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劉畊宏該降降火了

2022-04-28 21:44

  出品|虎嗅商業消費組

  作者|昭晰

  題圖|視覺中國

  「複製劉畊宏是不可能的。」

  一時間,劉畊宏成為健身圈和流量圈的顯學。

  從2月18日第一場健身直播開始,劉畊宏從一個「江河日下」的過氣藝人,迅速蜕變為現象級流量主。截至發稿,劉畊宏抖音粉絲已經超過5000萬。

  「古典」超級主播圈的偃旗息鼓,進一步讓劉畊宏聚集流量勢能:在杭州,兩大女主播自2021年后淡出江湖;上海疫情影響下,淘寶直播一哥李佳琦受困於物流,直播間觀看量斷崖式下滑。

  迅速火爆的劉畊宏成爲了媒體新寵,甚至引發了媒體圈2022年開年「最內卷時刻」:近千個媒體賬號像命題徵文大賽一樣,不知疲倦地書寫這個奇蹟——這讓劉畊宏和其背后的無憂傳媒賺得盤滿缽滿:商務報價扶搖直上。一個品牌方向虎嗅透露,近期,他們向劉畊宏方詢價的結果是100萬起。

  值得玩味的是,曾嘗試帶貨的劉畊宏翻紅后拒絕重走老路,截至目前,劉畊宏依然以健身直播為「主業」。

  這讓一干健身流量主極度興奮——無數MCN和個人,懷揣「複製劉畊宏」的夢想難眠。

  2016年6月9日,湖北武漢,劉畊宏新書《健身,就能改變人生》籤售會。「健身教練」人設一直伴隨着劉畊宏。

  健身賽道火爆,讓這些夢想家進一步嗅到了「變現」的味道:2020年,全中國經常參加體育運動的人達到 了4.35億,比2019年增加 2700萬。同時,運動健身線上化趨勢增強,2021年4月,互聯網運動健身平臺月活用户達 5479萬,增長迅猛。曾有投資人在2021年告訴虎嗅,健身、寵物是「消費疲軟」狀態下為數不多的逆勢增長賽道。

  但健身流量真的如此美好嗎?

  一位粉絲百萬的上海健身博主告訴虎嗅,整個四月,團隊沒有接到一單商單。還有一位坐擁三百萬粉絲量的健身博主,廣告收入已經鋭減至之前的1/3。

  以及,已有冷靜者清醒地看到,劉畊宏無法複製。

  比如說出文首引語的劉林,他是一家運動健身MCN機構創始人,旗下有100多名健身博主。最近,已經有不少明星和素人找到他,希望入局健身直播。幾輪評估過后,他的結論都是——「做不起來」。

可複製的劉畊宏?

  健身流量盛世之下,大部分是努力但難以成為「下一個劉畊宏」的人。

  「工作后我不太編舞了。」90后女孩天愛(小紅書賬號:@天愛lice)的語氣中有一絲疲憊。截至目前,天愛在平臺上有2.3萬粉絲。在今天這個流量爆炸的時代,這個數字看起來似乎微乎其微,但卻使她感到舒適。

  內容創作者的身份之外,天愛在舞蹈機構當了三年老師。從幼兒園興趣班到大學現代舞專業,最終成為舞蹈老師,她都和舞蹈都如影隨形。她已經習慣了舞蹈的存在,像一對感情深厚但略有些相互倦怠的戀人。

  在機構當老師有很多束縛,近三年時間里,天愛更多時間忙於教舞,卻很少編舞——而編舞,對每一個深愛舞蹈的人而言,都至關重要。

  2020年6月,天愛發的舞蹈視頻在小紅書上獲得了4000多個贊,當時,她的粉絲只有1000人。這是她的高光時刻:落地窗前,望京的繁華夜色與淺淺日落余暉下,少女以其柔軟的身段舞了一段《海底》,雖是漆黑剪影,卻如夢似幻。這些元素中,不知哪一個觸到了所謂的流量密碼,撬動了四倍於粉絲數的點贊量。

  但此后,天愛並未收穫驚人的增速,她花了一年半才漲到9000粉絲。

  下一個轉機源自天愛給學生編的一段舞,將那段《這世界那麼多人》編舞視頻上傳后,她收穫了1萬點贊。此后,她的賬號彷彿進入了下一層級的流量池,半年內漲了1.4萬粉絲。

  在另一個平臺上,天愛沒有收穫同樣的好運。儘管直播第二天就有大哥給她刷幾千塊錢禮物,天愛還是放棄了抖音平臺。

  畢業於北師大現代舞專業的天愛身肢修長,頭骨小巧,雙腿纖細卻有肌肉,跳舞時能展現出過人的力量與人體美。是那種專業人士口中「條件極好」,普通人看了覺得是明星的類型。

  天愛笑稱自己小時候沒長開,直到高中,才蜕變為老師口中「條件好」的那一批。

  漂亮女孩在抖音上往往會受到「凝視」,但不一定會收穫同等的流量。MCN公司替天愛拍過網紅視頻,買過抖+,勸她直播漲粉,但忙活一通,點贊仍是個位數。 

  相比於流量世界,天愛在現實世界更容易找到節奏:這也是無數健身、舞蹈類創作者所面臨的真實情況——意識到在流量世界無法成為「超級流量」后,轉而讓流量世界的自己和現實世界結合。

  當時,在天愛視頻下方的評論區和私信里開始不斷有人問她,該去哪里找她學跳舞,以及催更她編舞的視頻。一種奇妙的責任感給了她動力:「我好像找回了和舞蹈的連接感。」

  在這種動力的催使下,她結束了自己長達三年的機構老師經歷,狠下心來,在寸土寸金的北京建外SOHO開了自己的舞蹈工作室。天愛的課程單價並不低,小型團課的單人單小時價格為218元,最便宜的辦卡價格是3999元。

  流量世界帶給天愛更現實的「利好」是引流,工作室剛開兩個月,老客户和小紅書上引流來的學生已經超過100個。

  天愛是無數流量主的真實縮影:流量世界帶給他們的並非「爆紅之路」,而是現實生活的豐富與補充。

  隱藏在這背后的深層邏輯是,劉畊宏難以複製,而對很多創作者而言,也未必要走劉畊宏之路。

  更宏觀的背景是疫情。疫情后,各大平臺對於健身流量的「爭奪」,讓頭部健身流量主的誕生「箭在弦上」。

  相關人士告訴虎嗅,2020年,快手與一眾知名健身品牌合作推出的「#客廳健身房」話題下累計生產了88.4萬個視頻作品,閲讀量 64.5億。「宅家健身」成了新潮流。

  KEEP告訴虎嗅,KEEP推出了幾乎覆蓋全天的直播課。直播課不僅能夠維持內容新鮮,還能實現用户和教練的實時互動,提供真實體感與場景感。

  用户通過手環等智能硬件的數據聯通,可以和同時在線的用户PK,這種競賽氛圍,能夠幫助用户消減獨自運動的孤獨感,這一點在防疫常態化的今天顯得尤為珍貴。

  各大健身品牌羣雄逐鹿。2020年春天,知名連鎖健身房J&J、威爾士健身、超級猩猩、一兆韋德、樂刻運動先后在六天內開啟線上直播教學。

  羅永浩熱度退潮后,抖音一直缺少一位直播巨星,看到合適的窗口,伺機而上,一手將劉畊宏推成了頂流。劉畊宏作為藝人,其市場敏感度和羣眾基礎,相對於健身機構或健身博主來説,是一次降維打擊。以及,無憂傳媒的夫妻組合檔方法論也為其添磚加瓦。

  種種因素錯落交錯,劉畊宏的爆火成了一場純粹的必然,也是一場純粹的偶然。

  5376萬粉絲量,這個數字幾乎和全網運動健身平臺月活用户量持平(《2021年中國運動健身行業報告》)。如果將此解讀為劉畊宏直播間一己之力匯集了全網熱愛健身的人,顯然是不現實的。

  不難想象,絕大多數人點開劉畊宏的直播,都不是爲了鍛鍊,而只是爲了趕上風潮,一窺這位新奇流量巨星的風采。

  眼下,劉畊宏的崛起,正在讓各大平臺的「健身流量主」爭奪戰白熱化:各個平臺紛紛號召博主參與劉畊宏的話題活動,企圖在這波流量中分一杯羹。涓流奔湧,匯入大海,最終把劉畊宏的熱度推到了更高。 

  但這正在讓健身流量圈進一步滑向虛假繁榮。

逐漸吹起的健身泡沫

  健身流量主曾經很容易掙到錢。

  2017年,劉林佈局健身MCN時,抖音短視頻還未興起,藝人團隊普遍認為接自媒體廣告是自降身價。國際大牌和知名品牌們有大量的市場費用和投放需求,只有圖文博主能承接。

  「只要一個博主形象不錯,勤快地拍照、經營自媒體,稍微孵化一下,廣告就紛至沓來。」劉林説。

  除了阿迪達斯、彪馬、哥倫比亞等運動品牌,美粧、日化、奢侈品、汽車品牌也撲上來。每天都有5-8個品牌找到劉林,希望合作。這樣的日子持續了整整兩年兩年。

  健身賬號MidoriLau的背后是一對情侶,出鏡的是綠發活潑女孩Midori,幕后是男友老陳。

  2018年,兩人開始做健身博主,不出4個月,就有了10萬粉絲,每月能給他們帶來1-2萬收入。老陳對自媒體前景深抱希望,辭去了阿里的工作,全職做賬號的幕后工作。

  綠色頭發,小麥色皮膚的Midori辨識度很強。

  后來,短視頻興起,以文字和圖片見長的博主被擋在門外。不出幾個月,大量健身公眾號停更。

  疫情開始后,行業更是進入了瘋狂內卷。健身博主門檻很低,專業性不足,可以用身材和外貌取勝。大量失業健身教練、藝人、模特、運動員湧入自媒體平臺,營銷號也大量入局,導致新人漲粉越來越難,老人發展舉步維艱。

  同時,平臺對流量掌控得越來越緊,對廣告尺度也管控得越來越嚴格。

  2020年,Midori也已經辭職做全職博主,但她和老陳兩人的收入還是維持在2018年的水平,停滯不前。最沉淪的時候,他們幾度考慮放棄博主事業。

  MidoriLau並非孤例,2020年健身流量圈「賺錢難」越發嚴重,其背后的邏輯是:想分蛋糕的健身博主變多了,但蛋糕沒有變大。

  消費疲軟和疫情因素下,品牌縮減了市場投放費用。「以前每個季度都來投廣告的品牌,突然間半年、一年,甚至兩年都沒再出現。」劉林説。

  甚至有品牌還沒熬到約定的投放時間,公司就已經倒了。劉林透露,某蛋白粉品牌搭建完電商平臺,花錢請大主播帶了一次貨,發現完全賣不動,但錢已經燒完了。

  健身服務平臺也是同樣的境遇。

  來來去去,創業大潮里有七、八個健身服務平臺都已經消失在這場還未來臨的健身流量盛宴里。不知道如果他們能撐到今天,能不能吃到健身流量崛起的這波紅利。

  一隻疲憊的紅色胖貓在運動后躺在瑜伽墊上。疫情期間,在家健身訓練的概念風靡。

  2021年7月,老陳和Midori從專業文獻和自己已有的知識體系中提煉知識點,並賦予其輕松明快的表達方式,終於做出了滿意的視頻作品《減掉1公斤純脂肪需要多久[新手須知]》,在小紅書獲贊26.3萬,B站瀏覽量138.9萬。

  「內容仍然是分水嶺。」從那之后,他們彷彿打開了任督二脈,延續幽默科普路線,小紅書一個月漲粉17萬,超過過去一年的漲粉量。現在,他們在小紅書已經有91.6萬粉絲。

  但他們仍然不敢説自己摸到了流量的命門。平臺那隻「看不見的手」權力之大,觀眾行徑之不可捉摸依然令人難以參透。

  「80分的作品流量不會差,但會收到60分,80分,還是90分的反饋,不可控也不可知。」老陳説,「最大的困難是找準定位,並且找到我們的認知和觀眾認知間的平衡。」

  因為對自己擅長的形式與風格有着清楚的認知,他們始終沒有運營抖音和快手賬號,也不打算跟風進軍健身直播。他們的同行朋友大多抱有相同的態度:「以前做直播的會接着做,以前不做直播的現在也不做。」

  MidoriLau形成了健康的收入構架,知識付費佔30%,商務合作佔60%,各平臺流量激勵佔10%。目前,他們是KEEP知識付費榜前三的博主。上海風控期間,商務合作驟減,但知識付費的持續收入支撐着他們。

  「佈局全平臺」,「形成矩陣」,這些看似理所應當的方法論在實際操作中有很大障礙。這是平臺風格,用户喜好,長短視頻和直播邏輯的差異導致的。

  在任何風靡一時的風潮當中,堅守自我彷彿是一句陳詞濫調。但在當今這個流量速生速死的年代,或許是一條微妙的鐵律。

  眼下,擺在無數渴望複製劉畊宏的MCN和個人面前的是一場賭博:就算投入百萬乃至千萬,也未必能「砸出」下一個劉畊宏。而更深層的命脈問題是,如果不能成為超級流量主,現有的健身市場,能否讓中腰部健身流量獲得足夠成熟且廣闊的「變現池」?

  在人們尚未想清出路之際,新的「健身流量鏖戰」悄然打響:4月25日,抖音全民健身計劃正式推出,武大靖等名將以練腿教練的身份現身流量世界;幾乎在同時,快手的暴汗健身房已然上線,任子威等名將正式開講腰腹訓練課。

  在流量稍縱即「變」的互聯網世界,健身流量或許已然紅海……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