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原創精選> 正文

美股前瞻丨新債王:股災或明年降臨!資金爆買半導體ETF

2022-04-13 20:31

1、美銀:悲觀情緒進一步加劇,但美股超配水平逆勢上漲

2、標普全球:若俄德貿易破裂,或引發新一輪金融衝擊

3、「新債王」岡拉克:美國股市面臨「災難」,可能就在2023年

4、「木頭姐」旗艦基金三周遭撤資7.9億美元,重申看多特斯拉

5、Sierra盤前漲超30%,獲葛蘭素史克溢價收購

6、阿里雲人事大變動,中國區總裁辭任、多名高管離職

編輯:Ici

一、行情回顧

截至周二收盤, 道指跌0.26%,報34220.36點,標普500指數跌0.34%,報4397.45點,納指跌0.3%,報13371.57點。

來源:華盛證券

周二美股成交額冠軍特斯拉收高1.13%,成交217.4億美元。

點擊速覽上一成交日美股成交額前20只股票

美股盤前,三大期指普漲。截至北京時間20:05,道指期貨漲0.06%,標普500指數期貨漲0.14%,納指期貨漲0.25%。

ETF方面,Franklin FTSE Australia ETF $FLAU 盤前漲超9%,兩倍做多彭博天然氣ETF-ProShares $BOIL 盤前漲超3%。

二、當日要聞

中概新能源車股盤前拉昇

美股中概新能源車股盤前拉昇,蔚來汽車一度漲3.5%,小鵬汽車漲約3%,理想汽車漲2.7%。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指出,鼓勵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

來源:央視新聞

美國3月PPI月率錄得1.4%,創2012年8月以來新高

美國3月PPI環比升1.4%,預期1.1%,前值0.8%。美國3月核心PPI同比增9.2%,預期8.4%,前值8.4%。機構評美國PPI數據:3月PPI年率錄得11.2%,為2010年以來最高,突顯出早期通脹壓力持續存在,並有可能傳導至消費者。

標普全球:若俄德貿易破裂,或引發新一輪金融衝擊

美東時間周二,標普全球首席經濟學家警告稱,如果俄羅斯和德國之間出現「貿易破裂」,可能會引發新一波金融震盪。他補充稱,這種貿易破裂可能不僅僅是切斷天然氣等能源供應,還包括其他產品的貿易。

「新債王」岡拉克:美股2023年恐遭劫難

有「新債王」之稱的雙線資本創辦人岡拉克警告,由於美債孳息率倒掛,代表經濟衰退的先兆經已出現,且當前股市走勢與2000年網絡泡沫破裂前的情境非常相似,或許美股明年會有一場大股災。

來源:網絡

美銀調查:悲觀情緒進一步加劇,但美股超配水平逆勢上漲

美國銀行周二發佈了最新的4月基金經理調查,本次調查諮詢了總計管理9290億美元資產的329名參與者,結果顯示全球增長預期的樂觀情緒比上個月下降得更嚴重,降至歷史新低(淨下降71%)。但受訪者仍然看好股市的表現。儘管他們認為目前金融市場穩定的風險與疫情時期以及2008年金融危機時有得一拼,可超配股票的受訪者佔比仍然高居不下。

美聯儲布拉德:為應對通脹欲犧牲經濟增長

據美國勞工部周二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3月未季調CPI同比上漲8.5%,續創40年來新高,預期為8.4%。對此,聖路易斯聯儲行長布拉德在一次採訪中表示,美聯儲必須為經濟活動踩剎車,並呼籲將利率提高到能夠抑制經濟增長的水平,以應對物價飆升。

萎縮逾10%!俄前財長:俄經濟將出現1994年以來最大萎縮

當地時間4月12日,俄羅斯前財政部長阿列克謝•庫德林表示,2022年俄羅斯經濟將萎縮逾10%,這是自1991年蘇聯解體以來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最大降幅。根據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10%的收縮將是1994年以來俄羅斯GDP的最大降幅。世界銀行本月預測,俄羅斯今年的GDP將下降11.2%。

供應鏈瓶頸+成本飆升,全球可再生能源價格一年漲近30%

根據可再生能源交易基礎設施提供商LevelTen Energy周三發佈的報告,全球主要市場的風能和太陽能價格在一年內上漲了近30%,因為可再生能源生產商面臨供應鏈瓶頸以及成本飆升的難題。

半導體ETF今年流入資金已超去年全年

在半導體股價持續數月表現不振的同時,市場對於半導體行業反彈的信心卻並未減弱。據彭博社匯編的數據顯示,自今年年初以來,半導體ETF迎來了大約68億美元的資金流入,已經超過了2021年全年的52億美元和2020年全年21億美元。

來源:彭博

相關閲讀:數讀港美 | 越跌越買!半導體ETF今年大跌20%卻「吸金」68億美元

「木頭姐」旗艦基金三周遭撤資7.9億美元,重申看多特斯拉

方舟投資管理公司創始人凱茜-伍德周二重申了她對特斯拉的堅定看多立場,儘管人們越來越擔心美國經濟衰退,而且該公司的生產也面臨挑戰。根據Lipper的數據,過去三周,投資者從ARKK淨撤出了7.91億美元資金。

馬斯克遭推特前股東起訴

推特前股東們表示,馬斯克自今年1月開始大量購入推特股票,於3月14日達到了5%持股比例的信息披露門檻。但馬斯克未能按照法律的要求,在3月24日之前披露他對推特的投資,而是直到4月4日才公佈。據悉,美國證券法要求,如果投資者買入一家公司的5%或更多股份,那麼應該在交易的10天內披露信息。

美證監再將12間中概股公司列入預定摘牌名單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再將12間中概股公司列入預定摘牌名單,這是自3月以來第四批,12間公司提交申辯的截止時間為當地時間5月3日。最新被列入名單的包括,Microvast(MVST)、中汽系統(CAAS)、大全新能源(DQ)、康乃德生物(CNTB)、金融壹賬通(OCFT)、綠圖生物科技、傳奇生物(LEGN)、搜狐(SOHU)、新濠影匯(MSC)、新濠博亞娛樂(MLCO)、Logiq(LGIQ)及諾亞控股(NOAH)。

來源:SEC官網

三、知名美股

Sierra $SRRA 盤前漲超30%,獲葛蘭素史克 $GSK 收購

美股盤前,Sierra漲37.27%。消息面上,英國製藥巨頭葛蘭素史克同意斥資19億美元收購美國生物技術公司Sierra Oncology,以尋求增強其抗癌藥陣容。葛蘭素史克在周三的聲明中表示,其將以每股55美元的現金價格收購總部位於加州的Sierra。Sierra的股價周二收於39.52美元。

來源:華盛證券

谷歌 $GOOG 今年將在美國辦公室和數據中心方面投資95億美元

谷歌今日宣佈,今年將在美國辦公室和數據中心方面投資約95億美元,高於去年的70億美元。谷歌稱,這項投資將創造至少1.2萬個全職工作崗位,投資重點將放在內華達州、內布拉斯加州和弗吉尼亞州等幾個州的數據中心。

來源:網絡

拒絕為俄民眾提供服務,奈飛 $NFLX 遭起訴索賠6000萬盧布

由於拒絕為俄羅斯用户提供服務,美國奈飛公司近期遭到俄羅斯用户的集體訴訟。當地時間13日,據俄新社報道,俄羅斯的用户在對奈飛公司的集體訴訟中要求其支付6000萬盧布的賠款,原因是其單方面拒絕為俄羅斯用户提供服務並離開俄羅斯市場,違反了對用户的合同義務。

AMC $AMC 院線推進收購戰略,買下美國東部7座影院

AMC院線持續推進其影院收購戰略,在位於美國東部的康涅狄格州和紐約州等三個州收購了7座影院和66塊屏幕。據悉,這筆交易的對象為Bow Tie Cinemas。該公司首席執行官Adam Aron表示:「我們的影院收購戰略使AMC成為一個更好、更強大的公司,我們正在逐步走向復甦。」

德國電信以24億美元收購軟銀持有的T-Mobile US $TMUS 股份

德國電信向軟銀集團支付了24億美元,以增持在T-Mobile US Inc.的股份,距離持有這家美國子公司多數股權的目標更進一步。根據周三發佈的公告,德國電信以每股113美元的均價買入T-Mobile US的2120萬股股票,當前持有該公司48.4%的股份。

巴里克黃金 $GOLD 擬斥70億美元重啟一銅金礦項目

巴里克黃金公佈了修改后的開發Reko Diq大型銅金礦的計劃,將斥資約70億美元的項目將分為兩個階段進行建設,每階段每年可處理約4,000萬噸礦石,最早將於2027年開始生產。最新的計劃是將年度生產能力提高一倍,並將2010年可行性研究預測的投資額提高一倍以上。

來源:網絡

摩根大通 $JPM 一季度調整后營收315.9億美元,宣佈300億美元股票回購授權

美股盤前,摩根大通公佈2022年一季度財報。摩根大通一季度調整后營收315.9億美元,市場預期314.4億美元,一季度淨利潤 83億美元,市場預估82.05億美元。小摩同時宣佈授權300億美元的新股票回購計劃。

達美航空 $DAL Q1營收較2019年同期下降11%,預計Q2運力增長約84%

美股盤前,達美航空公佈了第一季度業績。財報顯示,該公司Q1營收93.48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下降11%,市場預期為89.16億美元。展望第二季度,達美航空預計總營收較2019年同期增長93%-97%,運力增長約84%。

四、知名中概

阿里雲 $BABA 人事大變動,中國區總裁辭任、多名高管離職

多方消息人士透露,阿里雲正在進行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阿里雲中國區總裁任庚(M6)將離職,該職位由阿里雲中國區副總裁黃海清接任,統管中國16個戰區。此外,集團副總裁、雲智能銷售管理與生態發展部總經理郭繼軍(M6)已在走離職流程,生態+銷管體系暫時由蔡英華直接代管。與此同時,阿里副總裁李飛飛等高管的麾下也有數名P9/P10中高層骨干在近期辭任。

五、財經預告

美股新股

El Paso Electric(EE)

Applied Blockchain(APLD)

美股財報

達美航空(DAL)丨盤后

重要經濟日程&數據

圖片

以上就是今天的美股前瞻,祝投資愉快!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