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順豐:快遞巨頭的戴維斯雙殺

2022-04-08 14:16

行情圖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 | 喬令 

  長期來看,順豐仍可能是口碑最好的那家快遞之一,但短期鉅額成本加上無休止的價格戰,也給未來增加了很多不確定性。

  當下市場,擁有超萬億規模,且行業增速還能保持兩位數增長的行業確實不多。

  2021年,國內快遞業務量完成1083億件,同比增長30%,業務收入完成1.04萬億元,同比增長18%。

  作為擁有13萬條國內運輸線,203條國際航班線路,無論是在運輸、倉儲還是用户體驗,都已經國內第一全球第四的順豐,淨利潤差點腰斬。

  根據順豐2021年財報顯示,全年營收2071.87億元,同比增長34.55%;淨利潤42.69億元,同比下降41.73%;扣非淨利潤下滑70.09%。

  最讓人意外的是淨利潤竟低於中通(47.55億元),這意味着業績下滑並不完全是行業的問題,而是順豐自身出了問題。

  從行業層面來看,快遞行業本身就處於充分競爭狀態,業務同質化嚴重。

  隨着極兔對百世的收購,菜鳥對三通一達的整合,以及京東併購德邦、達達對外擴張后,整個快遞行業的價格戰將愈加激烈。

  而對於順豐來説,高端市場業務的增速已經跌至個位數,如果再不下沉,原本建立的高端市場份額也很難守得住。

  成本問題

  2021年,順豐營業總成本1815.48億元,同比增長40.94%,高於營業收入增速34.55%,鉅額的成本是順豐利潤率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

  成本結構中最大的兩部分是人工和運力,人工佔比46.04%,同比增長25.32%;運力成本佔比39.03%,同比增長70.91%。

  由此可見,運力成本是導致利潤率下滑的主要原因,而在運輸成本中最大的兩項支出是油費和過路費。

  其實這兩筆費用在疫情期間是大幅下滑的,首先是政府停止高速收費;其次是油價大跌。

  但到了2021年之后,不只是高速恢復收費,油價也就此大漲,布倫特原油全年漲幅超過50%,加大了順豐的運力成本。

  分季度來看,順豐自2021年一季度后,淨利潤增速一直在下滑,直到2021年四季度纔開始扭轉,扣非淨利潤同比增長46.07%。

  四季度併購嘉里物流產生淨利潤3.71億元,即便是扣除嘉里物流的並表利潤,順豐四季度的經營狀況也在明顯轉好。

  數據來源:IFind

  其實嘉里物流對順豐利潤表的影響並沒有這麼大,四季度轉好的根本原因仍然是油價下跌。四季度布倫特原油整體跌幅0.5%。

  而這樣的波動也只給了順豐一個季度的喘息機會。年初至今,因烏俄戰爭以及全球通脹等多種因素,布倫特原油再次大漲34%(開油車的應該深有體會,油價漲瘋了已經),上半年順豐的業績預期仍不會樂觀。

  快遞本身是重資產行業,用户體驗是由強大的運輸網絡來決定的,順豐的優勢在於飛機多、倉儲和中轉站多,而這些固定資產投資,也將產生鉅額的折舊費用。

  2021年,順豐賬面固定資產329.26億元,固定資產折舊45.8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億元。

  除了以上成本,順豐還計提了5.79億元的壞賬(款收不回來了),佔利潤總額的8.12%。

  艱難轉型

  同樣是油價上漲,價格戰激烈,為什麼其他家快遞可以保持穩健增長,順豐卻下滑如此嚴重?

  區別就在於經營模式上,順豐屬於直營制,三通一達屬於加盟制。直營意味着從攬件到最后配送的所有環節都要自己投入。順豐2020年資本支出141.54億元,2021年資本性支出288.95億元。

  考慮到下沉市場的成本問題,順豐也在2020年成立了以加盟模式運營的品牌,主要服務經濟型、下沉電商市場。

  從直營模式到加盟模式的轉變,必然要犧牲順豐長期以來建立起來的品牌口碑,但對於順豐來説也是沒得選。

  1.電商件在整個快遞行業的佔比超過70%,而且隨着農村互聯網的滲透率加快,零售電商的需求量更高,而電商件本身利潤微薄,對價格極其敏感。

  2.三通一達在被菜鳥整合后,時效性跟順豐的差距正在縮小,而且三通一達也在不斷往上做高端,同時京東快遞對外后,本身也加劇了高端市場的競爭。

  3.作為順豐最核心的速運部分,營收增速已經跌至7%,上年同期增長36%,順豐亟須找到新的增長點,下沉不得不做。

  2021年速運分部淨利潤38.32億元,同比下滑54.89%,在速運分部不穩的情況下,順豐開始佈局快運以及同城。

  就目前情況來看,快運分部2021年虧損5.82億元,同比上年減虧35.88%,有好轉跡象,但同城分部的虧損比上年增虧了18.81%至8.99億元。

  同城分部業務其實就是即時配送,解決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價格相對較高但人力的成本更高。

  參考美團,在配送方面每年要多花上百億元補貼給騎手,其實這塊業務短期也很難盈利。

  百億定增

  鉅額的資本性支出也為順豐帶來了高昂的財務壓力。2021年9月份順豐短期借款達到301.13億元,四季度順豐定增募集200億元緩解了短期的財務壓力,但全年的財務成本依然高達15.63億元,同比增長83.38%。

  按照57.18元/股增發價格來看,目前參與定增的機構全面虧損,順豐股價高位(124.37元)至今跌幅已經超過50%。

  長期來看,順豐仍可能是口碑最好的那家快遞之一,但短期鉅額成本加上無休止的價格戰,也給未來增加了很多不確定性。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