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06-07 20:44
上周外網發出消息,華爾街分析師預測強生或將收購波士頓科學。
其理由是:強生2023年剝離其消費者健康板塊后,或將通過收購來補強MedTech(醫療)業務,而波士頓科學可能是一個不錯的標的。
截至目前,兩家公司均未對此事作出肯定性迴應。
強生與波士頓科學,同是全球醫療器械領域TOP 10的選手,又同是心血管耗材領域的巨頭,這次的預測之所以引起行業廣泛關注,不光因為兩家企業的「頂流」光環,還事關一段塵封幾十年的「恩怨情仇」。
1995年底某個傍晚,波士頓著名的Locke-Ober餐廳三層,維多利亞式的豪華會議廳里坐着彼時強生公司CEO Ralph Larsen和波士頓科學創始人兼CEO Pete Nicholas,Ralph試圖勸説Nicholas賣掉波科公司。不知這頓晚餐竟發酵到了2022年。
Nicholas顯然不想出售公司,開出的價格高達其收益的45倍,遠高於波士頓科學當時70億美元的市值。拉爾夫表示,如果不能收購波士頓科學,強生就將收購全球支架鼻祖Cordis。
1996年,強生下屬公司發動了對Cordis的敵意收購,獲得其心臟和動脈支架、電生理等產品,併成為波士頓科學在心血管市場的直接競爭者。
或從那時起,強生和波士頓科學就徹底翻了臉。此后更是變成了一連串的訴訟和反訴訟,控訴的罪名從「竊取專利」到「劣質製造工藝」甚至「欺詐」。
1997年,波士頓科學首款支架Nir上市。同年,美國廠商Guidant也推出其第一款支架,因為優於強生支架的性能以及優惠的價格,幾周內就從強生那攫取70%的市場。
至此,心血管支架的春秋戰國纔剛剛拉開帷幕。
藥物洗脱支架時代:
2003年,Cordis的雷帕黴素藥物洗脱支架Cypher上市,成為全球第一款冠脈藥物洗脱支架,開闢了冠心病介入治療新紀元。
通過在裸金屬支架上粘貼藥物塗層,將藥物直接「藏」在支架上,因此藥物洗脱支架無需在植入后再口服雙抗藥物來控制血栓形成。
2004年,從心血管公司Angiotech獲得藥物使用許可的波士頓科學,推出紫杉醇洗脱冠狀動脈支架Taxus,開始和強生共同競爭藥物洗脱心臟支架這一藍海市場。
彼時,每個藥物洗脱支架價格約為2600美元,是裸金屬支架的三倍;淨利潤率更是達到驚人的45%。強生、波士頓科學一時間在心血管領域一度二分天下,然而這一局面並未持續很久。
2006年,華爾街的目光聚焦在一起心血管領域最著名的併購案,事關初代支架廠家Guidant的未來歸所。
強生與波士頓科學應聲而上,為收購Guidant進行了火拼。
最后,波士頓科學以270億美元(高出強生30億美元)的價格攬得美人歸,獲得Guidant的植入式去顫器和心律調節器系列產品業務。收購完成后其規模一度凌駕於美敦力之上,成為全球最大的心血管器械廠商。
此外,后來者雅培在這場收購中收穫不菲——不僅包括Guidant的心血管支架業務,藥物塗層支架和工廠,還包括更重要的無形資產——Guidant部分管理團隊。
其中John Cape是推動藥物洗脱支架的核心人物,他此后成爲了雅培心血管業務高級副總裁,一路帶領雅培心血管發展第四代支架技術而獲得成功。
2006年,雅培推出新一代藥物洗脱支架Xience V,繼而加入波士頓科學、強生、美敦力戰局。
此后,慾求不滿的強生開始了長達十年針對波士頓科學和雅培的訴訟。其認為,正是因為Guidant的泄密,雅培與波士頓科學才能就Guidant部分業務的剝離和融資達成協議,無需經過反不正當競爭監管機構審覈,致使Guidant與強生毀約。
自那以后,強生的心血管業務開始走向下坡路——Cordis業務開始一蹶不振,沒有再推出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
2015年5月,強生與Cordis不得不作出「分手」的決定——以20億美元的價格被賣給美國醫藥商業巨頭康德樂(Cardinal Health)。自此,強生完全退出心血管支架市場。
Cordis命運多舛,2021年3月,康德樂又將其以約10億美元出售給美國私募機構Hellman&Friedman (H&F)。
截止目前,全球心血管支架領域以波士頓科學、雅培、美敦力為頭部梯隊。
2021年8月,強生CEO Alex Gorsky在掌舵近10年后卸任,把帥印交給長期副手Joaquin Duato。
新官上任三把火。2023年,強生將剝離消費者健康業務,但目標仍是維持住超800億美元的規模體量,併購是最簡單直接的選擇,那麼併購的發力方向如何選擇?
相比製藥業務,新強生醫療器械業務略顯落后——2021年,兩者之間約有250億美元左右的差距,器械業務體量僅為製藥業務的1/2。
再細分來看,強生醫療器械業務之中,骨科、外科、眼科都位居全球領先地位,唯獨曾經叱吒風雲的心血管領域拖了后腿——如今能拿得出手的只剩下電生理,想要彌補這個差距,併購波士頓科學的確是一個快速、高效的選擇。
在過去五年里,強生在醫療器械方面的併購投資大約100億美元,但大部分交易都是中小型交易。
2022年1月,強生首席財務官Joseph Wolk告訴媒體,鑑於經歷2021年二級市場動盪后許多醫療科技公司的市值下降很多,強生認為正是收購的好時機。4月的投資會議上,其CEO也表示,強生對於收購標的的規模沒有限制。
的確,從波士頓科學角度來看,其目前市值略低於590億美元,與三年前相差不多;因此眾多華爾街分析師纔會認為其會開放高溢價的買家。
強生心血管業務僅限於電生理和神經血管產品,而波士頓科學的電生理僅佔其銷售額的4%,沒有神經血管產品。
經過多年發展,波士頓科學的心血管業務在各細分領域已非常不錯:左心耳封堵器(第一)、冠脈支架(第一)、心臟節律管理(第二)、TAVR(第三)、電生理(第四)。
而強生的電生理恰是全球第一(雅培第二、美敦力第三)。這樣的聯合或將有1+1>2的效果。
* 數據來源於公開財報、波士頓科學JPM 2022演講
此外,波士頓科學CEO Mike Mahoney在過去10年里領導了公司業務的多樣化。目前心血管產品佔比41%;內外科業務(包括內窺鏡等)佔比31%;節律管理與神經系統佔比28%;而這些都可以與強生醫療的管線形成協同效應。
同在醫療器械行業,業務還有些許重合,難免存在人才之間的相互流動,而一些重要高管職位的複合性背景,為強生與波科的「強鏈接」創造了更多想象空間。
比如波科現任CEO Michael Mahoney,2011年入職,此前就擔任強生醫療設備和診斷部門全球主席。
除此以外,波士頓科學現任眾多高管此前也都來自強生,比如:
中國方面,情況同樣有所"雷同":
原波科介入心臟病亞太、中東、非洲市場總監Dorothy Wang,此前在強生醫療眼科任亞太負責人。
2019年,波士頓科學與強生的陳年法律訴訟基本解決,為進一步的動作鋪就了可能:
若此次併購猜測化為現實,那麼將促成近10年來醫療器械領域最大的併購事件,強生也將直接跳出與雅培、美敦力的拉鋸戰,就此改寫全球醫療器械行業排名格局。
從製藥領域近幾月頻頻發生的大宗併購來看,后疫情時代,醫療器械領域的大併購也可期待。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MedTrend醫趨勢」(ID:Trendhc),作者:更多資訊👉,36氪經授權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