利率為13.03%,同比下滑6.36個百分點,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8%,淨利潤卻創歷史新低,增收降利成為其痛點。

為解決原材料問題,前不久有消息稱,比亞迪將在非洲收購6座鋰礦,已達成收購意向,這6座鋰礦,可保比亞迪10年不會受到鋰資源短缺的困擾。

解決了原材料之痛后,王傳福開始進軍高端品牌市場。5月16日,王傳福終於如願以償向高端進擊,那天是騰勢品牌以及新品的發佈會。

發佈會上,王傳福強調堅持「只提供新能源豪華汽車」的戰略定位,未來比亞迪會負責其戰略規劃。而對於比亞迪來説,騰勢品牌向下兼容王朝系列和海洋系列,向上則銜接尚未發佈的高端品牌。

按計劃,今年比亞迪還將推出一個百萬級豪車品牌,預計價格在50萬-100萬元,屆時比亞迪的產品將覆蓋幾萬、十幾萬、幾十萬直至百萬。

從實現跨洲收購、發佈新品,到不斷上漲的銷量和即將到來的IPO,王傳福今年很忙,忙於擴張,忙於收穫。

02 「工裝」是最后的倔強

在2022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50位商界領袖榜單中,王傳福緊隨馬雲,排名第七。他也有很多標籤:技術偏執狂、頂級富豪甚至還有發明家。

不過和一貫西裝革履的名流不同,王傳福似乎很喜歡以「普通工人」的形象示人。

無論和俞敏洪高談闊論,還是參加公司重要的反腐大會或股東大會,灰色的工裝夾克總是王傳福最明顯的標籤。

前不久,一張「王傳福巡視比亞迪工廠被拒」的照片在網上流傳:他穿着工裝筆直地站在一臺比亞迪新車旁邊,由於因為沒有通行證,被保安攔在門口。該照片一度衝上熱搜,有人認為保安非常負責,應該「原地漲薪」。

拋開這些花邊新聞,王傳福之所以喜歡工裝,或許從其出身中能夠找到答案。

1966年,王傳福出生於安徽省,其家庭情況可以用家徒四壁形容,和大多數貧困家庭出來的孩子一樣,他的六個哥哥姐姐並沒有得到受教育的機會。

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是,在最艱苦時期,王傳福的大嫂甚至賣掉嫁粧供其上學。哥嫂爲了不耽誤王傳福的學習,甚至還挨家挨戶地去借錢。

多重困境之下,也培養出了王傳福獨立思考的能力。在大學選專業時,他直接鎖定無線電專業,一個走在前沿的新領域。陰差陽錯,他並未通過這一志願,而是被調劑到了中南工大的化學專業,電池作為電化學,成爲了王傳福學習中最重要的部分。

22歲時王傳福被保送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讀研,三年之后留院任職,26歲時被破格提拔為副處長,如此年輕的處級干部,全院只有他一人。

年輕時候的王傳福

一個偶然的機會,公司派王傳福去深圳談合作項目,籌備成立一家鎳氫電池製造公司,到了深圳后,王傳福卻被鎳鎘電池吸引,那時候上萬元的大哥大風靡一時,憑藉對電池的敏鋭,他注意到了里面價值千元的小小電池。

中國並沒有這樣的製造商,日本的松下和三洋幾乎佔領了整個市場,而有消息稱日本正準備放棄這個市場。和北京不同,深圳正處於創業高峰期,在鐵飯碗和創業之間做抉擇的日子里,全新的認知不斷地衝擊着王傳福。

28歲這年,他決定開始創業,「爲了註冊成功,取了一個怪名」——比亞迪正式成立。

03 別人追比亞迪至少三年?

其實比亞迪早期的成長故事和汽車並沒有直接關係。

比亞迪的起家始於電池,從鎳鎘電池到鋰電池,憑藉高性價比,迅速佔領市場。2000年,比亞迪先后成為摩托羅拉、諾基亞等全球領先的手機電池供應商。

當賺錢不是問題的時候,王傳福把眼光投入了電動汽車市場,他堅定的認為,燃油汽車已經到了「枯枝敗葉」的階段,而電動汽車正在「萌芽」。

即便在內部高管反對,外界資本市場撤資施壓的情況下,王傳福仍收購了即將倒閉的秦川汽車,隨即比亞迪股票跌了三分之二。

毫無技術可言的秦川汽車並沒有給王傳福帶來太多,一切都要從零開始,建立模具部門、發動機部門、底盤部門等等。

人們對比亞迪汽車的認識來自2005年出世的比亞迪F3,在此之前,比亞迪推出過一輛汽車,用王傳福的話説:「很爛,直接被砍掉了」。

其實比亞迪F3也並非原創,王傳福以豐田汽車為模板,購入50輛汽車,拆開重裝,瞭解每一個零件的原理,比亞迪F3和豐田的花冠,相似到甚至可以更換品牌LOGO的地步。

不過F3以超高的性價比銷量達到10萬輛,打響了比亞迪進軍汽車市場的第一槍。緊接着模仿車一輛接着一輛,比亞迪也被扣上「仿造車」、「低端車」的帽子。

對於王傳福來説,做新能源品牌纔是正經事,不過比亞迪隨后推出搭載磷酸鐵電池的F3e電動車,只是曇花一現,燃油汽車纔是當時大眾市場上的王者。

讓比亞迪真正聲名大噪的是巴菲特在2008年對比亞迪的投資。

當時,王傳福爲了證明自家電池100%環保,當着巴菲特名下的全資能源公司董事長的面,喝下了一杯電解液,這一行為也讓這位老外驚掉了下巴。

隨后巴菲特斥資2.3億美元收購比亞迪2.25億股,佔股10%。第二年,王傳福成為中國首富。

隨后比亞迪便開啟了新能源車快車道,從「秦漢唐宋元」王朝系列新能源車,解決交通問題的雲巴和雲軌,到眼下赤手可熱的刀片電池,比亞迪逐漸長成為新能源一哥。

截止至2021年12月31日,比亞迪在全球累計申請專利約3.4萬項、授權專利約2.3萬項,平均每天申請專利11件、每天授權專利9件,連續三年專利創新指數第一。

「至少得三年,我們有專利的。」在被問到是否害怕被別人模仿超越時,王傳福説。

04 狂飆突進背后的暗斑

然而路上並非只有鮮花。5月6日,居住在長沙比亞迪工廠周邊的學校和小區住民紛紛控訴比亞迪,稱學生流鼻血、成年人頭痛惡心,皆來自比亞迪工廠的污染。

為此,居民聚集抗議,要求比亞迪解決問題,該話題一度成為社會輿論熱點登上熱搜。

此次事件也讓一直強調保護環境的王傳富被「啪啪打臉」,經過一天的發酵,比亞迪官方深夜發佈聲明:園區排放符合國家相關法規及標準,存在異味情況,公司會採取相關措施積極改善。並指出「流鼻血」為惡意捏造。

在企業和居民之間,無論比亞迪怎樣迴應,人們似乎都不會買賬。

工廠污染的同時,自燃也成為揮之不去的陰影。

2022年以來,比亞迪發生了多起自燃事件,今年4月底,比亞迪召回部分唐DM電動車。主要原因是托盤透氣閥安裝面不平整,可能會引起動力電池系統電氣迴路故障,在極端情況下有引起動力電池熱失控的風險,存在安全隱患。

除此之外,比亞迪市值在飆漲至萬億后,行業中不乏對其盈利能力和現金流的質疑。

2021年比亞迪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8%至2161.42億元,但歸母淨利潤卻只有30.45億元,同比下降28.08%,扣非淨利潤更是同比下滑57.53%至12.55億元,出現了明顯的增收不增利。

今年第一季度,比亞迪實現營收同比增長63.02%至668.25億元,淨利潤為8.08億元。

作為對比,長城汽車第一季度共實現營業收入336.19億元,為比亞迪的一半,但其歸屬上市股東淨利潤達到16.34億元,是比亞迪的兩倍,盈利率為4.86%,是比亞迪的4倍。

此外,比亞迪2021年的應付賬款為731.6億元,相較去年全年429.83億元增加了70%,也遠大於應收賬款的362.51億元。

到今年第一季度,比亞迪在手現金與到期債務及應付款的差額再次拉大。

王傳福曾表示,汽車工業的下半場將是智能化變革,這也意味着單純的電池技術和續航,似乎很難講述一個性感的故事。

特斯拉正是憑藉其軟件迭代能力和自動駕駛功能,才站在全球車企市值之巔,即便其FSD功能不斷跳票,人們仍願意相信特斯拉能夠實現。

對於比亞迪來説,電池技術和混動技術的確可以確保其優勢地位。但長期來看,軟件仍是穩固地位不可缺少的一環。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