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2-04-12 20:40
消費品牌中,做到「一哥」,必然有其難以撼動的「護城河」,比如茅臺、可口可樂甚至是農夫山泉……當股價跌破10元/股,顯然市場對飛鶴是否擁有「護城河」有着不同的理解。
文 | 飛魚團隊
中國奶粉市場確實需要「一哥」。
但是,當中國飛鶴(06186.HK)成為行業「一哥」后,在資本市場卻多次遭遇機構做空。
先是上市后不久,做空機構GMT Research公開宣稱做空,質疑其業績和現金流。
后是2020年7月8日,做空機構Blue Orca Capital公開做空中國飛鶴股票,判斷其僅值每股5.67港元。
2019年11月13日,飛鶴正式在港交所掛牌牌市,發行價為7.5港元/股,
彼時,儘管不斷被做空機構看空,但是一直到2021年1月之前,飛鶴的股價都處於上行通道,上漲幅度可觀。2021年1月飛鶴股價達到歷史高點,逾25港元/股。此后,飛鶴股價一路下行,至目前僅在7港元/股附近。跌去逾七成。
顯然,市場關於「奶粉一哥」的價值判斷出現了變化。而近日飛鶴2021年報披露的數據則再次引發市場關於「奶粉一哥」的價值討論。
飛鶴2021年報顯示,當期公司營收227.8億,同比增長22.5%;實現淨利69.15億元,同比下降7.61%%;若剔除2020年收購的原生態牧業購買收益,淨利潤同比增長21.2%。
這組數據中,有兩個可以比較的維度。
一個是,2018年至2020年,飛鶴營業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76.52%、32.04%和35.5%。2019年和2020年,飛鶴淨利潤同比增長分別是75.5%和89%。顯然,飛鶴的增速開始放緩。
另一個是,飛鶴的銷售及經銷開支一直佔比很大。2021年,該項成本達到67.29億元,同比增長27.9%。換句話説,在營銷開支這麼猛的情況下,營收和淨利潤卻沒有顯示出強勁的增長趨勢。
從二級市場的角度,需要問兩個問題:現在的飛鶴是否已經到了安全築底的價位?「奶粉一哥」到底有沒有「護城河」,它的價值到底幾何?
單看飛鶴的成長史,是十分勵志的。從一家地方乳企,經過近十年的快速發展,成長為國內行業龍頭。
作為消費類企業,飛鶴有許多「相同的打法」,比如重視品牌概念的塑造、重視銷售渠道、重視營銷策略等,在這種情況下長期被市場詬病的則是,研發投入到底有多少、產品價格是不是虛高、產品質量到底如何……
對照消費類企業中的其他行業「一哥」,比如茅臺、可口可樂、農夫山泉等,它們之所以穩居「一哥」位置,是因為都各具自己的「護城河」,這是行業對手難以撼動,以及市場認可其價值的主要原因。
茅臺的品牌溢價和獨特釀造技術;可口可樂的獨家配方和市場佔有率;農夫山泉的飲水概念和價格優勢……
客觀評價,飛鶴在品牌塑造上是十分成功的,那句「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奶粉」伴隨着章子怡的形象代言,確實打動了一部分中國媽媽。但是,或許正如飛鶴自己曾在多個場合公開表示的那樣」努力爭取中高端客羣」,事實上國產奶粉進入國內一線城市,尤其是一線城市中產以上家庭,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然,這有市場的原因,也有行業本身的原因。
飛鶴2021年報披露,當期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收入同比增長21.7%、佔比94.4%;成人奶粉、液態奶、米粉輔食產品及其他相關產品在內的其他乳製品收入同比增長63.3%,佔比4.4%;營養補充品收入則同比下降13.4%,佔比1.2%。從產品結構看,嬰幼兒配方奶粉仍然是公司的主營業務。換句話説,嬰幼兒配方奶粉能打下什麼樣的市場,飛鶴就有什麼樣的未來。
從市場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出生率已從2016年的12.95‰跌至2021年的7.52‰,2021年新生兒數量下降至1060萬人,相比於2016年的1786萬人少了約4成。這是大環境,難以改變。
從行業看,自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后,國內消費者,尤其是中高端客羣主要消費對象是進口奶粉。根據第三方數據,2019年一二線城市奶粉零售價值為1158億元,飛鶴為67億元,市佔率僅僅在6%左右。這是行業留下來的傷痛,難以修復。
3月29日,飛鶴業績説明會上,飛鶴總裁蔡方良表示,預計今年上半年業績將會有小幅的負增長。
在進口奶粉的擠壓中,中國奶粉企業其實很不容易。但是,在大環境和行業慣性的雙重壓力下,飛鶴在構建真正有競爭力的「護城河」屏障,確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