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嬰兒之殤與「雅培母乳強化劑」召回疑雲

2022-04-14 20:29

4月14日,是萬千家長焦灼不安的第55天。

2月18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FDA」)宣佈,正在調查4名嬰兒感染阪崎克羅諾桿菌等細菌的投訴,其中兩例死亡,他們均食用了雅培公司在密歇根州斯特吉斯(Sturgis)工廠(以下簡稱美國雅培工廠)生產的奶粉產品(品牌包括Similac、Alimentum和EleCare)。

不到48小時,2月20日午夜0點05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在官網發佈「雅培中國召回其銷售的一款特醫產品」,提醒消費者立刻暫停食用雅培「喜康寶貝添」母乳強化劑。

▲早產兒和體重增長較慢的嬰兒通常會被醫生建議使用母乳強化劑追趕生長,強化劑需加入母乳食用。據世界衞生組織報告顯示,每年約有1500萬早產兒出生。其中我國每年約有100-200萬早產兒,約佔世界總數的10%。圖片來源:唐萍供圖

雅培母乳強化劑頓時成為眾多媽媽的心中之痛。

「我一萬次追問自己,如果當初不給孩子吃雅培母乳強化劑,是不是就不會付出如此沉痛的代價?」李超是一對雙胞胎嬰兒的母親,她內心發出疑問,為何弟弟先行服用雅培母乳強化劑后不幸夭折?哥哥服用過程中數次細菌感染,一度命懸一線?這究竟和雅培母乳強化劑有沒有關係?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每經記者」)追蹤調查發現,雅培母乳強化劑疑雲並非只籠罩個別家庭。每經記者遍尋全國十多個城市近20個家庭,十多位嬰兒出現腹脹、便血、小腸壞死等不同程度的健康問題,家長們懷疑這與服用上述召回產品有關。

雅培中國方面對每經記者表示,此次喜康寶貝添產品是全國性主動召回。截至目前,主動召回工作已基本完成,產品已陸續入庫封存,並嚴格按照政府相關要求進行處理。

「如果是天災我就認了,但假如是人禍,拼盡全力我也要為孩子討一個真相。」言至此,李超數次哽咽。家長們為此奔走,嘗試自主取證,但過程異常困難。

通過採訪FDA,每經記者得知,籠罩中國家庭的雅培「帶菌疑雲」,其實早在去年,就已浮現在美國家庭。「我們的首要任務是確保該工廠生產的召回產品退出市場。目前對雅培的調查還在進行中。」FDA對每經記者表示。

中國海關總署公開表示,將密切跟進FDA的調查進展,並及時向消費者通報。每經記者瞭解到,在接到本地市民投訴后,中國多市的市場監管局已主動行動,一位市場監管人員對每經記者表示,后續進展將與記者及時溝通。

FDA:在雅培Sturgis工廠及產品查出阪崎克羅諾桿菌

雅培:FDA沒在我們售出產品及留樣中測出

進入中國 母嬰市場之前,雅培早已是聲譽顯赫的「百年老店」。

133歲的雅培,是全球醫療健康領域的巨頭,曾以2120億美元的市值,位列「2021全球上市公司百強企業」第45名。截至當地時間4月13日收盤,雅培每股119.48美元,總市值2107億美元。

▲雅培創辦於1888年 圖片來源:雅培官網截圖

雅培2021年全年財報顯示,其全球銷售額同比增長22.9%,達到431億美元。從業務板塊來看,僅2021年第四季度,雅培營養品業務的全球銷售額約20.4億美元,同比增長5.9%。其中,嬰幼兒營養品全球銷售額同比增長3.1%。在北美市場,雅培嬰幼兒營養品的銷售額增長14.5%。

據Euromonitor數據,2020年雅培以6.2%的市佔率,在「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中排名第七名。不止奶粉,雅培在中國銷售多年的特醫類嬰兒營養品——「喜康寶貝添」母乳強化劑,也是眾多家長為孩子補充營養的首選。

▲家長吳郁介紹,雅培一盒(50袋)母乳強化劑580元,孩子一個月要食用近9盒(400多袋),花費高達5000余元 圖片來源:吳郁供圖

因此,當得知自家孩子食用的品牌,陷入疑似帶有「阪崎克羅諾桿菌」而被FDA調查、中國海關宣佈「立刻停用」后,中國家長再也坐不住了。

FDA 2月18日披露了對美國雅培工廠的首次調查報告,在審查公司內部記錄時發現,阪崎克羅諾桿菌對雅培工廠環境造成了污染,該公司因存在阪崎克羅諾桿菌而銷燬了產品。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提示,阪崎克羅諾桿菌可能造成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嬰兒、免疫力低下嬰兒罹患腦膜炎、敗血症或壞死性結腸炎,由阪崎克羅諾桿菌引發疾病而導致的死亡率可達40%-50%。根據中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嬰兒配方食品》(GB17065)和中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通則》的規定,嬰兒配方食品和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中不得檢出阪崎克羅諾桿菌。[1]

▲圖片來源:海關總署

3月22日FDA發佈了調查進展報告,報告稱,在美國雅培工廠的嬰兒配方奶粉生產環境中發現了阪崎克羅諾桿菌的證據。此外,還在成品雅培嬰兒配方奶粉中發現了阪崎克羅諾桿菌。[2]

▲圖片來源:FDA 3月調查進展報告截圖

而雅培中國對每經記者的回覆則稱,「美國FDA沒有在雅培任何售出產品及相關留存樣本中檢測出含有克羅諾桿菌或沙門氏菌。」

FDA認為,雅培公司及工廠沒有建立全方位覆蓋所有加工階段的工藝控制系統,以確保嬰兒配方奶粉不會有因配方或加工環境存在的微生物而參雜到產品中。並且,直接接觸雅培嬰兒配方奶粉、其原料、包裝或設備或器具表面的人員沒有穿必要的防護服。「承包商們回到工廠建築后,他們既沒有消毒,也沒有換鞋子」。

3月30日,FDA在接受每經記者採訪時表示, 「我們的首要任務是繼續確保在該工廠生產的產品被召回並退出市場。」「將對雅培和其工廠繼續調查,如果有更多的消費者安全信息,將繼續更新。」

4月1日,FDA公佈的新進展顯示,在美國雅培工廠FDA發現了4種細菌,工廠自查出1種,一共5種不同的阪崎克羅諾桿菌菌株。[3]

▲圖片來源:FDA 4月調查進展

目前,中國海關總署公開表示,將密切跟進FDA的調查進展,並及時向消費者通報。

召回產品有無複檢?雅培:產品已陸續入庫封存

家長向每經記者提供的召回產品外包裝盒上明確寫到,雅培「喜康寶貝添」為美國原裝進口,生產商地址為901 N Centerville RD Sturgis, MI 49091。與FDA調查的Sturgis工廠地址一致

▲圖片來源:FDA 3月調查進展報告截圖

3月25日,每經記者致電雅培中國媒體聯繫人公開電話,無人接聽。4月7日,每經記者向雅培中國方面發去採訪函,明確詢問召回的「喜康寶貝添」母乳強化劑有無複檢,對方未予以展開回復,稱「參考之前的聲明」。4月12日,每經記者再次向雅培中國、雅培美國總部發送郵件採訪函,4月13日晚間,雅培中國方面對每經回覆稱,「目前雅培在中國大陸市場沒有銷售任何生產於美國密歇根州Sturgis工廠的營養品,我們的產品均符合相關國家食品安全標準和法規。」

▲雅培中國2月22日曾發佈召回產品的公告

僅從公開消息,這些被雅培中國全面召回產品是否複檢、複檢結果如何,消費者仍無從知曉。

家長唐萍在與雅培客服溝通時表示,想了解召回的產品是否進行復檢,並讓雅培提供相關檢測報告時,遭到對方拒絕。「沒辦法對消費者個人發送。」雅培工作人員打斷了唐萍的訴求。在唐萍的堅持下,該雅培工作人員表示,會向上級反饋。截至4月14日,唐萍未收到任何回覆。

此次喜康寶貝添產品的全國性主動召回,是出於對消費者安全的考慮,讓消費者不再擔憂,也是企業負責任的行為。本着對消費者負責的態度,雅培中國第一時間發起預防性主動召回,包括立即凍結喜康寶貝添在雅培中國倉庫的全部庫存,官方旗艦店下架該產品,在官方平臺發佈召回公告,積極處理消費者退換貨問詢等,在全國範圍內全面展開召回行動。」雅培中國方面對每經記者的採訪表示,「截至目前,主動召回工作已基本完成產品已陸續入庫封存,並嚴格按照政府相關要求進行處理。」

企業本身應該進行產品相應批次的複檢,並將結果告知消費者。」國家高級食品檢驗師、中國HACCP食品體系內部審覈員王思露在接受每經記者採訪時表示,「民以食為天,食以安全為先,作為國際知名品牌,雅培有義務也有責任將FDA的調查進展第一時間公示給消費者,這樣才能保障消費者的安全。」

雅培母嬰產品安全問題失守,早有前科。

早在2002年,雅培就曾被曝出奶粉在生產線被含細小鐵質微粒的潤滑油污染,其產品在全球進行查封並銷燬;最近的是2021年,雅培旗下1段嬰兒奶粉因為被檢出香蘭素,上海市場監管局對雅培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對其作出行政處罰,罰沒超1200萬元。

雙胞胎之痛,為什麼每次都是細菌感染

隨着FDA調查進展的更新,雅培奶粉召回事件在母嬰市場持續發酵。

通過近兩個月的調查,每經記者遍尋全國十多個城市近20個家庭,有十多位嬰兒出現腹脹、便血、小腸壞死等不同程度的健康問題甚至有一例病亡,家長們懷疑這與服用上述召回產品有關。

二十九周孕檢時,李超突發胎膜早破,為保母子平安,一對早產雙胞胎提前來到人世間。讓李超夫婦略松一口氣的是,孩子雖然是早產兒,但出生評分較高,與足月兒差距不大。「樂觀估計,可能在NICU里住一個月的「保温箱」就能回家了。」李超向每經記者回憶道。

2021年6月18日,雙胞胎出生第三天,各項指標更優的小雙可以先行吃奶,醫生建議採用母乳加強化劑的餵養方式,李超便就近在醫院的母嬰藥房購買了雅培「喜康寶貝添」母乳強化劑,送到NICU醫護人員手中,由專人負責餵食。

在服用的十多天里,住在保温箱的小雙先后兩次因細菌感染生命垂危,病情迅速惡化,最終因搶救治療無效,出生不到半個月、還無緣和母親見上一面的小雙便離開了人世

大雙因「開奶」不順,直到一個月后,才應醫生要求開始吃母乳並加強化劑。同樣的地方購買,同樣的產品,同樣每天送進NICU,由醫護人員酌量餵食。

去年8月,大雙因眼底惡化,進行手術。「當時主刀醫生都説,給這麼小的孩子做眼睛手術,好緊張,還好最后非常順利。」但讓李超沒想到的是,剛闖過眼睛手術關的大雙,緊接着又遭受了細菌感染的折磨。

李超不忍直視科室醫生出示的大雙照片,早產兒薄而紅的腹部皮膚水腫發亮。腹水中有血,診斷為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NEC)。病情危急,大雙不得不進行第二場全麻手術,李超夫婦做好了最壞的心理準備。甚至還投訴醫院,認為消毒沒到位,「兩個孩子都是細菌感染,保温箱里哪來那麼多細菌?」

不幸中的萬幸,大雙挺了過來。術后繼續住NICU,按照醫院看護要求喝特殊奶粉,未再食用母乳強化劑。直到去年10月中旬,大雙恢復得還不錯,李超得以去醫院陪護,可以餵母乳並繼續添加強化劑,「但孩子總是肚子鼓鼓的,腹脹不適。」

終於盼到大雙出院,可回到家沒幾天的大雙突然出現呼吸急促,連聲音都哭不出來了,入院診斷為急性肺炎,且又是細菌性的。「我們特別自責,為什麼每次都是細菌?當時我們真的每天都用84消毒液拖地。」李超非常不解。

大雙肺炎病癒后,李超換了另一種品牌的母乳強化劑,據她稱,「此后未再發生細菌感染或腹脹不適的情況。」

▲網友的疑慮 圖片來源:社交媒體截圖

相似「劇情」多次上演?

令人揪心的孩子,痛不欲生的家庭,相似的「劇情」,還在多個城市上演。

2021年8月,因妊娠高血壓,中度子癇,湖南的張長安在孕32周時早產下她的寶寶,出生體重1.4公斤,在保温箱里住了一個月。

在早產兒特護中心待了一個月后,寶寶各項指標達標,張長安帶着剛滿月的孩子出院。母乳能給嬰兒提供天然的免疫屏障,張長安遵照醫生的建議開始給孩子餵養母乳並添加強化劑。在母嬰店里購買雅培母乳強化劑。

據張長安介紹,吃下半包、僅0.5g的母乳強化劑后,寶寶不到兩小時就呼吸急促,立即送他去醫院,一測體温已經發燒,那麼小的孩子,只能送進NICU監護。不能家長陪同,11天的日日夜夜,張長安和老公每天以淚洗面,「各種抽血化驗,脊椎穿刺,查發燒原因,我和老公為沒照顧好寶寶自責不已。」

經檢查,寶寶是細菌感染。「為什麼會細菌感染,這個問題我揪着問了好久,我仔太遭罪了!如果是環境問題,我們也好避免啊。」張長安對每經記者説,醫生表示細菌存在的可能範圍太廣,無法給出準確答案。

去年10月,生活在山東某市的諾風家30周的早產兒出世了。「在保温箱住了15天,醫院説寶寶一切正常、發育得非常好。」諾風告訴每經記者,「寶寶17天的時候添加了雅培母乳強化劑,次日緊急轉院,確診為NEC。醫生跟孩子爸爸説做好心理準備,NEC有50%的死亡率。」

▲雅培中國患兒照片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2月22

「當時我們有懷疑過母乳強化劑,但又覺得這麼大的老品牌不可能出現問題,所以沒有深究,每天身上扎着兩個針,還插着胃管,才3斤3兩的孩子。好在孩子住院40多天出院了,」孩子痛苦的經歷,諾風歷歷在目。「我們沒有手術,保守治療的,但孩子10天沒有喝一滴水沒有吃一口奶,24小時輸液吊着。」

也是在去年,在北京,田力的早產寶寶服用雅培母乳強化劑幾日后就出現便血,后確診NEC。「經保守治療后出現腸狹窄,做了結腸切除吻合手術。僅醫院治療的直接花銷估計就有15萬元,后期的費用無從計算。這對寶寶和家人的生活造成了重大影響。」田力説。

▲孩子部分治療費用 圖片來源:田力

佟卓的孩子,因NEC被切除小腸,剩余部分不足50釐米,現患短腸綜合徵,至今還在住院治療,據佟卓初步覈算,目前已產生醫療費用等開支40余萬元。

在尋找雅培母乳強化劑家庭時,每經記者瞭解到全國各地多個讓孩子身體和家庭經濟都遭到重創的案例。「最難的時候,我們付不出醫藥費,四處借錢。」李超説,大雙病情嚴重時,一天2萬多,為救大雙李超家庭已花費20多萬。對於小雙的離別,李超老公寬慰她道:「家里負擔重,小雙是在用另一種方式心疼爸爸媽媽。」

家長取證受困:自稱都快當上「偵探」了

「這一個月,雅培一直讓我找證據。」張長安説,自己都快當上「偵探」了,她的着急與無助,同樣困擾着另外幾個家庭。

是在工廠生產區檢測出的細菌,但我們出售的產品中沒有。」雅培中國工作人員在電話中反覆向張長安強調。「鍋有細菌,怎麼能保證煮出來的飯就沒細菌?」張長安對此十分不解。

「自證」難題被踢回到家長面前,而檢測之路很難走通。吳郁告訴每經記者,他先后諮詢了5家機構,但都無法對孩子服用的母乳強化劑進行檢測

多位家長亦向每經記者反映,他們尋找的檢測機構,有的不接受消費者個人送樣檢測、有的沒有培養菌、有的不具備特醫食品相關的檢測資質,甚至有些大型機構一聽是雅培的產品就委婉拒絕了……

每經記者亦詢問多個檢測機構,和上述家長説的相似,也是屢屢碰壁。

通過多番打聽,吳郁聯繫到了上海一家可檢測的機構,但新問題出現了。「要出具檢測報告,得提供200g的樣品,而一袋雅培母乳強化劑僅0.9g,需要200多袋才能檢測。誰手上會有這麼多?」吳郁為此向多位家長求助,希望大家將手中的強化劑匯總后寄出檢測。

▲家長們與檢測機構的聊天截圖 圖片來源:吳郁提供

每經記者在採訪某城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時瞭解到,該城市「已經召回了580盒產品,我們城市現在市面上已經找不到這個產品了」。

也有檢測人員向吳郁提出,「樣品量10g可以檢測,但無法出具檢測報告」。吳郁認為,這會讓檢測結果的合法性出現爭議。

家長們在尋求檢測的過程中,也向12315等市場監管部門投訴。每經記者瞭解到,在接到本地市民投訴后,中國多市的市場監管局主動行動,有幾個家庭已在當地主管部門的主持下,與購買母乳強化劑的商家以及雅培進行了調解。

「調解時,讓我提供醫生的證明,證明我寶寶動手術是因強化劑導致的。」李超對此很疑惑,「吃下肚的強化劑怎麼證明?也沒有哪家醫院能出這樣的證明」。按照程序,李超家庭繼續收集證據,45個工作日內進行二次調解。每經記者從李超所在城市主管部門瞭解到,「(此投訴)調解還在進行中」「后續進展將與記者及時溝通」。

4月14日下午,李超在當地主管部門的主持下,與雅培方面進行了二次調解。李超向每經記者表示,其訴求之一是要求雅培對召回的母乳強化劑進行復檢,但在場雅培工作人員表示,召回產品已封存,不提供複檢樣品。對此,在場的主管部門人員認為,李超提出的複檢要求合理,雅培人員需與總部再次進行溝通

張長安也走到了調解這一步。「他們願意給幾百元的慰問金,但我拒絕了,我其實就想知道真相,想讓雅培去檢測。」每經記者向湖南某市的市場監管部門瞭解到,關於張長安的投訴,是按普通的消費糾紛進行調解,但調解不成功

歸因難題,這是診療中的複雜性和矛盾點

「強化以后的母乳,更適合需要追趕體重的早產兒。但新生兒本身就是NEC易感人羣,早產兒更易感是‘高危中的高危’。」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新生兒科的醫生石芸在接受每經記者採訪時表示,至於歸因,家長無法論證,醫生也無法下結論,這就是診療中的矛盾與複雜點。「僅歸結為一個產品,顯然不合適,早產兒腸道不成熟,可能遭遇的感染因素太多了。對家長而言,他們的擔心也很正常,因為正好發生了雅培母乳強化劑的召回事件。」

「阪崎克羅諾桿菌屬於腸桿菌屬,在乳製品中常見,臨牀表現跟普通的大腸桿菌感染差不多。醫院可以檢測患兒發病時大便做細菌培養,但是是否一定是它引起的疾病,還需要做流行病學調查。」石芸表示。

一位三甲醫院的兒科醫生向每經記者表示,儘管無法證明產品直接致病,「但雅培需要拿出自己的態度,不能讓患者提供確實拿不出的證明。后續可以看一下病例之間的相關性,比如全國有多起相關事件,這些關聯性就是共性。」

對於嬰兒患病是否與食用的雅培產品有直接關聯,目前FDA也尚無定論。4月1日,FDA在調查進展中表示,在Sturgis工廠環境中所發現的阪崎克羅諾桿菌特定基因組成與病例報告中的並不匹配。[3]

▲圖片來源:FDA 4月調查進展

對於取證難題,北京安博(成都)律師事務所陳籽行律師告訴每經記者,出現嚴重健康問題的家庭可直接向銷售母乳強化劑的商家、雅培公司提起侵權訴訟,「很多問題可以放到訴訟中去解決。例如消費者提出的尋找符合資質的檢驗機構難,即使找到了也擔心自行委託的檢測結果不被認可等問題,可以通過在訴訟中向法院申請司法鑑定的方式來解決,一般認為訴訟中司法鑑定機構出具的鑑定報告具有更高的證明力,也更有利於查明產品是否達標。」

與此同時,陳籽行認為,海外產品在進入中國前,海關有權對產品進行監督抽檢。而對於在境內流通銷售的產品,如果出現問題,消費者可向所在城市的相關主管部門進行投訴,如當地市場監督管理局、食藥監局,「主管部門在接到投訴后有權對產品進行檢驗」。

(每經記者許立波對本文亦有貢獻。應採訪對象要求,文中受訪家庭均為化名)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每經頭條」(ID:nbdtoutiao),作者:每日經濟新聞,36氪經授權發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