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04-22 10:22
4月14日,高通技術公司正式與Stellantis集團宣佈達成了在未來多年內的技術合作。對於高通這家大名鼎鼎的半導體領域巨頭,想必很多人都耳熟能詳,但是對於Stellantis集團,估計很多人都會覺得比較陌生。
實際上Stellantis集團是一家由PSA集團和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FCA)以50:50的股比合並而來的全球第四大汽車集團。它旗下包括了我們熟知的法拉利、瑪莎拉蒂、阿爾法·羅密歐、標緻、雪鐵龍、Jeep等15個的汽車品牌。
高通與之合作,正是通過採用覆蓋幾乎全部汽車領域的高性能、低功耗驍龍汽車平臺,從2024年為Stellantis集團旗下的14個汽車品牌提供智能、可定製和沉浸式的車內體驗,滿足客户對於可持續升級的個性化和先進體驗不斷變化的需求。看到這里,或許細心的朋友或許已經發現了些許端倪。
Stellantis集團旗下一共有15個汽車品牌,為何本次與高通達成的合作卻只涉及14個汽車品牌呢?這是因為在這次合作達成之前,Stellantis集團旗下旗下的法拉利早在今年2月9日就已經先集團一步,與高通達成了相關的合作。
事實上高通作為汽車芯片領域的佼佼者,也是汽車數字化巨頭,近年兩年以來在汽車領域可謂是動作頻頻,和它達成戰略合作的汽車集團也遠遠不止Stellantis集團這一家。
01 高通憑什麼廣交車企朋友
事實上高通早在2002年開始就佈局汽車領域,如今它在車載網聯和汽車無線連接領域已經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到目前為止,全球範圍內已經有超過1.5億輛汽車採用了高通汽車無線解決方案。隨着汽車進入智能化時代,它在智能汽車領域更是有了全棧式佈局。
智能車機芯片方面,高通驍龍SA8155P作為高通公司的旗艦車規級芯片,已經成為車企夢寐以求的搶手貨。其中,長城汽車旗下純電品牌歐拉更是因為「假裝」自己搭載了高通驍龍SA8155P深陷輿論風波。
除了在宣傳階段「搭載」了高通驍龍SA8155P的歐拉之外,小鵬P5、蔚來ET7、智己L7等主打智能化的新車在內,都搭載了這款車規級芯片,凱迪拉克LYRIQ更是搭載了高通驍龍SA8155P的升級版本SA8195P。
高通驍龍SA8195P芯片採用了臺積電7納米工藝,GPU從Adreno 640升級到了Adreno680。因此,在AI算力方面,SA8195P可以達到接近8TOPS,相較SA8155P翻了一倍。
另外,衆所周知,高通全新一代驍龍8移動平臺採用的是行業領先的4nm工藝,而它最近和百度汽車旗下集度汽車聯合發佈的高通驍龍SA8295P車規級芯片也採用了5nm工藝,成爲了全球首顆5nm工藝的車規級芯片。
相比起當下被車企爭搶的高通驍龍SA8155P,高通驍龍SA8295P的像素支持能力和3D渲染能力都提升了3倍,算力達到了30TOPS,幾乎是SA8195P的4倍。據瞭解,除了集度汽車之外,小米汽車旗下的首款車型也有可能會搭載這款性能強大的車規級芯片。
除了芯片之外,高通還擁有傳統車企夢寐以求的高通數字底盤。車企可以在其產品線中選擇採用驍龍數字底盤所涵蓋的任一平臺或者全部平臺,並且通過雲端的持續升級為其旗下車型進行高度定製。
自動駕駛是智能汽車時代最核心的技術之一,而高通在今年4月4日收購了自動駕駛公司Arriver(安致爾),掙錢了開放式集成先進駕駛輔助系統解決方案的能力。未來,Arriver的駕駛輔助資產將成為驍龍「數字底盤」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
至此,高通在智能汽車領域的佈局已經到了一個階段。在小雷看來,全面的智能汽車技術,正是傳統車企願意與高通「交朋友」的主要原因。
02 車企為什麼和高通交朋友?
傳統車企雖然有着數十年上百年的汽車技術底藴,深厚的技術底藴和製造經驗絕大多數造車新勢力都望塵莫及。然而,我國的造車新勢力憑藉着先一步「觸電」覺醒,已經基本完成了對外國傳統車企的彎道超車。
另外,電動化方面落后的佈局並不是傳統車企唯一的短板,造車新勢力在智能化方面的優勢同樣也讓大多數傳統車企望塵莫及。在小雷看來,如果傳統車企不想被以特斯拉為首的造車新勢力所顛覆,那麼它們就必須在短時間內補足自身的短板。
爲了彌補自身的短板,大眾集團早在2020年就給自己定下了一個數額高達150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0426億元)的5年投資計劃。其中,730億歐元將用於投資包括電動出行、混動技術以及數字化在內的「未來技術」。在1年之內,大眾集團用於發展軟件開發部門的投資金額就多達25億歐元。
隨着大眾集團重金投資軟件領域,它的死對頭豐田汽車自然也不能坐以待斃。豐田汽車在去年成立了三家子公司,它們的核心任務就是開發自動駕駛、汽車操作系統,以及高清地圖等軟件業務。
在國內的傳統車企當中,吉利集團也對汽車軟件領域展現出了躍躍欲試的態度。今年1月份,有傳言稱吉利集團旗下的湖北星紀時代科技有限公司,正在與魅族洽談收購事宜。
在小雷看來,如果傳聞屬實,那麼與其説吉利集團看上了魅族一蹶不振的手機業務,不如説它醉翁之意不在酒。因為它看上的是魅族近年來積累的大量智能化軟件領域人才資源。要知道,通過收購「落魄」公司,獲取人才資源已經是李書福的常規操作了。
豐田、大眾都是全球頂尖的汽車集團,但是並不是所有車企都像它們這樣財大氣粗,能夠動輒拿出數百億元投資「未來技術」。另一方面,傳統車企進軍一個全新的領域需要一個培育的時間。按照大眾集團的規劃,它到2025年纔會推出適用於全品牌、全車型的E軟件平臺。
如果傳統車企採用由第三方軟件巨頭提供的技術,則只需要進行相應的適配即可,產生的效果可謂是立竿見影。相比起自研軟件技術的大眾集團、豐田汽車這兩家傳統汽車領域的巨頭,找一個實力強大的合作伙伴或許纔是大多數傳統車企的最佳選擇。
高通作為科技領域巨頭,它在汽車芯片、汽車軟件等領域涉足頗深,幾乎擁有智能汽車所需的全套技術。在小雷看來,和高通達成合作可以看作是傳統車企進行智能化轉型的一條低成本捷徑。
在耕耘汽車領域的22年時間里,高通公司在汽車領域當中的存在感並不高。在小雷看來,這主要是因為在傳統燃油車時代,汽車智能化並不是傳統車企關注的重點,因此主打智能化的科技巨頭,高通在汽車領域的參與感並不高。
如今,傳統燃油車即將被顛覆,新能源汽車正式走上了汽車歷史的舞臺,汽車行業也已經迎來了由軟件定義汽車的時代。在小雷看來,「軟件定義時代」也是高通在汽車領域發光發熱,成為汽車智能化領域的「博世」的最佳時機。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