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05-31 08:59
來源:六里投資報
據媒體報道,茅臺冰淇淋於5月29日起在線上平臺和線下貴陽旗艦店全面開賣,著名投資人段永平在被問及看法時,直言不諱地評價:
他本人直覺上覺得這不是個好產品,而且感覺太發散了。
段永平進一步説,公司有實力做任何嘗試,但希望一旦發現不對要能儘快收手。
茅臺和蒙牛此前簽署了合作協議,目前生產三款茅臺冰淇淋,有青梅煮酒、經典原味和香草口味,價格分別為59/66/66元,5月29日將在線上i茅臺和線下貴陽旗艦店正式開賣。
據稱,通過時尚的冰淇淋,讓更多年輕人「喝上」第一口茅臺酒,有益於品牌活化、培育年輕消費羣體。
不過,對這一跨界產品也有不同看法,還有人翻出了早年段永平對茅臺如何保持競爭力的評論:
作為第一位與巴菲特共進午餐的中國人,加上他在投資生涯上的成功,段永平被認為是中國最早的價值投資者,並在投資圈享有一定的聲望。
在段永平的職業生涯中,作為企業家,他創立過小霸王、步步高等家喻户曉的國民品牌,作為投資者,在互聯網泡沫大跌時抄底網易,也創造過5年50多倍的神話。
在投資上,段永平可以説是巴菲特芒格的忠實擁躉,而且他樂於與股民分享他的認知。
尤其是今年市場大跌后,他抄底騰訊,加倉茅臺都曾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和熱議。
投資報精心整理了段永平最新分享的投資觀點和小故事,分享給大家。
有實力做任何嘗試,
但希望一旦發現不對要能儘快收手
1. 對一個公司而言,去找到(開發)能夠長期滿足用户需求的產品就是做正確的事情。
如何找到,是如何把事情做對的範疇。
我對**冰激凌沒看法,我喜歡香草冰激凌。直覺上覺得這個產品不是個好產品,而且感覺太發散了。
**有實力做任何嘗試,但希望一旦發現不對要能儘快收手。
2. i茅臺這個主意非常好,用户至少知道上哪里去買真酒,應該給管理層一點掌聲!!!
道理上來説,供求平衡的價格是比較接近合理的,目前這種中籤率説明茅臺零售價不是很合理。
希望i茅臺的量會慢慢佔到主流,這樣能夠平滑地解決很多矛盾。
3. i茅臺真的是個蠻好的主意,假以時日應該可以解決目前茅臺面臨的一些棘手的問題。
不知道需要多久,但似乎已經有辦法了。我猜五年內應該就可以了吧?
而且,這麼多人每天刷,廣告費可以省大了去了哈。
4. 也許以后就可以叫電商茅臺了,感覺茅臺是有資格這麼做的!
西南航空公司的機票好像就是隻在自己的網站賣的,省下很多中間的費用,和用户的溝通也更直接。
茅臺要完全過渡到電商不知道行不行,畢竟有很多歷史的因素在里面,但慢慢過渡到大比例在網上賣,想不出有什麼不可以的吧?
老巴不是基金經理,
基金經理做不了價值投資
5. 細節很重要但無法預估。
企業文化好,其實就是犯錯的概率低而已。所以這其實是道概率題。
我只關注那些我容易搞懂的,比如蘋果,比如可樂,所以這十幾年我也就看懂了很少的幾家公司。
6. 2018年5月25號,我跟老巴有個晚餐,席間他説到他曾經喝的是百事而不是可口可樂,因為百事當時的價錢只有可樂的一半。
稍后我們談到蘋果時,我説我認為蘋果的護城河比可口可樂寬,因為iPhone的平均售價是肯定高過安卓手機一倍的,但安卓基本上搶不到iPhone用户。
我們聊蘋果的時間總共不超過兩分鍾,四年過去了老巴依然記得,説明這個觀點給他印象比較深哈。
7、我猜巴菲特對「蘋果的護城河比可口可樂的寬」這個觀點肯定也是印象深刻的。
其實,你要找出10個以上比目前活下來的智能手機的商業模式好的公司,可能是非常困難的。
8、老巴不是基金經理,基金經理做不了價值投資的。因為基金經理會受投資人影響,老巴不會。
10. (最近的伯克希爾股東大會,訪談中巴菲特提到,其實還認識另外一個人,那個人賣的手機跟蘋果一樣多)
今天晚餐見到老巴了,可能説的確實是我。
今天晚餐我去早了,結果餐廳里只見到老巴和芒格。老巴把我介紹給芒格:
這是平,他賣得手機跟蘋果差不多多,沒他我可能就不會買蘋果。
當時可是嚇了我一大跳啊,玩笑不能這麼開吧(我們聊蘋果的時候他已經買了蘋果了)。
然后他指着我又説:「他説蘋果比可口可樂好」(我確實説過),
説話的時候手里拿着可樂,也不知道他到底是不是同意我的觀點,哈哈。
我覺得老巴採訪時説,他認識的那個人也賣很多手機的時候,感覺是在説蘋果厲害,但我也是高興的。
補充一點,芒格體力真好,也真是喜歡説話,兩個多小時沒停過。98了,厲害!
不懂的公司不要買,
一直沒下手買ZOOM
11、我很喜歡Zoom這家公司的文化,也很欣賞the founder and CEO Eric。
但是,我一直沒能下手投資Zoom,因為一直無法理解這家公司的估值。
其實在Zoom不到100塊的時候,我就開始關注Zoom了,但沒能想透10年后這家公司到底會是什麼樣子。
投資就是這樣,搞懂一樣東西還是需要一些緣分的。
12、今天清空了臉書,算是賺了不少。
由於自己不用它的任何產品,所以對FB的理解一直沒達到很透徹的地步。
最近一段時間,抖音就把他嚇成這個樣子,説明他可能還是有弱點的。
我的賣出也符合「對自己不夠了解的公司,漲了也想賣跌了也想賣」的情況。
13、比特幣不產生現金流,無法評估,屬於不懂不碰的範疇。
同理,我也不會投資名畫,郵票,古董,郁金香……,自己用的不算投資,雖然也可能會賺錢。
14、市盈率是倒后鏡,不能作為能不能投的標準。
關鍵是未來的盈利能力,看不懂的再低也別碰。
用10年以上的眼光看問題
會讓問題簡單很多
15、老巴推薦買S&P500的説法已經有些年頭了。
我也一直有點買S&P500的想法(還沒買過,想法有些年頭了),但優先順序在蘋果,Google,BRK(伯克希爾哈撒韋)后面。
如果未來某天,大跌到遍地是黃金,但不知道哪個是雷的時候,我會優先考慮S&P500。
幾年前我有個朋友曾經問過老巴,BRK未來還能比S&P500表現好嗎?
他説不容易,可能能夠好一點點。
我朋友還説他買了一點BRK,老巴説:我們不會讓你虧錢的。
16、今天買了點騰訊和阿里。
商業模式好的公司,好的價錢總是有吸引力的。
用10年以上的眼光看問題,會讓問題簡單很多。
拿着茅臺比拿着現金存在銀行要好
未來現金流折現那只是個思維方式
17、(關於蘋果)前些年,一直有人在説,樹不會長到天上去的。
他們是對的,樹確實不會長到天上去,但這不會影響蘋果的成長。
18、我們最近又買了點(茅臺)。
和大家看到的任何消息無關,甚至和股價也沒有關係,只是正好有點多余現金。
總覺得從看10年的角度,拿着茅臺比拿着現金存在銀行要好一點點。
19、我們早年經常提性價比,直到我有一次跟一箇中國通的日本人談合作,説到我們的產品性價比高時,對方很困惑地問道,什麼是性價比?
我當時就愣了一下,覺得日本人的詞典里,似乎是沒有性價比這個東西的。
之后又花了很久才悟到,「性價比」實際上就是性能不夠好的藉口啊。
我希望我們公司不會再在任何地方使用這個詞了。
20、未來現金流折現那只是個思維方式。芒格説他從來沒見巴菲特算過。
我其實也沒認真算過,從來都是毛估估的。
姚明往那里一站,誰都能看出來他比我重,難道還要用磅秤后才知道?
安全邊際是對公司的理解程度,
挑能看懂的公司里,商業模式最好的投
21、很久以前,我有個朋友賣了一萬多股蘋果(分股前,已經賺了很多),買了一套房子。
我當時説,最好不要這樣想,不然你會覺得房子很貴的。
后來他告訴我,當時沒明白,后來發現房子確實很貴。
22、今天有朋友説他賣了些蘋果,但如果掉下來,不排除還會再買回來。
這個就是我説房子很貴的那個朋友。有點意思。
23、(關於中國忠旺)講個真實的小故事吧:
大概差不多快10年前了,公司的同事或者説朋友們告訴我,弟兄們買了很多這家公司的股票,麻煩讓我看下這家公司。
於是我確實飛過去看了這家公司,還和劉忠田以及路長青晚飯了(路好像只是在等我們,沒有加入晚飯)。
回來后我告訴弟兄們:我覺得這家公司商業模式一般,企業文化一般,大家賣了吧,無論虧賺,換茅臺或者蘋果或者騰訊都應該更好啊。
當時忠旺股價在3塊左右。
大部分人很快就換了,但確實有人不捨得換,總是説,會有機會的、會有機會的。
一轉眼這麼多年過去了……,機會成本剛剛的。
24、看到商業模式不好,就像刮獎刮到一個謝字,
還要繼續往下刮嗎?
25、(被問及企業文化好、但生意模式一般的公司能不能投)
這是個機會成本問題,
你總是挑你自己能看懂的公司里面,商業模式最好的投。
如果你覺得商業模式一般的潛臺詞,就是你知道有更好的,那你為什麼要放着更好的不投,去投一般的呢?
從10年20年的角度看,投商業模式好的公司總是舒服的。
26、我對安全邊際的理解是對公司的理解度,而不是股票短期的價格波動。
對一個偉大公司而言,有時候一點點價格差別,10年后看都不是事,但因為差那點價格而錯過一個好公司,就可能是大事了。
27、(被問及拿着偉大公司的機會成本問題)
只要你賣掉你手里的「偉大公司」,你早晚就會明白機會成本有多高。
如果pdd最后無法盈利,
那價值最后就會是零
28、我能看懂的公司非常少,虧錢的機會也非常少,最后的結果自然是不錯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A股里我從若干年前就基本只拿着茅臺,
腦子里總是想着10年后茅臺會怎麼樣,所以也容易拿得住,回報也不錯。
我並不在乎別人這一時期賺了多少錢,我只考慮自己的機會成本。
29、很多年前,我看見一個$500/小時的律師,在用一個三代前的iPhone,我問他使用情況,他説沒啥問題,就是稍微慢一點而已。
我説假如每天你多花一分鍾在手機上,一年的成本是多少?
然后他説,是哦,我得趕緊換。
對很多人而言,時間其實是比錢值錢的,但很少有人去理性想這個事情。
30、「不賺錢的生意,多少營業額都是沒用的。」 這個觀點有啥問題嗎?
如果你打算買下整個公司,你就會明白的。
當然,這個指的是公司的整個生命周期,和某個公司沒有關係。
比如,如果pdd最后無法盈利,那這個公司的價值最后就會是零。
發現錯的事情就馬上停止,
不管多大的代價都會是最小的代價
31、做企業,必須有平常心。
我認為企業最重要的是安全,而不是像某些人説的要做多大。
大是自然而然的發展過程,包括利潤。企業的利潤也是一個過程!
32、你不能把利潤作為最大的追求目標。
如果這樣的話,企業就會變的唯利是圖。企業賺了不該賺的錢,會傷害你的未來的。
企業應該有利潤之上的追求。
利潤之上的追求,指的是把消費者需求放在公司短期利益前面。
33、老巴説他是個偉大公司的收藏者。我覺得Disney應該是個可以被收藏的偉大公司。
人都會犯錯的。老巴曾經有過5%的Disney,但賺了500萬就賣了。老巴説偉大公司是不應該賣的,但他是在説這句話之前很多年賣掉的。
34、經營企業和投資一樣,少犯錯很重要。
但所謂少犯錯不是通過什麼都不敢做實現的,那叫裹足不前。
35、少犯錯是通過堅持做對的事情來實現。
而所謂堅持做對的事情、是通過發現是錯的事情就馬上停止,不管多大的代價都會是最小的代價。
stop doing list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