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原創精選> 正文

拆股或難救特斯拉,保持領先地位靠什麼?

2022-06-14 19:10

作者:Simon

根據上周五(6月10日)特斯拉提交的一份委託書顯示,特斯拉將於2022年8月4日召開股東大會,屆時將要求股東就3:1比例進行拆股的提案進行投票表決。如果順利通過,那麼這將是特斯拉自2020年8月后的第二次拆股。

消息傳出后,特斯拉股價曾在上周五盤中短暫衝高,但最終仍跟隨大市收跌。事實上,本次拆股計劃早在今年3月28日就通過推特公佈,但和第一次拆股期間股價上漲幅度高達60%不同的是,特斯拉股價自3月28日至今,反而跌去了40%。

特斯拉兩次拆股期間走勢 來源:華盛證券

顯然,當下拆股的做法並不是支撐股價走高的良藥。而當下特斯拉麪臨的外部和內部環境,與兩年前也已經明顯不同。時下特斯拉股價自1000美元上方跌至600美元附近,未來面臨的不確定性甚至遠比之前更大。

一、恰同學少年,意氣風發

特斯拉股價的爆發源自2020年3月以后,疫情突襲並沒有影響這位電動車市場霸主的成長。從400美元最高漲到2300美元上方,特斯拉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時間。

也正是在股價飛漲的這段時間內,特斯拉的全球交付量同樣呈現飛躍狀態:2020年Q3開始,特斯拉的交付量爆發式增長逼近15萬輛,隨后持續走高,並在2021年Q2達到20萬輛的里程碑,大約是2020年同期的一倍多。

來源:網絡

這是其他電動車廠商完全不可匹敵的年代:以特斯拉早期競爭對手蔚來汽車舉例,蔚來2020年全年交付僅4萬輛出頭,2021年前7個月的交付量不到特斯拉2021Q2的四分之一。

與此同時,特斯拉股價也佔盡了「天時」:在新冠疫情突襲后,美聯儲迅速採取了寬松政策,在2020年3月連續兩次降息,直接將聯邦基金利率降至0%-0.25%區間。同時,美聯儲在3月26日起將存款準備金率將為零,釋放出無限量貨幣擴大流動性。

聯邦基準利率 來源:tradingeconomics

得益於美聯儲「灌水」,納斯達克指數自2020年3月低點至2021年11月高點,漲幅竟高達133%!在這種「大牛市」下,特斯拉作為正在高速成長且代表未來發展方向的科技公司,投資者們給予了其豐富的想象空間。

當然,這還得益於特斯拉關鍵時刻的「拆股」操作,讓特斯拉股價成功完成了二次起飛。2020年8月時,特斯拉股價已經高達2300美元/股,散户購買的數量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實行1拆5的操作之后,特斯拉股價直接降至400美元左右。蜂擁而至的散户,再度將特斯拉的股票自400美元附近,推高到2021年11月的1200美元關口上方。

彼時市值高達萬億美元的特斯拉,真可謂意氣風發,傲視羣雄。

二、風雲變幻:天時遠去、羣雄畢至

可能讓大多數投資者都沒想到的是,特斯拉和美股的盛宴到2022年戛然而止。

事實上,擊垮美股的元兇——高通脹,在2021年3月就已經開始顯現,但是隨后惡化的形勢卻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數據顯示,美國2021年3月CPI年率環比突然躍升0.8個百分點至2.5%,一舉超過了美聯儲2%的政策目標。但這似乎沒有引發美聯儲過多重視,隨后到2021年12月,該數據飆升至7%。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5月CPI年率已經高達8.6%,是1981年12月以來的最大值。

美國CPI年率 來源:tradingeconomics

疫情以來的超寬松政策、全球供應鏈緊張、俄烏衝突等,都是導致全球通脹水平(特別是美國)走高的原因,而高達8.6%的超高水平顯然是美國經濟不能承受之重。於是美聯儲開始加息以應對通脹,而股市大漲的「水源」——流動性,斷了。

更可怕的是,加息50個基點之后效果並不明顯,更激進加息正在被投資者們所預期,甚至經濟衰退也開始被計價。美股則自高點迅速回撤,納斯達克指數自高點已經跌去超過30%。諸如特斯拉、蘋果等優秀公司,也難逃下跌。

再説回特斯拉,完全屬於它的時代正在遠去:新能源車競爭格局正呈白熱化,特斯拉或再難以保持超預期的增長。

從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車市場——中國説起,本土新能源車品牌如雨后春筍,不斷蠶食特斯拉的市場份額。比亞迪2021年在中國的銷量遠超特斯拉,加上蔚小理、零跑、哪吒、極氪等新品牌也呈噴湧之勢。

比亞迪車展人氣旺 來源:網絡

不僅如此,來自中國的造車勢力也正積極拓展海外市場,蔚來、小鵬、比亞迪等都已經開始進軍歐洲。而在美國本土,特斯拉的競爭對手包括Rivian、Lucid甚至轉型的傳統車企如福特、通用等,他們在研發實力、產業鏈控制上的實力都不容小覷。

可以説,曾經「獨享」市場的特斯拉,正一步一步迎來更多、更強勁的敵人。

三、拆股或無用,特斯拉也需「轉型」

牛市拆股的特斯拉,成就了一段傳奇。但當美股處於現階段的熊市,拆股可能效果並不大,因投資者對於買入股票越發謹慎。

當然,當特斯拉股價再降低30%之后,或多或少會吸引一批投資者,這可能對於近期大幅下跌的特斯拉股價有一定支撐。但美聯儲加息利劍高懸、美國經濟衰退風險不減、競爭對手越發強大的背景下,特斯拉走勢顯然不能太樂觀。

未來即使通脹風險、政策風險均得以消除,股市重回上漲,但特斯拉銷量的領先地位也可能受到更多的挑戰,股價還能重回巔峰嗎?當然,特斯拉仍握有「殺手鐗」——FSD。但根據國外媒體的調查數據看,FSD的激活率並不高,且馬斯克自己也曾承認,當前特斯拉仍沒有完全自動駕駛的能力。

因此,自動駕駛的故事還能怎麼講?面對競爭對手的追趕,何時才能將自動駕駛技術成熟化?而在中國複雜特殊的道路環境下,特斯拉的FSD又能有市場嗎?這些都是投資者未來買入特斯拉股票可能需要考慮的問題。

一旦汽車銷量領先優勢丟失,特斯拉要維持當前估值恐怕非常困難。因此特斯拉已經開始了它的下一次領先之旅——機器人。

來源:網絡

特斯拉試圖用更先進的技術,將智能化從「車」轉移到「人」,以幫助人類完成更加複雜的工作,而並非僅僅滿足於交通。

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特斯拉機器人服務於人類的各個領域,屆時特斯拉的股價,你認為又會是多少呢?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