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知乎港股雙重上市,李開復一筆賺近4億港元

2022-04-11 17:20

知乎(2390.HK)日前通過港交所聆訊,於今日啟動招股,每股發行價51.80港元。不同於阿里巴巴(9988.HK)網易(9999.HK)京東(9618.HK)攜程(9961.HK)微博(9898.HK)等互聯網中概股巨頭回歸港股所採用的二次上市方式,本次知乎港股上市採用雙重上市方式,成為第一家正式以雙重上市方式回港的中概股互聯網公司。並且,本次知乎未增發新股,不涉及募集新資金。

何為雙重上市?根據公開資料,雙重上市指兩個資本市場均為第一上市地,同時滿足兩地監管要求,如果從其中一地退市,並不影響另一地的上市地位。相比審覈標準相對寬松的二次上市,雙重上市需要進行完整的上市申請,如果公司從二次上市升級為雙重上市,還需要經歷複雜的審批流程。並且,雙重上市的股票無法跨市流通,而二次上市的中概股在美發行的存託憑證與港股可以互換,股價聯繫較為緊密。

一眾在美上市的中概股選擇迴歸港股的原因不難理解,但為何知乎要採取更加艱難的「雙重上市」?繼2021年美國證監會(SEC)正式要求在美上市的外國公司公開審計底稿的《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后,2022年3月10日,SEC又將5家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百濟神州(BGNE.O)百勝中國(YUMC.N)再鼎醫藥(ZLAB.O)盛美半導體(ACMR.O)和黃醫藥(HCM.O)認定為「有退市風險的相關發行人」。此前已在港股二次上市的嗶哩嗶哩(9626.HK)也於3月16日發佈公告稱,爭取自願轉換至在港交所主板雙重上市。因此,業內人士認為,知乎看似「捨近求遠」的選擇其實更加穩妥,「后遺症」較小,即使離開美股,港股的上市地位也不會受到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知乎在港上市並未增發新股,因此也並未進行新一輪的募資。目前知乎的主要投資者包括騰訊(0700.HK)、創新工場、啟明創投、賽富、今日資本、快手(1024.HK)百度(BIDU.O)等,而本次主要的售股股東即為創新工場、啟明創投、賽富與今日資本,其投資知乎的每股平均成本分別為0.67美元、0.87美元、1.61美元與5.83美元。按照今日美元兑港幣1:7.84的匯率計算,創新工場投資成本為每股5.25港元,以51.80港元出讓750萬股,李開復將有約3.49億港元投資收益落袋為安。本次發售完成后,創新工場持股比例將由9.65%下降到7.28%,啟明創投持股比例由8.27%下降至7.24%。知乎2021年3月以9.50美元/股的發行價在美上市,截至目前最新收盤價為2.56美元/股。若以美股最新收盤價脱手同樣的750萬股,李開復只能收穫約1417.5萬美元的投資收益,摺合1.11億港元。

本次發售完成后知乎股權架構 圖源:招股書

與雙重上市消息同步發佈的,是知乎的2021年財報。2021年,知乎實現全年營收29.59億元,同比大增118.86%;平均月活躍用户(MAU)達到9590萬人,2019年至2021年的年複合增長率約41.4%,平均每月訂閲會員達到507.6萬人,2019年至2021年的年複合增長率約197.3%。但與此同時,知乎的虧損依然在擴大。2019年至2021年,知乎非公認會計准則下經調整淨虧損分別為8.25億元、3.37億元與7.50億元。

知乎關鍵運營數據 圖源:招股書

營收翻倍之下,是同樣翻倍的費用。2021年,知乎營銷費用16.35億元,較上年同期的7.35億元增長122.49%;研發費用6.20億元,較上年同期的3.30億元上漲87.88%;一般及行政開支同比劇增133.1%,由2.96億元漲至6.90億元,則主要是由於授予創始人、董事長周源一次性購股權所產生的的2.97億元股權激勵費用。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