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農夫山泉母公司佈局,不佔冷鏈、不佔冰箱的囤菜方案就是它了

2022-04-14 10:53

極致便捷、可常温長期保存的蒸煮袋食品會是未來中國人餐桌上的新寵兒嗎? 

最近,全上海都在囤菜,但又不止上海在囤菜。 

疫情反覆的情況下,部分地區面臨着不知道什麼時候自己的小區就會被封、或者不知道什麼時候附近的超市和菜市場就會被封的狀況,因此,把未雨綢繆刻進了DNA的廣大中國人,都積極踴躍地開始在家里囤一些食物。 

而在上周末,加入囤糧採購大軍的Foodaily小編在超市的凍品區偶遇了一對父女。小姑娘站在滿滿當當的雪糕櫃前和爸爸説她想要一盒冰淇淋,而她的爸爸一邊挑着另一排冰櫃里所剩不多的冷凍兒童牛排,一邊和小姑娘説:「不行啊,不能買冰淇淋,家里冰箱地方不夠了。」 

小編上周末到達超市時,冷櫃已經空了 

不管是線下被掃蕩一空的凍品區冰櫃,還是線上冒出來的「疫情囤貨,家用小冷櫃推薦」「估計今年618上海人民會買爆冰箱」等等內容分享,都可以看出消費者對於冷凍預製菜的耐儲性的認可和接受度的提高,同時也可以看出冷凍預製菜在消費者心目中存在體積較大,佔冰箱空間的痛點。 

疫情后,小紅書上出現了不少推薦購買單獨的冰櫃增加家庭冷凍儲存空間的內容,圖片來源:小紅書 雯哥is兔美醬 雲舒 

隨着一波又一波的疫情,消費者被迫居家進一步催化「宅經濟」,也讓更多消費者認識了預製菜,並開始將預製菜作為家庭日常食物儲備的新選擇。 

在中國,除了未被被滿足的新中產,疫情竟成爲了加速預製菜賽道狂奔的外部因素。除了近段時間,在奧密克戎的襲擊下,預製菜不僅一時銷量大增,整個行業也受到利好消息刺激,預製菜概念走高,掀起漲停潮。味知香、中水漁業、千味央廚、上海梅林、海欣食品等多股漲停,三全食品、國聯水產等跟漲。 

不過,在國內市場,目前面向消費者的預製菜還是以冷凍食品為主。而據Foodaily的全球觀察,在世界範圍內,尤其是在日本市場,除了冷凍食品之外,還存在一個非常成熟的預製菜品類,那便是蒸煮袋食品,也稱為「軟罐頭」食品。 

根據MRFR全球蒸煮袋包裝市場研究報告,2020年,全球蒸煮袋產品市場規模達到近196億美元,到2025年,這一數字預計將達到271億美元。此外,2022年日本統計年鑑顯示,在過去十年,日本蒸煮袋食品生產量持續穩定在35-40萬噸; MRI三菱綜合研究所對日本民眾的消費調研也顯示,接近半數受訪者表示一個月內至少食用2-3次蒸煮袋食品。

Foodaily研究院認為,不管是對於企業的冷鏈運輸成本,還是對於消費者的家庭冰箱儲存空間,冷凍類型的預製菜的發展勢必面臨一些挑戰。而可以常温儲存的蒸煮袋類預製菜,或許會成為同時解決冷鏈物流成本和家庭儲存壓力的一種預製菜解決方案,以解決某些消費痛點。 

那麼,蒸煮袋食品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日本成功地率先將蒸煮袋食品投入商業化運用並形成高滲透率?蒸煮袋食品現有的主要品類有哪些?在國內市場,蒸煮袋食品這一品類又具有怎樣的想象空間? 

從軍用到民用,蒸煮袋食品是如何在日本實現商品化的?

什麼是蒸煮袋食品食品?

蒸煮袋食品(retort pouch foods或 boil-in-bag foods)是指在 密封在遮光、密閉容器中,並在殺菌釜中經過高温高壓殺菌后製成的包裝食品 ,其常見的兩種包裝形式為袋裝(pouch)或成型托盤類容器。本文中將主要介紹袋裝的蒸煮袋裝類食品。 

好侍食品的一款蒸煮袋咖喱的內包裝和外包裝,圖片來源:好侍食品官網 

在好侍的官網對蒸煮袋食品的科普介紹中,也展示了常見的蒸煮袋包裝包材的結構。典型的包材由食品接觸側耐酸耐熱的聚丙烯層、中間阻光阻氣的鋁箔層、和外側提供保護強度、抗壓抗衝擊的PET材質層組成。 

好侍官網中展示的一種蒸煮袋包材結構,圖片來源:好侍食品官網 

蒸煮袋結構示意圖,圖片來源:Flirpackaging 

從軍用到民用,蒸煮袋在歐美的首次商品化並不成功

蒸煮袋最早的應用源自於軍隊。1958年起,美國陸軍Natick研究所聯合各實驗室最早開始從事供軍隊使用的蒸煮袋食品的研究,用這種更輕、更便攜的軟罐頭來替代戰場上使用的鐵罐頭。 

蒸煮袋食品為大眾所知的契機,是由於1969年阿波羅11號登月時攜帶的蒸煮袋太空食品。此后,1960~70年代歐美各國曾嘗試將蒸煮袋食品商品化,向普通家庭銷售。但或許是由於在歐美大型冰箱普及較早,對於常温保存食品的需求並不高,並且歐美主要的烹飪方式為使用烤箱烤制食品,因此蒸煮袋食品的商品化並不成功。 

1968年,世界上首次商品化的蒸煮袋咖喱在日本誕生

咖喱自江户時代末期進入日本之后,逐漸成爲了西式料理的代表性食品之一,受到大眾喜愛。而在蒸煮袋咖喱出現之前,日本市面上主流的咖喱產品形式是咖喱粉和罐頭。 

1964年,大塚食品接管了在關西生產和銷售咖喱粉和速溶咖喱塊的公司。當時,日本的咖喱粉廠商之間的競爭很激烈,大塚食品想要在咖喱市場中製作出一款有差異化的產品。 

而大塚廠長從《現代包裝》雜誌中瞭解到美國陸軍Natick實驗室所介紹的真空包裝香腸和軍用蒸煮袋食品,廠長的預見性成為大塚食品開發蒸煮袋咖喱的動力,他們決心將蒸煮袋這一產品形式運用在咖喱上,製作出「 熱水加熱即可食用,絕不會失敗的咖喱」。

1968的Bon Curry(左)和 2018的Bon Curry(右),圖片來源:宣伝會議 

經過幾年的工藝開發和摸索,第一款商用蒸煮袋即食咖喱Bon Curry在1968年終於面世了。不過,由於密封技術尚未完善,包裝膨脹的產品時常從貨架上掉下來,首款產品遭到了大眾的戲謔"Bon Curry會在晚上出來散步 "。 

1969年5月,經過針對性的工藝改良,無需防腐劑、可常温保存兩年的鋁箔蒸煮袋咖喱面向全日本發售。這一產品在當時過於新穎,並且與普通食堂咖喱相比價格不低,因此大塚特地在日本各地安裝了超過10萬塊搪瓷廣告牌,並由銷售人員大力推廣進行市場教育。 

由於當時冰箱在日本尚未普及, 蒸煮袋食品的儲存穩定性和極佳便利性準確抓住了消費痛點 ,這些努力也最終取得了成果,Bon Curry的銷售量不斷增加,在1973年實現了年銷售量一億包的成績,也帶動了同行業其他公司對蒸煮袋食品的開發和商業化。 

自此以后,Bon Curry一直受到社會變革的影響。20世紀70年代,日本經濟迅速增長,小家庭及雙職工家庭變得更加普遍。80年代,更多女性加入了勞動大軍;90年代,人口的下降和整體老齡化導致了獨居者人數的增加。對美味且能簡單快速食用的食品需求持續增加,而蒸煮袋咖喱正是滿足這一需求的典型食品。 

2003年,爲了應對越來越多的 "單人餐",大塚開發了一種可以在微波爐中加熱的蒸煮袋。2017年,蒸煮袋咖喱的市場規模首次超過了咖喱粉。 

蒸煮袋被廣泛使用離不開其安全保鮮、輕便易用的特點

由於採用加壓高温滅菌的加工工藝,蒸煮袋食品 保質期長 ,不存在微生物和細菌滋生的問題, 可在常温下長期保存。同時也不需要添加防腐劑。食用安全便利之外,也適合用於災難應急。

俗稱「軟罐頭」的蒸煮袋在開發之初便是爲了替代金屬罐頭,因此,在金屬罐頭的優勢基礎上,蒸煮袋 包裝輕量,方便運輸。 由於包材比金屬罐頭更薄,因此生產中所需加熱殺菌時間更短,食品風味、顏色等也保持得更好。 

同時,蒸煮袋食品方便消費者在食用前迅速加熱。 只需將整袋產品放入沸水中水浴加熱、或將內容物倒入容器用微波爐加熱即可食用 ,可以説是有手就會,相當便捷。 

在廢棄物回收處理上,由於蒸煮袋可以很容易地被壓扁,處理使用過的蒸煮袋也比處理金屬罐頭要簡單得多。此外,蒸煮袋使用不到5%的傳統硬罐包裝材料,用於生產蒸煮袋的資源遠低於製造金屬、紙張或玻璃包裝的資源。 

誕生五十年,蒸煮袋在日本玩出了什麼花樣?

在日本,説起蒸煮袋食品,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會是咖喱。的確, 咖喱是蒸煮袋食品中佔比最大的 ,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品類。 

根據日本罐頭食品協會的數據,以2020年為例,日本蒸煮袋食品以咖喱、調味醬料、肉製品和湯類為主,其中咖喱以超過16萬噸的生產量遙遙領先。 

2020年日本蒸煮袋食品產量( 以產品為類別),數據來源:日本罐頭食品協會(JCA) 

不過,從上圖也可以看出,經過幾十年的發展, 蒸煮袋食品已經可以應用於意麪醬、燉煮肉類料理、蓋飯澆頭、火鍋湯底、調味醬、粥、湯等各種品類了。

蒸煮袋食品王者:咖喱

作為世界上第一個商業化的蒸煮袋食品,Bon Curry幾十年來一直是蒸煮咖喱的標杆。 

在誕生50周年之際,大塚推出了Bon Curry 50周年紀念版,以最初的「媽媽做的咖喱」為概念,在保留了原配方中金黃色的咖喱滷和洋葱温和的甜味的同時,增加了更多的配菜與配肉。 

不同於傳統的水浴加熱食用,50周年紀念版的包裝可以直接在微波爐中加熱,這是一個巨大的突破。儘管該產品具有更現代的風格,但仍然喚起了消費者對50年前的懷舊味道的喜愛。 

大塚Bon Curry咖喱50周年紀念版,圖片來源:Bon Curry特設網站 

經典下飯好伴侶:調味醬料及即食澆頭類

作為日本領先的調味品製造商,龜甲萬Kikkoman公司推出了"我的家常菜"系列調味醬,可用於製作簡單的家庭式日本菜。 

如這款壽喜燒肉末豆腐調味醬,在平底鍋燒油,加入豆腐塊翻炒,然后加入這款調味醬翻炒兩三分鍾,再根據個人喜好撒入一點香葱之類的調味,就可以輕松做出一盤熱乎下飯的肉末豆腐了。 

龜甲萬壽喜燒式牛肉豆腐,圖片來源:龜甲萬Kikkoman 

國內消費者對於無印良品的印象是居家雜貨品牌,但實際上,日本的無印良品的食品類商品種類也相當豐富。在無印良品的日本官網上,「蒸煮袋·罐頭·調味品」單獨佔有一個類目,包含咖喱、米麪類澆頭、湯品、意麪調料、炒麪炒飯等產品。 

無印良品ごはんにかけるシリーズ蓋飯澆頭系列產品頁面,圖片來源:無印良品官網 

其中「蓋飯澆頭」系列是無印良品非常有人氣的一個產品線。包含麻婆豆腐、臺灣滷肉飯、魔芋燉牛筋、八寶菜、參雞湯、泰式九層塔炒肉碎、鹿兒島縣奄美大島雞飯、蛤蜊深川飯等等菜品。 

只需水浴加熱或將內容物倒入容器中微波爐加熱,然后澆在白米飯上,即可享用世界各地的美味。 

無印良品 麻婆豆腐和泰式九層塔炒肉碎澆頭,圖片來源:無印良品官網 

蒸煮袋中的「重量型」選手:肉類料理

肉類料理也是蒸煮袋食品中的常見類型,尤其適合燉煮類的肉類料理。 

如KALDI的番茄燉牛舌,燉得軟爛的大塊牛舌配上充滿濃郁蔬菜鮮甜的番茄醬汁,不管是冷吃還是加熱食用都十分令人滿足,和米飯也非常搭配。 

圖片來源:KALDI ONLINE STORE 

當然,日本市面上存在的蒸煮袋食品遠不止文中舉例的這幾種,而是已經可以從簡單的咖喱、熟米飯覆蓋到了更復雜的日本傳統菜餚、甚至中式菜品及西式料理。 

快速的生活節奏促使家庭廚房轉向使用蒸煮複合調味醬等來準備菜餚,鯖魚味噌煮、關東煮火鍋、麻婆豆腐或鰻魚炊飯,食材種類愈加豐富,食材加工也愈加複雜。 

NISHIKIYA KITCHEN的各種料理類型的蒸煮袋食品,圖片來源:NISHIKIYA官方購物網站 

從內容物到加熱方式,與時俱進的蒸煮袋便捷小家電

蒸煮袋的革新也不侷限於食材品類上。 

日本APLX公司還開發了專門的蒸煮袋加熱機器以配合其便利的使用方法。最早的蒸煮袋僅支持水浴加熱,隨着微波爐的廣泛普及,蒸煮袋也逐漸開始支持微波爐加熱。 

然而水浴加熱需要沸水,微波爐加熱也通常需要首先將內容物倒入盤子或碗上,這些看似簡單的準備也與蒸煮袋極致便捷的理念相悖。因此,日本APLX公司的眾籌產品Retort-Tei順勢進入市場,並引發強烈反響。與烤麪包機類似,消費者所要做的就是插上電源,把蒸煮袋塞進插槽里,轉動錶盤,一切就準備就緒了。 

圖片來源:APLX Intl 

養生堂、黃小豬等品牌在佈局,小小的蒸煮袋,在國內裝得下多大的想象?

爆發的預製菜市場,為什麼説蒸煮袋有可能會是下一個機會點?

近年,預製菜在國內迎來了有目共睹的爆發式增長。在生活節奏快速,單身人口比例高,民眾災害應急意識提升的大背景下, Foodaily研究院認為,由於蒸煮袋食品自身的特性和優勢可以和冷凍預製菜互補,未來中國市場也極有可能成為蒸煮袋食品這一細分品類的突出市場之一。

極致快捷、常温耐儲、真正實現「不洗鍋自由」

蒸煮袋食品加熱簡單快捷,可以説是「比煮泡麪還要簡單」,符合國內主流消費者時下追求極致便利的需求,能夠讓消費者真正實現0廚藝也能吃得好、吃得健康的目標。 

可常温儲存的特性可以應對家庭冰箱儲存空間有限的痛點,尤其適合單身羣體、小家庭的日常食物、應急食物儲備。 

此外,「軟罐頭」蒸煮袋的加工工藝決定了這一品類無需添加劑,透氧、透濕都接近於零,內容物幾乎不可能發生化學變化,滿足了當下主流消費者對於配料乾淨、添加劑少的健康追求, 

值得注意的是,蒸煮袋全密封的特性非常適合液體流質食品與燉煮類料理,而與西方或日本不同的是,我國主流飲食習慣中具有大量的燉煮類菜品,蒸煮袋可以解決此類預製菜品的包裝問題。 

無需冷鏈,減少物流成本壓力

從物流角度來看,冷鏈物流的把控一貫以來都是令相關食品品牌頭疼的部分,總倉分倉的建設,自建外包的選擇,不僅投入巨大,並且具有相當高的管理難度,並對銷售渠道產生較大限制。而蒸煮袋只需普通常温運輸,可以大大減輕食品品牌的物流門檻。 

實踐落地,國內已有品牌佈局

在產品層面,Foodaily觀察到,國內已經存在一定的蒸煮袋生產加工技術基礎,並陸續出現以蒸煮袋為主要包裝形式的產品。 

「母親」牌是農夫山泉母公司養生堂旗下品牌,曾以母親牌牛肉棒打響市場。 

2020年,母親牌推出了蒸煮袋包裝的咖喱牛肉、臺式滷肉飯等澆頭,以這一細分品類佈局預製菜市場。 

今日,母親牌又推出了即熱新米飯。這也是一款廣義上的蒸煮袋類食品,即成型托盤容器類蒸煮袋食品,主打無添加劑、微波加熱3分鍾即可食用、常温存儲等賣點,並可以和澆頭系列產品組成完整的一餐。 

圖片來源:養生堂食品旗艦店 

另外,Foodaily觀察到,新鋭品牌也已開始佈局。黃小豬為成立於2020年的方便鮮食品牌,在 2021 年接連完成種子輪、Pre-A 輪和戰略融資。品牌主打「便捷美味的新鮮輕滋養即享粥品」,旗下的鮑魚海鮮粥、燕窩銀耳粥、人蔘雞肉粥、海蔘小米粥等在內四款輕奢禮盒系列粥品均為蒸煮袋形式的產品。 

黃小豬採用品牌核心「超級鎖鮮釜™」技術工藝對食材以高温、高壓蒸煮滅菌,並通過蒸煮袋包裝技術做到常温保存,開袋即食,同時支持微波爐90秒加熱或水浴加熱,解決了自家煮粥耗時長的痛點。 

圖片來源:黃小豬小紅書號 

這些產品一經問世,便收到消費者的良好反響與資本追逐。誠然,中國消費者仍然擁有注重新鮮的、當場製作的飲食習慣,但作為海外預製菜產品中的一大成熟品類,其安全、標準、穩定、保持原汁原味的產品屬性在辦公、户外等場景仍然是消費者擁有的上好選擇。 

隨着市場教育的不斷推進,線上滲透率的提升與以連鎖便利店為主的線下渠道的鋪設,憑藉比外賣更便捷,生產過程更具系統性保障等優勢,蒸煮袋食品的想象空間或許不僅侷限於特殊場景,而更多來源於吸引正餐人羣,成為當代年輕人家庭廚房革命中的一道助力。 

小結

在2022年度十大年度商業熱點中,Foodaily提出,中國人世世代代對於家庭餐桌煙火氣的向往將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中催生出家庭餐桌新需求,而消費側和行業側的步調同頻將會催生出中國的「新主食文化」。這其中,預製菜品類勢必會迎來發展上升期。 

在日本市場,從一小包咖喱開始,蒸煮袋改變了許多消費者的日常飲食習慣,併爲軍事食品、太空食品、寵物食品、醫療藥液等提供了包裝解決方案,令我們驚異於食品科技創新的力量。 

經歷過日本社會變革的數十載,蒸煮袋食品已成為日本食品的成熟產業之一。同時,國內活躍的年輕消費力量、豐富的飲食文化與足夠包容的市場環境,讓我們預測,蒸煮袋食品未來或許會成為預製菜細分賽道的下一片新藍海。 

參考資料:

[1]History of Food Packaging,Gordon L. Robertson, in Reference Module in Food Science, 2019 

[2] A Product of Foresight and Passion,Otsuka 

[3]Japanese Retort Foods, Kikkoman 

[3]New Japanese gadget is like a toaster for instant food pouches; gets you fed in a jiffy,Japantoday,2021年9月19日 

[4] RETORT POUCH PACKAGING MARKET - GROWTH, TRENDS, COVID-19 IMPACT, AND FORECASTS (2022 - 2027), Mordor Intelligence 

[5]維基百科:レトルト食品 

[6]よくわかる レトルト食品の基本 第1回 レトルト食品とはなにか,J-Net21 

[7] 缶詰、びん詰、レトルト食品の種類,公益社団法人日本缶詰びん詰レトルト食品協會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Foodaily每日食品」(ID:foodaily),作者:Devin Yu,36氪經授權發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