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05-25 18:19
冒牌的比正牌的賣得還貴。
作者 | 鍾升
在遙遠的未來,人們被圈養在城市里,不允許跨出城市一步。對外界的大自然,人類「只可遠觀不可褻玩」;
城市邊界是高壓電磁圍牆,對靠近生物進行電擊麻痺,天空更有衞星對城市邊界進行監視;
古代人類捕獵吃肉是未來人類完全無法想象的事情。
養育人類數千年的土地被退耕還林種滿植被,牧場也由於環保問題税負越來越重,乃至最終被全面禁止;
取而代之的是城市的高樓大廈里一層層、一排排長在營養液里,經人造光線加速光合作用,快速生長的各類可食用植物;
以及為滿足人類的口腹之慾,將部分豆類植物與其他配料混合,模仿肉類深加工為植物基仿肉。由於大部分人類沒有品嚐過真正的肉,所以對此也並不反感。
這雖然只是風雲君腦海中的一時幻想,但植物肉在未來會成為人類的主要食材,還是會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呢?
今天的主角,別樣肉客,或Beyond Meat(BYND.US),就是未來可能為人類被「圈養」做出關鍵貢獻的一員。
公司成立於2009年,是植物肉潮流的引領者之一,於2019年5月在納斯達克上市,也是植物肉第一股。
公司上市當天股價飆升163%。不過從2021年7月的160美元一路下跌,在5月11日發佈一季度報告后更是下跌至25美元,一路跌回了發行價。
新趨勢 or 偽需求?
與傳統肉聯廠類似,公司購買原材料進行加工。
區別在於公司的原材料是便宜的豆類蛋白,但加工方式要更為複雜一些,而且產品形態也主要以肉糜為主。
公司一方面通過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開市客(COST.O)和當地的連鎖超市、便利店向居民提供零售(Retail)的植物肉和深加工食物。
另一方面通過向餐廳批量供貨,以及進入大型連鎖餐飲品牌的供應鏈,如肯德基、麥當勞等。公司稱之為餐飲服務(Foodservice)。
在國際市場上,公司在2020年在荷蘭和中國浙江嘉興建廠,分別覆蓋歐洲和中國市場,另外也直接出口在美國生產的植物肉到加拿大。
公司一直標榜自身的使命是通過其產品改善地球環境和氣候,標榜植物肉是未來的趨勢所向。
這樣的營銷(洗腦)方式必然不會被所有人接受。
風雲君認為無論是新趨勢還是偽需求都不重要,個體現在對植物肉的喜惡也不重要,只要植物肉能在經濟效益上證明自身價值,就可以在未來人們的食譜上有一席地位。
而這關鍵在於公司需要找準植物肉的價值定位。植物肉本身就是在模擬動物肉,在目前階段帶來的價值也低於動物肉。
所以只有在植物肉的價格比動物肉更低時,人們對其的接受程度纔會越高,市場也應該會給予相應的反饋。
不過目前在美國市場上,雖然牛肉價格由於通脹因素漲價至少20%,公司主打的漢堡植物肉餅也經歷過幾次降價,但植物肉依然更貴,和牛肉餅的價格差距仍然較大。
對於公司來説,減少售價的關鍵在於降低成本。公司可以從降低原材料採購價格,優化製造工藝,提升供應鏈效率幾個方面入手,但這無疑都需要花費大量時間。
公司的核心戰略是:在2024年達到至少將一種產品的價格降至同類動物蛋白質相同的價格。
但對公司來説,堅持到2024年的這個小目標都有難度。
消費者是最會用腳投票的
公司在2019至2021年營收分別為3.0億、4.1億和4.6億美元,年度同比增速分別為36%和14%。
這個增速對於一家成長期的公司來説有些毀天滅地。
2022年一季度,公司營收為1.1億美元,同比增長僅為1.2%;淨虧損從去年同期的2727萬美元擴大到1億美元。
美國市場一直是公司的主要陣地。2019至2021年,公司在美國市場的營收佔比維持在70%~80%之間,在今年一季度佔比也高達77%。
一季度增速變慢的主要原因是產品降價以期望獲得更多的銷售量,但銷售量的增長卻未能抹平價格降低帶來的損失。
一季度銷售量同比增長了12.4%,但銷售額卻僅增長了1.2%。這其中還包含了新產品的貢獻,若排除此因素影響,銷售額實際上同比下滑2.8%。
尤其是在國際市場,公司一季度戰略性降低了商品在歐洲市場的定價,也增加了對大客户的折扣,導致國際市場營收下滑7%。不過部分也是因為歐元兑美元的持續貶值造成。
究其根本,還是因為植物肉的價格高於動物肉,目前的價格對大部分人幾乎沒有吸引力。
另外,公司存貨周轉天數的快速上漲,也能説明公司的植物肉越來越難賣了。
對公司來説,這是一場長期的降本戰爭。
肉糜產品短期無法突破,轉戰零食市場
公司爲了能堅持到2024,在去年四季度,推出了三款植物基肉乾(Jerky)產品,通過與百事可樂(PEP.US)成立合資公司,利用百事的銷售渠道快速將產品鋪開,於一季度正式開售。
CEO Ethan Brown在財報會議上稱:新產品的銷售情況較為良好,公司對肉乾初期的銷售業績感到十分興奮。
當植物肉從餐桌上的食材變成了日常的零食,高昂的成本帶來的價格溢價也都變得不那麼惹人注意。但肉乾零食是會像肉糜產品一樣逐漸沒落,還是會經久不衰的受消費者喜歡?這還需要時間去檢驗。
新產品帶來的並不全部是好消息。由於公司的產能不足,以及供應鏈規模較小這兩個限制,公司只能用更大的代價以及更低的效率來快速推廣肉乾產品。
截止到一季度末,公司的肉乾產品已經出現在5.6萬個分銷點的貨架上,公司預計該數字在5月底可以達到8萬。
而同期公司在美國市場的肉糜產品的分銷點總數僅為6.4萬個,若不包括餐廳僅為3.5萬個,供應鏈的壓力短時間內倍增。
除此之外,由於公司產能不足,肉乾的生產仍處於「嬰兒階段」,公司必須依賴第三方製造商供貨。
而目前的製作流程需要將在產品於多個生產設施之間轉運,高昂的運輸費用讓居高不下的成本雪上加霜。
公司一季度的毛利率同比下降了30個百分點,從去年同期的30.2%下降至今年一季度0.2%。
真的是不掙錢,和大家交個朋友。
公司預計毛利率短期內仍會受到影響,但長期會逐漸恢復至30%的目標。對於這個預期,風雲君表示懷疑,因為30%的水平在同類公司中可以説是天花板了。
2021年,專注肉類產品的荷美爾食品(HRL.US)的毛利率為17.7%,泰森食品(TSN.US)的毛利率僅為12.7%。
風雲君曾分析過泰森食品可能會遭受到素肉的挑戰,也推出了自己的素肉產品,感興趣的小吃貨可以移步去看看。《全球第二大肉食加工企業已準備好裁員了?泰森食品:感恩節小賺一筆,股東回報不錯,但沒啥成長性》。
能堅持到2024嗎?
公司的期間費用及費用率在這一年間快速上漲,主要是因為員工數量快速上升,以及營銷項目投入增加。
這兩項費用在2021年已經佔到了公司營收的60%,在2022年一季度更是達到了87%。
公司2021年期間費用2.8億美元,即使按照公司30%的毛利率目標計算,那麼公司年營收需要達到10億美元才能達到盈虧平衡。
而公司在一季度末給出的2020年指引僅有5.6億~6.2億美元,看來公司想要盈利還是道阻且長!
而從公司的現金情況來看也並不樂觀。經營活動仍處於燒錢階段,而且還在不斷加快中,除了淨虧損之外,存貨水平的不斷增長也加劇了現金流困境。
在2021年3月發行了共計11.5億美元的優先可轉換債券后,公司花錢速度加快了不少,而公司現在手上的現金也不夠「揮霍」太久了。
如果公司的肉乾產品無法扭轉頹勢實現盈利,公司肯定需要進行下一次融資。
但即使公司能拿到融資,即使售價在2024年成功降低到動物肉價格之下,也不一定會有足夠的消費者買賬。而接下來等着公司的是一條不斷降低成本、降低售價,然后又影響到營收和利潤的無盡之路。
早在半年前,Ethan作為創始人出售了27.3萬股公司股票,佔其持有公司股份的17%,佔公司總股本的0.4%。
在公司困難時期出售公司股票,這對投資者來説,顯然不是一個好信號。
植物肉可以説是中國傳統素肉的2.0版本,除了長得像之外,還要在嗅覺、味覺、口感上都儘可能貼近動物肉,但這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事情。
而公司想要活下去就必須去證明植物肉的經濟價值,就必須讓植物肉比動物肉成本更低,這同樣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辦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