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06-01 11:45
中華網財經6月1日訊 中華網財經瞭解到,據港交所文件披露,威馬控股有限公司(下次:威馬汽車)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書,聯席保薦人為海通國際、招銀國際、中銀國際。去年威馬汽車收入為47.43億元人民幣,按年增77.5%,但虧損擴大至82億元人民幣,經調整淨虧損為53.6億元人民幣。
威馬汽車成立於2015年,招股書顯示,2021年公司電動汽車銷量為44,152輛,較2020年翻了一倍多。根據灼識諮詢資料,威馬汽車2021年電動SUV銷量在中國主流市場所有純電動汽車製造商中排名第一,2021年電動汽車銷量及智能電動汽車銷量均在中國主流市場所有本土汽車製造商中排名第三。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自2018年9月推出首款車型以來,威馬汽車已累計出售83,495輛電動汽車。於往績記錄期間,電動汽車的銷量大幅增長,由2019年的12,799輛增至2020年的21,937輛及2021年的44,152輛。
威馬汽車最先開發的是SUV車型,包括EX5、EX6及W6,已開發E5及M7等轎車。根據灼識諮詢資料,W6是全球首款也是唯一一款通過其在家庭或工作地點指定停車位自動代客泊車或記憶AVP功能實現L4級自動駕駛功能的大批量量產電動汽車車型,也是中國電動汽車行業首款可以通過SOA賦能用户自定義場景(即適用於一系列車輛功能的保存設置)及加速軟件開發的大批量量產車型。M7預計於2023年搭載自主研發的L4級AVP,其硬件已配置為未來可支持L5級自動駕駛功能。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按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累計銷量計,平價智能電動汽車EX5,在中國主流市場上仍是銷量第一的電動SUV。E5具有智能功能的升級版E5Pro利用C2M平臺為用户提供多種定製解決方案。EX6具備卓越的后排通過性,搭載CleanPro技術,2023年開始推出配置Caesar—下一代底盤平臺—的SUV、轎車及MPV新車型。
共有621家合作伙伴門店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威馬汽車共有621家合作伙伴門店(包括397家威馬體驗館,180家威馬用户中心及44家威馬星創中心)。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威馬汽車在北京及上海擁有三個直營展廳試點。主要將威馬體驗館(包括自有及合作伙伴門店)用作展廳,並主要從威馬用户中心及威馬星創中心(目前由合作伙伴門店組成)交付的車輛。
2021年營收47.43億 虧損擴大至82億
財務數據方面,威馬汽車總收入由2019年的17.62億元增長51.6%至2020年的26.71億元,並由2020年進一步增長77.5%至2021年的47.43億元。
淨利潤方面,2019-2021年,威馬汽車淨利潤分別為-41.45億元、-50.84億元、-82.06億元,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威馬汽車虧損擴大至82億元人民幣,經調整淨虧損為53.6億元人民幣。
九成以上收入來自車輛及部件銷售
細分收入構成上,威馬汽車絕大部分收入來自車輛及部件銷售,分別佔2019年、2020年及2021年總收入的97.7%、93.5%及90.6%,收入增加主要是由於汽車銷售收入增加。威馬汽車同時向傳統汽車公司銷售汽車監管積分獲得收入,通常於出售電動汽車后的下個年度獲得汽車監管積分。此外,小部分收入來自其他產品及服務。
去年銷售成本暴漲74.5%至66.9億
銷售成本方面,威馬汽車銷售成本由2019年的人民幣27.88億元增加37.5%至2020年的人民幣38.35億元,並由2020年進一步增加74.5%至2021年的人民幣66.9億元,公司解釋為銷售成本增加主要是由於電動汽車銷量增加。
毛損率有所改善下降至41.1%
招股書顯示,威馬汽車毛損率有所改善,由2019年的58.3%下降至2020年的43.5%及2021年的41.1%。公司表示,儘管收入於往績記錄期間大幅增加,但由於業務仍處於早期發展階段,因此於同一期間產生毛損。
再來看幾個主要財務指標,2019年-2021年,威馬汽車毛損率分別為(58.3)%、(43.5)%、(41.1)%;同期間,淨虧損率分別為(235.2)%、(190.3)%、(173.0)%,經調整威馬汽車淨虧損率分別為(229.5)%、(158.1)%、(113.1)%。
而截止2021年12月31日,威馬汽車年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41.56億元。
研發人員1,141人佔比28.9%
截至2019年、2020年及2021年12月31日,威馬汽車分別擁有2,639名、2,899名和3,952名員工。招股書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威馬汽車擁有1,141名研發人員,佔不包括藍領工人的員工總數的54.1%。截至同日,近91.0%的研發人員擁有本科或以上學位,許多研發人員曾在華為、小米、VIVO和阿里巴巴等領先科技公司以及上海通用汽車、豐田、日產、福特、吉利、長安汽車、比亞迪和上汽集團等汽車製造商工作。
研發費用佔比下滑至20.7%
此外,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威馬汽車研發費用分別為8.928億元、9.921億元及9.812億元,分別約佔相應期間總收入的50.7%、37.1%及20.7%,威馬汽車在成都、上海和温州擁有自己的研發中心,整體研發開支包括設計及開發開支,研發人員的僱員薪酬,包括工資、福利及獎金以及以股份為基礎的付款開支;折舊及攤銷開支,主要與研發設備及軟件有關;測試費用,與新的或升級車型及汽車開發平臺的測試及驗證有關;及其他,包括與研發項目相關的差旅及雜項開支。
去年五大客户收入佔比43.4%
客户方面,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威馬汽車來自五大客户的總收入分別為人民幣7.15億元、9.924億元及人民幣20.599億元,佔於該等相應年度總收入的40.6%、37.2%及43.4%。截至2019年、2020年及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來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分別為人民幣3.207億元、3.203億元及8.152億元,佔於該等相應年度總收入的18.2%、12.0%及17.2%。
被吉利集團控告指稱侵犯商業祕密索賠21億
法律訴訟方面,招股書披露,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威馬汽車作為被告與吉利集團存在若干正在進行的訴訟。其中,在一項向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提起的訴訟中,吉利集團指稱威馬汽車侵犯其商業祕密,申索賠償約人民幣21億元及其產生的相關訴訟費用(商業祕密糾紛)。在向上海知識產權法院提起的其余訴訟中,吉利集團主張擁有威馬汽車所持有的27項註冊專利及兩項專利申請的所有權,並向威馬汽車申索賠償約人民幣116萬元及其訴訟費用(知識產權糾紛)。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商業祕密糾紛及知識產權糾紛的一審審理均已結束,判決可能隨時作出且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預計將於2022年底作出。
召回事件賠償用户1.15億
招股書披露了一起召回事件,起因為由於第三方生產和供應的電芯存在質量問題,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威馬汽車基本上召回了2020年6月至9月期間生產的受影響的1,282輛EX5汽車,並更換動力電池。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已完成所有必要的更換,並結清了與此次召回事件有關的所有款項。質量問題主要是由於第三方供應商在生產電芯的過程中包含某些雜質,可能導致電路短路和熱失控。於2020年底,威馬汽車就此次事件中產生的部分開支自該供應商處獲得人民幣7300萬元的賠償。2020年就此次召回向用户支付的賠償淨額約為人民幣1.15億元。
雅居樂集團、百度是股東
股權結構上,招股書顯示,創始人沈輝及其妻子王蕾持股30.82%,雅居樂集團持股6.46%,百度公司持股5.96%。
威馬汽車此次IPO募集資金將用於研發車輛開發平臺及下一代智能電動汽車;用於擴大銷售及服務網絡及品牌推廣活動;用於生產相關投資;用於償還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銀團貸款總計人民幣13億元;用作一般公司用途及營運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