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05-29 10:50
雷沃谷神無人駕駛高效收穫、智能雷沃無人拖拉機馳騁阡陌、秸稈打捆機以廢創「金」、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近日,在安徽亳州舉辦的安徽省機械強農「三夏」農機化技術與裝備現場會上,濰柴雷沃多款無人智能農機駛進田間同台秀技,詮釋農業機械化由大向「強」智慧發展的新浪潮。
在活動現場,工作人員輕點手機屏幕,雷沃谷神GM100小麥機開始按照既定路線進行無人收穫作業,收穫、調頭、轉彎、卸糧一氣呵成,頃刻間顆顆飽滿的麥粒便從卸糧筒裝入了運糧車。完成收穫后,搭載無人駕駛系統的雷沃歐豹拖拉機掛載雷沃圓捆機進行無人打捆作業,將秸稈打包成捆后回收利用,既能減少焚燒污染,還能增加農户收益。緊接着,兩臺雷沃歐豹MW2104-6拖拉機分別搭載深松機與深翻機進行無人耕整地作業,優化土壤耕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通過手機屏幕能清楚地看到機器的運行和工作狀態,並且保持與實際同步顯示。
濰柴雷沃智慧農業研究院技術人員介紹説,無人駕駛相對傳統模式有着明顯優勢,首先是大大提高了作業精度,在耕、種、管、收等方面定位精度控制達到了釐米級別;其次是作業效率明顯提升,確定好了相關參數,只需在屏幕前觀察機械運行情況即可,大大降低了人工負擔,機手一般連續長時間作業會出現疲憊,而在無人駕駛狀態下機器可以連續24小時作業,排除了機手疲憊以及夜間視線不好等因素的影響。一個上萬畝的大型農場正常需要十幾名機手,採用無人駕駛技術只需要一兩名操控人員即可。
只聞機器聲,不見農人忙。在濰柴雷沃智能化、數字化等技術的加持下,一部手機即可輕松遙控完成作物收穫,秸稈打捆等耕種管收全程無人化作業,從會種田到慧種田,真正讓「汗水農業」蜕變為「智慧農業」。
在機收減損大比武場地,4台雷沃谷神GM100小麥機整裝待發,加長三段複合滾筒與專利清選負荷調節裝置,輔以強勁動力帶來的高效優勢,讓雷沃谷神小麥機成為減損領跑者。
今年五十歲的劉計劃榮獲亳州賽區「優秀機手」榮譽稱號。談到獲勝的祕訣,他分享説:「一是要掌握好機器行進速度,時速控制在5—10公里,根據小麥的乾溼程度適時調整,乾燥就快點,濕就慢點,這樣糧食的損失率更低;二是割台高度要保持在15釐米以下,有利於下一步的玉米播種;三是駕駛機器的優勢,雷沃谷神GM100採用雙篩模式,拋灑率少,清潔度也更高,能把糧食損失降到最低,相比以前,這款機器採用無級變速,開起來不累人,割得也快,一天就能輕松完成200畝地,效率真的高。」(葉鵬 姚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