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夜讀丨為什麼事后看行情能盈利,真正交易卻虧損?

2022-07-11 23:54

很多人在做交易的時候都面臨同樣的問題:

在圖表上看過去的行情,都可以非常清晰明瞭地找到規律,覺得自己判斷準確,想盈利非常簡單。

但是一旦進入實戰,就好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自己的交易策略也失效了,該做什麼也不知道了,就只能跟着行情追漲殺跌,接着就是心態崩潰,越做越虧。

來源:網絡

早期我做交易的時候也是這種狀態,甚至很長一段時間都找不到原因。

后來我嘗試脱離了交易,脱離了行情,纔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纔有了從局外看待交易的視角。

很多時候,並不是你沒有看清局勢和總結規律的能力,而是你一直處在局勢中,所以不識廬山真面目。

今天這篇文章,我結合自己以往的交易經驗,總結一下大家能判斷行情,卻一直虧損的原因,希望可以幫助你們走出困境。

1、交易策略太複雜,或者跟自己不合拍

很多人在制定交易策略的時候,都想盡可能地多賺點、賺快點,所以不斷地在調試系統的參數,往極端了走,但是卻忽略了執行的層面,這也是我早期犯下最嚴重的錯誤之一。

例如,有的人爲了成功率高,就把交易系統設置得很複雜。

不同周期共振+不同指標共振,一個訂單進場需要十幾種條件過濾。這種情況一旦遇到實戰,條件太多就容易出錯,機會也太少,當你十天半個月沒有一次交易機會的時候,手不癢是不可能的,這個時候問題就大了。

再例如,有的人就喜歡賺大錢,於是把盈虧比設置得非常大。

想讓利潤奔跑的心,每個人都有,但是這樣做只會導致持倉的時間太久,很難拿住單子。當你覆盤測試交易策略的時候,感覺有幾千點的利潤,拿到了爽歪歪,但一到實戰的時候,行情剛啟動就焦躁得不行,實在忍不住平倉了,只拿了幾十個點,大部分人都是這樣。

還有人喜歡交易特別大的時間周期。

動不動就日線,周線的關鍵位置,結果交易信號出現的頻率太低,等到花都謝了,也沒等來一個信號,於是等着急了就忍不住做了幾手,又完蛋。

很多人都沒有反思過自己的脾氣,到底適合什麼樣的交易策略。

有的明明是急脾氣的人,結果做了個大周期長線的交易策略。執行的時候各種着急上火,執行不了。有的人明明是個慢脾氣的,做了個日內的短線策略,自己反應慢,做得手忙腳亂,不是做錯,就是錯過。

所以做交易這件事,首先要做的就是學會了解自己。

很多人是不願意剖析自己的,也不願意承認自己的性格弱點。

我覺得關注我的大部分都是成年男子,咱們作為男人,不要自尊心太強,學會了解自己是很有必要的。

懂得自己的性格,瞭解自己的脾氣,我們才能儘可能地規避掉自己的弱點,發揮自己的長處,纔有可能在某些個行業做出成績,交易更是如此。

所以在制定交易策略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自己的性格特點,以及能不能100%執行的問題。

永遠記住一句話,金融市場的錢是很多沒錯,財富神話也很多,但這些都不屬於你。只有那些你能抓得到手的利潤,纔是真正屬於你的。不驕不躁不貪心,咱們才能從市場分到一杯羹。

2、沒有用概率的思維去思考交易

很多人做交易是有極強的近期偏好的。

一個交易策略一上來,虧了幾單后,就開始患得患失了。覺得是不是策略出了問題,到底是行情的問題還是自己的問題?要不要修改策略?要不要停止交易?

當你非常專注於當下的每一筆交易的盈虧的時候,你的情緒已經被行情拿捏了。

所以我一直強調,在交易中,儘可能讓自己變成一個「渣男」,行情對你做了什麼不重要,只要你不心動,你就不會受傷害。

因為太多人都是因為被短期傷害后,就開始自我否認,修改策略,甚至放棄退出,導致錯過一波又一波大的利潤,最終認定是行情的問題。

其實交易就是一個概率遊戲,就像下棋一樣,你被吃掉一個子或幾個子,你就開始痛苦,開始認輸,那這盤棋還要怎麼繼續下去呢?

咱們不能做棋局中的一顆子,而是要做下棋的人,短期少一顆或多一顆子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最終的勝利。

交易一定是有虧有盈的,我們只要把重點放在提高整體盈利的概率上,更多關注盈虧比,倉位管理,就不不會對每次的交易結果患得患失,也不會錯過自己應有的利潤。

3、在風險和利潤面前,人會本能地選擇利潤

大家都喜歡以史爲鑑,當作為一個局外人,從后視鏡看歷史行情的時候,都會非常客觀理智。但是咱們往往忽略了一個人性的特點,就是趨利性。

在利潤的誘惑下,人往往會喪失理智,忽略風險。

我舉個例子。如果你的同學突然跟你借10萬塊錢,讓你投資,你可能心里罵一句,然后表面若無其事地拒絕。

但是當過了兩個月,你從另外一個同學聽到,他借了這個同學10萬,兩個月賺了5萬,這個時候你就心癢難耐了,早知道當時就借了。

結果當這個同學再次來找你借錢説搞投資的時候,你就會毫不猶豫地借了,甚至借得更多。

最終你的同學帶着借到的所有錢跑路的,你虧得血本無歸。

交易中也是一樣。當你對未可知的利潤持有懷疑態度的時候,你會時刻保持謹慎;但是當你身在其中,又切實感受到這種利潤的誘惑力的時候,就會本能地忽略風險,最終造成損失。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在事后可以理智客觀地分析行情,做交易的當下卻無法剋制自己。

這種情況的解決方法也有。

因為對一件事情瞭解得不夠透徹,所以纔會被誘惑。當你瞭解交易來來去去就那麼回事兒,體驗過賺到錢,虧過錢,盈利期,衰敗期,行情的各項折磨等等,你就不會輕易地被行情擺在眼前的利益誘惑。

所以,這就要求你去「親自體驗」整體行情的變化,比如做覆盤,比如做模擬交易,並且用最真實的金額,認真地把每一筆交易當做真實的在做,這樣長久下來,就可以體驗到認真執行交易策略,以及不執行交易策略追漲殺跌的區別了。

並且,很多人之所以在行情中追漲殺跌,也是因為很多情況「沒見過」。説明經歷得不夠多,策略不夠完善,沒有預判到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我之前提到過的絕對分類,也是爲了解決交易中可能出現的所有問題,保證任何行情中有絕對的執行力。

4、交易中有觀察的偏差

k線圖表其實是有視覺的偏差的,有些形態在k線圖表上看,跟在覆盤軟件中的真實行情中看,是有很大區別的,這可能就會影響我們的判斷,導致技術失靈。

舉個例子,圖表上的k線形態,在沒有破位之前,和破位行情走出來之后,觀察會有非常大的偏差。

大家看下方的示意圖。 

圖中左側經過了底部的頭肩形態向上破位之后,行情開始了高位的橫向整理(圖中紅色橢圓形內的走勢),整理的形態雜亂無章,很難找到進場的切入點。

再看右側行情走出來之后,整個整理的形態是一個頂部的頭肩,下方有清晰的向上傾斜的頸線,破位之后,行情也走出非常大的空間。

有了右邊破位之后的走勢,再回看左側非常簡單,但只看左側卻是一團亂麻,這就是觀察的偏差。

很多人習慣在軟件上拖動過去的k線行情觀察規律,就會進入這種觀察的偏差,看的時候非常清楚,做起來總是虧損。

這也是為什麼我一再強調大家,要用覆盤軟件對交易系統進行驗證,因為在覆盤軟件上,我們回到了歷史中的某一天,覆盤的時候是看不到后面的走勢變化的,隨着覆盤軟件的行情推進,才慢慢地一根k線、一根k線地走出來,這樣觀察、測試、總結出來的交易系統,會更加客觀,更有價值。

還有一種情況提醒一下大家:回看歷史行情制定交易規則的時候,一定要清晰明確,不要存在主觀判斷。

並且,做交易是一定會產生心理壓力的,尤其是在盈虧變化,重倉之下,心理壓力會變大,同時觀察行情更容易產生偏差,錯誤的概率也就越高。

所以,保持客觀理智+控制心理壓力,就是交易盈利必要的訣竅。

5、交易統計的偏差

經常會有朋友跟我説,自己制定了某種策略,或者統計了某種形態,感覺成功率很高,問我行不行?

其實很多人的現實情況是這樣的:

統計了某種策略或形態的規律之后,剛開始會拿到行情中去證實,一旦發現行情符合這個規律,就會驚呼:果然跟我想的一樣!

但是如果不符合自己總結出來的規律,就會在潛意識里自動忽略。腦子里只剩下,我總結出的交易策略真牛X,我真牛X!

其實在統計學中,過小的數據量,以及時間太短的數據量,是不具備統計意義的,得出的結論也並不客觀,所以纔會導致你的認知偏差,覺得這個就是對的,結果拿到真實行情中去實戰,就虧得一塌糊塗。

人都是有潛意識的,潛意識都是趨利避害,可能你統計的那點數據只是冰山一角,一個策略可能在幾個月半年里效果好,但是拉長時間線,就會發現盈利率不高,甚至虧損。

所以我是建議所有在看我文章的朋友,不管你現有什麼樣的交易策略,覺得自己多麼牛X,我建議你要麼用覆盤軟件,或者模擬交易來進行大量行情的覆盤整理,要麼就拿小資金到行情里去試錯。

然后你再搞個統計的表格,把所有的交易行為、交易結果全都統計上去,接着我們再對着數據進行分析自己的策略,這樣纔算客觀。而不是用「拍腦袋」,或者「印象中的結果」來決定自己的交易行為。

6、交易中的虧損,99%都是倉位的問題

很多人腦子里全是牛X的交易策略,對交易技術也非常精通,行情也看得很準,但是怎麼做都做不到盈利,那99%就是你倉位的問題。

先給大家看一段行情走勢,再講一下這個問題,圖中是道瓊斯指數的日線走勢。

在4個月的時間里,道瓊斯指數日線一直處於 MACD頂部背離的結構。

這種結構里,行情有反轉向下的預期。日線級別的預期我們用小時圖作為進場的信號,這很合理,但在小時圖進場,至少有8次以上的空單會被全部止損。

1萬美金的賬户,如果每次開倉是1手,將會至少虧損6000美元,也就是賬户回撤了60%。之后道瓊斯指數在疫情影響下,大幅下跌了1萬點,最后的一個空單就可以彌補之前的8次止損,扭虧為盈。

但不要説虧損60%,就算虧損40%,50%,整個人的心態可能都崩了,根本就等不到后來的盈利。這個時候即使你行情看得再準,你也非常難堅持。

但如果把倉位調整為0.5手呢?最大回撤30%,賬户里還有7000的本金,咬咬牙堅持下去的可能性就高了不止一星半點了。

所以啊,不是你行情看得不準,也不是你的交易策略有問題,大部分情況是你的倉位太重了,超出你的承受能力。

不要嫌棄輕倉賺得少,它比虧損好。

拿在手里纔是自己的,其他錢再多都是市場的,做交易,做任何事,都一定要風險先行。

給大家一些倉位使用的建議吧:

如果你的倉位是1手,你覺得有點焦慮,有點壓力,連續止損的時候在崩潰與不崩潰的邊緣徘徊,那麼你就退一格。

直到找個一個你很舒服的位置,即使連續止損10次,你可能也能承受的程度,這就是適合你的倉位。

因為以我多年的經驗,大家都會對自己的承受能力有所高估,所以凡事往后退一格,會有意想不到的執行力。

好了,今天這個話題就聊到這,看對行情並不是一件多麼了不起的事情,真正堅持自己的交易策略,堅定地走向盈利,纔是交易中最難的事情。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