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銀行攜資跑步入場 汽車金融公司轉型服務

2022-04-30 03:51

本報記者 劉穎 張榮旺 北京報道

近期,據《中國經營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上汽通用汽車金融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通用金融」)、吉致汽車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致金融」)、豐田汽車金融(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豐田金融」)、瑞福德汽車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福德金融」)、廣汽匯理汽車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汽匯理」)等8家汽車金融公司通過發行個人汽車抵押貸款資產支持證券、年度報告公佈了2021年業績數據。

根據企業預警通數據,通用金融2021年實現營收74.55億元,同比增長3.95%;實現淨利潤35.68億元,同比增長7.71%。此外,有4家公司出現淨利潤下滑的情況。

對於業績下滑的原因,卡爾數科CEO李鵬對本報記者表示,新車銷量增速放緩之下,商業銀行入局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市場競爭。根據乘聯會數據,2021年乘用車的零售累計達到2014.6萬輛,同比增長4.4%。

此外,記者注意到,為提升客户體驗,提升市場佔有率,「數字化」成為2021年汽車金融公司的關鍵詞,汽車金融公司開始向服務型企業轉型。

過半企業淨利潤增長

在已公佈財務數據的汽車金融公司中,除通用金融實現營收、淨利潤雙增長外,吉致金融2021年實現淨利潤10.63億元,同比增長45.27%,該公司並未公佈其營收數據。

奇瑞徽銀汽車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奇瑞金融」)、瑞福德金融營收雖有下滑,但淨利潤有所增長。

財務數據顯示,奇瑞金融2021年實現營收20.08億元,同比下滑1.19%;實現淨利潤8.28億元,同比增長7.15%。瑞福德金融2021年實現營收12.87億元,同比下滑7.16%;實現淨利潤4.37億元,同比上升31.22%。

對於淨利潤增長的原因,吉致金融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基於吉致金融服務的汽車品牌銷量的穩健增長,吉致金融在2021年也為更多的客户提供貼心的金融服務。

財務數據顯示,吉致金融母公司吉利汽車(0175.HK)2021年實現收入101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3%;淨利潤43.5億元人民幣。

2021年,吉利汽車全年總銷量實現132.8萬輛,連續五年蟬聯中國品牌乘用車年度銷量冠軍。隨着產品結構的優化和盈利能力的提升,吉利汽車(含領克)整體平均單車收入8.8萬元,同比增長9.0%。

東正金融(2718.HK)成為已公佈業績的汽車金融公司中唯一一家虧損的公司。

東正金融2021年營收3.16億元,同比下降45%;淨虧損8.4億元,而上一年淨利潤為5498萬元。

公告稱,淨虧損是公司經銷商客户逾期貸款有所增加,主要是由於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汽車經銷商面對嚴峻的經營環境;另外,截至2021年12月31日,應收正通(公司控股股東及最大客户)及旗下經銷商款項(包括應收利息)共約17億元。

豐田金融、東風標緻雪鐵龍汽車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風金融」)出現營收、淨利潤雙下滑的情況。

其中,豐田金融2021年營收14.93億元,同比下滑15.32%;淨利潤8.95億元,同比下滑9.48%。東風金融實現營收5.61億元,同比下滑8.38%;實現淨利潤3.05億元,同比下滑9.77%。

廣汽匯理實現營收22.04億元,同比增長3.04%;淨利潤8.2億元,同比下滑0.57%。

廣汽匯理表示,汽車產業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而汽車金融作為促進汽車消費的有效手段,在汽車流通領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些年國家相繼出臺政策大力支持汽車金融行業,汽車金融行業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不僅各汽車金融公司加速推進業務佈局,甚至商業銀行近兩年也開始關注汽車金融領域,紛紛設立汽車金融部門,這也讓汽車金融行業得到更好的發展。但隨之而來的是市場競爭環境日益複雜化,這對傳統汽車金融公司來講是極大的挑戰,但也是發展壯大路上必須越過的險阻。

從金融公司向服務型公司轉型

記者此前走訪時發現,一些汽車廠家的部分4S店經銷商主推的都是銀行的產品。在三一汽車金融業務部負責人劉岳看來,4S店經銷商主推銀行產品主要是由兩方面因素造成的:一方面,根據監管要求,銀行資金進入房地產領域開始受限,汽車作為優質資產成爲了各大銀行的必爭領域;另一方面,受2021年芯片短缺的影響,主機廠銷量下滑、利潤空間收縮,面臨生存困境的主機廠開始引入外部資金成本更低的合作金融機構。

羅蘭貝格企業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副合夥人、博士趙雯婷表示,由原來單純的金融公司向服務型公司轉型是未來汽車金融公司轉型的一大方向。

事實上,不少汽車金融公司已經在嘗試向服務型公司轉型。記者注意到,「數字化」成為汽車金融公司2021年發展的關鍵詞。

吉致金融對記者表示,吉致金融一直以來都在不斷探索通過數字化的方式優化運營效率、提升用户體驗。當汽車金融公司直面數以萬計的用户時,滿足每一個個性化的需求會帶來極高的運營成本,因此汽車金融公司必須像主機廠一樣發起一輪數字化變革。數字化變革不僅體現在IT端的系統打造,更體現在整個汽車金融業務鏈條上,以大數據分析為基礎的貸前自動審批決策,除了有效降低運營成本,同時也能提升用户體驗;以客户標籤為基礎的千人千面貸后服務,通過精準的保客營銷,探索業務新的增長曲線。

通用金融也表示,隨着越來越多用户在購車時選擇金融產品,汽車金融滲透率正在快速提升,公司作為全國最大的汽車金融公司,在依法合規的情況下,近年來加大創新力度,以用户為中心,通過數字化等科技手段,竭誠為用户服務,因此也贏得了越來越多的客户信賴。

廣汽匯理則針對服務流程進行了創新。「公司針對服務流程進行創新,通過微信自助電籤、OCR技術應用、移動端潛客信息跟蹤等功能,不斷提升智能化、線上化水平。公司還將強化客户生命周期全流程管理,對新車銷售、延保、保值回購、用車出行等全周期進行價值挖掘,強化對客户購車和用車不同階段的服務。面對不同的合作企業所提出的紛繁多樣的服務需求,公司定製了多套合作方式,組建更完善、更多樣化的服務團隊。」廣汽匯理方面表示。

除了提升客户服務體驗,各個汽車金融公司也在不斷豐富、擴大產品線。吉致金融對記者表示,公司在2021年開始嘗試二手車金融業務。此外,通用金融、大眾金融等多家汽車金融公司均已推出二手車金融業務。

相關資料數據顯示,奇瑞金融2020年累計發放零售貸款29.62萬筆,二手車放款1.53萬筆,2021年上半年,公司累計發放零售貸款18.76萬筆,二手車放款0.10萬筆;截至2021年9月末,長城金融本品牌業務一級渠道數量涵蓋1100余家,二級網點數量超1400家,多品牌業務渠道數量448家,二手車業務渠道數量72家;截至2021年9月底,寶馬汽車金融(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馬金融」)新增二手車貸款3843筆,新增貸款金額達到7.07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隨着新能源汽車市場逐漸成熟,新能源汽車金融產品已經成為汽車金融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針對新能源汽車貸款產品,寶馬金融調整最低首付比例至15%。2021年9月底,寶馬金融新增新能源車貸款1.24萬筆,累計新增貸款金額達31億元。

吉致金融表示,針對新能源汽車,吉致金融積極探索新零售模式以提升客户的用車體驗。例如,2021年吉利汽車推出了新的新能源品牌極氪,並以直銷的模式面向消費者,以期給到消費者最佳的購車體驗。而在此過程中,吉致金融與主機廠相協同,打造全線上的金融服務模式,消費者可以直接通過APP,完成一站式的購車貸款體驗,大大簡化了過去的線下申請流程。在這個過程中,吉致金融在更好、更快、更直接、更簡化的流程設置中做了很多的思考和探討,目的是幫助客户更便捷地自助操作。

在央財智庫專家王連升看來,2021年我國汽車總銷量達到2628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352萬輛,同比增長158%,新能源汽車金融滲透率從2020年的5%快速提升至13%。這也是汽車金融公司新能源金融業務業績增長迅速的重要原因。

然而,近期新能源車企紛紛漲價。對此,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王梅婷表示,今年漲價潮會影響終端銷量,這已經引發了市場的廣泛擔憂。根據中汽協數據,2022年3月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63.6%,同比上升8.1個百分點,環比上升7.5個百分點,庫存預警指數位於榮枯線之上。價格上漲會改變消費者的購買預期,尤其是加劇新能源汽車相對油車的價格劣勢。對此,新能源車企未來很可能會加大汽車金融的推廣力度,降低新能源汽車購置門檻。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