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06-16 09:45
6月15日,李寧第一大股東非凡中國召開股東特別大會,審議通過收購英國百年鞋履品牌Clarks,價格為1億英鎊(約合8.4億元人民幣)。
收購完成后,非凡中國將和萊恩資本共同持有Clark集團51%的普通股,成為Clarks集團的第一大股東,剩余49%股份仍由Clarks家族保留。Clarks作為非凡中國的子公司,其財務數據將進入后者的合併報表。
據瞭解,非凡中國控股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年,由李寧擔任主席兼CEO。目前,非凡中國持有在香港上市的李寧有限公司13.30%的股份。
該收購的完成,也意味着李寧將坐擁一個百億體量的全球知名鞋服品牌。
公開資料顯示,Clarks創立於1825年,兩位品牌創始人Cyrus Clark 和James Clark 兄弟,最初以製作羊毛地毯為生。
1851年,在萬國工業博覽會上,Clarks因羊皮染色以及長筒橡膠套鞋一舉獲得兩項大獎,該品牌由此一炮而紅。
20世紀初,隨着生產經營規模的擴大,Clarks在英國鞋履市場的影響力進一步提升。二戰之后,家族另一成員Nathan Clarks,把在埃及發現的一款簡單而舒適的皮鞋引入英國,並於1950年正式推出了這款名為「沙漠靴」的產品,成為風靡全球的潮流鞋品。
街頭的海報、報紙爭相報道「沙漠靴」
到了60年代,Clarks已經成為英國家喻户曉的鞋履巨頭。此后,公司在材質、設計等方面開發了多項重要技術,極大提升了穿着舒適度。
經過近兩百年發展,Clarks不僅成為全英最大的男鞋、女鞋和童鞋品牌之一,也成為全球第一的非運動鞋履品牌。巔峰時期的Clarks,佈局了100多個國家及地區,每年能賣出5400萬雙鞋,相當於每分鍾有103雙鞋被賣出。
在中國,Clarks也經歷了漫長的發展。1992年,Clarks在中國開設了第一家專賣店,並於2004年設立品牌公司,主管大中華區及韓國市場。
十年之后,Clarks在中國的門店數量達到500家,銷量突破100萬雙大關,取得了不俗的戰績。
不過,也正是這一年,Clarks的全球銷售收入陷入增長瓶頸,一直在15億英鎊上下浮動,且利潤縮水嚴重。截至2017年1月31日的2016財年,該集團淨利潤暴跌43%至2000萬英鎊,淨利潤僅剩1%。
2018年開始,Clarks步入虧損的泥潭。財報顯示,2018年,Clarks虧損了3100萬英鎊,2019年虧損額達到了驚人的8200萬英鎊。
2020年全球疫情爆發,更是對Clarks造成重大沖擊。
公告顯示,截至2021年1月底結束的2021財年,Clarks的全球收益為8億英鎊,其主要市場為英國、愛爾蘭、美國三大市場,收益佔比達80.3%。受英國封鎖令影響,Clarks商店關閉了數月之久,導致經營虧損高達1.5億英鎊。
2020年5月,爲了挽救市場頹勢,Clarks宣佈集中投資數字渠道,並計劃在未來18個月內裁員700人,以節省運營開支。
同時,Clarks家族考慮出售控股權,以解救危機。
2020年8月,時任Clarks集團董事的Victor Herrero,向萊恩資本介紹了收購Clark股權的商機(Clarks品牌隸屬於Clark),而李寧正是萊恩資本的非執行主席,有強烈意願拓展非凡中國的鞋服業務。
Victor Herrero
通過牽線搭橋,2020年12月,萊恩資本以1億英鎊,購得Clark集團51%的股權,成為公司最大股東。
2021年3月,李寧發佈公告宣佈,非凡中國與萊恩資本簽署了協議,有條件認購一目標公司股權,間接持有Clarks品牌。
股權關係圖
據瞭解,目前非凡中國執行董事李麒麟(李寧侄子)任職Clark集團董事長,職業經理人Jonathan Ram任職CEO。
Jonathan Ram曾經擔任美國內衣和運動休閒服飾製造商HanesBrands(Champion母公司)全球運動裝業務總裁,任內實現了其旗下品牌的運動裝業務的增長。
該筆收購,被視為雙贏局面,Clarks將依靠李寧在國內的銷售網絡,進一步釋放增長潛力,李寧則控制了一個百億級的全球鞋服品牌,對其全球化戰略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近幾年來,非凡中國一直在物色合適的收購目標,向潮牌、輕奢領域發力,背后也體現着李寧的商業意志。
2020年,非凡中國完成收購香港本土品牌堡獅龍的控股權,隨后在2021年被重塑為潮牌 「bossini.X」,在國內一、二線城市開設了多家零售店,向休閒服飾領域拓展。
2022年初,非凡中國完成對意大利奢華品牌Amedeo Testoni(鐵獅東尼)的收購,這讓李寧得以進入高端奢侈品領域,並將銷售網絡擴張至歐洲市場。
依靠「買買買」,李寧既拓展了品類,擴張了銷售渠道,也讓外界給其打上了國際化的標籤。事實上,早在2009年,李寧就曾放出豪言,將要在未來十年內實現20%的收入來自海外的目標。
收購海外品牌,是拓展國際化業務最常見的商業動作,李寧也不例外,但這需要雄厚的資本支持。近幾年來,李寧依靠國潮站穩了腳跟,多項指標飄紅,這纔有了底氣開展相關併購。
不管從業績亦或是股市走向看,2018年都是李寧的一個轉折點。
2018年2月7日,李寧在紐約時裝周,上演了一場以「悟道」為主題的T台走秀,憑藉耳目一新的潮牌設計,在時尚圈里的熱度迅速升溫。
同時,李寧持續推出「設計師聯名款」等中高端產品系列,品牌價值進一步凸顯。不到兩年,李寧年營收便突破百億,股價較當時上漲逾300%,實現了現象級的崛起。
那麼,李寧的國際化之路,到底走得如何?
據2021年全年業績公告,李寧營收首次邁入兩百億大關,達到222.76億元,海外市場貢獻了2.96億元的收入,佔比僅為1.3%。
數據有些尷尬,也反映出全球化業務發展之難。
目前,在國產運動品牌國際化擴張道路中,安踏是一個典型樣本。據瞭解,從2009年開始,安踏開啟多品牌戰略,先后收購意大利運動品牌FILA、日本滑雪品牌迪桑特(中國)、芬蘭運動品牌亞瑪芬Ame Sports,形成專業運動(安踏、安踏 Kids)、時尚運動 (FILA、FILA Fusion、FILA Kids)、户外運動(Descente、Kolon Sport、Amer Sports)三大運動品牌羣,營收及市值也是一路水漲船高。
安踏集團多品牌矩陣
經過十余年經營,FILA品牌已成為安踏集團當之無愧的「現金牛」。2021年,安踏總營收達493.2億元,其中FILA品牌收入達到218.2億元,營收佔比達到44.2%,僅次於安踏品牌的48.7%。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年安踏收購的品牌,包括FILA在內,大部分都是其在中國地區的商標使用權和經營權,其在2021年年報中並未提及海外的營收數據。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安踏的國際化併購,實現了向高端市場進階,有機會與耐克、阿迪達斯掰手腕,這便是最大的突破。
除了安踏之外,同李寧一樣,其他運動品牌的國際化之路走得也不算順利。
處於第二梯隊的特步,先后收購海外高端運動品牌「蓋世威」、 「索康尼」在中國內地、香港及澳門的開發、營銷及分銷業務,以及全資收購「帕拉丁」、和「邁樂」兩大海外品牌。
收購三年來,發展情況不盡如人意,單品牌門店數量還不到100家。2021年中報顯示,帕拉丁和蓋世威在特步的總營收中佔比僅為11.2%,較2020年同期的12.5%略有下滑,且目前尚未實現盈利。
2014年底,361°進軍國際市場,目前在海外擁有超過750個銷售點,覆蓋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但據2021年年報顯示,其國際業務僅為0.9億元,僅佔總營收的1.5%。
不同於特步、361°,李寧此次收購的Clarks品牌,年營收在15億英鎊(約合125億元人民幣)的體量,而在收購案進行的兩年當中,該公司財務狀況已大為好轉,2021/2022財年,盈利達到5300萬英鎊,這無疑是個好消息。
財報同時顯示,截至2022年1月29日,Clarks在全球擁有594家門店,員工數量達到6700人,其中400家門店位於中國市場。
據瞭解,正式收購完成之后,李寧將按照以下方向採取發展Clarks(其樂)業務的措施:
第一,提高成本及營運效率;第二,重新定義客户分類及加強品牌建設;第三,審閲分銷策略;第四,重組企業組織;第五,增加在亞洲尤其是中國市場的市場份額。
同時,Victor Herrero身兼非凡中國的非執行董事、堡獅龍的主席兼非執行董事,也是萊恩資本的有限合夥人。公開資料顯示,Victor Herrero曾擔任ZARA品牌亞太地區負責人,后又擔任Guess首席執行官和董事。
在鞋服領域有着如此資深履歷,未來Victor Herrero或可以在李寧的全球化運營上,提供有益的建議。
目前,全球鞋服潮流品牌都在挖掘年輕人的喜好,通過前衞時尚的設計與之產生共鳴,李寧或助力Clarks實現潮流轉型,走出更上揚的業績曲線,而李寧的國際化夢想,或許也將更進一步。(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 | 柳牧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