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04-12 14:32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既然將奧陌陌命名為「1I/2017 U1」,可以認為已經承認它的星際來客身份,看來「星際來客派」在某種程度上佔了上風。
科學外史II(4)
多年以來,科幻作品中已經幻想過無數外星文明來到地球的故事,一些神祕主義的「非虛構作品」也講過許多同類故事(例如馮·丹尼肯的「眾神之車」),但專業的天文學家們卻從來沒有認可過任何外星文明來過地球的任何證據。直到2017年之后,情況纔開始出現變化。
一個奇怪的訪客
2017年10月19日,天文學家R. Weryk用位於夏威夷的「全景巡天望遠鏡和快速反應系統」(Pan-STARRS)發現了一個進入太陽系的小天體。隨后國際天文學界開始注意它,查找和分析了它此前留下的蹤跡,數據顯示:它9月6日進入太陽系的黃道面,9月9日到達它的近日點,隨后離開太陽系。從運行來看,它似乎來自織女星方向,離開太陽系之后的去向是人馬座。
我們的太陽系里其實有無數小天體,比如小行星、彗星等,但是這些都是太陽系的「家庭成員」(有些可能是從外面俘獲的),並非外來之客。而上面這個小天體卻特別引人注目。天文學家給它起了名字:奧陌陌(‘Oumuamua,夏威夷語「偵察兵」之意)。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按規則給它的命名是「1I/2017 U1」,這個命名已明確表明了這個小天體不同凡響的身份——命名中第二個字母是大寫的「I」,即「interstellar」(星際)的縮寫,表明它是人類發現的第一個星際來客。
星際來客是什麼意思?這有很大的猜想空間。目前我們只能先根據人類自己的情形來猜測。到目前為止,人類已經向太陽系之外發射過5個航天器:旅行者1號、旅行者2號、先驅者10號、先驅者11號、新視野號。這5個航天器離開太陽系之后,就會在宇宙中漫無目地開始漫遊,很像被丟入大海的漂流瓶。人類發射這種航天器,目的是希望有朝一日它們會在茫茫宇宙中被別的文明發現,就像人們從海里撿到了漂流瓶,打開瓶子,知道原來在遙遠的地方,還有這樣的人、這樣的故事。
既然人類已經向宇宙發射過5個漂流瓶了,那奧陌陌會不會是別的文明發射出來的漂流瓶呢?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的專業命名包含了這種可能性,但要真正確認這一點,目前仍有巨大分歧。
那些奇怪的特徵
在太陽系中,彗星是一種奇特的天體。它們中有一半以上並非人們熟知的哈雷彗星那樣會周期性迴歸的彗星,那些具有拋物線型或雙曲線型軌道的彗星,在經過太陽附近之后就會一去不返,只有橢圓型軌道的彗星纔會周期性迴歸。但是,只要彗星軌道的橢圓足夠長(比如有的彗星迴歸周期長達數千年),而人類目前只能觀測它們接近太陽的那一段,實際上這三型軌道並非那麼容易區分和計算(哈雷彗星非常特殊,它的橢圓很短)。
所以,當奧陌陌出現時,大部分保守的天文學家的第一反應肯定是,「會不會是一顆彗星」,只有那些非常渴望建功立業急於發現奇蹟的天文學家才熱衷於將它假想為一位星際來客。因此后者必須花大力氣説服前者,讓他們相信奧陌陌不是彗星而是星際來客。
第一個麻煩是,人類搞了那麼多的天文儀器,但這次並未能給奧陌陌拍下一張哪怕只是稍微清晰一點的照片,所以不知道它的形狀。但天文學家還是獲得了一些有用的數據:
奧陌陌的亮度,每8小時變化10倍。
和通常的小行星或彗星相比,奧陌陌反射的陽光至少是它們的10倍。
這些數據讓天文學家們推論出奧陌陌的形狀,它是一個長條形或薄片圓盤形。無論如何,人類從來沒有發現過這種形狀的小行星或彗星。
第二個,也是更大的問題,是奧陌陌的運動軌跡。這個軌跡用太陽對飛近它的物體的引力是無法解釋的。奧陌陌以接近於垂直的角度進入太陽系的黃道面,在繞太陽運行一小段之后,再次以大角度離開黃道面,並遠離太陽系而去。到2018年的6月,奧陌陌的軌跡表明,它受到一個力的驅動,這個力和它與太陽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這些信息非常有利於這樣一個推論:奧陌陌是有動力的,這個動力能夠讓它抗拒太陽引力的強大作用,當它依靠這個動力遠離太陽而去時,隨着太陽引力的衰減,它的抗拒之力也相應減小了。
對於保守的天文學家來説,以上這些信息及其推論,還不能將彗星的影子完全驅逐乾淨。因為彗星在接近近日點時,有可能因蒸發、解體等情況而獲得某種動力,這被稱為彗星的「火箭效應」。不過這種現象通常會形成可觀測到的彗尾,而天文學家在對奧陌陌的觀測中沒有發現任何此類跡象。
真是外星文明的使者?
到目前為止,圍繞奧陌陌是彗星還是星際來客的爭論並未結束。如果我們接受保守派的意見,那不過是發現了一個有點奇怪的彗星而已,除了天文學家中的一小部分人之外,沒有人會關心此事。而如果我們接受了另一派的意見,那就是一件大事了。
我作為一個前職業天文學家,當然樂意接受「星際來客派」的意見——否則天文學還有什麼趣味呢?根據這一派的意見,關於奧陌陌可以歸納出如下推論:
奧陌陌是一個外星文明發射的航天器,它呈長條形或薄片圓盤形,自身擁有動力,或者還有光帆驅動能力(利用太陽光的照射獲得動力)。2017年,它來我們太陽附近走了一遭,很快又離開了。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既然將奧陌陌命名為「1I/2017 U1」,可以認為已經承認它的星際來客身份,看來「星際來客派」在某種程度上佔了上風。
假定奧陌陌真是星際來客,那問題就大了!這里只說兩點,都未必是好事:
第一,至少我們可以肯定,地球人類並非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物。這些年來,圍繞着「費米佯謬」至少已經有75種答案,都是試圖解釋為什麼我們至今沒有發現外星人。現在,如果承認奧陌陌是星際來客,那就可以肯定,除了我們地球人類,宇宙中還存在着別的智慧文明。
而且還可以推論:發射奧陌陌的文明,至少在科技上肯定比地球文明更先進,因為他們的「偵察兵」可以到我們太陽系來,而且還可以不被太陽的巨大引力俘獲,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我們人類已經發射的那5個「漂流瓶」可沒有這樣的能力。
第二,這直接引導到國際上持續了好幾十年的爭論:地球人類應不應該去和外星文明建立聯繫?贊成派認為,找到了外星文明能讓我們的科技和文明飛躍,所以會有各種各樣關於美國政府向公眾隱瞞和外星人接觸證據的傳説。反對派認為,尋找外星文明就是引鬼上門,引狼入室,因為外星文明必然對地球人類實施征服或奴役(這是從我們的唯一樣本——地球人的行為推論出來的,那就是西方列強對世界各地的殖民侵略)。《三體》中的「宇宙社會學」,就是對這一派意見的生動圖解。
那麼現在這個爭論説不定很快就能見分曉了。如果奧陌陌是星際來客,就説明鬼已上門,接下來狼是不是快要入室了?在不遠的將來,奧陌陌這個「偵察兵」會不會帶着1000艘三體人的星際戰艦來征服我們的太陽系?
當然也還有別的可能,比如奧陌陌所屬的文明認為,地球文明太落后、地球資源太貧乏,根本不值得入侵或征服。又如最終發現奧陌陌真的不是星際來客,只是急於拿諾貝爾獎的天文學家們的捕風捉影而已。
(作者繫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