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05-30 22:47
又一龍頭房企做起了獵頭生意。
近日,市場消息稱該龍頭房企成立人力資源服務子公司,「把招聘、培訓單獨拉出來,要接外部單子」,並已開始對外尋求合作。天眼查顯示,這家子公司實際上早在今年1月份便已成立,經營範圍確實涵蓋獵頭公司的多項基本業務,包括人力資源服務、業務培訓、市場調查和職業中介活動等。
時代財經從官方渠道獲知,這家子公司的前身是這家房企的人力資源管理中心招聘、培訓、SSC共享板塊,這也是它獨立成為子公司后的三大業務板塊,而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正是該房企原人力資源管理中心組織發展部副總經理。
一般而言,房企需要中高端人才、特殊人才或公司着急用人時,會通過第三方獵頭公司進行招聘。不少房企經過二三十年的發展,內部擁有完善的人力資源體系不讓人意外,但將相關體系裝入子公司進行市場化獨立經營,卻非業內的普遍現象。
捲起來了,龍頭房企盯上獵頭生意
根據該房企人力子公司產品手冊,該公司「可承接全集團的人力資源服務」,而「全集團」包括房地產上市公司及其下屬子公司、核心聯盟企業。其中,「核心聯盟企業」指的是這家房企的教育集團、物業管理公司、酒店集團、長租品牌、建築設計院和園林景觀公司等。不過,業內人士向時代財經指出,其中的招聘業務實際上有在對外接單。
在此之前,已有萬科先行試驗。2019年11月,萬科將集團的財務共享中心和人事共享中心子公司化,成立了「祥盈企服」,由萬科旗下物管公司萬物雲全資控股。天眼查顯示,祥盈企服的經營範圍同樣覆蓋獵頭公司的多項基本業務。然而,去年6月份萬物雲CEO朱保全特地發表文章向外界澄清「萬科並沒有開獵頭公司,也不會開獵頭公司」。
朱保全在文中透露,「由內及外,祥盈企服會聚焦藍領招聘」,他認為這是萬科被誤會為成立獵頭公司的原因,「為行業內提供招聘服務跟傳統的獵頭公司還不是一個概念,沒有哪家獵頭公司首年的招聘任務就是交付10萬人,祥盈企服做的是行業級的招聘服務、人力資源服務、職能共享服務,致力於成為一流的企業服務運營商」,當時朱保全表示還未知「對外輸出是否能成功」。
迴應成立祥盈企服的原因時,朱保全稱「隨着業務越來越複雜,組織必須與戰略匹配」,而在2019年萬科對人力資源板塊進行過兩次升級。
據朱保全介紹,萬科物業先是啟動了職能管理垂直化變革,也就是將中后臺人力、財務、綜合(含行政與採購)部門從各地的城市公司抽離並由本部成立的「公司服務中心」做垂直管理,拉通屬地差異、沉澱專業能力、做到全國層面的資源集約與共享,從而「解決了屬地重複建設與專業能力不足問題,順便也解決了各業務單元間壁壘問題」。隨后,在垂直管理的基礎上啟動職能業務化嘗試,將原公司服務中心升級為「企業服務事業部」,即「祥盈企服」公司,嘗試將職能轉變為業務、將管理轉變為服務。
「藉助這一內部市場化的運作方式,倒逼職能部門提升效率和服務水平,僅僅這一舉措,就使得當年(指2019年)三個職能條線的管理效率提升了20%」,朱保全表示。
裁員潮下,人力子公司化邏輯生變
不過, 多名獵頭向時代財經指出,房企將原本不盈利的板塊通過成立子公司的方式進行市場化,更多地是出於「降低成本」的目的,提高效率和服務水平並非唯一考量。
其中,一名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的資深從業者李媪(化名)分析道:「假設一家房企有10萬名員工,管理層佔30%,也就是3萬人,每年管理層流動需要獵頭幫忙補充1/3,也就是1萬人,而每個人需要支付的獵頭費佔到了年薪的22%,房企自己開設一家人力公司就能把獵頭費省下來,肯定比外包給別的獵頭公司划算,如果做得好,甚至還能對外服務」。
時代財經瞭解到,一般而言,房企需要中高端人才、特殊人才或公司着急用人時,纔會通過獵頭公司進行招聘,獵頭公司收費標準為所招聘人員年薪的20%-30%,而需要啟用獵頭的管理人員年薪往往動則成百上千萬,這對於房企而言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地產獵頭雷蕾(化名)告訴時代財經,將人力資源服務板塊子公司化的房企不止上述兩家,就其經驗而言,房企在成立人力子公司后仍會與獵頭公司合作,只不過合作方式會發生變化,「提高用獵頭招聘的職級,舉個例子,某些級別以下是明確不允許用獵頭,某些房企甚至要求獵頭推一送一」。
此外,獵頭行業資深從業者、自媒體地產一品塘合夥人向時代財經補充道,將人力資源板塊子公司化后,「它也是一個盈利體系,這樣可以把社保、公積金等多項內容外包給自己的人力資源公司,甚至人員編制也可以外包,從而減少地產公司的編制,提高效能」。
他認為,這是萬科成立祥盈企服的核心價值所在,但他表示,在房地產行業低迷與裁員潮爆發的當下將人力資源板塊子公司化,這樣的邏輯卻不一定成立,「如果放在行業擴張的時候,比如2015年,那絕對是搶獵頭的生意,但現在生意已經沒有了,這件事在獵頭圈沒有引起太大的關注了,因為很多人也已經不做地產了」。
根據智聯招聘發佈的《2022房地產行業人才市場分析報告》,在2021年偏緊的政策環境與走低的市場需求中,房地產從業者的離職比例達到28.8%,但小於全平臺35.9%。其中,25歲及以下者佔比37.8%,排名第一。
而在2022年春節后開工第一周,房地產行業招聘職位數同比減少29%,降幅高於全行業的4.5%。智聯招聘調研數據顯示,對於未來,57%的從業者對房地產行業的發展「信心不足」,13.6%的從業者則表示「毫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