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監管下的拍拍貸:變相加息、暴力催收不斷

2022-06-20 10:34

后疫情時代下,經濟復甦成為當下的主流基調,而消費是經濟穩定運行的「壓艙石」。有效擴大居民消費需求,金融發揮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拍拍貸等互聯網金融APP在其中便充當着重要的媒介角色。

不過,互聯網金融APP的使用安全問題經常引發消費者的擔憂,涉及到「貸款」的字眼總是讓人望而生畏。自監管大幅收緊以來,P2P遭到管制關停、集體爆雷。拍拍貸作為少數活下來的平臺之一,儘管聲稱已轉型為純助貸機構,但依舊風波不斷,變相加息、暴力催收的事件屢屢發生,該平臺究竟靠譜嗎?

投訴不斷,暴力催收頻現

在不斷刺激消費的市場行為和「消費主義」的影響下,貸款平臺經常成為「月光族」們的首選。但現如今,借貸平臺魚目混珠,資質真假難辨,不少借貸者由於求錢心切,對網貸平臺不加辨別就匆忙借款,最終導致陷入套路貸的深淵,追悔莫及。

目前,拍拍貸平臺借款端服務包括面向廣大個人用户的通用性借款和其他借款,以小額借款,個人消費借款為主。近日,有關拍拍貸「連接區域性銀行異地放貸、收取風險保障金疑變相加息」的消息,將拍拍貸推向了大眾視野。

事實上,拍拍貸的催收方式早就屢屢被市場詬病,截至2022年6月17日,在黑貓平臺上搜索拍拍貸,竟含投訴量24779條,投訴內容多有關於:暴力催收、違法爆通訊錄、非法盜用個人信息、惡意騷擾等,其中不乏有消費者質疑拍拍貸的合法性,甚至有學生投訴其存在「校園貸」行為。

有匿名網友投訴稱,自己是在校大學生,被人於2019年至2021年在校就讀使用了拍拍貸借款,均已結清且繳納了高額利息。現經相關部門下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校園網貸整治工作的通知》、《關於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範管理工作的通知》瞭解到,拍拍貸放貸行為涉嫌校園貸,故在此維護自己的權益,要求上海拍拍貸退還違規放貸所得利息。

據拍拍貸回覆稱該網友隱瞞學生身份,且在借款合同上簽字,有法律效力。但該網友聲稱拍拍貸的借貸行為本身涉嫌違規及審覈義務不到位,其次,在合同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情況下,是不具備法律效力的。

轉型之后,升級為科技公司

拍拍貸成立於2007年,作為P2P引入者,拍拍貸於2017年在美國紐交所上市。截至2022年3月31日,信也科技(拍拍貸)累計註冊用户數已達1.45億,高峰時期成交規模達到幾百億。伴隨着網貸監管大幅度收緊,p2p平臺遭到管制關停、集體爆雷,拍拍貸成為少有存活下來的平臺之一。

據悉,拍拍貸在2019年完成轉型,升級為「信也科技」,轉型為純助貸機構,資金來源為傳統金融機構及銀行。據數據顯示,信也拍拍貸第一季度貸款余額為538億,季度放款397億。淨利為5.34億元,較上一季度的6.5億元下降18%,較上年同期的5.93億元下降9.9%。

從經營狀況來看,信也拍拍貸大盤增長乏力,海外業務縮量,新户指標近1年最差。大盤規模第一季度放款397億,余額538億,增長乏力,新獲客成本上升,復借率上升,不良率連續上升;新户指標方面,首貸户和季度總用信户數連續3個季度下跌,為近1年最低。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