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06-17 23:00
摘要:
1.近日,新東方再一次火了,新東方直播間「東方甄選」里的老師們以雙語的形式來帶貨,這讓不少粉絲們都衝進了直播間,邊「學習」,邊「下單」。
2.數據顯示,6月東方甄選直播間的最高在線人數超過了10萬,銷售額達2000萬元左右,相比開播之初可謂翻了幾十倍,受直播間「爆火」的帶動,新東方的股價也出現了暴漲,一度出現了漲停,這半個月來累積漲幅超過了38%。
3.東方甄選成立以來,俞敏洪也進行了多場直播,如果這種雙語帶貨的形式能持續受到市場認可,俞敏洪再次以「老師」的身份在直播間「邊教邊賣」也並非不可能,畢竟,從業30多年來,俞敏洪一直沒忘記自己教師的身份。
1962年出生在江陰一户農村家庭的俞敏洪,並沒有手握「天之驕子」的好牌,光是高考他便參加了3次,一路死磕之下,俞敏洪才終於靠着死記硬背,考上北大英語系。
俞敏洪的大學生涯並沒有發生太多「驚天動地」的事情,不過在這4年里,他認識了生命中極為重要的幾個人,一個是他的妻子楊桂青,還有他未來的「合夥人」徐小平和王強。
1985年,俞敏洪畢業了,全班50個同學,除了俞敏洪之外都出國了,也包括分別到美國和加拿大繼續攻讀碩士的徐小平和王強。
留在國內的俞敏洪則跟同爲校友的楊桂青結婚,婚后,俞敏洪留學教學,成爲了北大的一名英語老師。
1989年,公共英語教育發展迅猛,爲了增加收入,俞敏洪開始在校外的輔導機構兼職做出國英語的培訓,忙活一個月下來,能賺到一兩千元,可是他本職工作的十倍收入了。
后來俞敏洪發現,與其給人打工不如自己「開班授徒」,於是他搗鼓了一個培訓班出來,收了幾十個學生,收入也翻了幾倍。
不過,這種「腳踏兩條船」的工作模式也是引起了北大官方的不滿,最終在俞敏洪28歲的時候,他因私自在外授課,遭到了北大的開除處分。
被「通報處分」的俞敏洪也成了大家的笑話,畢竟如果他一直在北大干下去的話,還能以教師的名義獲得分房,有着穩定體面的工作,而此刻俞敏洪不得不面對的是茫然的未來。
離開北大之后,俞敏洪索性「下海」,他跟妻子在中關村第二小學租了個平房當教室,再配幾套桌椅,就成了「東方大學英語培訓部」。一開始沒什麼學生來報名,俞敏洪就想出了免費培訓的招,沒想到卻來了三百個學生,俞敏洪一邊上課,一邊抹眼淚。
1995年,新東方發展到一萬個學生,俞敏洪成了最早的千萬富翁,據說他給老師們發工資,都是用麻袋裝着鈔票,直接給大家派發現金。
90年代中期,新東方已經成功做大了,俞敏洪就在想,如何才能將新東方繼續做強,於是他想起了他在北大兩位最好的同班同學王強和徐小平。
電影《中國合夥人》的故事原型,就是俞敏洪跟他的兩位兄弟王強和徐小平,據說劇本還是徐小平親自寫的,俞敏洪一直都不贊成拍這部電影,但爲了支持兄弟,他后來還為電影的首映禮站臺了。
跟電影《中國合夥人》一樣,俞敏洪在1995年底去了一趟美國,找到了王強和徐小平,並將他們帶回了中國,正式將新東方發展成「三駕馬車」的合夥制,俞敏洪負責托福考試,徐小平負責簽證諮詢,王強負責英語口語。
后來俞敏洪被問到為何選擇他倆當合夥人,俞敏洪的答案還是挺「傲嬌」的,他説一定要選擇在某方面比自己強的人,否則就不配當自己的合夥人了。
事實上,這三兄弟一起合作,確實也將新東方推到了史無前例的規模,2000年,新東方的市場半徑延伸至全國20多座城市,年收入高達3億元,這時候那位后來創辦了錘子手機的羅永浩,還寫了萬字的求職信給俞敏洪。
后來羅永浩對媒體表示,在新東方當老師的時候,自己的年薪高達70萬,而當時很多大學生畢業后第一個月的工資只有800元,可想而知新東方造就了多少「百萬富翁」的傳説。
不過可惜的是,俞敏洪三兄弟的情誼還是敵不過工作中的各種摩擦。電影《中國合夥人》里,佟大為飾演的王陽曾説:「不能和最好的朋友開公司」,這或許也代表了王強和徐小平兩人的想法。
隨着新東方的蒸蒸日上,三兄弟在經營管理上的摩擦便越來越多,以王強和徐小平為代表的「兄弟派」跟以俞敏洪母親為代表的「親戚派」之間,有着不可調和的矛盾。
對王強來説,他主張一切以規則爲準,把家族和事業分得很清楚,因此即便是王強的弟弟找不到工作,王強也堅決不讓他來新東方,但俞敏洪的媽媽、妻子、姐夫等卻都在新東方擔任要職。
公司里的人越來越多,管理也就越來越混亂,按照原來的格局,三兄弟每人各管一個板塊,還能相安無事,但越來越多新業務機會擺在了新東方面前,這些項目該交給誰,就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
中國人向來重親情,俞敏洪面對着他的親戚們,到了關鍵時候自己也說不出重話。有一次俞敏洪想管管他們,但親戚們卻拉來了俞敏洪母親,衝俞敏洪吼道:你好大的膽,親戚來新東方幫你做事,你竟敢如此無禮!
但最后這事還是得解決,在親戚和兄弟之間,在一鍋粥的新東方和要發展下去的新東方之間,俞敏洪還是選擇了后者。他下定了決心,對親戚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他們把位置讓出來,差不多花了一年的時間,纔將這些「人士包袱」處理乾淨。
輕裝上陣的新東方也開始更積極的拓展業務線,從原來單純的出國考試英語培訓,擴展至全年齡段,各學科的培訓體系,做大做強的新東方更開始將上市提上了議程。
2006年9月7日,新東方作為中國第一家上市教育機構,正式在紐約敲鍾上市。不過,對於上市這件事,三兄弟的意見也並非完全統一。
俞敏洪認為自己是做教育的,上市后公司會變成以盈利為目標,加上自己是大股東及創始人,公司上市后自己的股份也不能隨意買賣,對上市並不太感興趣。但王強和徐小平卻更支持上市,畢竟上市之后他們憑着手里的股票就能身家過億,能實現財務自由。
最終,新東方上市了,但三兄弟間的裂痕也抹不去了。電影《中國合夥人》里有這麼一幕,鄧超和佟大為扮演的徐小平和王強,面對不想上市,消極應對的黃曉明(俞敏洪),指着他大罵「土鼈」,電影中尚且如此,現實生活中的三兄弟拍桌子和謾罵的時刻,更不會少。
后來,俞敏洪曾表示,他認為自己把好朋友都叫回來一起創業,最后卻弄到大家惡語相向,創辦新東方也成了他最后悔的一件事。
新東方上市沒多久之后,徐小平和王強便退出了董事會,離開新東方,「三兄弟」就此分道揚鑣。新東方似乎再次回到了俞敏洪一個人的手里,但也似乎不是,已經上市的新東方不得不面對來自資本的約束,俞敏洪曾坦承:「我的那筆錢實際上是綁在我身上的鎖鏈,我是跑不掉的。」
從營收規模來看,雖然新東方的發展速度不再像90年代那樣「一日千里」,但每年基本上都能實現穩定的增長。
但如果從「賺錢能力」來看,新東方的答卷則似乎並不那麼優秀,2014年開始,新東方股價連續兩年低迷,營收增速開始放緩,淨利潤也連續多季下滑,反觀其競爭對手好未來,營收規模卻以百分之幾十的增速快速增長。
這與俞敏洪錯失了在線教育的風口期有很大關係,2013年被稱為在線教育元年,雖然新東方早在2005年便上線了在線網站,但是「因循守舊」的俞敏洪一直不看好在線教育模式,並未給予太多重視。
俞敏洪曾在演講中提到,他認為在線教育已被過度開發,在資本燒錢趨勢退潮后,將會出現一地雞毛的情況。
可實際情況是,新東方不押注在線教育,卻有大把願意加入的教培機構,面對其他教培機構更高薪的offer,很多新東方的老師均紛紛出走。
無奈之下,俞敏洪也成為K12業務跟在線教育的跟隨者,2016年前后,新東方開始大力投入K12和在線教育的輔導培訓,K12業務的開展確實為新東方帶來了階段性成果,2019年,連續三年盈利的新東方在線宣佈在香港上市。
2020年的疫情,更為在線教育行業再添了「一把火」,資本高歌猛進,新東方在線的股價也在此時走到了巔峰,但很快,俞敏洪一直擔憂的問題還是出現了。
「燒錢模式」下的在線教育行業,並不是一個可以跑通的商業模式, 「雙減」政策出現后,資本立刻從在線教育市場中撤退,一時間,各大教培機構的股價應聲下跌,新東方的股價也下跌超過90%,不少教培機構更不得不關停、裁員或轉型。
但此時俞敏洪的退場,卻顯得尤為體面,他多次表示,新東方絕不會拖欠任何人任何一分錢,包括薪資、場租等,這與頻繁跑路的教育機構形成了鮮明對比。
接下來,新東方宣佈關閉在線旗下K12業務,新東方各地的學校已開始陸續退租部分校區,留下來數以萬計的桌椅,將會捐給有需求的鄉村學校。
處理好新東方退場事宜之后,再次見到俞敏洪,他已經在東方甄選直播間中帶貨了,俞敏洪表示,未來東方甄選將以銷售「助農產品」為主。
曾有媒體向俞敏洪發話,表示其不應在離開教育行業后,馬上投向另一個「賺快錢」的賽道,但我們也不能忽視,俞敏洪背后終究還有着新東方全體員工這艘大船,對俞敏洪而言,他還需要對新東方里所有陪伴他走過青葱歲月的夥伴們負責。
今年3月,俞敏洪曾在直播間中談及自己退休的問題,他表示自己對做企業已沒有太大的興趣,「我已經在考慮退休了,未來我會去做更多更好玩的事情。」
或者,直播行業對俞敏洪來説,只不過是另外一次有趣的嘗試,俞敏洪經常將農村出身掛在嘴邊,征戰商場幾十年后迴歸鄉村,助力鄉村經濟也算是一種反哺。看淡了名和利的俞敏洪,還有着當初的誠摯內心,雖然六十歲纔再出發,但歸來仍是少年!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鹿財經」(ID:bjyinhu2020),作者:雲潔,編輯:陸達,36氪經授權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