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05-10 20:53
21世紀資管研究院研究員 吳霜,實習生陳夏楠
美股上市的小貸公司業績分化明顯。從陸續披露的2021年年報來看,360數科、樂信、小贏科技、信也科技在營收、利潤、撮合貸款量和貸款余額均有所上漲;而趣店、微貸網或營收下降,或淨虧損;融360則轉為倒流機構。
從全年促成貸款量來看,上千億的有3家,分別是360數科、樂信、信也拍拍貸技,分別為3571.03億、2138億和1374億;而據財報公佈,小贏科技為518.59億,其他未公佈。
本期消費金融產品測評系列的測評對象為小贏科技、趣店、360數科、微貸網、簡普科技、宜人金科、樂信、信也科技這8家在美股上市的金融科技企業,消費信貸業務曾是,或現在仍是他們的主營業務。
本期測評主要,以相同的條件,即身份為自由工作者,年齡25-30歲,年收入10萬元,名下無房貸車貸,在不同的借貸APP上申請借款1000元人民幣,來看看不同平臺的真實利率。同時,也關注上述8家企業在消費信貸業務上的最新進展及展業情況。
目前在應用市場上趣店旗下的應用有兩款,一是「趣店」,開發者為廈門趣店科技有限公司,官方介紹為「金融開放平臺」,可以「助力合作伙伴快速實現流量變現」,共有49個評分;二是「來分期」,官方介紹為「信用貸款低息分期借款app」,評分量為1.7萬。
本測評中,經多次嘗試,研究組成員均未能從「來分期」獲取借貸服務。
原因或許在趣店4月14日發佈的公告中可以找到。公告透露:「鑑於中國在線消費金融市場監管的不確定性,爲了保持資產質量,趣店對其貸款業務實施了嚴格的信用標準。」
2021年財報顯示,趣店去年淨利潤為5.86億人民幣,同比下降38.89%。
同時,公告還顯示,趣店預計2022年第二季度促成的貸款總額和相關收入將進一步下降。趣店將繼續評估在線消費金融市場的狀況和相關監管進展。根據這一持續評估,該公司可能會結束其信貸業務。
校園貸起家的趣店終於準備終結其信貸業務。趣店於2017年10月18日上市,上市首日,趣店創下最高股價35.45美元,較發行價上漲43.1%,市值達到113.4億美元。2019年遭遇強監管之后,一直未能摸到業務轉型的門道,其嘗試包括但不限於針對購車者的融資租賃平臺「大白汽車」、早教業務「萬里目少兒·成長中心」。最新消息顯示趣店將入局「預製菜」。
與趣店類似,微貸網旗下的兩款APP「微貸網」和「微易融」也處於無法使用的狀態。點開「微貸網」APP后,會顯示「我要出借」和「我要借款」兩個選項,在選擇「我要借款」后,APP提示需下載「微貸借款」APP,但軟件商店顯示並沒此軟件。而「專注於精英階層業務」的「微易融」則是閃退頻率高到無法正常使用。
微貸網作為老牌網貸平臺,於2011年7月上線運營,2015-2017年間一直是國內網貸行業中車抵貸的龍頭,並於2018年11月在紐交所掛牌上市。
隨着P2P行業整頓和加速出清,微貸網宣佈自2020年2月起停止提供新貸款項目。2020年5月,微貸網正式宣佈將於2020年6月30日前退出網貸行業,不再經營網貸信息中介業務。
2021年7月20日, 杭州市公安局上城區分局發佈《微貸網處置情況通報(十四)》。根據通報,公安機關目前已完成出借人相關信息數據的核對工作。7月21日起通過新網銀行對「微貸網」平臺涉及未兑付本金的出借人進行資金返還工作。
簡普科技旗下消費金融APP為「融360」,目前無自營消費貸款產品,主要是根據消費者提交的信息,推薦貸款產品,包括:易借速貸、招集令、同程-提錢遊、豆豆錢、你我貸-融優貸、八戒金服、用唄、有錢花、易速花、友慧錢包、天美貸、白貓貸、愛有錢等等。
2021年財報顯示,簡普科技信用卡推薦服務收入從上年的2.946億元人民幣增長了38.4%,達到4.078億元人民幣(合6400萬美元);貸款推薦服務收入從上年的1.098億元人民幣增長52.6%,至1.675億元人民幣(2630萬美元),主要原因是平臺上貸款申請數量的增加。
2021財年,簡普科技的國內貸款申請數量約為1360萬份,比2020財年增長了約94.3%。每筆國內貸款申請的平均費用從上一財年的13.3元人民幣下降到2021財年的11.4元人民幣(1.8美元)。
信也科技借貸APP「拍拍貸借款」與「融360」類似,貸款產品名稱為「精選貸」,主要功能是為消費者匹配其他貸款平臺。值得注意的是,在填選貸款金額時,拍拍貸的起貸金額為1萬元。
消費者並不能直接在「拍拍貸」上完成借款,而須在指引下下載其他APP完成貸款,譬如,拍拍貸推薦的星辰優品最終需下載「宏越金融」APP,花丫優選需直接下載相應APP。在隨后的嘗試中,填寫完申請信息,平臺顯示「因為太火爆,申請名額已滿」。
信也科技除「拍拍貸借款」外,還有一款消費貸APP「KOO錢包」,該APP的運營,所屬集團為拍拍融信,提供現金借款和KOO花卡兩款產品。現金借款可直接提取現金,而KOO花卡則僅能在消費場景中使用,可綁定微信錢包。經多次嘗試,該APP均未通過研究組成員的貸款申請。但信也科技表示,他們目前仍有自營貸款業務,並不僅僅導流其他貸款機構。此外,該APP也未明示年化利率。
由於上述4家美股上市的小貸公司APP不具備測評條件,實際測評的產品分別為小贏卡貸、360借條、宜享花、分期樂。
2021年8月,消費金融機構收到監管的窗口指導,要求貸款利率控制在24%以內。但本次測評顯示,還是有部分產品的最高年化利率高於24%。
21資管研究院以相同的條件,在上述四家平臺上申請貸款。從利率來看,小贏卡貸和360借條利率在13%到16%之間,12期利率最低,3期利率最高。呈現貸款時間越長,利率越低的特點,貸款軟件也鼓勵用户選擇時間更長的貸款。
貸款首頁顯示,小贏卡貸的產品為蘭州銀行的「百合隨意貸」,放貸主體包括遼寧振興銀行、北京陽光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等。12期年化利率13.472%,3期年化貸款利率16.11%。
值得注意的是,小贏卡貸首頁未明示年化利率,僅顯示「1000元借12個月日費用最低3毛7」,直到申請的最后一步都不顯示具體的每期還款金額,而僅顯示範圍,直到貸款審批通過后用户才能知道實際的貸款利率。此外,小贏卡貸設置了一定的貸款金額門檻,最低借款金額為2000元,最高借款金額為20萬元。
360借條的放款主體多元,包括上海農商行、百信銀行福州小貸聯合貸、馬上消金、金城銀行、中關村銀行、五礦信託、華能信託等。從年化利率來看,是本期測評最低的:12期年化利率13.44%,6期年化利率14.16%,3期年化利率16.08%。
360借條與小贏卡貸一樣,存在年化利率公示不清楚的情況。在未登錄時,貸款首頁會顯示「1千元借12個月,日費用低至1毛2(年化綜合息費率7.2%起)」,但是在登錄后該提示則會消失,或顯示「1千元借12個月,日費用最低3毛7」。
相比而言,宜享花和分期樂利率定價較高,最低年化利率均超20%。
宜享花的借款時間有3個月和6個月兩個選項,6個月的年化利率為21.46%,3個月的年化利率為24.18%,並未顯示放貸主體。
宜享花方面對21世紀資管研究院表示,宜享花一直在積極響應監管精神,並與合作機構持續合作壓降利率。目前,宜享花內部各業務部門均在與合作機構共同努力全力配合利率壓降工作,爭取儘快完成利率壓降的目標。
分期樂的借款時間也有3個月和6個月兩個選項,6個月的年化利率為21.51%,3個月的年化利率為24.24%。並且平臺更推薦6期貸款,「長賬期,壓力小」。
21世紀資管研究院聯繫到了樂信公司,對方表示,監管對於利率低於24%的整改要求時限是6月底,目前正在逐步壓降,可能存在利率超24%的情況,會在6月底前完成整改。
合作的放貸機構包括:杭銀消金、南京銀行、中原消金、上海農商行、甘肅銀行、西安銀行、百信銀行、眾安保險、華潤銀行、幸福消金、長銀消金、北銀消金等。
1月,360數科旗下福州三六零網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下稱「360小貸」)發生工商變更,註冊資本金由10億元增至50億元。而在去年9月,360小貸剛將註冊資本從5億元增至10億元。
這與其未來在全國範圍內展業的規劃有關。2020年11月,央行和銀保監會發布《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要求跨省經營小貸業務的公司註冊資本不低於50億元,且為一次性實繳貨幣資本。而在暫行辦法過渡期內未取得資質的小額貸款公司,則將會被控制存量貸款規模,並壓縮遞減、逐步清零。
在小貸行業加速洗牌的背景之下,全國性展業的金融牌照自然更具稀缺性。
360押注小貸業務的成果也反映在了其營收上。2021年年報顯示,360數科2021年全年總淨收入從2020年的135.64億元人民幣增長到166.356億元人民幣(26.105億美元),增長了22.6%,營業收入從2020年的37.920億元人民幣增長到67.862億元人民幣(10.649億美元),增長了79.0%。
平臺服務的淨收入為64.465億元人民幣(10.116億美元),而2020年為21.602億元人民幣。貸款便利化和服務費用為56.779億元(8.91億美元),而2020年為1.8267億元。同比增長主要是由於輕資本模式下貸款便利化量的增長。
除了增資外,一些小貸公司還通過入股銀行促進規範化發展。2021年年報顯示,小贏科技全年淨收入為36.26億元,同比增65%;歸屬於股東的淨利潤為8.25億元。財報同時披露,小贏科技斥資3.15億元入股遼寧振興銀行。
小贏科技2021年業績報告披露稱,小贏科技於2021年第四季度投資3.15億元,收購了遼寧振興銀行第二大股東——沈陽天新浩科技有限公司45%的股份,其中,后者持有遼寧振興銀行28%的股權。這就意味着,小贏科技間接持有遼寧振興銀行12.6%的股份。
財報公告中,小贏科技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兼董事長唐越表示,「我們投資了3.15億入股了遼寧振興銀行(民營銀行),正在探索與遼寧振興銀行的合作,更好地為中小企業服務。」
2021年5月,深圳市小贏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獲批,小贏科技正式獲得小貸牌照,成為行業首批完成轉型並獲得全國展業的互聯網小貸牌照公司。第三季度,小贏正式開展小貸業務,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在貸余額為249.12億元。
2015年,宜人貸在美國紐交所上市,成為互聯網金融赴美上市第一股。從2020年開始,宜信小貸經歷四次增資,公司註冊資本由2億元增至15億元,雖然符合了網絡小貸公司註冊資本不得低於10億元的監管要求,但仍未滿足跨省經營互聯網小貸公司註冊資本50億元的門檻。
樂信成立於2013年11月22日,2017年12月21日上市。目前,樂信股價由2021年6月25日的最高價13.62美元/股持續波動下滑,截至4月29日的收盤價為2.63元。
樂信旗下的消費金融APP「分期樂」首創「互聯網+金融+消費場景」商業模式,深耕大學生分期市場,曾經的市場佔有率超過60%。
但近幾年,隨着監管對大學生使用消費貸款的不斷收緊,大部分持牌公司都將大學生排除了目標客户,「分期樂」不得不改變其主要客户羣。
2021年年報顯示,樂信的營業收入從2020年的116.45億元下降2.3%至2021年的113.81億元。報告解釋稱,營業收入的下降是由於信貸導向的服務收入以及在線直銷和服務收入的下降,部分被今年基於平臺的服務收入的增長所抵消。
此外,網絡直銷銷售額從2020年的19.01億元下降到2021年的16.61億元,下降12.6%。這主要是由於2021年電子商務訂單數量減少。信貸服務收入從2020年的75.26億元下降到2021年的69.56億元,下降7.6%。變化的原因是擔保收入減少,部分被貸款便利和服務費用-面向信貸的收入以及利息和金融服務收入和其他收入的增加所抵消。
監管收緊、需求縮減、加上持牌消金機構和具有互聯網背景小貸公司的雙面夾擊,可以看出,小貸公司曾經的業務的瘋狂擴張期已過,進入了規範化發展的深水區,戰略重整和業務精細化管理成為他們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4月27日,央行發佈2022年一季度小額貸款公司統計數據報告。截至2022年3月末,全國共有小額貸款公司6232家。貸款余額9330億元,較去年年末減少85億元。
在消費的需求端,國家統計局4月18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8659億元,同比增長3.3%,扣除價格因素,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實際增長1.3%。其中,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3.5%,為2020年8月以來首次負增長。
受一、二季度疫情管控影響,消費信貸需求疲軟,這對以消費貸為主營業務的小貸公司業務的可持續性造成了干擾,也影響到了部分小貸牌照的持有者——互聯網金融公司,他們的業務進展狀況如何,企業生存情況如何?21資管研究院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