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中信建投:舊改帶動四大建材品類需求,十四五有望新增三千億市場

2022-04-22 09:28

中信建投指出,老舊小區改造帶來建材增量機會,各類項目主要涉及防水、外牆塗料、外牆保温、管材四大板塊,而這四大板塊主要集中應用於基礎類項目,通常直接有財政資產支持,因此舊改有望為建材帶來更加確定的增量市場。此外根據國外發展經驗,舊改並非一蹴而就,存在着中長期的周期性需求。我們預計十四五期間,因老舊小區改造而帶來的建材新增市場空間為3634.87億元,其中防水材料增加749.54億元,外牆塗料增加943.10億元,保温材料增加1100.93億元,管材增加841.30億元。

摘要

舊改納入保障性安居工程,政策推進拉動萬億級市場

我國城鎮化進入城市更新時代,老舊小區改造接力棚改,成為保障性安居工程的主要項目。在十四五期間,全國重點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的21.9萬個老舊小區,改造內容分為基礎類、完善類、提升類3大類。相較於棚改,老舊小區改造力度更大、增速更快,能在短期內帶動投資快速增長,現已成為惠及民生、擴大內需、助力穩增長的重要舉措。老舊小區改造涉及產業鏈較長,根據國務院參事仇保興測算,十四五期間做好城市建設、擴大內需的重點工作可拉動投資和消費約30萬億元,其中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約5.8萬億元。

模式更新參與資金多元化,機制健全落地效率逐漸提高

舊改項目落地程序複雜,涉及環節眾多,需要從資金和制度兩方面保障實際進度。①資金方面:目前舊改項目商業模式不斷更新,注入資金更加多元化,中央財政資金支持力度最大,專項債明顯發力;社會資本參與程度不斷提升,個人也可通過公積金形式參與其中,三者對舊改資金形成保障。②制度方面:各環節的保障機制更加完善,政府統籌安排明確各部門責任,舊改納入地方考覈指標,審批速度不斷加快提升效率,嚴格執行保證舊改質量。2021年,全國新開工老舊小區改造共5.56萬個,連續兩年超過既定目標。

舊改帶動四大建材品類需求,十四五有望新增三千億市場

老舊小區改造帶來建材增量機會,各類項目主要涉及防水、外牆塗料、外牆保温、管材四大板塊,而這四大板塊主要集中應用於基礎類項目,通常直接有財政資產支持,因此舊改有望為建材帶來更加確定的增量市場。此外根據國外發展經驗,舊改並非一蹴而就,存在着中長期的周期性需求。我們預計十四五期間,因老舊小區改造而帶來的建材新增市場空間為3634.87億元,其中防水材料增加749.54億元,外牆塗料增加943.10億元,保温材料增加1100.93億元,管材增加841.30億元。

目前多省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招標以綜合打分為主,對企業能力提出要求;而建材龍頭有望憑藉自身產品及渠道優勢,搶佔更多市場份額。①東方雨虹:多品類直接受益,渠道優勢突顯。②三棵樹:戰略層面重視舊改,塗料防水全面發力。③中國聯塑:生產基地佈局全國,深化央企合作有利參與舊改。

風險分析:1)政策推行速度不僅預期;2)財政資金落實不到位;3)工程進度未達目標

正文節選

一、舊改開啟城鎮化高質量發展,相關產業鏈直接受益

老舊小區改造正式納入保障性安居工程,接力棚改持續促進經濟內循環。從2019年開始,我國棚户區改造數量大幅降低,預計到2021年改造數量將不足100萬套,棚户區改造接近尾聲。而老舊小區改造登上歷史舞臺,相比較棚改,老舊小區改造力度更大,增速更快,同時在資金支持方面,自老舊小區改造被納入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央預算內投資后,分配金額不斷增大,佔比不斷提高,2021年分配金額佔比超過70%。對比棚改帶來的經濟效益,老舊小區改造更能在短期內帶動投資快速增長,現已成為惠及民生、擴大內需、助力穩增長的重要舉措。

老舊小區改造關聯行業眾多,預計十四五期間將拉動投資及消費5.8萬億。老舊小區改造產業鏈較長,前端涉及舊改方案設計,施工端涉及到外部改造,竣工端多涉及到內部改造。因此,舊改關聯了眾多相關行業,進而帶動周邊經濟增長,根據相關數據統計,每年我國通過城市老舊小區改造可拉動區域經濟 GDP 增長 2.5%——3.4%。國務院參事仇保興在《對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正當時》中提到,經初步測算,「十四五」期間做好城市建設領域、擴大內需的重點工作可拉動投資和消費約30萬億元,其中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約5.8萬億元。

2020年、2021年連續兩年超額完成目標,2021年新開工數量同比大幅增長。截至2020年底,全國新開工改造老舊小區4.03萬個,新開工率達102.49%;而2021年舊改勢頭不減,全年計劃新開工改造小區數量5.3萬個,同比增長35.90%;截至2021年底,全國新開工老舊小區改造共5.56萬個,連續兩年超過既定目標。目前部分省份已經下發了2022年計劃舊改數量,考慮到開工到完工之間半年到一年的時滯性以及「十四五」整體目標的完成壓力,預計大部分省份2022年舊改目標仍高於2021年,老舊小區改造仍然處於加速過程中。

二、模式更新參與資金多元化,機制健全落地效率逐漸提高

老舊小區改造涉及責任主體眾多,工作鏈條較長。根據各地實踐情況總結,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實施流程從前至后基本包含項目動員、前期準備、項目申報、建設準備、改造實施、竣工驗收、運營管理、項目審計、考覈評價9個大階段,涉及責任主體包含縣區級政府及部門、街道及政府、社區及業主委員會、實施主體以及上級主管部門,各個階段不同責任主體的工作內容有所不同,有超過21個更微觀的工作內容需要上下級部門溝通協作,以此保證項目的順利進行。而從時間上來看,老舊小區改造從項目動員到考覈評價需要經歷12-18個月左右,其中建設時長根據改造內容的不同則需要5-8個月,相較於傳統普通改造項目,老舊小區改造時間更長。

資金:政府財政提供有力支撐,模式更新帶動社會資本參與。①政府財政:中央預算內投資穩健增長,地方專項債額度有所傾斜。目前老舊小區改造的政府財政資金主要來源為中央預算內投資補助、地方政府專項債以及政策性金融機構貸款,組合模式多為「財政資金+專項債券」或「財政資金+專項債券+金融機構融資」等方式。中央預算內投資連續兩年實現較大幅度增長,新開工目標指引下2022年仍將穩定增長;政策推動專項債額度傾斜,舊改相關發行金額不斷提升;政策性金融機構加大金融服務力度,為老舊小區改造提供相應信貸支持。

②社會資本:模式更新促進收益優化,社會資本參與度逐漸提升。目前舊改已形成三種基本資金平衡模式,社區自平衡、大片區統籌以及跨片區統籌,進而帶動不同的社會資本參與。其中社區自平衡模式下社會參與程度較低;大片區統籌模式社會參與程度尚可;而跨片區統籌模式下社會資金參與程度最高。細分來看,每種模式下均已出現標杆項目,示範效應下有助於帶動收益率整體優化。

③居民自籌:政策支持提取公積金用於舊改,提高居民資金參與程度。居民資金可通過直接出資、使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以及提取居民住房公積金等共擔舊改責任,其中提取公積金用於舊改獲得中央以及地方層面政策支持。

制度:項目流程逐步優化,保證舊改順利落地。舊改前通過建立健全政府統籌協作工作機制,在統一安排的情況下保證施工銜接,實現信息互聯共享,解決了因過往信息不暢通而導致的項目施工進度緩慢、權責不清晰帶來的問題無法解決等痛點;舊改中通過政策推動審批速度加快,老舊小區改造效率提高;舊改后明確老舊小區改造績效考覈目標,各地嚴格執行保證舊改質量。

三、舊改帶動四大建材品類需求,十四五有望新增三千億市場

十四五期間舊改容量充足,四大板塊將迎千億需求。從目前已經公佈的舊改方案來看,在基礎類、完善類、提升類三類舊改內容中,主要涉及的建材板塊可以分為四大類,分別為:外牆塗料、外牆保温、屋面防水以及管材。我們預計十四五期間,因老舊小區改造而帶來的建材新增市場空間為3634.87億元,其中防水材料增加749.54億元,外牆塗料增加943.10億元,保温材料增加1100.93億元,管材增加841.30億元。

我國舊改尚處於初期階段,城市更新存在周期性需求。從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發展過程來看,老舊小區改造是必然趨勢,而我國的舊改還處於初期階段,各項安排和其他國家仍有差距。同時,改造並非一蹴而就,我國老舊小區將面臨多輪更新。老舊小區改造工程與其他修繕工程不同,改造完成只意味着一輪工作的結束,而改造成果隨着時間推進將不可避免的面臨折舊,因此每經歷一個周期,城市就會迎來新一輪的住宅更新。

龍頭積極參與舊改,渠道優勢搶佔市場。從需求側來看,龍頭資金充裕,項目招標優選龍頭。目前多省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招標以綜合打分為主,在該方法下,投標人所得總分為商務標得分、技術標得分以及信用標得分三大類總分之和,商務標打分佔比較高,而龍頭企業由於自身規模較大,全國佈局廣泛,因此在成本上更有優勢,進而在報價時有望獲得更多的得分。同時,龍頭企業產品的品控更為嚴格,交付速度更快,因此在技術標方面相較其他廠商更具優勢。

從供給側來看,龍頭企業積極佈局,自建+戰略合作搶佔更多市場。從老舊小區綜合改造項目來看,防水、塗料、保温及管材為主要使用的建材產品。多數企業對舊改市場較為重視,如防水行業的東方雨虹、裝飾塗料行業的三棵樹,細分賽道的龍頭公司將通過多種渠道參與其中。

四、風險提示

1)政策推行速度不及預期;2)財政資金落實不到位;3)工程進度未達目標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