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06-22 09:59
2020~2021年,受地緣以及疫情黑天鵝影響,中國創業者出海無疑正在經歷前所未有之新變局。時針已經撥進2022年,他們目前的境況如何?有哪些經驗和教訓值得分享?出海未來是否還有機會?
零態LT特推出出海觀察欄目《出海反光鏡》,從多個維度記錄中國企業出海新徵程。本文是該系列第14篇,聚焦阿里東南亞出海路,探尋阿里如何在東南亞掀起數字銀行戰爭。
作者|顧念秋
編輯|胡展嘉
運營|陳佳慧
數字銀行戰爭正在東南亞上演。
數字銀行許可證在東南亞,是炙手可熱的「限量款」。截至目前,新加坡金管局宣發的五張數字銀行執照全部塵埃落定,除了渣打銀行和綠聯國際銀行將準證收入囊中,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螞蟻集團和Sea也搶得先機,Grab和新電信(Singtel)組成的GXS拿到了最后一張入場券。
數字銀行準證的競爭激烈,投入運營的嚴苛也可想而知。綠聯銀行在6月率先打響投入運營的第一槍,6月6日,螞蟻集團緊隨其后。「星熠數字銀行」(ANEXT Bank)宣佈投入運營,螞蟻在與Shopee的激烈競爭中終於先發制人。
另一個信號是,Lazada再度換帥。42歲的董錚(James Dong)接任李純,成為新一任Lazada的CEO(集團首席執行官)。暨蔣凡領銜海外業務后,這是阿里的又一次重大人事變動。這預示着阿里在東南亞市場的「加速」。
01
螞蟻上「樹」
東南亞對於數字銀行的限制極其嚴苛。
數字銀行準證的爭奪戰要追溯到2019年6月,彼時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宣佈,即將發行兩張數字全面銀行(DFB)的牌照,及三張數字批發銀行(DWB)的牌照。
之后21家全球知名公司提出了執照申請,對於五張執照的爭奪異常激烈。最后Singtel-Grab,SEA以及渣打銀行拿下了DWB執照,螞蟻集團與綠地銀行拿下了DWB執照。這也意味着螞蟻所持有的執照對於數字銀行的業務範圍有所限制,但也同時也簡化了落地流程。因此,綠地和螞蟻才能夠搶先掛牌。
6月6日,「星熠數字銀行」(ANEXT Bank,下文簡稱星熠銀行)宣佈試運營,成為第二家在本地開業的數碼銀行。爲了在東南亞實現對中小企業銀行服務的落地,星熠銀行也不是孤軍奮戰。牽手Proxtera,目的就是讓螞蟻集團在數字銀行的經驗更好的本土化。
▲圖:螞蟻金服官微
「阿里在國內數字金融的經驗是非常大的優勢,建立起了面向東南亞中小企業的信任感。」在東南亞投資行業工作的李女士這樣評價星熠銀行的掛牌,「搶先落地是正確的行為,數字銀行業講究忠誠性,選擇了一個品牌就很難更換。在獲得準證的企業品牌中,阿里有很高的支持率。」
Proxtera是官方蓋章的中小企業貿易伙伴。它是由金管局、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IMDA)和私營部門實體支持的企業,通過建立市場平臺,Proxtera助力改變和實現中小企業的貿易,尤其是跨境貿易。
從新加坡數字銀行「入場券」的持有者來看,DFB的持有者,例如Sea、Grab-Singtel,工作重點放在了東南亞國家「買證」的路途中。在購買了印尼本土銀行的同時,都在今年獲得了馬來西亞的數字銀行準證。對於DFB而言,跑通一個數字銀行的發展之路成本消耗巨大,兩家都希望以點帶面,在東南亞各國全面開花。
螞蟻集團和綠地銀行則瞄準了新加坡市場,以挖掘新加坡市場的最大價值。這樣的舉措對於DWB也非常合理,對於C端而言全覆蓋至關重要,而僅僅面對B端的業務,只需要抓住貿易企業的核心區。顯然,新加坡就是東南亞這樣的核心區,在新加坡佔地纔是螞蟻的根本目的。
星熠落地,螞蟻上「樹」。東南亞數字金融「蛋糕」爭奪戰一觸即發。
02
數字金融
「最大」的蛋糕
螞蟻集團在國內的吸金能力一流。
2019財年以來,螞蟻集團的淨利潤為180.7億元、575.3億元、729.8億元。同時,支付寶已經開放技術接口超1300個,1萬以上的數字化服務商成為支付寶平臺活躍的用户,超過3000萬各商家、服務機構選擇開通的小程序。
同時,螞蟻集團也成爲了阿里巴巴的「現金奶牛」。從阿里今年披露的財報可以看出,通過投資螞蟻集團收穫的淨利潤,成爲了阿里賺錢濃墨重彩的一筆。這也導致螞蟻集團IPO擱淺后,阿里的擴張之路稍顯疲乏。
以國內數字銀行的經驗,發覺新的「聚寶池」,星熠銀行的掛牌為阿里帶來了「活水」。
東南亞的數字金融市場,確實更加鮮活,更富有生命力。根據谷歌、淡馬錫與貝恩公司聯合發佈的《東南亞數字經濟報告》顯示,東南亞地區互聯網用户規模已達4億,互聯網普及率突破70%。與之對應的是尚處於萌芽期的金融業務,無論是移動支付還是數字金融,東南亞的發展都十分薄弱。一個數據是,像印尼、菲律賓、越南這些國家,信用卡的滲透率只有3%。
「金融服務的發展總是要滯后於電商。可能Shopee的黃金期是三年前,金融服務的黃金期是現在。」當被談及如何看待東南亞數字金融的現狀時,李女士這樣評述道,「現在在東南亞商場購物時,最大的感受就是支付渠道變多了,支付渠道的獲客成本也在增加。金融服務是大市場,數字金融更是。」
▲圖:Lazada官微
數字金融成爲了誰都想分到的「蛋糕」。最典型的例子是新加坡本土兩大互聯網巨頭Shopee和Grab,在近年陸續推出了類似於「花唄」的先付后還服務:ShopeePaylater,GrabPaylater。這兩款產品在年輕人中很受歡迎,也為主營業務帶來了可觀增長。除此以外,專門面向「先享后付」服務的支付平臺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如Klarna、Afterpay、Atome等,都是移動支付強有力的競爭者。
螞蟻的危機感隨之而來,今年阿里在東南亞的動作也超乎尋常的頻繁。
斥巨資在新加坡市中心租下了一幢大樓,也預示着團隊擴張的決心。4月,螞蟻集團與全球支付平臺2C2P談好了合作,這家連接了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區250種支付方式的支付平臺,成為螞蟻在東南亞的市場份額提升的重要法寶。6月,Lazada換帥,星熠掛牌,阿里在東南亞超速前進。
在新加坡某銀行就職多年的徐先生這樣評價螞蟻現在的處境,「就像Lazada的沒落一樣,大家都在發力。螞蟻的優勢不知道能持續多久。」
新的CEO會不會為阿里的東南亞之行帶來轉機?
03
董帥能否突圍
不僅是阿里人,更是Lazada人。這是對新帥董錚最恰當的評價。
新帥董錚的低調就在於他的履歷並沒有聚焦在國內市場。據可考消息可知,董錚的阿里巴巴之旅始於全球化策略和公司商業發展,2016年后就開始參與Lazada的部分管理工作。2018年后,董錚持續的活動區域就在東南亞Lazada,先后出任Lazada泰國、越南等國CEO,也是Lazada在職最久的高管之一。
「很多高管‘空降’Lazada就是爲了給自己在阿里的升職之路積累資本。業內普遍的反應是,阿里空降的高管都有種‘爹味文化’。公司文化的水土不服也是Lazada落后的一種原因。」就職於東南亞某電商平臺的業內人士描繪她所知道的Lazada內部傳聞。
事實上,阿里近年來空降東南亞的人才之中,不乏有實戰經驗豐富、管理能力超羣的。但本質上Lazada不是淘寶,東南亞市場和國內市場之間存在着巨大差異。國內市場的經驗,能夠為Lazada的擴張推波助瀾,也可能成為Lazada前進的阻礙。
但董錚顯然不是阿里血脈的「爹味」Leader。在越南任職這幾年,董錚留下的只有好評和業績。「思路清晰且能力非常出衆。成爲了越南市場的救星。」一位在Lazada工作的員工對於新帥的能力高度讚揚,「你能看到他行事的魄力,管理的魅力。」
▲圖:Lazada新任CEO董錚
董錚確實一手拯救了Lazada在泰國和越南的業績。在董錚基於本地供給,改善服務當地消費者形式的一系列動作后,Lazada在這兩個國家的業務聲量迅速攀升,彎道趕超競爭者Shopee。
對於董錚的任命,也體現了東南亞飄搖十余載,阿里對「本土化」的高度重視。就像Lazada在東南亞市場從先鋒變為落后一樣,無論是電商還是數字金融,經驗只能夠輔佐落地,卻不能主導落地。2022年初董錚就曾説過,Lazada過去一年半的高速增長,就來源於根據消費者需求及時調整策略,這就是真正的本土化。對於螞蟻而言,本土化也是一種必須。
所以星熠銀行的掛牌儀式中,阿里集團的人不再成為壓倒性的大多數。阿里終於學會把東南亞的空間釋放給市場,更多的去依賴本土化的一些團隊,而非一味的強調阿里精神。
這樣轉變的本質,是阿里迫切的希望「突圍」。
事實上,並不是東南亞市場需要阿里,而是阿里需要東南亞市場。在淘寶、螞蟻集團國內發展陷入瓶頸期的當下,一夜爆紅的Shopee早就證實了東南亞市場的巨大潛力。阿里的后續發展依賴於海外市場,而東南亞恰恰是海外市場的中心位,因為它連接了電商最基礎的供應鏈渠道,成爲了走向歐洲、美洲等地區的重要樞紐。上半場失去優勢的阿里,能否突圍,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