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從風靡到停產 蘋果iPod的一生

2022-05-12 00:21

2022年,世界失去喬布斯已經超過十年,蘋果依舊是他留給世界最大的驚喜。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喬布斯留在蘋果的痕跡慢慢變淡。誕生於2001年的iPod產品線,歷經21年的歲月變遷之后,正式迎來了它的壽命終結。

「口袋里的1000首歌」,這是喬布斯捧紅iPod的理念。它改變了音樂產業,也曾拯救蘋果。但隨着科技進步,單純的音樂播放器被整合一新的多功能產品不斷替代。iPod的消失,或許在iPhone出現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寫好了終局。

「口袋里的1000首歌」

當地時間周二,蘋果官方宣佈iPod產品線正式停更。第七代iPod Touch,已經是iPod線的最后一款產品了。當現有的庫存售清,也代表着iPod的終章。

在智能手機遍地的年代,或許很少還會有人單獨使用一款iPod。但作為喬布斯推出的一個劃時代產品,iPod曾一舉將蘋果從瀕臨破產的局面,捧到數字音樂龍頭老大的地位。

1997年,喬布斯重回蘋果,擔任首席執行官。但迎接他的是一個又一個爛攤子:蘋果在電腦市場上被微軟打擊得只剩一口氣,又沒有明星產品吸引消費者,距離破產只剩一步。

作為一個鐵桿音樂迷,喬布斯認為,人們對音樂的熱愛將有助於讓他們從微軟的電腦轉向Mac電腦。他先把蘋果的一大吸金利器——iTunes開發了出來。但是想要最大限度地利用iTunes,蘋果還缺少一個便攜式設備來播放音樂。

這類播放器有一個古早的名字——mp3。喬布斯本可以選擇用市面上已有的mp3來填補這最后一環,但他的審美阻止了他。他覺得這些mp3不僅難看,而且還難用。

於是在2001年4月,蘋果iPod項目正式開始。經過不到半年的瘋狂趕工,2001年10月23日,蘋果公司舉行了一場低調的發佈會,第一款iPod上市。這款只有一張撲克牌大小的mp3播放器既沒有電池蓋,也沒有螺絲,完美展示了喬布斯簡約大方的設計審美。

不過,剛上市的iPod並沒有引起轟動,高達399美元的售價限制了市場需求,第一年銷量不足40萬部。

經過三年多的打磨,蘋果又推出了iPod Mini;採用了鋁製外殼,重量約100克,有銀色、金色、粉色、藍色和綠色五種顏色,可存儲1000首歌曲,售價249美元,頓時銷量激增。

很快, iPod變得無處不在。「它像火箭一樣起飛。」 當時負責蘋果工程的喬恩·魯賓斯坦(Jon Rubinstein)説。彼時,全球掀起了一陣iPod風潮,還曾吸引了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和前美國總統小布什這樣的知名人士成為用户。

2007年,蘋果又重磅推出了第一代iPod Touch,很快風靡全球。到了2008年,iPod總銷量突破了1億部,2013年總銷量超過3億部。

既生iPod,何生iPhone

iPod很成功,並且在后來的幾年里更加成功。它迅速流行起來,創造了所謂的「iPod一代」。在那段時間里,人們耳朵上都戴着耳機,耳機的另一端就是iPod。

圍繞着音樂播放,iPod的團隊后來又加入了很多新的功能,可以説除了缺少通話功能之外,iPod已經可以充當一部手機。

「那時候不少買不起iPhone的人,甚至會用iPod Touch +蘋果皮作為不怎麼靠譜的平替。」 一位「果粉」如是説。

事實上,早在智能機爆發之前,很多手機制造商開始推出能夠播放音樂的設備,很多蘋果高管擔心iPod會被取代。爲了避免這種情況,喬布斯開啟了Project Purple計劃,也就是后來的iPhone,並表示「如果要取代它,那麼這該由蘋果來做」。

2005年,iPod的團隊順便又接下了開發手機的任務,並在2007年推出了第一款iPhone。也是在那一年,蘋果棄用了長期以來的公司名稱——蘋果電腦公司,變成了簡單的蘋果公司,一個電子巨頭正浮出水面。

隨后的故事家喻户曉,iPhone風靡全球,並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的技術革命。但在故事的另一面,iPhone的成功不可避免地邊緣化了iPod,iPod的功能基本上都被iPhone替代了, iPod吸引人的東西都被完美地複製到了iPhone身上。

這樣一來,iPod就成了針對音樂發燒友和復古愛好者的小眾產品。2014年,iPod Classic首先宣佈停產,隨后2017年,iPod Nano和iPod Shuffle也宣佈停產。市面上只剩下iPod Touch這一款機型還在售賣。

還有下一個iPod嗎

除了硬件更新,iPod的出現,也成為音樂行業的一個轉折點,取代以專輯購買實體唱片的形式,能夠以單曲形式購買歌曲。

iPod硬件配合iTunes服務,讓人們可以方便地購買、下載和聆聽歌曲,而非購買實體CD或者刻錄,這個組合引領了一個前所未有、方便快捷的數字音樂消費模式。

2013年,iTunes總計賣出了250億首歌,成爲了全球最大音樂發行平臺,而蘋果通過它捆綁了8億張信用卡,積累了大量的付費用户。

而當數字音樂進入雲時代,iPod就顯得有些多余了。如今,最后一款iPod Touch也被宣佈停產。蘋果在其官網中稱:「iPod所影響的不僅僅是音樂行業——它還重新定義了音樂的發現、聆聽和分享方式。今天,iPod的精神永存……」

不過對蘋果來説,生意也許比情懷更重要。去年,蘋果只賣出了300萬部iPod,在iPhone的2.5億部銷量面前相形見絀。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坦言,iPod是個沒落產品,功能被智能手機替代,已經沒有多少市場存在感,及時停產及時止損是明智的選擇。

iPod是當年拯救瀕臨破產的蘋果的一大功臣,也是人們提起喬布斯最津津樂道的一個產品。 「iPod之父」Tony Fadell更是直言:「沒有iPod,就沒有iPhone和iPad。」 對iPod説再見的同時,人們也想再問一句:蘋果還能找到下一個iPod嗎?

比起喬布斯這樣的產品夢想家,蘋果現任CEO庫克似乎更願意在附加服務上下功夫。比如蘋果計劃的硬件訂閲、金融服務等。

在庫克任內,蘋果推出的最重要新品無非是Apple Watch、Air Pods等iPhone配件。正如知名科技專欄作家Walt Mossberg曾指出的,庫克領導下的蘋果並未推出真正變革性硬件產品,沒有一款新品的銷量能夠達到iPhone、iPad或者Mac的規模。

對於iPod和其他產品的計劃,北京商報記者聯繫了蘋果方面,但截至發稿還未收到回覆。不過在去年10月份,Tony Fadell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蘋果仍在創新,未來十年蘋果會進軍另一個重大的新硬件類別,還會嘗試推出一個重磅硬件產品。

北京商報記者 陶鳳 趙天舒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