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看跌情緒達到極端水平,買入良機到了?

2022-05-11 22:40

最著名的逆向投資者之一霍華德·馬克斯曾經説過:

「作為一個逆向投資者取得成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有的事情都使它變得困難,包括本身的從眾傾向和步調不一致帶來的痛苦,特別是當勢頭總是讓順周期的行動在一段時間內看起來是正確的時候。鑑於未來的不確定性,因此很難相信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尤其是在價格走勢不符合預期的時候。做一個孤獨的逆向投資者是極具挑戰性的。」

最近每一個投資者的情緒,包括整個市場都很消極。然而,馬克斯也説過:

「在經濟好的時候,懷疑主義意味着承認有些事情好得不真實;但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它需要感知到事情糟糕到不真實的程度。人們很難做到這一點。讓別人害怕的事情可能也會讓你害怕,但投資者要想成功必須變得堅定。畢竟,大多數時候世界末日並沒有到來,如果你在大家都認為世界末日將至的時候進行投資,你就有可能獲得一些便宜貨。」

從逆向投資者的角度來説,當別的投資者被情緒驅使想要賣出的時候,就是買入的好時機。但這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看跌情緒已達到頂峰

目前,每個人都看跌,不僅在「投資者情緒」方面,也在「倉位」方面。正如MarketEar上周五指出的那樣,高盛衡量散户、機構投資者和外國投資者過去12個月股票倉位的「情緒指標」跌至-2.7。該指標低於-1.5即意味着,市場空頭頭寸處於極端水平。

更重要的是,投資者(尤其是專業投資者)的配置仍然非常少,表明謹慎程度要高得多。以下是美國投資經理協會看漲指數的四周移動平均值,目前在129.25的水平,跌至這一低位通常意味着出現短期市場底部。

下圖的綜合指數結合了散户和機構投資者的情緒,也呈現出非常負面的狀況,着通常標誌着短期到中期的市場底部。

當然,由於投資者情緒消極,流入全球股票和固定收益基金的淨流量也變成了負數。自1月第二周以來,全球債券基金經歷了1250億美元的淨流出,在過去的17周中有16周的流量為負。

如前文所示,當負面情緒水平達到或超過當前水平時,其在歷史上就會與短期到中期市場底部有關。花旗集團表示:

「鴿派的美聯儲、對風險資產過度悲觀的情緒,以及相對於當前基本面因素大量的定價,都使表明未來4-8周,風險資產的交易將相當強勁。」

然而,有兩個關鍵點需要注意:

1、牛市期間,負面情緒顯然是一個買入機會。

2、在2008年熊市期間,當市場價格下跌時,負面情緒持續,並未出現好轉。

這就提出了另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我們是仍處於牛市,還是處於熊市的早期階段?

長期前景仍然看跌

雖然目前看跌的負面情緒已經達到頂峰,但較長期基本面和技術動態表明,市場可能會持續回調。

如上所述,負面情緒水平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引起反彈。這將吸引投資者在基本面和技術面的更加悲觀的情況下入市。不過,紐交所綜合指數目前已跌至100周移動均線。美銀全球研究首席投資策略師Michael Hartnett最近指出:

「在過去25年的衰退/危機中,我們最青睞的華爾街晴雨表總是會果斷跌破100周移動均線。」

更重要的是,當前的股票估值像2008年、2000年和1929年一樣高得驚人。雖然過去十年多頭的口號是「低利率證明高估值是正確的」,但利率正在上升,這使估值面臨風險。美聯儲一直以來都到不得已的程度才加息,這大大降低了估值(即價格急劇下降)。

此外,從長期技術角度來看,市場在長期平均值的偏離程度和相對強度(RSI)方面仍然顯示異常超買的狀態。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也處於歷史上與更多實質性的均值迴歸事件相一致的水平。

這些基本面和技術面的指標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發揮作用。目前的押注股市下跌的倉位在短期內可能是錯誤的,並且會損失資本增值的機會。

然而,這些指標很可能會被證明有利於在長期內限制資本損失。祕訣就在於要在它們開始變得重要時識別出來。

不要讓情緒控制投資行為

正如標準普爾投資策略師薩姆•斯托瓦爾(Sam Stovall)曾説過的:

「如果每個人都很樂觀,還剩下誰會買?如果每個人都很悲觀,那還剩下誰會賣呢?」

Realinvestmentadvice分析師Lance Roberts提醒稱,重點是,不要讓媒體頭條、金融敍事或對估值、經濟及地緣政治事件等長期問題的擔憂影響你的投資組合策略的決策過程。

作為投資者的工作,是利用現有的機會,並且避免長期風險。

雖然目前已經有足夠的理由對未來幾個月的市場感到非常擔憂,但市場往往會在短期內違背邏輯。Roberts表示:

「永遠不要忽視可能破壞策略的意外變化,這一點始終很重要。保持一時的謹慎不意味着會保持一世的謹慎。」

接下來的幾周,甚至是接下來的幾個月都可能會令人沮喪。市場很可能繼續窄幅震盪,多頭或空頭都沒有什麼進展。投資者將維持高於正常水平的現金敞口,並減持股票和債券。

試圖預測市場結果並沒有什麼價值,我們能做的就是認清環境,瞭解相關風險並且謹慎行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