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04-29 19:20
在未來三、四周,大家將可確認美國聯邦政府對在美國本土設立先進半導體制造廠的支持承諾,會否成真、以至如何具體落實。
照理説,這個問號根本不該出現。近年來美國公私部門、不分朝野,不斷強調先進半導體研發、製造能力迴流對美國國力的重要。如果美國國會無法在未來幾周內確定要排入議程,針對攤在桌上的數個不同半導體業相關法案進行協商,進而完成立法,相關法案不無可能無疾而終。
且慢,臺積電正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大興土木;英特爾也在俄亥俄州(Ohio)、亞利桑那州(Arizona)鳳凰城郊砸下超過三百億美金蓋廠;而三星也正在德州(Texas)建造新一代半導體廠。半導體制造業者們箭已上弓,就待最先進的設備裝機就緒,在兩年內滿弦射出,開出產能。難道美國政府原本大聲疾呼要重振美國半導體制造的宣示有變?
為支持美國本土半導體研發、製造相關投資,美國國會參衆兩院過去一年半內先后制定多個法案。其中以參議院通過、補助近500億美金的CHIPS法案固然最為出名,但參衆兩院前后還通過了其它與芯片產業相關法案,包括 COMPETES 法案、以及FABS 法案等等有關議案。這些法案中包括不同陣營構思的多類產業支持舉措,不僅有對在美國本土興建半導體新廠的直接補貼,也包括對從事半導體研發、製造的業者給予税務減免(tax credit)措施。
依照美國國會的規程,如果針對同樣課題的法案內容彼此重疊卻相異,必須召開國會兩院的協調會議,針對法案內容經過商議,取得妥協,再經參衆兩院各自投票通過,纔算完成立法程序,走出國會大門,令行天下。
眼前的插曲證明,美國半導體業者固然需要聯邦政府介入支持,但是政治的邏輯與節奏,時常與精進產業競爭力的思考相互抵觸。
這些半導體業者高度關注的法案目前象是烤了半熟的聖餐,需要儘速及時推它一把,入爐熟成。立法進度聲聲慢,逼得業界、政界催促,因為今年正逢美國的選舉年。如果國會無法在春末夏初確定排入優先議程,年中之后,當選戰的戰鼓越敲越響,美國國會今年內不會再有時間處理相關議題。一旦拖到明年,甚至可能因到時不同國會議員有不同關注焦點,不無可能拖而不決,無限耽誤。
在政治圈內,各人的關注焦點因地、因時各有不同。擬議中的芯片業法案固然關乎國家安全、供應鏈強化,它們同時也必需顧及美國各地區、各黨派的不同需求。
出身紐約州的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談到半導體業的發展,不僅會強調半導體是新時代經濟的生命線,更總是會突出紐約州的半導體業者實力必然在先進半導體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來自俄勒岡州的參議院財政委員會主委威登(Ron Wyden)也公開強調俄勒岡州是美國半導體業的重鎮,而英特爾更是該州最大的僱主。他親自許諾,在參衆兩院進行協商時,他必會代表參議院親自參加。如把時間拉回兩年前,回顧臺積電在考慮美國設廠地點時,儘管臺積電以專業角度評估,當時的川普總統也曾公開宣揚阿利桑那州是合宜地點,而亞利桑那州不僅傳統上是偏向共和黨的紅色州,更是那年美國總統選舉中關鍵的搖擺州。
拜登上臺后美國兩黨激烈的路線與政治利益之爭也有可能伸展衝擊這批法案的命運。美國參議院少數黨領袖麥康諾( Mitch McConnell)上周公開表示,除非民主黨對相關法案中夾帶的移民、氣候變遷等等與共和黨思維相左的議題作出讓步,否則這幾個法案有可能無法完成立法程序。
對臺積電、英特爾、三星,以至 IBM、其它美國半導體專業製造業者、設計業者,這批法案不僅關乎數百億美元資金的分配流向,也與美國接下來在先進半導體設計、製造、封裝等領域的發展架構佈局息息相關。
過去兩年,美國行政當局連番呼籲要解決先進半導體制造離岸化的空洞現實,責成商務部為旗手,帶頭整隊,立意要從生產、研發、人才培育多角度入手,重振半導體業。美國不分朝野,都將製造業迴流潮中的半導體制造重新迴歸、以至減低對臺灣半導體業的依賴視為關鍵目標。
拜登讓英特爾享盡主場優勢,三星與臺積電只能呼籲透明、平等在客場奮力一搏在美國政府所揭露的科技競爭力以及製造業迴流等數個政策主軸下,英特爾已被視為最具代表性與象徵意義的標竿企業。當美國總統拜登今年二月在國會提出國情諮文時,特別在議事大廳內,當着所有國會議員、全國實況轉播的觀眾面前,點名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Pat Gilsinger),要他起立,接受大家鼓掌肯定。而在英特爾上個月宣佈要在俄亥俄州投下兩百億美金,興建半導體廠的次日,拜登就與基辛格共赴俄亥俄州,經電視網實時轉播昭告天下,最先進的半導體廠即將進駐俄亥俄州。
在美國講了數十年自由競爭、小政府少干預的產業政策原則似已遠去,現在的英特爾在眾人認知中享有主場優勢,讓人不由想起在全球化時代來臨前西歐各國各自在通信、電子等領域全力扶植、照顧的國家冠軍企業(national champions),依稀重現。
早在美國德州奧斯丁設廠多年的三星,以及剛要在美國落地的臺積電,同樣已各自投入百億美元計的大手筆在美國設新廠,面對如此局面,也雙雙公開呼籲美國政府對業者的支持舉措,務必作到透明、平等。
臺積電到客場落地生根,除了州政府等地方政府提供的支持與優惠,的確需要聯邦政府的幫助。不論美國在地生產半導體的成本劣勢是張忠謀在接受布魯金斯研究所訪談時所説的 50%,或是美國重量級國會議員助理所提的 20% 至 25%,新法案中的 20% 税收抵免極度重要。而面對全美國嚴重的半導體人才短缺,聯邦政府新提出的研發、人才培育計劃,更是關鍵。
再過幾周,臺積電、英特爾、三星眼前的迷霧或可明朗。臺積電客場出發,總要面對在臺灣時少遇的挑戰。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